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经济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评级不变 中国经济抗住了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21:37
主权信用评级 -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1不变,认为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充满活力且具备创新能力 [1] - 惠誉此前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调降至A,但仍认可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贸易关键地位 [2] - 中国财政部认为穆迪的评级决定是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2] 经济数据表现 - 4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0% [2] - 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增长9.3%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和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10.0% [5] 经济增长驱动力 - 内需支撑力增强,"两重"项目稳步推进,"两新"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 [3] - 外贸多元化发展,对东盟和"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加快,支撑外贸持续增长 [4] - 内需加创新的组合拳成为重要驱动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助推高质量发展 [5] 政策支持 -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增强逆周期调节力度 [3] - 中国政府有针对性的政策促使高生产率行业快速增长,地方债务和房地产风险持续收敛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和《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公布,激发创新活力 [5] 经济韧性 - 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实现稳定增长,未出现市场担忧的"崩溃" [2] - 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是中国经济应对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7] - 经济应变能力体现在工业生产、服务业加快回升和进出口保持平稳 [2]
底气支撑信心!多维重磅数据发布 “数”里行间读懂中国经济韧性增强
央视网· 2025-05-31 14:47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 5月制造业PMI为49.5% 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制造业景气水平改善 [1][3] - 生产指数为50.7% 上升0.9个百分点 升至临界点以上 生产活动加快 [3] - 新订单指数为49.8% 上升0.6个百分点 需求端有所恢复 [3] - 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高于54% 供需两端较快增长 [3] - 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7.5%和47.1% 分别上升2.8和3.7个百分点 进出口情况改善 [3] 重点行业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0.9% 连续4个月保持扩张 发展态势较好 [6] - 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MI分别为51.2%和50.2% 分别上升1.6和0.8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6] - 大型企业PMI为50.7% 上升1.5个百分点 重回扩张区间 供需两端均实现较快上升 [8] - 小型企业PMI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改善 [8]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 5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 连续5个月保持扩张 [9] - 建筑业继续保持扩张 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 上升1.4个百分点 连续两个月回升 [11][14]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 上升0.1个百分点 景气水平略有回升 [12]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明显回升 均位于扩张区间 [12] - 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55%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12] 市场预期与信心 -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2.5% 上升0.4个百分点 制造业企业对市场发展保持乐观 [5] - 新动能生产活动保持较快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延续较好发展态势 [6]
专访王义桅:中国经济韧性足够抵御外部冲击 中美合作未来应有突破口
中国新闻网· 2025-05-24 09:15
中国经济韧性分析 - 中国经济市场规模庞大、产业链韧性强、应用场景广阔,能够抵御外部冲击并保持高质量增长[1] - 经济韧性来源包括:中华文明的持久性和适应力、中国制度的灵活性和政策弹性、中国人处事稳健避免极端化[1] 美国对华政策影响 - 美国通过科技封锁(如芯片限制)和贸易战试图限制中国发展,但无法阻止中国自立自强[3] - 美国对华策略核心逻辑为"打不倒就合作",心理认知经历忽视、否认、污蔑到被迫接受中国发展的五个阶段[3] 中美合作潜在领域 - 核军控合作:中美若在核问题上达成协议,可能实现"竞争性共处"[3] - 货币体系改革:中国可倡议构建"超主权"新国际储备货币方案(如"n+1"模式)解决美元霸权问题[4] - 芬太尼治理:中美可借鉴历史禁毒合作模式,将芬太尼问题转化为务实合作契机[4]
20国记者在内蒙古见证中国经济发展韧性
环球网· 2025-05-18 14:33
中国经济韧性 - 中国经济在面临全球性挑战时展现出强劲韧性,政策改革与内需驱动实现动态调适的能力持续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 [1] - 内蒙古一季度进出口总值477 1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出口187 7亿元(+7 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 9%)[1] - 3月单月实现进口、出口双增长,显示区域经济韧性逐步释放 [1] 现代农业与特色产业 - 察右前旗植物工厂草莓基地采用无菌化车间和智能化管控系统,年产量达150吨,25%至30%产品远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 [1] - 草莓在沙特市场售价达400迪拉姆/斤(约合人民币785元/斤),智能化种植技术颠覆传统认知 [1] - 薯都凯达食品有限公司年产能达70万吨,将马铃薯转化为薯条等产品,约三分之一出口海外,今年新开拓印度和印尼市场 [1] 国际贸易与物流枢纽 - 乌兰察布·二连浩特国家物流枢纽园区是内蒙古最大的中欧班列发运基地,七苏木国际物流园区呈现繁忙景象 [1] - 中欧班列运送1000吨货物至德国杜伊斯堡仅需不到1个月,强化内蒙古作为欧亚贸易桥梁的重要地位 [1] - 中国物流实力和基建能力巩固其在全球贸易和"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引领作用 [1] 外媒评价与全球影响 - 中国经济具备抗风险韧性,并在不确定性中提振全球信心,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确保经济增长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2]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基建投资与平等伙伴关系建设,有效抵御全球风险并重塑21世纪繁荣新范式 [2] - 中国战略规划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构建独特优势,巩固其全球贸易地位 [2]
中国经济展现超强韧性!A500ETF(159339)现涨0.83%,实时成交额达3.2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5-14 15:03
中国外贸数据表现 - 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4% 较一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 [1] - 4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5.6% 出口同比增长9.3%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 同比增长52.6% [1] A股市场及指数表现 - A500指数在主流宽基指数中涨幅居前 A500ETF过去20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2.7亿元 [1] - A500指数成份股中远海发和中国人保涨超10% 中国太保和生益科技涨超6% [1] - A50指数成份股小商品城和中国平安涨超4% 中信证券和恒瑞医药涨超3% [1] 指数产品特征 - A500指数以不足10%成份股覆盖全市场63%总营收和70%总净利润 [2] - A50指数布局各行业超大市值龙头股 在供给侧改革趋势下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 [2] 政策导向分析 - 政策强调发展服务消费和支持科技创新 从供需两端共同发力 [2] - 资本市场政策意图明确指向"慢牛"格局 通过稳市措施维持温和上涨趋势 [2] 相关金融产品 - A500ETF(159339)与A50ETF基金(159592)为跟踪相关指数的投资工具 [3]
4月份进出口规模达历史次高 中国外贸交出超预期“韧性答卷”
央视新闻· 2025-05-09 12:57
外贸总体表现 - 前4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4%,超市场预期[1] - 4月单月进出口总值达3.8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创历史同期次高[3][11] - 前3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1.3%,4月增速显著提升[1][3] 增长驱动因素 - 机电产品等传统优势行业及电动汽车等"新三样"持续增长[8] - 对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8][15] - 民营企业发挥外贸稳增长主力军作用[8] 产业升级与竞争力 - 制造业呈现结构性升级,绿色低碳、智能化产品竞争力增强[13] -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4] -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扩张并存,设备更新政策拉动投资[24] 政策与市场支持 - 出口退税、贸易便利化、跨境物流保障等政策协同发力[18] - 人民币汇率稳定和物流成本下降提升供应链效率[20] - 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措施创造良好政策环境[18] 应对挑战策略 - 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有效对冲外部冲击[11][15] - 拓展欧洲和南美市场抵消美国市场下滑影响[15] - 企业自主应变能力加强,快速调整应对贸易摩擦[11][26]
中美差距又扩大!一季度中国GDP跌至美国60%左右,究竟是什么原因
搜狐财经· 2025-05-05 17:06
中国第一季度GDP表现 - 中国第一季度GDP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0.1个百分点 [1][6] - GDP总量相当于美国的60%左右(美国为53.22万亿元) [1] -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时发力推动经济增长 [6] 经济增长驱动力分析 - 消费贡献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5.6% [8][22] - 投资贡献0.5个百分点,非房地产投资增长8.3% [8][13] - 出口贡献2.1个百分点,3月出口增速飙升至13.5% [10][11] 制造业转型升级 - 制造业增速达9.7%,从低附加值产品转向大疆无人机、光伏板等高货值产品 [13] - 新能源领域(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快速发展,带动产业链升级 [26] - 全门类产业链优势明显,能生产从螺丝钉到航天卫星的所有工业产品 [24] 外贸表现与策略 - 对美贸易顺差达766亿美元 [10] - 对东盟出口增速是美国市场的三倍 [28] - 面对贸易战压力,灵活调整生产布局和出口市场 [24][28] 美国经济数据剖析 - 美国第一季度GDP达53万亿元,但存在数据虚高问题 [15] - 实际经济状况:环比萎缩0.3%,制造业PMI连续下滑,商业破产申请量创新高 [15][19] - 产业空心化、债务高筑问题严重,通胀压力大(如10美元一盒鸡蛋) [15][21] 中美经济对比 - 中国国防预算1.7万亿元(建造福建舰),美国6.1万亿元却连航母维修都困难 [17] - 中国政策工具箱丰富(乡村振兴、新基建等),美国政策手段见底 [28] - 中国转向巴西进口大豆(翻倍增长),应对美国关税影响 [17]
韧,长期向好看底气——关键词看中国经济“一季报”(下)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19
中国经济韧性分析 -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主要宏观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1] - 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1] 外贸领域表现 - 一季度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 [3] - 连续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占外贸比重51.1% [4][9] - 阿里国际站位居全球120个市场电商APP下载前十,美国电商APP购物榜前三 [3] - 美国企业家普遍认为中国仍是全球制造业标杆,转移生产线异常困难 [6] 制造业与产业链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 [12] - 湖北形成25家整车企业、2400多家零部件企业的完整产业生态,本地配套率超95% [11] - 装备工业近七成重点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9.2%同比扩大16.7个百分点 [16] - 全球每10台盾构机有7台"中国造",大国重器接连上新 [16] 科技创新进展 -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电池实现23.8%光电转换效率 [14] - 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近70%,核心部件国产化替代率超90% [19] - 亿芯源自主研发25Gbps对称速率DFB收发一体芯片填补国内5G基站空白 [19] 民营经济活力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 [20] - 一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进出口总值56.8% [21] -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5700万户 [21]
专家分析中国经济形势:韧性和内在稳定性持续增强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01:22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中国经济多项关键指标回升势头明显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增加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全年有所提升 [1] -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 工业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3% [2]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速重回零以上 同比增长0.8%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7.6% [2] 行业亮点 - 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有可观增长 [2] - "两新"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 消费市场数据进一步提振 [1] - "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国内补贴类产品消费增速大幅改善 对非补贴类产品消费增长也产生了溢出效应 [3] 外贸与政策 - 中国外贸一季度表现出较强韧性 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3] - 建议进一步推动"以旧换新"政策发力 将补贴标准向数字智能 节能减耗 外贸产品倾斜 [3] - 中国有丰富的政策工具箱应对外部冲击 在杠杆率水平 利率水平 通胀水平仍有回旋空间 [2]
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稳定之锚”(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4 06:39
展会活动表现 -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展览吸引来自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148,585名,较第135届同期增长20.2% [2] - 第五届消博会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200余个品牌参展,其中世界500强及龙头企业65家,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3] - 消博会专业采购商超过6万人,相对于第四届增长超10% [3] - 广交会参展企业展示农业无人化设备、炒菜机器人、四足机器狗、飞行相机等创新产品,获得国际采购商强烈合作意向 [2] - 消博会为全球消费精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窗口,促进全球消费市场供需对接 [9] 宏观经济数据 - 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4%,高于预期 [3] -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10万亿元 [3] -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同比增长2.2%,占外贸比重达到51.1% [6] - 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同比增长7.1% [6] - 中国对欧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 [6] 行业竞争力与供应链 - 中国拥有强大的工业产能、高效的全球供应链协调能力以及不断提升的竞争力 [5][6] - 企业通过广交会向世界展示创新成果,探索新的市场机会,调整升级产品,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 [6] - 中国产业链、供应链自主与市场替代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7] - 中国在钢铁、光伏等领域的产能调整将直接影响欧洲产业基金的资产配置 [9] 贸易伙伴关系与市场多元化 - 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主要贸易伙伴关系 [2][7] - 中国企业通过广交会对接欧洲、东盟、拉美、中东等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8] - 中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7] - 中国通过市场多元化和扩大内需等举措积极应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 [6] 消费市场与政策支持 -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出台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 [7]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全球企业共享中国市场创造更大空间 [7] - 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7][10]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