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
搜索文档
检验检测促进产业升级,12项重点项目通过验收
新浪财经· 2025-11-13 15:39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对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第二批12项重点项目组织验收,各项目均达成预 定目标与要求。上述12个项目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攻坚与传统产业提质"双赛道",在集成电路、高端装 备、低空经济、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以及农产品、轨道交通等传统民生领域精准发力,通过突破一批 关键检验检测技术瓶颈,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例如,攻克工业母机可靠性测试技术,为高 端装备制造突破"卡脖子"难题提供质量基准;构建集成电路在低轨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航天领 域应用场景下的可靠性检测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加速航天与半导体产业融合;研发低空装备综合性能检 测系统,推动低空经济向质量引领转型发展。 ...
券商密集召开2026年度策略会;国联民生1.71亿元拿下民生证券0.72%股权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08:41
券商年度策略展望 - 头部券商密集召开2026年度策略会,围绕全球市场机遇、实体经济服务路径及行业转型方向展开深度研讨 [1] - 中信证券认为“十五五”时期全球产业与金融格局深刻重构,将带来外部破局新契机 [1] - 国泰海通指出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与竞争力,有望引发中国资产广泛价值重估 [1] 券商行业并购整合 - 国联民生以1.71亿元成功竞得民生证券0.72%股权,持股比例从99.26%升至99.98%,接近全资控股 [2] - 证券行业并购整合加速,头部券商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中小券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2] 公募基金调研动态 - 四季度公募基金调研热度明显升温,合计开展调研10115次,环比上升超50% [3] - 调研聚焦成长领域,科创板与创业板个股占比近六成,主要集中于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电气设备与集成电路四大核心板块 [3] 两融业务发展 - 截至10月末,市场融资融券账户总数达1539.88万户,两融余额从年初不足1.9万亿元增长至2.49万亿元 [4] - 10月新开融资融券账户13.02万户,环比9月的20.54万户出现明显回落 [4] - 年内至少6家券商上调两融规模上限,招商证券将上限从1500亿元提升至2500亿元,华泰证券上限定格在约2865亿元 [4][5]
中德贸易有望“更上层楼”
经济日报· 2025-11-13 06:22
贸易格局变化 - 2025年1月至8月,中国重新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1634亿欧元,美国为1628亿欧元[1] - 德国对美国出口额在前8个月同比下降6.5%,其中8月单月同比降幅高达20.1%,创2021年11月以来最低水平[1]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大多数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关税,直接影响德国汽车、机械、化工产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出口竞争力[1] 德国经济与产业表现 - 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负增长,2023年GDP下降0.3%,2024年再次下滑0.2%[2] - 德国汽车行业利润大幅下滑,大众前三季度营业利润54亿欧元同比下降58%,保时捷前三季度营业利润暴跌99%至4000万欧元,梅赛德斯-奔驰前三季度净利润38.8亿欧元同比减少一半[3] - 从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德国汽车行业净减岗位约5.15万个,占全部岗位近7%[3] 中国市场与中德合作 - 中国市场对高端设备、自动化系统、新能源装备等产品需求不断上升,与德国制造优势领域高度契合[2] - 中国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与绿色转型,为德国汽车、机床、化工、光伏及环保设备提供了稳定的出口目的地和产业合作空间[2] - 未来中德合作潜力领域包括高端制造与绿色技术,如精密制造、自动化、机器人、医疗器械、环保设备、氢能、智能制造等[4] 德国企业的战略调整 - 面对美国市场利润空间压缩,许多德国企业缩减在美业务规模或推迟投资计划[1] - 美国市场受限后,德国企业更加重视与欧洲内部及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加强与中东欧、东南亚的产业链协同[2] - 德国在努力分散风险的同时,中国凭借庞大的市场规模与完整的产业体系,为德国出口提供了稳定支点[2]
A股鏖战4000点 多家券商看好明年慢牛行情
证券时报· 2025-11-13 02:39
近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一线反复震荡,板块轮动有所加快。在此市况下,机构对相关个股的评级调整 自然也备受投资者关注。 数据显示,自10月底以来,券商对A股股票进行了批量的评级调整,合计上调了23只个股的评级,评级 下调的个股则有40只。其中,电子板块获调高评级的个股数量最多,消费、医药等板块的个股评级则出 现了较大分化。 临近年末,多家券商也陆续发布了2026年年度投资策略。总体上,明年A股的表现仍被机构积极看好。 中信证券称,中国资本市场正逐步转型为成熟市场,"十五五"期间A股行情有望向低波动"慢牛"迈进。 23股评级上调 电子板块热度最高 数据显示,10月底以来,券商合计调高了23只A股的评级,主要集中在电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 力设备、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从行业分布来看,在上述23只个股中,来自电子行业的标的占比最高,包括广立微(301095)、中微公 司、源杰科技、绿联科技(301606)等,涉及半导体、芯片设计、消费电子等高技术领域。 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科技自主与产业升级趋势下,部分上市公司的盈利持续增长,自然也获得券商高 看一线。 比如,中邮证券11月11日发布的研报将广立微评级调整至"买 ...
豪掷亿元礼包 深圳罗湖发出“发展合伙人”召集令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23:40
"聚人才者聚天下,兴企业者兴罗湖!"这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是深圳市罗湖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 行动哲学。 11月12日,2025年"企聚罗湖,才创未来"人才日暨企业家日活动举行,罗湖区以清晰的战略布局、务实 的政策举措和温暖的服务承诺,向外界展示了一座中心城区的营商环境和产业潜力,200余名罗湖企业 家和高端人才代表齐聚一堂,深度读懂罗湖、共话发展机遇、凝聚合作共识。 从"营商"到"赢商"的系统性重塑 始终做企业及人才的"发展合伙人""贴身服务员" "优秀企业家与人才是罗湖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未来所在。"活动中,罗湖区委书记范德 繁向企业家和人才表达了深切敬意。"产业为先、企业为大、人才为要、服务为本",这个理念是罗湖区 委、区政府一以贯之的坚守,罗湖以更优服务、更活机制、更实措施、更暖关怀,为企业家干事创业、 为人才成就梦想搭建最优平台、提供最好保障,始终做企业及人才的"发展合伙人""贴身服务员"。 这份尊重,落于实处,便是一系列体系化的行动。今年以来,罗湖区紧扣"稳企惠企、以商招商"主线,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多项政策落地见效。通过围绕"企业培育、上市服务、诉求调度、出海服务、 服务平台"五 ...
黄文涛:A股、港股有“新四牛”逻辑
中国新闻网· 2025-11-12 20:25
股市核心观点 - A股和港股有“新四牛”逻辑 包括资金流入牛 科技创新牛 制度改革牛 消费升级牛 [1][2] - 在四方面力量推动下 新四牛行情将沿上升通道展开 中国股市中枢将逐渐上移 [2] - 预计2026年市场将延续“慢牛”格局 [2] 股市中长期投资主线 - 市场有望围绕科技自立自强 产业升级 资源安全等逻辑展开 [2] - 存在机遇的领域包括AI 半导体 计算机 初级品 小金属 新能源 高端制造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 [2] 债市与大宗商品展望 - 货币政策宽松周期开启 长期增长中枢下移和资产荒逻辑仍在 [2] - 债市收益率短期震荡 下行仍是长期趋势 [2] - 黄金及白银受益于地缘政治深化 美债规模增加 美元武器化 脱离传统利率和通胀框架 [2] - 原油等商品受制于弱需求现实及美国鼓励传统能源增加供给 [2] - 铜等商品受益于电力建设需求 但仍受总需求不确定影响 [2] 宏观政策环境 - 未来两三年美国处在降息周期 中国财政货币双宽松具备外部环境配合 [3] - 2026年中国货币政策将处于宽松周期 预计存款准备金率有望下降50个基点 利率方面有望继续降息 [3] - 货币政策宽松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稳定构成利好 将对稳增长 稳就业 稳预期发挥托底和促进作用 [3] 中国与沙特资本合作 - 沙特交易所致力于深化沙特和中国之间的资本合作机会 加强互联互通 [3] - 沙特交易所是全球增长最快的资本市场之一 是沙特2030愿景经济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 - 中国对沙特的直接投资规模增长迅速 表明伙伴关系在规模和战略深度上不断增长 [3] - 沙特交易所已与上海 深圳交易所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深化双向资本流动 [5] - 中国投资者对沙特资本市场兴趣日益浓厚 推动双向投资活动日趋活跃 [5] - 沙特CSOP和香港中国股票ETF的成功上市也显示中国对沙特资本市场兴趣增大 共同加强双向投资流动 [5]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创新让中国更具全球吸引力丨跨国公司看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2 20:04
0:00 编辑:和佳 记者:李依农 剪辑:李群 新媒体统筹:丁青云 曾婷芳 赖禧 黄达迅 海外运营监制: 黄燕淑 南方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依农 上海报道 埃森哲全球副总裁、亚太区首席运营官格兰·海伯(Glenn Heppell)在接受南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对进博会所展现的创新力量与开放格局印象深刻。从本土企业到跨国公司,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将新技 术落地实践。海伯认为,中国的创新文化已深深融入经济发展,从可再生能源到人工智能,从电动车到 高端制造,正以规模化和高执行力推动产业升级,也为跨国企业带来无限合作机遇。 海伯还回忆起十多年前在深圳的经历,称当时那里的创新活力已令人惊叹,而如今这种创新精神正蔓延 至全国各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不仅在谈论创新,更在真正落实创新。" 他说道。 策划:赵海建 监制:施诗 海外运营内容统筹: 黄子豪 海外运营编辑:庄欢 吴婉婕 龙李华 郑全怡 出品: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
天健集团: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用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12 18:17
(编辑 袁冠琳) 证券日报网讯 天健集团11月12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研发费用主要用于技术创新 和产业升级,推动更高效、环保和智能化的建筑生产方式。研发成果包括多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 应用。 ...
踔厉奋发绘新卷 万象武都启华章 ——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中国发展网· 2025-11-12 14:51
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表现 - 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较"十三五"末增长45.81%,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3][6]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6亿元,增量位列全市第一 [6] - 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49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37元 [30] 工业与能源产业 - 规上工业总产值从"十三五"末的28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56亿元,实现翻番 [6] - 马营草原30万千瓦风电机组年发电量可满足20万户家庭需求 [4] - "十四五"以来累计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479个,已完成投资368.35亿元,331个项目建成投运 [6] - 累计签约项目151个,实现到位资金242.72亿元 [6] 农业与特色产业 - 油橄榄产业基地种植规模达64.13万亩,鲜果产量5.69万吨,初榨橄榄油产量8200吨,经济效益40亿元,四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惠及20万农民 [10] - "3+6"农业产业体系覆盖300万亩农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60亿元 [10] - 成功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花椒)标准化生产基地 [11] 商贸物流与科技创新 - 吉石坝商贸物流园2024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15亿元 [15] - 电商销售总额达到108.8亿元 [15] - 累计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5362万元,比"十三五"期间增加2179万元,增长40.6% [15] - 高价值发明专利达到13件,累计实现技术交易额9.84亿元 [15] 文旅康养产业 - "十四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596.43万人次,同比增长108.84%,实现旅游花费165.46亿元,同比增长146.41% [19] - 已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11处,成功打造3家国家级旅游民宿及1个国家级文化旅游休闲街区,日接待游客能力跃升至16000人次 [23] - 2023年以来谋划实施文旅康养项目24个,以万象洞为核心构建万象洞大景区 [22] - 发起成立辐射3省9市州38个县区的"甘川陕毗邻地区文旅环线战略联盟" [23] 城乡发展与基础设施 - 建成区面积达到21.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0.61% [28] - 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5997户,建成省市乡村振兴示范村71个 [28] - 城区南北两山绿化面积达到4.16万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9%,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29] - 马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日处理量达到600吨以上 [29] 民生与社会事业 - 财政支出每年占比保持在84%以上投向民生 [29] - 建成教育项目130个,新增学位8390个 [31] - 区中心医院、区中医院东院区、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院区相继建成投用,619个村级卫生室完成标准化建设,区域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 [31] - 新增城镇就业1.4万人以上,开发公益性岗位6477个,劳务输转63万多城乡富余劳动力 [31]
A500ETF基金(512050)获得资金密集加仓,农业银行总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4:12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早盘震荡走弱,三大指数翻红后再度回落 [1] - A500ETF基金午后继续震荡蓄力,截至13:46下跌0.34% [1] - 持仓股中银行、医药、消费股逆势走强,农业银行市值再创新高,盘中一度突破3万亿元,吉祥航空、科伦药业、恒瑞医药纷纷涨超2% [1] - 资金加速流入A500ETF基金,近10日获得资金净申购13.77亿元,近20日资金净申购23.98亿元 [1] 交易所政策导向 - 上交所将聚焦催生新质生产力,通过制度引导资本投向前沿技术、先进制造和未来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上交所将聚焦培育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指数化投资生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 [1] - 上交所将聚焦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质量,强化分红回购,以稳健业绩和持续回报增强投资价值 [1] 机构后市展望 - 机构维持A股、港股"新四牛"观点:资金流入牛、科技创新牛、制度改革牛、消费升级牛 [2] - 市场上升逻辑被描述为一个"走廊",市场会沿着这个"走廊"逐渐往上运行 [2] - 中长期主线有望围绕科技自立自强、产业升级、资源安全等逻辑展开 [2] - AI、半导体、计算机、初级品、小金属、新能源、高端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存在机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