传统

搜索文档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青年观察·乡村和青年双向奔赴②)
人民日报· 2025-06-08 08:39
乡村文化振兴与青年参与 -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青年人在其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1] - 通过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可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个人成长的双向奔赴 [1] - 青年人通过创业、非遗传承等方式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大山,如90后侗族女孩石贤回乡创立非遗工坊 [2][3] 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 - 石贤通过非遗工坊将苗族银饰、侗蜡染、侗绣等传统手艺转化为畅销商品,目前已发展200余名绣娘 [2][3] - 非遗工坊提供免费教学和技能培训公益班,帮助绣娘适应市场需求 [4] - 注重培养年轻非遗传承人,吸引年轻人从事非遗手艺人、乡村主播等工作,形成行业正向循环 [4] 古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 - 福建宁德市屏南县龙潭村通过"古村修复计划"抢救性修复500多栋古民居 [6] - 90后民宿主理人胡文亮将老宅改造为民宿,保留夯土墙等传统元素,融入现代生活设施 [5][6] - 龙潭村目前拥有3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张民宿床位,新增12家经营主体 [8] 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兴德村制陶历史近290年,全家久返乡传承制陶工艺 [11] - 全家久通过引进搅拌器、炼泥机等设备改良工艺,成品率提高到85% [13] - 创新陶器样式,新增茶罐、花盆等文创产品,2023年已烧制600件供不应求 [13] 文旅融合新模式 - 全家久将陶艺作坊升级为文旅体验点,打造"非遗+旅游""非遗+研学"运营模式 [14] - 龙潭村通过文创空间、音乐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8][9] - 石贤通过民族文化推介活动吸引游客,带动村寨文化复兴 [3]
“带着潼关味道走遍全国”
陕西日报· 2025-06-08 07:55
产业发展现状 - 潼关肉夹馍已发展成年产值10亿元的特色产业,带动2万余人就业,产品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 [2] - 产业规模扩大后,传统技艺的"手作依赖"与现代产业的"规模需求"产生矛盾,表现为标准化传承困难、连锁门店口味"走样"、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 [2] 产业学院成立与培养体系 - 全国首家肉夹馍产业学院——潼关县肉夹馍产业学院于4月28日成立,首批45名学生来自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 [2] - 课程涵盖实训和理论教学,构建"传统技艺传承+现代产业运营"培养体系,包括非遗技艺传授和数字化营销等现代知识 [2][3][4] - 学院采用"政府引导、行业主导、企业参与、学校落地"四方协同机制,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毕业即上岗" [3][4] 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 - 学院目标培养懂技艺、会管理、能创新的产业人才,非单纯打馍师傅 [3][5] - 盛潼餐饮等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将门店运营数据和客户反馈融入课程,提升人才与市场契合度 [4] - 学院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实训+创业"培训,已有190人结业,部分学员就业或创业 [4] 政策支持与品牌推广 - 潼关县人社部门推出从技能培训到创业扶持的政策"组合拳",打造"潼关肉夹馍"特色劳务品牌 [4] - 与多城市对接推广"潼关师傅"品牌,推动地域特色走向全国 [4] 产业升级目标 - 通过标准化生产流程和品牌化运营模式,将传统"小特产"转化为现代产业 [3] - 学院计划培育懂市场、善经营的产业人才,支撑品牌全国扩张 [5]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圆满落幕,锚定全球坐标新起点
第一财经· 2025-06-07 17:18
大会概况 -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以"创见无界,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为主题,吸引200余家MCN机构、160余个品牌、5000余名行业观众参会 [1] - 大会2天共举办1场开幕式、3场主题论坛、1场沙特商贸合作论坛、1场闭门交流会、13场专题对接会,呈现30场重磅发布,揭晓8个荣誉榜单 [1] - 创新举办1万平米"好品街区"选品会,对接SKU上万件 [1] 行业趋势 - 直播经济从"流量红利期"迈向"价值深耕期",需聚焦专业化内容、精细化运营、全球化视野 [1] - MCN业态正从流量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需通过技术赋能、全球化布局和协同生态建设推动发展 [2] - MCN从内容优质化迈向内容产业化,需以信任为基、共生为法,坚持利他精神 [2] 论坛议题 - 开幕式提出构筑协同创新格局、优化行业发展生态、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三大方向 [2] - 主题论坛深度研讨内容创作、短剧和出海,为行业勾勒内容创新、商业落地的清晰脉络 [2] - 内容创作专场探讨垂直深耕与价值重构,短剧专场探索"轻量化"特质催生多元商业可能,出海专场拆解不同区域破局密码 [3] 国际合作 - 宣布2025年11月在沙特吉达举办"中国好品"暨"丝路电商"MCN大会,助力中东数字经济建设 [4] - "出海令"扬帆仪式整合政策支持、行业资源与国际渠道,构建"创作-传播-落地"全链路生态 [3] - 大会汇集10个省市及10个国家的行业力量,共探MCN发展新机遇 [6] 商业对接 - 好品街区打破信息壁垒,促进品牌与MCN机构精准对接,160余个品牌集中展示 [6] - 机构品牌对接会上近100家品牌企业与多家MCN机构闭门交流,取得丰硕成果 [6] - 君盟集团接触100家品牌新品,提升选品效率和判断力 [8] 文化创新 - 孔雀公主等品牌通过选品会寻找线上渠道合作伙伴,推动地方文旅产品创新 [7] - "麦向好运"品牌融合周易哲学、非遗工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出海 [7] - 曹县汉服探讨"新汉服品牌出圈爆款"、"汉服品牌走向国外"等话题 [8] 未来展望 - 内容是"灵魂",技术是"翅膀","共生"是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9] - 上海国际MCN大会将持续发挥"风向标"作用,引领行业向全球生长 [9] - 2026年大会筹备工作已启动,将进一步优化活动形式、拓展合作领域 [10]
从感官的愉悦到灵魂的升华|荐展
第一财经· 2025-06-07 09:23
阿尔瓦罗·西扎档案展 - 展览地点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跨度为6月6日至9月7日 [3] - 西扎是葡萄牙著名建筑师 职业生涯完成逾550个建筑项目 1992年获普利兹克奖 [3] - 展览通过6个章节展示其建筑理念 包括住宅 圣地 商业与金融等类型 [3] - 展出百余件手稿 模型 雕塑等 是西扎在中国最大规模展览 [3] - 西扎在中国作品包括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等 [4] 瑞士经典设计展 - 展览地点为复星艺术中心 时间跨度为5月28日至6月29日 [6] - 瑞士创新涵盖食品饮料 工程 医疗等领域 如气泡水 牛奶巧克力等发明 [7] - 瑞士设计核心理念为简约 实用和可持续 代表产品有瑞士军刀 Freitag包袋等 [7] 中国恐龙展 - 展览地点为上海自然博物馆 时间跨度为5月31日至11月30日 [9] - 中国已发现恐龙超过350种 占全球已发现种类的35% [9] - 展出118件标本和模型 包括巨型汝阳龙 许氏禄丰龙等重点展品 [9] - 展览展示从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的恐龙演化史 [9][10] 明清犀角器展 - 展览地点为上海博物馆 5月30日起开展 [11] - 展出百余件犀角器珍品 辅以青铜器 瓷器等相关文物 [11] - 犀角雕刻在明清达到鼎盛 融合多种工艺样式 [13] Hello Kitty光影特展 - 展览地点为北京时代美术馆 时间跨度为5月31日至8月31日 [16] - 展览空间达2000平方米 以科技与艺术结合呈现 [16] - Hello Kitty IP覆盖280多个品类 本次展览增加非遗跨界共创单元 [16] 阿尔丰斯·穆夏艺术展 - 展览地点为北京今日美术馆 时间跨度为4月3日至7月6日 [20] - 展出近200幅穆夏作品 包含绘画 海报 插画等多种形式 [20] - 设置AI数字人互动体验 展示穆夏商业海报作品如《茶花女》等 [22] 官式彩画展 - 展览地点为故宫永寿宫展厅 时间跨度为5月27日至8月26日 [23] - 展出43件隋朝至清代的官式建筑彩画代表作品 [24] - 首次展出梁思成手绘《营造法式》彩画研究草图五幅 [24]
马斯克“背刺”特朗普? 美国顶级权力游戏换剧本了!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58
政商合作阶段 - 特斯拉CEO向特朗普竞选团队捐赠3亿美元并公开站台 双方在SpaceX星舰发射活动及白宫会议中达成合作 [1] - 特朗普胜选后任命马斯克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 主导联邦机构裁员和预算削减 涉及2万亿美元支出计划 [1] - NASA载人航天项目全面转向SpaceX龙飞船 取代波音星际客机 星舰被纳入NASA发射服务框架 [1] 商业影响 - 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 26% 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 SpaceX股价同步下跌9 3% 与NASA价值40亿美元星舰项目面临搁置风险 [3] - 取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预计使特斯拉2025年销量减少12万辆 市场份额面临比亚迪福特等竞争对手挤压 [10] - 波音SLS火箭项目因预算冻结裁员400人 但SpaceX星舰技术验证滞后导致阿尔忒弥斯3号登月任务推迟至2026年9月 [9] 行业竞争格局 - 航天领域出现结构性调整 SpaceX垄断地位受特朗普政策威胁 NASA可能转向俄罗斯飞船维持空间站运营 [9] - 电动汽车市场政策环境突变 绿色能源补贴取消直接冲击特斯拉销量 迫使公司加速Robotaxi项目转型 [10] - 波音虽未恢复SLS拨款 但传统军工复合体利益得到维护 与SpaceX的商业航天模式形成直接竞争 [6] 战略调整 - 马斯克卸任政府职务后回归特斯拉 将业务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技术开发 以应对政策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 [10] - SpaceX面临NASA合同终止威胁 载人航天技术路线可能被迫调整 星舰商业化进程受阻 [9] - 特斯拉与SpaceX股价联动下跌反映市场对科技公司政治关联风险的重新定价 [3]
王自如走上了罗永浩的老路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53
文 | 贝塔商业 "你是被厂商养着的!" 这或许是王自如最不愿提及的往事,当年罗永浩在直播辩论中的一句话,几乎断送了王自如在科技界的职业生涯。 十一年后的今天,王自如宣布再次回归科技界,以"王自如AI"的名字重新出发。他说,工资条没那么重要。他感谢董明珠和雷军,给了他勇气。不过对于 现在也在AI行业的罗永浩,他并未提起。但对于想进入AI行业的原因,他和罗永浩带货一样直爽:因为"来钱快"。这一次,大众还会愿意关注他吗? 从时代的镜头里退场 在中国科技内容领域的早期叙事中,王自如无疑是个高光人物。他有视频剪辑的节奏感,也有工程师式的理性表达,最重要的是,当年的他,是站在内容 创作顶峰的科技男神。 自2009年起做数码开箱,到2012年创办ZEALER,再到后来拿下雷军的顺为资本、各大手机厂商的合作资源,他不仅带火了一个新兴内容赛道,更在那 个"评测"还停留在论坛贴图的年代,建立了"数码测评"这个赛道的行业标准和话语权。 那时他站在镜头中央,iPhone、锤子、三星、OPPO轮番登场,每一次拆解和点评都被视为准权威发布。他是内容领域的"秩序制定者",是观众眼中"说真 话的年轻人"。 但故事很快发生了反转。 两个人: ...
科技赋能传统 创新引领未来——白云山维一铁皮石斛益生菌荣获FFI2025"年度创新探索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6 17:00
行业趋势 - 健康食品行业蓬勃发展,创新是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力量 [1] - 功能食品未来趋势成为行业核心议题,聚焦功能食品创新发展趋势 [1] 公司动态 - 广州白云山维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携铁皮石斛益生菌固体饮料亮相FFI2025第七届食品配方创新论坛 [1] - 铁皮石斛益生菌固体饮料获"2025年度创新探索奖",成为全场焦点 [1] 产品创新 - 铁皮石斛益生菌固体饮料以"科技+传统"为核心理念,实现中西合璧的创新突破 [3] - 配方体系兼具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逻辑,为益生菌市场树立创新标杆 [3] - 铁皮石斛富含30余种活性物质,具有多重健康价值 [5] - AB21复合益生菌包含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等菌种,实现传统药食与现代益生菌技术的结合 [5] 公司战略 - 白云山维一公司依托广药集团千亿级产业生态优势,推出系列大健康产品,包括维一植物精油、益生菌固体饮料、红景天精氨酸胶囊等 [7] - 公司以"科技中医、药食同源"为发展方向,推动传统养生文化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深度融合 [7] - 公司将持续加大对中医现代化、科技化研究的投入力度,提供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的健康解决方案 [7]
PE必死,并购难存,产业整合基金才是王道!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2
传统PE基金的投资逻辑 - 传统PE投资核心收益来源于每股收益成长和PE倍数增长 每股收益成长源于行业及项目自身成长 PE倍数增长源于二级市场高估值及上市公司稀缺性 [1] - 部分PE基金成功案例依赖于对上市要求的深刻理解 尤其在成长行业中投资龙头企业可提高成功概率 [3] - 传统PE基金整体收益存疑 公开业绩显示单体基金或有正收益但整体表现糟糕 如硅谷天堂、九鼎等新三板挂牌基金估值方法受质疑 天图资本香港上市后业绩暴跌反映行业盈利困境 [4] 传统PE行业困境 - 行业逻辑崩塌源于上市公司稀缺性下降及二级市场估值下滑 前端投资难度加大 行业成长性不足导致投资判断能力要求提升 而传统PE人员普遍缺乏相应能力 [5] - 投前投后改革效果有限 投资能力提升缓慢 投后管理受限于标的公司治理结构 复星集团等产业巨头实践显示赋能效果不佳 [6] - 募资端面临LP撤资及新投资者谨慎情绪 商业模式核心矛盾暴露 依赖管理费而非真实投资能力 募资滞后效应延缓行业转型 [7][8] 并购基金实践与问题 - 传统PE尝试并购市场遭遇瓶颈 投资能力不足导致与上市公司合作失败 如硅谷天堂并购基金无实质进展 部分机构控股上市公司后业绩暴雷 [9] - 上市公司主导的并购基金实质为市值管理工具 如爱尔眼科通过基金缓冲收购对业绩影响 山高环能产业整合案例显示产业专家参与是关键 [11][12] - 独立并购基金模式失效 上市公司多元化并购能力不足 多数中国上市公司依赖行业机遇 缺乏跨领域整合能力 [13] 产业PE基金发展方向 - 未来投资需聚焦贝塔趋势判断与阿尔法能力 VC类基金应关注高成长性而非套利 淘汰阶段性套利思维 [14][16] - 产业整合型基金将成主流 通过低价收购成熟资产 提升管理技术及杠杆放大收益 要求深度行业理解与资源整合能力 [18][19][20] - 中国市场将分化 前沿科技领域保留少量专业VC 传统行业PE逐步消亡 投资人才需具备实体经验及细分领域认知 [21][23]
3米多长巨幅贺幛修复完成 这项失传已久的传统工艺成功还原
央视新闻· 2025-06-06 14:45
文物修复技术 - 体量较大的民国纺织品文物"丝绣郭子仪拜寿贺幛"经过四年修复完成,长3.49米、宽1.2米,原存于陕西洛南县博物馆,具有地方特色 [1] - 文物因实用历史遗留大面积污损和180多处病害,修复前濒临损毁边缘 [1] - 采用国际修复理念"远看一致近观有别",行距精确至1.5毫米的铺针法固定蚕丝线 [3] - 创新采用改进的精工织补技术替代传统衬布法,使用同材料同细度染色丝线按原组织结构还原缺损,指甲盖大小破损需一周修复 [5] 传统工艺还原 - 成功补配30多个垂穗流苏耗时一年,还原清宫造办处记载但已失传的双向回旋勾头编织技艺 [5][7] - 发现文物反复使用痕迹:糨糊粘贴的祝寿纸条多层残留,为研究民俗和社会发展史提供实物证据 [7][9] 清洁技术创新 - 针对大面积污染物采用复合生物酶分解技术,实现类似药物靶向治疗的效果,避免水洗导致的晕色和水渍二次损伤 [7] 跨学科研究价值 - 修复过程不仅还原文物原貌,更通过技术手段重建消失技艺,揭示器物背后的时代社会信息 [9]
传统文化圈粉国际旅客,今年前5月跨境旅游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9.09%
企查查· 2025-06-06 14:25
跨境旅游行业增长 - 2024年前5月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达5533家 同比增长9 09% [1][3] - 2024年全年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达1 27万家 同比增长8 91% [1][2] - 2023年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1 16万家 同比增长170 93% 创近十年增速峰值 [2] 行业规模及结构 - 国内现存跨境旅游相关企业总数达11 62万家 [1][2] - 行业74 36%企业归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 86%属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 4 14%属科研技术服务业 [1][4] 国际旅游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出入境人次达590 7万 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23 1万人次 同比激增59 4% [1] - 端午传统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成为吸引国际旅客的重要文化因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