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金融活水畅通“世界铜都” 赋能铜箔“智造”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7 01:40
铜产业概况 - 江西省鹰潭市被誉为"世界铜都",铜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占全国铜加工总量的十分之一,集聚500余家上下游企业 [1] 邮储银行金融服务 -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以"特色化、专业化"为导向,为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绿色升级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方案 [1] - 累计为鹰潭铜产业提供超百亿元信贷支持,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00余家 [5][6] -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铜产业关键技术研发、绿色转型、智能制造等领域 [5][6] 鑫铂瑞科技案例 - 鑫铂瑞科技专注于高端锂电铜箔和挠性覆铜板铜箔,拥有4位全职博士带领的30多人研发团队,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年产2万吨锂电铜箔,下游客户覆盖多家国内头部新能源企业,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4] - 邮储银行累计提供超3750万元贷款支持,包括500万元法人信用贷款和1250万元科创信用贷 [3] - 邮储银行提供"一企一策"方案,包括基础贷款、票据管理、优化对公账户结算等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 [4] 产业升级成效 - 金融与科技双重赋能下,鑫铂瑞科技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4] - 邮储银行助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世界铜都"产业升级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6]
中国一滴都不买,对华出口归零,特朗普政府求锤得锤,美财长急了,谈判前要“临场加价”
搜狐财经· 2025-07-26 12:42
一、中国能源进口清零,反制措施精准见效 2025年6月,中国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出口量集体归零。这一结果源于2月份中国对 美国能源加征10%-15%的关税。原油进口额从去年的8亿美元暴跌至零,LNG连续四个月无订单,煤炭进口额仅 剩几百美元。中国早已布局替代方案,俄罗斯成为主要原油和LNG供应国,其能源价格比美国低10%-15%,且 运输更稳定。 澳大利亚填补煤炭缺口,中东国家加大出口份额,沙特、伊朗等国进一步扩大对华供应。中国能源进口多元化战 略彻底摆脱对美国依赖,美国能源商损失惨重,而中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白宫(资料图) 二、美国能源产业受创,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美国对华能源出口归零导致其贸易逆差扩大,上半年损失至少300亿美元。页岩油商海外销量跌至两年最低,部 分企业面临破产风险。能源出口占美国GDP比重显著,就业岗位超1000万个,制造业成本优势因能源出口受阻而 削弱。美国能源行业直接或间接提供超1000万个就业岗位,低价能源供应减少导致本土工业成本上升。特朗普政 府的贸易政策最终反噬自身,美国能源商损失惨重,而中国能源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更严重的是,美国曾凭借页岩油革 ...
东营区:石油装备产业升级再添新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7-26 07:51
项目概况 - 山东禧龙数字化智能撬装装置研发制造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推动东营区石油装备产业智能化升级 [1] - 项目总投资1.3亿元,占地50亩,建筑面积19953平方米,包括14000平方米科研综合楼与生产加工车间 [3] - 建设内容涵盖压力容器生产线、控制系统生产线、总装生产线,配套先进生产装备及检测设备 [3] 技术优势 - 厂房设计满足多层、重型撬块及大型反应塔组装要求,配备吊装系统 [5] - 采用"大熔深"焊接设备及数控激光切割机,焊接速度和质量提升30% [5] - 试运营期间对生产流程进行智能化调试与优化,检验设计、采购、生产、测试全流程稳定性 [3] 产能与市场预期 - 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撬装设备核心产品200台套,年营收突破1.2亿元 [6] - 项目将实现尖端技术市场化、定制能力快速化、柔性产线灵活化三大跃升 [6] - 公司每年投入营收的6.5%用于研发,推动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 [6] 公司资质 - 山东禧龙获评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创新型中小企业"等省级荣誉 [6] 区域产业环境 - 东营区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7家,实施"育苗扶壮"工程支持企业发展 [6] - 区域聚焦石油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创新平台搭建推动产业链融合 [6] - 已培育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个,重点园区包括东营高新区、化工产业园等 [7]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西藏隆子县“四黑”产业绘就边境县兴边富民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1:49
隆子县"四黑"产业发展概况 - 隆子县围绕黑青稞、黑白花奶牛、黑藏鸡、黑藏猪四大特色产业深耕细作,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1] - "隆"特产品实现出藏入湘,推动兴边富民 [1] - 通过产业升级改造,黑青稞种植面积从1.3万亩扩展至3.1万亩,单产从490斤/亩跃升至650斤/亩,年总产量达1.67万吨 [2] - 黑白花奶牛存栏量达10734头,改良率高达95% [4] - 黑藏鸡存栏3.32万羽,年均产蛋量达115吨 [5] - 黑藏猪产业从传统家庭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 [5] 黑青稞产业发展 - 黑青稞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4)、"国际商标博览节"金奖(2018)、"世界最大黑青稞种植基地"认证(2023) [2] - 产业链延伸至黑青稞精酿、青稞片、爆米花、青稞酒、啤酒等产品 [3] - 3家合作社每年消耗600吨以上黑青稞,产值接近3000万元 [3] - 作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与黑白花奶牛并称县域产业升级"双引擎" [2] 黑白花奶牛产业发展 - 2007年被西藏自治区确定为"黄牛改良种源基地县" [4] - 全县47个黄牛改良点配备65名技术人员 [4] - 2018年以来投入9775.95万元建设标准化奶牛养殖场 [4] - 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融合奶牛养殖、奶制品加工、有机肥生产及人工种草等多元经营 [4] - 奶牛平均日产奶量30斤,同比增长240% [4] - 养殖场现存栏890头,日产鲜奶5.5吨 [4] - 2024年出栏60头,销售奶制品760吨,年创收约1320万元,带动39人就业 [4] 黑藏鸡与黑藏猪产业发展 - 黑藏鸡存栏3.32万羽(散养0.75万羽、集中养殖2.57万羽) [5] - "忙错藏黑鸡""堂徒藏鸡蛋"获注册商标及绿色食品证书 [5] - 2022年培育出西藏全区首个富硒产品——隆子绿色富硒鸡蛋 [5] - 黑藏猪产业通过"外援+内生"模式实现突破,借助湖南省常德市对口援助及引进区外企业投资 [5]
稀土年产量70万吨全球第一!美慌了:能不能成中国反制王牌?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16
稀土行业全球格局 - 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超过60% [1] - 中国拥有从矿山到高端磁材的完整精炼产业链 主导全球稀土氧化物生产 [3] - 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 江西赣南山区是中国主要稀土产区 [3] 稀土的战略价值 - 稀土是高科技产业关键原材料 涉及手机 电动车 战斗机等核心领域 [1] - 2010年中国稀土出口限制导致日本钕铁硼磁体价格飙升 凸显供应链控制力 [3] - 美国国防部将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视为重大国家安全风险 [5]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与挑战 - 中国掌握先进开采冶炼技术 但部分高端材料仍需进口 [5] - 稀土高附加值应用环节仍被日本 德国等技术强国主导 [5] - 产业需突破精炼纯度瓶颈 构建从磁性材料到永磁电机的完整价值链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加强精炼技术研发 掌控产业链顶端技术 [7] - 建立应用驱动的产业集群 实现高附加值环节本土化 [7] - 稀土资源控制与技术创新结合 助力中国制造升级 [9]
国泰海通|策略:“反内卷”的国际经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25 18:1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加码推动行业格局重塑,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对"内卷式"竞争关注度持续提升,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细化整治内涵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提升产品品质" [4][9][10] - "内卷式"竞争指经济主体为争夺有限市场投入大量资源却未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表现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和宣传营销"逐底竞争",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困境 [4][13] - 反内卷本质是通过制度重构与激励机制重塑推动经济从低效无序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核心逻辑包括强化监管机制纠偏资源错配和重塑企业增长动能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 [4][15] 中国内卷成因分析 -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同质化与产业培育扶持政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是关键原因,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蔓延 [16] -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中国本土企业集中在低端环节加剧内卷,发达国家垄断核心原材料定价权迫使企业依赖低成本竞争 [17] - 新兴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供需结构性矛盾,如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技术趋同后出现价格战 [18] -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消费需求不足,2025Q1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4.1%接近2015年水平 [14][19] 国际反内卷经验 美国模式 - 供给侧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钢铁行业CR4从2000年35%提升至2024年78%,形成寡头竞争格局 [23] - 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破解内卷,1994年NAFTA生效加速产能外移缓解高成本问题 [25] - 需求侧实施"内外双驱"策略,2008年通过《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供2370亿美元个人税收减免,1947年"马歇尔计划"输出130亿美元商品化解过剩产能 [27][31] 日本模式 - "抱团出海"形成产业链集群,2024年国际净投资头寸达533万亿日元占GDP87.5%,较1996年增长4倍 [33] - 行业大规模合并重构产业格局,钢铁业形成日本制铁和JFE双寡头占国内产量80%,汽车业CR5达81% [37][42] - 企业主动转型摆脱同质化竞争,如三井E&S退出造船业务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新能源产品 [44] 欧洲模式 - 制度约束设定竞争边界,2017年对谷歌开出24.2亿欧元反垄断罚单形成市场威慑 [46][48] - 碳中和政策提高行业标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钢征收碳关税倒逼企业转向低碳技术 [50] - 社会文化转向"慢消费",2025年北欧80%消费者购物考虑可持续性因素,瑞典38%消费者参与二手交易 [55]
大公国际:潍坊市产业发展的历程、现状与展望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 2025-07-25 13:03
经济概况 - 2024年GDP达8203.2亿元,位居山东省第四、全国第36,规上工业营收达1.2万亿元[1][2][12] -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9.6亿元,同比增长1.8%,税收收入377.5亿元,税收占比60.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2亿元,同比增长1.4%,财政自给率69% [3] - 2024年底政府债务余额2854.4亿元,控制在省下达限额内,债务规模居山东省第三[3] 产业发展历程 - 农业产业化:20世纪80年代首创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90年代规模化扩张,2000年后产业化、品牌化转型,2010年以来迈入智慧农业新阶段[6] - 动力装备产业:1932年研发首台15马力柴油机,2007年蓝擎WP系列发动机热效率达46%,较行业平均高4个百分点,2020年发布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机,2023年甲醇动力系统量产,本地配套率约45%,2023年总产值约3200亿元,占全国同行业约15%份额[8] - 电子信息产业:1987年引进日本三洋录音机生产线,2008年歌尔股份蓝牙耳机全球市场份额突破15%,2020年以来硅基光电子芯片量产,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20%[9] - 化工产业:1958年昌乐化肥厂投产,1992年海化集团建成全国最大纯碱生产基地,纯碱产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营收接近4000亿元[10][11] 产业结构与布局 - 产业结构:2024年化工产业产值突破5200亿元,规上工业营收达1.2万亿元,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等[12] - 空间布局:呈现“一核三带多节点”特征,沿海产业带年产值突破2800亿元[13] 面临挑战 - 传统产业占比高,高端聚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低,R&D投入强度2.3%低于全省2.8%的平均水平[15] - 80%以上研发投入集中在5家企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率不足40%,VR/AR头显国产化率有提升空间,县域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高端人才占比低于济南[16] 发展展望 -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化工绿色化,装备制造业提升本地配套率[17] - 新兴产业突破发展:补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关键环节,新能源构建全生态链,生物医药开发海洋源药物[18] - 区域协同与创新要素优化:实施“一核三带”战略,设立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与济南共建“人才飞地”[19]
7%!柳州上半年经济向好,GDP增速高于广西全区
快讯· 2025-07-25 09:03
7%!柳州上半年经济向好,GDP增速高于广西全区 智通财经7月25日电,柳州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56.63亿元,按不变 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增速高于全区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态势。 主要亮点:工业加速升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10.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5%,高技术制造业飙 升42.0%;服务业强劲复苏,增加值增8.1%,营利性服务业大增21.5%;外贸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 217.2亿元,增2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激增207%;消费市场活跃,社零总额增2.8%,通讯器材、家 电等受政策刺激增幅显著(42.3%、37.7%);投资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40.5%。居民收入稳 步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20754元,名义增5.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2.67万人。 ...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携15处优质载体赴沪招商
苏州日报· 2025-07-25 08:22
吴中区、太湖度假区加快推进文旅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引培育,不断擦亮"苏州太湖"品牌。昨天 (7月24日),苏州吴中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来到上海,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现场发布2025太湖生 态岛文旅伙伴计划,携15处优质载体向各界发出邀请,共同赋能太湖生态文旅发展。 据介绍,吴中区是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也是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热土。苏州太湖国 家旅游度假区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环太湖"1号公路"为纽带,串联起5A级景区、千年古镇、 非遗技艺等优质资源,连续七年蝉联省级旅游度假区考核前列。 作为苏州太湖生态岛建设的创新引擎,此次伙伴计划开启了"载体焕新、产业升级"的新征程。度假 区实地踏勘100处载体,为每个载体量身定制"发展方案包",创新实施"空间增值计划",并在此基础上 推出15处优质载体,精选出4个代表项目——金庭镇天王坞,位于西山岛核心区,21亩原生秘境三面环 山、一面临水,规划自然教育中心、生态露营基地、茶文化体验区三大业态,15分钟可达缥缈峰云海胜 境等三大景点;东山镇的陆巷山庄文旅综合体占地3410平方米,每个房间可赏太湖落日,适合改造成文 化主题酒店,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光福镇坎上村 ...
产教融合新范式:新龙网如何打通“实训-实习-就业”全链路?
搜狐财经· 2025-07-25 01:30
行业背景 - 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浪潮下,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1] - 当前存在企业"招不到人"、高校"送不出人"、学生"找不到路"的三难局面 [1] 平台模式创新 - 采用"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从校园到产业的人才高速通道 [1] - 形成企业-高校-政府三方深度协同机制,相比传统校企合作政府角色更突出 [2] - 实现实时共享、区块链存证的信息流通方式,突破传统单向滞后模式 [2] - 采用能力靶向、项目驱动的培养方式,替代传统理论为主的教学 [2] - 建立多维能力评估体系,以实战表现替代传统学历考试评价 [2] - 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通道,改变毕业后求职的传统路径 [2] - 主动对接政策红利,提升利用率 [2] 实训阶段特点 - 联合企业开发实战课程,跨境电商方向引入TikTok Shop运营、独立站搭建等真实案例 [2] - 人工智能领域嵌入机器学习、智能客服系统开发等项目 [2] - 学生通过模拟沙盘、企业导师带教完成能力跃迁 [2] 实习阶段成效 - 依托大数据算法实现技能标签与岗位需求智能匹配 [2] - 某跨境电商服务商通过平台3周内完成20名运营专员定向招募,转化率达85% [2] 平台生态建设 - 整合全国百余所高校资源,覆盖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定制、实习对接、就业匹配全链条 [3] - 形成"教育-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生态闭环 [3] 就业阶段成果 - 建立动态人才数据库,企业可提前锁定优质生源 [4] - 参与项目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40% [4] - 企业用人成本降低30% [4] 人才培养方法论 - 采用"产业需求倒推培养方案"模式打造精准人才供应链 [6] - 在人工智能领域推行"场景化育人"策略 [6] - 链接高校与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实验室,开发智慧零售、工业质检等垂直场景项目 [8] - 学生需完成从模型训练到部署落地的全周期实践 [8] - 某AI企业通过平台定制班3个月内组建10人技术团队,项目交付周期缩短5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