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挂牌,打造黑灯工厂新标杆
巨潮资讯· 2025-07-28 11:01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挂牌 - 阿维塔全新5G数智工厂在重庆正式挂牌 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迈出坚实一步 [2] - 工厂位于重庆两江新区 占地面积1159亩 总投资规模100亿元 年产能28万辆 是亚洲最大的"黑灯工厂" [2] - 工厂以5G技术为核心 融合大数据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前沿科技 实现生产流程全面智能化升级 [2] 工厂技术特点 - 通过5G网络的低延迟 高带宽特性 实现设备间实时数据传输和协同工作 [2] - 机器人可通过5G网络接收精确指令 完成复杂装配任务 同时实时反馈生产数据至控制中心 [2] - 工厂配备先进自动化生产线 从零部件加工到整车装配 各环节实现高度自动化和精准化操作 [2] 可持续发展措施 - 工厂采用先进节能减排技术 优化能源管理系统 大幅降低生产能耗 [2] - 配备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确保生产废水达标排放 [2] 行业影响 - 重庆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基地 积极推动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 [3] - 阿维塔工厂为重庆汽车产业树立新标杆 为其他企业提供宝贵经验借鉴 [3]
把握“十五五”关键机遇期,系统谋划生态环境重大工程
中国环境报· 2025-07-28 08:19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6月30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党组会 议强调,要聚焦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系统设计一批具有全局 性、战略性和示范性的重大工程。 大力谋划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项目,不仅是推动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美丽中 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举措。当前,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金保障机制不断优 化、科技革命全面赋能,为生态环境领域前瞻性、系统性谋划重大工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要不断优化资金保障机制。一是深化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十四五"时期,一些项目通过 EOD模式,优化项目设计,有效导入关联产业,落实土地等资源保障,建立紧密的"治理效果—开发收 益"捆绑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稳定可预期的现金流闭环,实现了"以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区域价值, 以价值提升回馈生态环保投入"的良性循环。这些好的经验做法应继续坚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 化。二是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建立健全GEP核算体系与生态产品交易制度,挖掘生态资源资产化潜 力。浙江松阳案例(生态资产打包抵押融资)、江苏盐城东台案 ...
熙菱信息五年亏3.83亿拟易主 盛凝7.21亿接盘央地国资或入股
长江商报· 2025-07-28 07:44
控制权变更 - 何开文、岳亚梅夫妇拟转让熙菱信息25.06%股权,转让总价款7.21亿元,转让价格15.02元/股,较停牌前收盘价18.77元/股折价约20% [1][6] - 交易完成后,上海盛讯将成为新控股股东,盛凝成为实际控制人,何开文完成清仓,岳亚梅保留7.64%股权 [1][6] - 中信集团及上海国资或将间接入股,中信集团拟通过中信(深圳)创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上海盛讯,上海盛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拟参与对金中易出资 [10][11][12] 股价异动与股东减持 - 停牌前一个交易日(7月18日)熙菱信息股价突然涨停,涨幅20.01%,成交额6.66亿元,远高于前一交易日1.35亿元,引发内幕交易质疑 [4][5] - 何开文夫妇此前已通过协议转让和二级市场减持套现,包括2021年岳亚梅减持150万股套现2523万元,2022年何开文转让5.57%股权套现1.2亿元,累计套现总额达8.66亿元 [7][8] 经营业绩 - 公司2017年上市后业绩迅速变脸,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连续下降72.16%和60.08%,2020-2024年连续五年亏损合计3.83亿元,2025年一季度续亏0.15亿元 [9] - 2025年一季度末总资产7.19亿元,较2017年底的10亿元明显缩水 [2] - 公司主营智慧城市与平安城市领域,2024年亏损因部分区域财政资金紧张导致回款困难,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增加4000万元 [10] 行业与转型 - 公司所处行业面临快速变革与转型,市场竞争加剧和技术迭代加速,本次易主旨在引入产业和财务投资人整合资源,拓展央国企客户市场 [10] - 新主盛凝将面临带领公司脱困的挑战,需应对历史业绩不佳和行业转型压力 [3][13]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多领域“焕新”促增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8 07:40
新旧动能转换成效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新兴产业贡献率持续攀升,传统产业转型增强韧性 [1] - 飞机拆解再制造产业融合精密技术和高附加值,一架22年机龄客机拆解60%后可回收3000多个零部件,翻新后“黑匣子”价值达5000美元 [1] 航空产业链发展 - 中国民航运输规模全球第二,现役运输飞机4390架,未来10年将迎退役高峰期,飞机拆解再制造产业潜力巨大 [2] - 飞机发动机再制造中心建设将完善航空产业链生态,推动从传统运输业务向高端智造与循环经济转型 [2] - 2025年上半年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 [2] 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 山东日照钢铁企业以3000立方米大高炉置换580立方米小高炉,8座高炉建成后炼铁产能达2000万吨,污染物排放减少60% [3] - 钢铁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改造,无头带钢生产线7分钟完成钢水到钢卷加工,最薄0.6毫米带钢应用于汽车、家电等领域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两新”政策(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安排2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730亿元已投入16个领域7500个项目 [4] - 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设备,新兴产业形成“资源循环-低碳生产-高附加值”新范式 [4]
软件业质效提升迎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7-28 05:57
行业整体表现 - 1月至5月软件业务收入55788亿元同比增长11.2% 利润总额6721亿元同比增长12.8% 利润增速较收入高1.6个百分点显示盈利质量改善 [1][2] -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38096亿元占比68.3% 其中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收入5855亿元同比增长11.2% [1] - 软件业务出口额22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 由负转正主要得益于新兴市场拓展及AI/云计算领域技术优势 [2] 区域发展格局 - 东部地区贡献全国84.2%软件业务收入 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分别增长12.3%和11.9% [2] - 北京、上海、江苏、山东、广东五大重点省市地位稳固 [2] 数字化转型进展 -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农村普及率69.2% 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84.1% [3] -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加速 [3] 人工智能驱动变革 - AI辅助开发工具提升研发效率 通用大模型降低技术门槛 439款生成式AI服务完成备案 [4] - 上半年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达1810个超2024年总量 AI产品成为骨干企业新增长点 [5][6] - 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产品超1200款总量11.9亿台 应用与元服务超2.5万个 生态伙伴450家 [5] 技术创新动力 - 开源、云与AI三重趋势叠加 开源模式降低创新门槛 国内开发者群体庞大 [7] - SaaS模式推动软件向服务转变 大模型技术注入新活力 企业研发投入加大 [7][8] - 工信部将开展"人工智能+软件"行动 加速软件智能化进程 [8] 未来展望 - 6月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景气度超55% 预计全年行业增速保持10%以上 [8] - AI大模型、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设计等细分领域将维持高增长率 [8]
2024年美国投资公司白皮书(重点摘要)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22
行业综述中,资产管理行业在全球金融体系里至关重要,其核心任务是代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管理与投资资金,通过多元投资策略与技巧,力求在控制风险 的同时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该行业服务对象广泛,涵盖个人、企业、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及政府等各类客户。提供的投资产品丰富多样,包含股票、债 券、共同基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以及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房地产等另类投资产品。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主动管理与被动管理的区分。主 动管理依靠持续的市场分析与研究来调整投资组合,而被动管理则主要跟踪市场指数或基准。从收入模式来看,资产管理公司多依据管理资产规模 (AUM)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或者采用基于业绩表现的收费结构。并且,行业受到严格监管,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 (FCA)等监管机构对行业运营进行监督,以保障投资者权益与市场公平。 在主要参与者方面,资产管理公司数量众多且规模各异,既有服务全球客户的大型跨国公司,也有专注本地市场的小型精品公司。大型银行和金融机构旗下 的资产管理部门凭借广泛的客户基础与雄厚的资金实力,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独立的资产管理公司通过特色投资策略与优质服务,也吸引了 ...
熙菱信息拟引数智产业+国资股东 加码数字科技产业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13:22
股权转让 - 公司控股股东何开文与岳亚梅向上海盛讯转让总股本19%股份,向上海金中易转让总股本6.06%股份,转让后控股股东变更为上海盛讯 [1] - 上海盛讯实际控制人为盛凝,中信创新拟作为有限合伙人对上海盛讯进行投资,中信创新为中信集团旗下公司 [2] - 上海金中易为有限合伙企业,上海盛石拟参与对金中易出资,上海盛石为上海市国资委旗下国盛资本的股权投资平台 [2] 公司业务 - 公司深耕政企信息化数字化领域二十余年,业务聚焦公共安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和数字经济三大领域 [1] - 网络和数字安全业务领域客户数量和收入发展迅速,已成为公司重要利润来源之一 [1] - 2025年一季度北京资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99% [1] - 截至4月末,在公共安全、数字安全、信创等领域,公司总体新签合同数量和合同额同比大幅增长 [1] 战略发展 - 公司表示行业处于快速变革与转型关键时期,面临机遇与挑战,通过引入产业和财务投资人优化业务结构,拓展市场份额 [2] - 交易完成后各方将整合资源,共同拓展央国企客户市场,多渠道进行业务拓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2] - 公司将推动公共安全和数字经济领域的数智化转型,加速行业数字化变革,坚持垂直领域深耕战略 [3] - 在数字经济领域聚焦数字化转型潜力大、数据基础薄弱且与公司技术体系协同性强的业务场景 [3] - 通过内部孵化与外部投资并购相结合,快速形成多元化业务布局,提升抗风险能力 [3] 股东背景 - 中信数字科技集团作为中信集团数字化转型平台,在中信集团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培育新质生产力中肩负重要使命 [3] - 中信云网为中信集团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成为领先的产业数字化服务商,为金融、制造等行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3]
国产类CoWoS封装火热,千亿资本或涌入
36氪· 2025-07-27 08:46
AI芯片与CoWoS封装技术 - AI芯片需求激增推动高带宽存储(HBM)需求,其高效集成依赖CoWoS封装技术,该技术成为全球半导体竞争焦点[1] - CoWoS技术由台积电研发,核心价值在于极小空间内实现多功能芯片高效集成,如HBM与AI芯片结合必须依赖此技术[3] - 主流AI芯片均采用HBM配置,包括英伟达A100/H200(7nm/3nm+HBM2/HBM3e)、AMD MI300X(5nm+HBM3)、华为昇腾910(7nm+HBM2)等[5] CoWoS技术原理与市场格局 - CoWoS技术通过硅中介层实现芯片堆叠互连,布线密度低至10μm以下,台积电目前垄断全球先进AI芯片的CoWoS服务[7] - 先进封装市场未来几年复合增速达40%,其中3D封装增速超100%,近40% HBM将依赖混合键合封装[7] - 台积电计划将CoWoS产能从2024年每月3.6万片提升至2026年13万片,并拓展技术至支持12个HBM4堆栈[8] - 华为是台积电CoWoS首个客户,2014年海思Hi1616芯片首次应用该技术[8] 全球CoWoS产能供应商 - 台积电是唯一兼顾高工艺节点与高良率的全栈服务商,良率优势来自十余年技术积累[10][15] - 其他供应模式包括:台积电+第三方封装厂(如日月光)、第三方代工(联电/格芯)+OSAT(安靠/日月光)、三星/英特尔自有技术[11][12][13] - 国内以中芯国际生产中介层+OSAT完成封装为主,中芯国际已通过7nm工艺替代并独立运营先进封装业务[14][16] 国产类CoWoS技术发展 - 盛合晶微是国内2.5D芯粒量产唯一企业,2023年营收增速全球封测行业第一,获超50亿元融资加速三维集成项目[19] - 通富微电聚焦国内市场,曾计划承接AMD bumping工序但未达成合作,与盛合晶微均面临良率提升挑战[20][21] - 甬矽电子已量产2.5D封装技术,工艺与HBM封装存在重叠,具备市场延伸潜力但需评估商业合作模式[22][23]
激活“小微”发展潜能 金融机构需在“精准”与“创新”上下功夫
证券日报· 2025-07-27 06:24
■田耿文 当前,小微企业数量庞大,遍布各行各业,在带动就业、改善民生、激发市场活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用。 但在传统金融体系中,这类企业普遍存在轻资产、缺抵押、信息不透明等问题,导致在融资过程中,出 现金融机构"想贷不敢贷""能贷不愿贷"的局面,融资供需间始终隔着一层无形障碍。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如今,随着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码,这一局面正悄然发生改变。 从央行定向降准释放精准流动性到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从"首贷续贷"一体化服务到数字化信 贷工具广泛应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打破传统融资模式的桎梏。 截至今年5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3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6%。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金融活 水对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更是我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生动注脚。这也意味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 得以畅通,发展活力被激发,逐渐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受益者,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当然,我们也应清醒看到,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仍有较大改善空间。如部分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因缺乏传 统抵押物,仍面临融资难题。特别是在部分县域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与精准度还有提升余 地。 这些问题的背后,既有企业自身信用体系不完善的因素 ...
科技重塑江淮粮仓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02
农业科技赋能成果 - 2024年安徽省粮食总产量达836.9亿斤同比增长0.8%油料产量189.5万吨同比增长0.3%蔬菜产量2717.4万吨增幅3.3% [1] - 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科技引领的农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 [1] 智能农业装备发展 - 合肥智慧农业谷研发高通量土壤成分智能检测机器人可检测42种土壤指标将检测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天 [2] - 合肥智慧农业谷已推出农业MEMS传感芯片草莓采摘伴随机器人智能虫情测报灯等智能装备 [3] - 合肥现有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近80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2024年营收约76亿元同比增长9.7% [3] - 安徽省农机总动力达7207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6%农业生产信息化率52%居全国首位 [4] 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 芜湖中联重科峨桥智慧农场采用"天空地人机"五位一体数据采集方式实现水稻种植全过程精准管理 [5][6] - 安徽省已建设智慧农(牧渔)场314家应用场景1490个综合节本增效10%至20% [7] - 滁州民之源鹅业实现种鹅智能化养殖通过自动控温投料等设施提高生产效率 [7] 种业科技创新 - 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筛选出32个大豆新品系蛋白质含量提升9%以上单产提升10%以上 [8] - 科技谷汇聚4所农业高校和4家种业领军企业推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 [9] - 安徽省2024年通过国审主要农作物品种193个居全国第二收集种质资源4.6万份居全国第三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