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市场
搜索文档
 储能电池出口量暴涨170%“背后”
 起点锂电· 2025-09-24 17:3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储能电池出口高速增长 主要受海外电力困局、政策补贴及技术优势驱动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安全性和成本优势占据主导地位 国内企业凭借技术迭代和多样化产品形态加速海外市场渗透 [3][21][22][23] - 海外储能市场呈现多维度需求特征 大型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及便携式储能因地区政策与环境差异形成差异化增长机会 预计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分别达439GWh、180GWh和2800万台 [10][15][16] - 电池成本下降推动储能产品价格下探 大型储能领域价格竞争激烈 头部企业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构筑成本优势 同时需警惕海外政策变动、本地化竞争加剧及合作风险等挑战 [27][28][31][33][34][35]   电力困局催生储能需求 - 欧美电网老化且地广人稀导致供电不稳定 能源危机与电价波动进一步刺激储能需求 [5][6] - 亚非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地区日均供电不足8小时 储能成为保障民生和企业运营的关键手段 [6][7] - 多国推出储能补贴政策 美国大型储能装机预计从26GW增至120-150GW 澳大利亚户用储能补贴达30%安装成本 [7][8]   细分市场出海机遇 - 全球工商业储能2024年出货25.4GWh同比增长107% 主要市场为中东、欧洲、美国及澳大利亚 澳洲2025年计划投运10GWh大储项目 [10][12] - 户用储能2024年全球出货27.8GWh同比增长19% 美国因30%税收抵免政策成为主流市场 加州、德州及波多黎各增长显著 [13][14] - 便携式储能2024年全球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美国因户外运动及房车文化需求最大 乌克兰因战争冲突出货110万台 [15][19]   电池技术优势与迭代 -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超240GWh 前十企业均为中国企业且市占率超91% [22] - 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压实密度达2.6-2.7g/cm³ 更适合长时储能 且技术限制出口延长竞争优势周期 [22] - 电池产品形态多样化 大储主流为280Ah-600Ah+方形电池 户储及便携储能采用30-40系列大圆柱电池 [23] - 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适配北欧、加拿大等地区 固态电池理论能量密度超500Wh/kg但尚未成熟 [24]   成本下降与价格竞争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60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 降幅87% 推动电芯生产成本降至0.4元/Wh以下 [27][28] - 中东市场储能系统报价从2021年20美分/Wh降至2025年7.5美分/Wh 降幅超62% 部分项目出现6.2美分/Wh极端报价 [28] - 头部企业通过一体化布局将电芯成本控制在0.4元/Wh以下 系统报价可低至0.7元/Wh [28][31]   海外竞争与风险 - 美国储能集成商Powin破产拖累多家中国供应商 宁德时代被拖欠货款3.1亿元人民币 [33] - 韩国企业加速磷酸铁锂产线改造 LG新能源美国工厂已投产 三星SDI及SK On计划2026年释放产能 [22][34] - 韩国材料商L&F研发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达2.7g/cm³压制密度 计划2026年底量产 [35] - 欧美关税政策及补贴制度调整增加企业认证周期和本地化运营成本 [35]
 中创新航盘中涨超4% 国内储能市场持续强劲 公司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智通财经· 2025-09-24 10:47
 股价表现 - 中创新航盘中涨超4% 截至发稿涨4.45%报29.56港元 成交额1.95亿港元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将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 [1] - 引导各地区差异化、特色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 释放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信号 [1]   机构评级 - 美银证券重申"买入"评级 目标价由24港元上调至35港元 调幅达27.3% [2] - 看好公司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持续增长潜力 [2]   行业数据 - 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达26GW/69GWh 同比增长超500% [2] - 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宣布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容量达180GW [2] - 专家预计2030年装机容量有望增至240GW [2]   公司前景 - 中创新航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2] - 预计2025至2027年电池出货量将提高9%/14%/17% [2] - 2025-2030年间中国储能电池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2]
 港股异动 | 中创新航(03931)盘中涨超4% 国内储能市场持续强劲 公司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0:43
 股价表现 - 中创新航盘中涨超4% 截至发稿涨4.45%报29.56港元 成交额1.95亿港元 [1]   政策支持 - 工信部将研究编制《"十五五"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加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系统布局 [1] - 工信部引导各地区差异化开展锂电池产业规划布局 释放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信号 [1]   机构评级 - 美银证券重申中创新航买入评级 目标价从24港元上调至35港元 调幅达27.3% [2] - 看好公司在储能和动力电池领域的持续增长潜力 [2]   行业数据 - 8月国内储能中标规模达26GW/69GWh 同比增长超500% [2] - 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设定2027年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容量180GW [2] - 专家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容量有望增至240GW [2]   公司前景 - 中创新航将受益于订单集中化趋势 [2] - 预计2025至2027年电池出货量将提高9%/14%/17% [2]
 20cm速递|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近一月日均成交50009万元,同类规模最大+0.2%最低费率助力低成本布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5:10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规模最大ETF基金,也是同类产品 中且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电池、光伏 等多个细分领域。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弹性最大,涨幅可达20cm;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 管费合计仅为0.2%;规模最大,截至2025年9月22日,规模达7.7亿元;成交额最大,近一月日均成交 5695万元。其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23.6%,契合当下市场热点。(联接A:024419联接C: 024420)。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储能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国内储能需求方面,2025年1-7月储能(含直流侧设备)采招落地总规模已超 过200GWh,其中7月采招落地规模达9.64GW/27.1GWh,同比增长45%。海外储能需求方面,2025年1-9 月,中国企业海外储能合作签约189份,累计超19.6GW/208.09GWh,呈头部主导态势,其中,宁德时 代、比亚迪、海辰储能表现尤为突出。 中信证券称,从各家电池厂25H1业绩会交流看,今年以来头部电池厂订单饱满、产能紧缺,部分头部 厂家202 ...
 欣旺达储能电芯实现满产满销!
 起点锂电· 2025-09-18 16:35
 行业整体趋势 - 全球储能电池市场处于爆发阶段 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有望超过600GWh[3] - 中国企业海外储能订单增长迅猛 2025年上半年新获海外订单总规模超160GWh 同比增长200%以上[3] - 多家电池企业储能业务营收或增幅超过动力板块 带动盈利能力持续上修[4]   欣旺达业务表现 - 公司储能电芯产能利用率较高 基本实现满产满销[2]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69.85亿元 同比增长12.82% 归母净利润8.56亿元 同比增长3.88%[5] - 储能系统类业务营收10.0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8.85% 增速最快[5] - 储能系统出货量达8.91GWh 同比大增133.25% 超过行业平均水平[6] - 推出多容量电芯产品 涵盖280Ah至684Ah 满足多种应用场景[7] - 最新684Ah储能大电芯可实现超20年使用寿命 计划2025年Q4量产[7] - 固态电池处于研发阶段 第一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 第二代进行中试 第三代完成400Wh/kg验证[2] - 9月股价增长超26% 总市值达571.6亿元[3]   亿纬锂能业务表现 - 储能电池处于满产状态 订单需求较为饱和[2]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81.70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归母净利润22.18亿元 同比增长3.78%[8] - 储能电池营收102.98亿元 同比提升32.47% 毛利率12.03%[8] -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超过动力电池21.48GWh出货量[8] - 上半年公开披露储能订单规模至少达63GWh[8]   中创新航业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64.19亿元 同比增长31.7% 利润7.5亿元 同比增长80.4%[9] - 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收入57.57亿元 同比增长109.7%[9] - 314Ah电芯大规模批量稳定交付 588Ah及600Ah+储能大电芯将于2025年四季度量产[9] - 推出261KWh液冷户外储能柜产品 支持百KWh到2MWh灵活配置 已开始量产[9] - 户储产品实现2.7-15KWh全域覆盖 已批量出货至欧洲及南美多国[9]
 中伟股份(300919.SZ):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得钠电千吨级订单并出货
 格隆汇APP· 2025-09-18 15:21
 钠离子电池业务进展 -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低成本、高安全性和强低温性能优势 成为众多储能场景的理想选择 [1] - 公司已获得钠电千吨级订单并实现出货 [1] - 钠系材料采用双技术路线并行: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专用前驱体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层状氧化物材料前驱体已进入量试阶段 [1]   技术研发突破 - 聚阴离子正极材料持续优化电性能与物化指标 [1] - 层状氧化物材料实现成本与性能的双重行业领先 奠定规模化应用基础 [1] - 磷系材料已实现第三代/第四代磷酸铁快速量产 高压实密度达行业先进水平 [1]   储能市场现状 - 全球储能市场装机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1]
 中伟股份:公司磷系材料已实现3/4代磷酸铁快速量产,高压实密度达行业先进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12:5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涉及储能行业 钠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已获得千吨级订单并实现出货[2] - 公司钠系材料采用双技术路线并行 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专用前驱体进入试生产阶段 层状氧化物材料前驱体进入量试阶段[2] - 公司磷系材料实现第三代/第四代磷酸铁快速量产 高压实密度达行业先进水平[2]   技术优势 - 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 低成本 高安全性和低温性能强等优势 适用于储能场景[2] - 聚阴离子材料持续优化电性能与物化指标 层状氧化物实现成本与性能双重行业领先[2] - 全球储能市场装机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 公司磷系材料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2]
 60亿!获“宁王”大单,龙蟠科技A、H联袂大涨
 搜狐财经· 2025-09-16 22:42
 公司股价表现 - 龙蟠科技H股(02465 HK)股价大幅拉升 涨幅26.92%至12.73港元/股 [1] - A股(603906 SH)成功录得涨停板 [1] - 今年以来H股累计涨幅超1.7倍 A股累计涨幅超64% [6]   重大合作协议 - 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合作协议 [2] - 2026年第二季度至2031年间合计向宁德时代海外工厂销售15.7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 - 合同总销售金额超人民币60亿元 [2] - 协议有助于建立长期稳定关系 率先抢占海外市场 [2]   海外市场布局 - 印尼生产基地已于今年年初投产 [2] - 海外产能逐步释放 加深未来几年海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销量锁定 [2] - 宁德时代匈牙利和印尼工厂均将建设磷酸铁锂电池产线以适应市场需求 [3]   客户合作拓展 - 2024年1月锂源亚太被福特旗下Blue Oval锁单 2026-2030年供应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4] - 2024年2月LG新能源直接投资锂源印尼 获20%股权 [4] - 2024年6月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公司签署协议 2026-2030年供货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预计金额超50亿元 [4]   行业需求趋势 - 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具综合优势 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5] - 储能市场发展势头迅猛 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产品供不应求 [5] - 磷酸铁锂电池占比将继续扩大 海外市场有较大提升空间且渗透率不高 [6]   技术产品创新 - 2024年推出第四代高压实产品"S501" [5] - 2025年3月迭代推出采用一次烧结工艺的"S526" 大幅降低能耗与生产周期 [5] - 降本增效技术路线契合宁德时代等龙头控制电池成本的需求 [5]
 周度销量 | 9.8-9.14
 数说新能源· 2025-09-16 11:35
 新能源汽车社群与行业动态 - 社群提供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及行业交流平台 邀请添加微信进群 [2][9] - 社群名称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数说新能源" 聚焦行业数据与动态 [3] - 二维码有效期7天 需重新进入更新 [5]   往期内容与行业趋势 - 往期推荐主题包括主机厂电芯采购策略 兼顾性能与成本平衡 [8] - 比亚迪出海战略重点关注东南亚市场扩张 [8] - 宁德时代(CATL)指出储能市场增速超越动力电池领域 [12]
 锂电主链边际向上,固态打开远期空间
 2025-09-15 22:57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锂电行业 包括新能源汽车 储能 新能源重卡 固态电池等细分领域[1] - 核心公司包括宁德时代 先导智能 以及六氟磷酸锂 隔膜 负极材料 铁锂等材料环节的头部企业[2][3][15][16]   核心观点与论据 **锂电行业短期需求景气度高** - 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减半刺激短期需求 出现抢装行为[2] - 海外新车型周期在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集中开启[2] - 设备厂商先导智能上半年新签订单超过百亿 同比增长超过70% 资本开支重新进入扩张周期[2] - 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已超过80% 有迫切的产能扩张需求[2]  **储能市场转向市场化驱动** - 136号文后储能市场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驱动[4] - 电网侧和工商侧储能系统报价具有吸引力 二季度工商储系统报价达到4毛多水平[4] - 国内已有几个省份开放电力现货交易 通过容量价差 容量补偿和调控调频收益等方式增强储能盈利模式 预计未来在全国推广[4]  **新能源重卡渗透率快速提升** - 上半年新能源重卡渗透率突破22% 8月销量1.58万辆 同比暴涨170% 预计全年接近25%[5] - 行业普遍预测2027年渗透率将达50% 未来几年有翻倍以上增长空间[5][6] - 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 电芯成本降低 充电设施完善和换电模式发展逐步解决购置成本高 充电慢等瓶颈[5][6] - 根据2024年国内90万辆重卡销量水平及单车平均带电量500度计算 2027年国内新能源重卡市场空间至少在250GWh以上 今年预计销量20万辆 对应百GWh级别市场需求 未来两年国内新增市场空间超过150GWh[8]  **宁德时代需求预期及业绩** - 宁德时代给供应链的明年需求预期为1,100GWh 同比增长46%[9] - 今年实际排产接近700GWh 对应确收600-650GWh 业绩预期650-700亿元[9] - 根据明年1,100GWh预期 实际排产需上修至900GWh以上 对应确收800-850GWh 业绩预期需上修至900亿元以上 甚至可达1,000亿元[9] - 宁德时代在国内新能源重卡领域市占率达到67% 核心客户包括徐工 一汽 霞汽等国内主要制造商以及海外合作伙伴戴姆勒 在欧洲市场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维持45%-50%的市占率水平[17]  **材料环节价格趋势** - 六氟磷酸锂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稼动率高 宁德时代超预期指引增强涨价确定性 加工费预计有接近5,000元的上行空间[3][11][12] - 隔膜市场行业底部已确立 边际向上 价格出现5%-10%的上行 基本回到去年年底水平 国内企业原则上不进行激进扩产 部分企业缩减隔膜产能扩建[3][13][14] - 铁锂市场将受益于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加工费上涨可能性增加[16] - 负极材料在强贝塔环境下具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上台科技预计业绩超过10亿元 目前估值不到20倍[15]  **固态电池发展前景** - 短期内将在9-10月份迎来工信部中期验收 并可能有设备招标 年底至明年车企将集中入册 对应2027年的量产装车时间节点[18] - 预计2030年前全固态电池保守预期为100GWh 更远期可达200-300GWh[18] - 包括硫化锂 锂金属负极 集流体等材料环节以及前段设备和整设备值得重点关注[18]   其他重要内容 - 新能源重卡的换电模式渗透较慢原因包括换电站投入成本较高及运营方需要备足电池[7] - 快充技术能够实现半小时以内的充电速度并满足400公里以上的续航里程 预计这种模式将在未来几年推动新能源重卡市场快速增长[7] - 海外市场也在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例如欧洲商用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在百分之十几水平 有较大增长潜力[8] - 市场普遍预期明年锂电需求增速为20%-25% 但考虑到储能和商用车带动因素 这一增速可能上修至25%-30%[9] - 宁德时代近期大涨主要由于其给供应链提供了乐观的排产预期 即1,100GWh 使得全市场对其明年的需求预期有所上修[10] - 从短 中 长期来看 整个锂电板块呈现向好的趋势[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