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

搜索文档
A股资产具备反弹基础!十余家公募,火速解读
券商中国· 2025-04-07 22:21
市场表现 - 4月7日A股大幅调整,上证指数下跌7.34%,深证成指跌9.66%,创业板指跌12.5% [1] - 中央汇金公司公告增持ETF并表示将继续增持,三大指数跌幅随后收窄 [1] - 万得全A成交金额环比节前最后一天放大40%,完成一定换手 [4] 关税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加征10%基准关税,并对中国、欧盟等额外征收更高"对等关税" [2] -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2] - 关税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出口链受影响、海外滞胀风险升温、供应链重构压力 [3] - 美国加权平均关税升至20%以上,可能推升其国内通胀,限制美联储降息空间 [3] - 中国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面临订单收缩和成本上升压力 [3] 短期市场策略 - 短期可关注内需消费等避险方向,农林牧渔、食品饮料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7] - 建议关注两个避险方向:红利避险(银行、公用事业)和进口替代行业(国防军工、农林牧渔、医药生物) [7] - "高质量+高分红"的红利资产具有更高配置价值,政策资金增持有望推动板块相对收益 [8] - 科技板块中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等硬件产品受关税影响最为直接 [13] 中长期市场展望 - 中国经济具备较强韧性和抗压能力,政策支持、内需驱动和科技自主可控将为市场带来动能 [1][10] - A股主流宽基指数估值回落至历史中枢以下,中国资产对于全球资金具备风险分散价值 [6] - 建议关注内需与科技自主可控方向、高股息红利与黄金方向等具备中期确定性的资产 [11] - 科技板块中期走势取决于产业景气度和盈利周期,AI产业高景气仍在早期 [13] - 3月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5%创一年新高,新订单指数达51.8%显示内需回暖 [11] 政策预期 - 降准、降息的货币政策、消费补贴和两重两新的财政政策已在路上 [4] - 国内稳增长政策有望在二季度加码,专项债、特别国债提速及消费补贴等措施有望出台 [7] - 4月政治局会议或将成为市场集中博弈的重要时点 [5] - 中国政策框架从强调供给向需求倾斜,稳内需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 [5]
2025中国银行全球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04 14:32
全球经济形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呈现总供给、总需求同步走弱态势,农业产量增速放缓,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上(50.6%),服务业PMI下降至51.6% [1][8] - 居民消费增速放缓,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下降0.2%,欧洲零售销售指数同比增速降至1.5%,私人投资低迷,政府支出温和增长 [11] - 二季度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增加,总需求和总供给预计同步承压,特朗普关税政策可能引发新一轮"贸易战",全球贸易风险加速累积 [1][13] 主要经济体表现 -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走弱,滞胀风险上升,制造业PMI上升1.5个百分点至52.7%,但服务业PMI高位回落 [8][11] - 欧洲经济呈复苏态势,德国、法国制造业PMI整体回暖,但财政收支失衡问题突出,军费开支可能增加 [2][13] - 日本经济景气度回升但外需增长难以持续,CPI同比增速升至4.0%,韩国、印度等出口导向型经济体面临关税政策冲击 [16][20] 国际金融市场 - 跨境资本流动方面FDI持续低迷,证券投资流向面临调整,货币市场维持紧平衡,不同地区流动性出现分化 [2] - 外汇市场主要货币走势迎来转折,全球汇率波动性攀升,债券市场全球债务水平上升,美欧债券市场受政策因素持续影响 [2] - 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增加,黄金价格上行趋势将持续,油价持续承压 [2][15] 全球贸易动态 - 特朗普关税政策已初步显现影响,对中国商品加征10%-20%关税,对加拿大、墨西哥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韩国、印度、巴西出口同比降幅达4.9%-6.8% [20][24] - 二季度"对等关税"政策细节将明朗,欧盟宣布对260亿欧元美国商品征收反制关税,加拿大计划对12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25%关税 [22] - 全球商品贸易规模环比增速预测下调1.38个百分点至0.25%,亚太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受冲击明显 [20][22] 专题研究 - 主要经济体应对关税政策措施多样,包括增加对美进口、实施反制措施、推进贸易多元化、加强磋商等 [4] - 全球美元流动性呈现新特征,美联储实际缩表节奏慢于预期,离岸美元资金波动加剧,二季度面临偿债小高峰和债务上限问题 [4] - 特朗普《美国优先投资政策》备忘录签发后,全球跨境投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 [13][22]
DeepSeek带火的“杰文斯悖论”,如何预言AI的未来?| 红杉汇内参
红杉汇· 2025-03-24 21:59
威廉·斯坦利·杰文斯 (William Stanley Jevons) 否认了这种认知。 作为率先将数学与统计学引入经济学,为后来统治学界数百年的"新古典经济学" (neoclassical economics) 开辟了道路的著名经济学家,杰文斯在1865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煤炭问题:探究国家发展及煤矿枯竭概 率》 (The Coal Question: An Inquiry Concerning the Progress of the Nation, and the Probable Exhaustion of Our Coal- Mines) 的书,在其中用了整整一章来论证,更节能的技术无法解决英国的煤炭短缺问题:"事实上,"杰文 斯写道,"提高燃煤机的能源效率,煤炭消耗反而会因此增加,而非减少。" 每期监测和精编全球高价值情报,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机会的新鲜资讯,为你提供升级思维方式的深度内 容,是为 [ 红杉汇内参 ] 。 杰文斯悖论的起源 什么是"杰文斯悖论"?这个看似违反直觉的现象是这样的: 当技术进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时,反而可能导致资源的总消耗量增加,而不是减少。这一现象与人们直觉认 为 " 效 ...
英国央行,重磅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10:37
英国国家统计局1 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1月CPI同比上涨3%,高于去年1 2月的2 . 5%,超 出市场预期,创下近1 0个月来的最高水平,远高于英央行2%的政策目标。剔除能源、食品、 酒和烟草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3 . 7%,高于去年1 2月的3 . 2%,显示通胀依然顽固。 作 者丨 赖镇桃 编 辑丨李莹亮 图 源丨新华社 不出意外地,英国央行在最新的会议上决定按兵不动。 本周四,英国央行宣布暂停降息,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 . 5%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英央行行长 贝利在声明中表示,目前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英央行仍然认为利率正处于逐步下降的轨 道上,但将在每六周一次的利率决策会议上密切关注全球和国内经济的发展。 英央行公布决议后,交易员对英央行降息的预期维持稳定,押注年内降息幅度将达到5 3个基 点。英镑对美元小幅走高,但日内仍下跌约0 . 2%,富时1 0 0指数则小幅走低。 近期,英国经济增长停滞的压力再度袭来,1月GDP意外负增长,制造业PMI跌至1 4个月来最 低点。因而在受访专家看来,尽管财政预算案有推高通胀的风险,但增长放缓叠加特朗普关 税冲击, 英央行未来或会优先降息促增长,5月降息还 ...
债市反弹!调整到位了?
证券时报· 2025-03-16 11:19
债市情绪修复 - 3月12日以来债市出现明显反弹,情绪修复显著,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3月12日平均涨幅达0.08%,中证全债指数反弹0.16% [1][6] - 国债期货先跌后涨,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信用债表现较好,银行"二永债"表现更优 [4] - 中证全债指数结束6连跌实现触底反弹,此前年内跌幅一度超过1% [5][9] 机构行为与市场波动 - 部分机构因无法容忍回调于3月11日割肉离场,有资金在亏损近1%后错过反弹 [1][7] - 中证全债指数3月11日创年内最大回撤1.83%,为近4年最大回撤,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年内最大回撤达0.88% [9][10] - 市场调整主因包括资金面收紧、降息预期回摆、股市分流及机构策略分歧 [10][11] 调整阶段与后市研判 - 当前债市调整或处于中后期,短端信用债收益率已上行40-60BP,长端利率债上行20-25BP [13] - 长城基金认为调整时长接近历次周期上限,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近20BP逼近波动阈值 [14] - 多数机构认为部分资产性价比凸显,中债总财富指数年内回报破-1%后安全边际较高 [14][16] 配置策略建议 - 票息策略占优,中短端资产调整后性价比显著,短端信用品种进入配置区间 [17] - 大成基金建议把握年内较好配置机会,逆向投资策略值得考虑 [16] - 鹏华基金建议组合逐步关注配置机会,适度参与交易机会 [17]
钴行业|钴价有望超预期反弹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3 08:22
文章核心观点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四个月或影响6.7万吨钴供应,使2025年全球钴矿供应转为短缺推动钴价反弹,中企在印尼布局产能及国内囤有库存的钴厂商将受益,钴企利润弹性或超预期[1][11] 各部分总结 刚果(金)暂停钴出口原因 - 2025年2月24日刚果(金)为应对全球钴供应过剩局面,决定暂停钴出口四个月,自2月生效,三个月后评估并可能调整或解除措施[2] 对全球钴供应的影响 - 2024年刚果(金)钴产量22万吨,占全球76%,出口禁令或影响2025年约6.7万吨钴出口量,占全球市场23%供应量,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钴矿产量分别为30.7/32.7万吨,同比增速6%/6%[3] - 列出2024 - 2026年不同公司和项目的钴矿产量预测,2024年合计产量290156吨,2025年307352吨,2026年326698吨,同比增速26%/6%/6%[4] 全球钴需求情况 - 2024年全球钴需求量25.1万吨,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同比增长17.6%,消费电子需求复苏,三元正极材料产量同比下滑1.3%,预计2025 - 2026年全球钴行业需求分别为25.7/27.5万吨,同比增速3%/7%[5][6] - 给出2025 - 2026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子电池等对钴的需求预测,2025年全球钴合计需求量25.8万吨,2026年27.5万吨[7] 钴价走势 - 3月10日电解钴和硫酸钴价格分别较前周上涨14.1%/34.8%,钴市场从“预期短缺”转为“实质短缺”,短期上涨态势未结束,禁令生效使2025年供应短缺1.7万吨,若禁令结束后施行出口配额制,钴价中枢有望抬高[8] 钴企受益情况 - 钴价上涨带动钴计价系数上涨,给钴企带来双重增益,利润弹性有望超市场预期,国内钴行业上市公司有望受益于库存升值带来的业绩增长[9]
瘦了又胖,减肥药能根治「体重反弹」么?
36氪· 2025-03-12 21:44
国家政策与行业背景 - 国家卫生健康委推进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重点降体重、控慢病 [1] - 全国政协委员张文宏指出大肚子人群是减重主要目标,引发社会热议 [1] - "减肥反弹"成为网友高频讨论话题,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1] 体重反弹现象与科学解释 - 综述研究显示仅通过生活方式改变减重,两年后反弹50%下降体重,五年反弹80%以上 [1] - 科学界称为"代谢记忆",身体会记住并维持原有体重水平 [2] - 《自然》杂志研究指出肥胖经历导致表观基因组变化,形成长期"烙印" [6] - 脂肪细胞对肥胖有记忆,表观遗传机制影响脂肪细胞发育和分化 [6] 减重产品现状与局限性 - 现有产品包括GLP-1药物(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胃内球囊等器械、保健品 [7] - 主要通过增强饱腹感、抑制食欲实现减重,停药后平均反弹14%体重 [8] - 产品像"即插即用无线网卡",无法解决新陈代谢根本问题 [8] - 国内医生调查显示70%认为反弹是最需关注问题,半数患者停药后反弹 [8] 行业研发方向与创新 - 药企聚焦解决停药后反弹问题,方向包括新靶点探索和药品联用 [10] - Alnylam开发可与司美格鲁肽联用的RNAi疗法,减少脂肪同时保存肌肉 [10] - 礼来19亿美元收购Versanis Bio,获得可减脂增肌的ActRII单抗产品 [10] - NodThera探索抗炎减肥新思路,获诺和诺德7亿美元收购管线 [11] 科学减重建议 - 医生建议规律饮食、优质蛋白摄入、抗阻运动组合 [12] - 科学减重周期应达20个月以上,包含病因排查和长期维持策略 [12] - 快速反复减肥易伤害身体,需建立健康稳态 [12] 市场表现与案例 - 司美格鲁肽创造年销售额283亿美元神话 [3] - 替尔泊肽36周用药后继续用药组体重减轻5.5%,停药组反弹14% [8] - Versanis Bio产品在2期临床中实现22%脂肪减少和4.5%无脂体重增加 [10]
【金工】关注成长股超跌反弹机会——金融工程市场跟踪周报20250302(祁嫣然/张威)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3-02 21:12
点击注册小程序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资金面跟踪: 报告摘要 本周市场核心观点: 本周(2025.02.24-2025.02.28,下同)A股市场呈现剧烈波动,周度涨跌来看,主要宽基指数悉数下跌, 创业板指领跌。行业表现方面,计算机、通信、传媒振幅居前。资金面方面,ETF资金整体净流出,宽基 ETF为净流出主力。 近期市场在成长股不断冲高之下亦出现资金止盈信号,经历周五(2025.02.28)快速调整,市场或将转入 震荡区间。风格方面,成长股、小市值仍将占优。短期可关注科技股超跌反弹机会。 本周市场各指数全面下跌,上证综指下跌1.72%,上证50下跌1.61%,沪深300下跌2.22%,中证500下跌 3.26%,中证1000下跌2.77%,创业板指下跌4.87%,北证50指数下跌2.8 ...
美股暴跌,恐慌抛售将触发首批400亿美元CTA清盘
美股研究社· 2025-02-28 18:47
" 特朗普的政策带来了增长萎缩和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担忧。 " 来源 | 金十财经 两年来,华尔街的交易员们只需追逐市场上最热门的股票,而不管价格、基本面或经济背景如何,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这种日子似乎已经一去 不复返了。 突然之间,特朗普的政策带来了增长萎缩和贸易不确定性上升的担忧,股票市场深受其害。 这扼杀了所谓的动量交易,而动量交易正是最近 股市反弹的动力。 这意味着,科技、通信和可支配消费品行业在2023年和2024年领涨标普500指数,但在2025年由于投资者抛售股票而处于底部。与此同时,股 市中典型的安全领域,如医疗保健和大宗消费品,则在2025年处于领先地位。 Roth Capital Partners首席市场技术专家JC O'Hara说:"当投资者看到防御性反弹时,他们会变得更加防御。"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十财经 ,作者金十小金 金十财经 . 每日8点,为您呈上金融投资行业的国际动态、财经数据和市场观察。 标普500指数周四再次 暴跌 ,收跌1.59%,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跌2.7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收跌0.45%;美股"七巨头"集体跳水,市值整 体蒸发近5500亿美元。其中英伟达(NVDA)从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