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利用
icon
搜索文档
首届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研讨会在天津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23:31
行业发展趋势 - 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运营建设并重、以运营为主导的新发展阶段,深化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 轨道交通行业正步入设备更新与退役的关键阶段,为资源循环利用带来重要机遇 [1] - 轨道交通循环利用产业尚处起步阶段,需加强行业协同合作推动平台搭建、标准化建设和技术创新 [1] 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希望凝聚全国行业资源和智慧,共同推进城轨交通循环经济新生态构建 [1]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提出要加快共建良好生态,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大循环生态,推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创新 [1]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与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合作组建专班,研究打造"轨道技术+资环平台"工业设备再利用网络 [2] 技术与实践探索 - 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多地地铁公司、科研院所代表围绕资源循环前沿理念、关键技术、产业实践与政策支持展开研讨 [2] - 天津轨道交通集团计划通过数智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从轨道交通逐步向其他行业领域延伸,贡献"天津方案" [2] 会议背景与参与方 - 第一届城市轨道交通资源循环研讨会以"循环科创赋能、绿色引领变革"为主题,吸引近200名代表参会 [1] - 会议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技术装备专业委员会、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 [3]
我省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探索建立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生态补偿机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2 16:35
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5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1] - 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 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 资源化利用率提升 [1] - 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1]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 建立"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分拣中心 [2] -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 废旧物资回收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收"三网融合" [2] - 布局广州 深圳 珠江口西岸 汕潮揭 湛茂五大都市圈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 [2] 危险废物管理创新 - 推行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即产生 即包装 即称重 即打码 即入库) [3] - 应用智能称重 电子标签 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手段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3] - 鼓励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管家服务 推广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智能收集模式 [3] 重点行业固体废物治理 - 强化动力电池制造 回收 利用全过程管理 落实风电光伏设备退役处理责任 [4] - 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园区内循环利用 工业炉窑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 -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排查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场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 建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机制 优先在市政 交通 水利工程中使用 [5] - 实施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实现种类 数量 流向全过程追溯 [5] - 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明确工程招标减量化要求 [5] 农业领域生态化转型 - 推广种养循环农业模式 发展立体养殖 海洋牧场等生态养殖 [5] - 构建三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使用者 经营者 县级回收站) [5] -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规范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 [5]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机制 - 探索制定湾区统一固体废物管理规范标准 推进规则衔接 [7] - 建立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 统筹布局区域性循环利用项目 [7] - 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推动"以竹代塑""以纸代塑" [6]
河南三门峡:扎实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06-11 17:18
工业固废利用 - 三门峡市与国林绿能签约年处理100万吨固体废弃物全量化综合利用项目,采用"取沙留金"催化技术从赤泥、煤矸石等固废中提取白炭黑、硅胶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提升 [1] - 恒创源翔多基固废中试基地项目联合大连亿凯科技、陕西恒创源翔科技及陕西科技大学,基于金基矿渣、铝基矿渣等开展多基固废绿色循环高值化研究,推动资源再利用与产业升级 [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 柯利恩生物质热源建设项目利用废弃菌棒、秸秆生产蒸汽,年消纳农业废弃物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万吨,已向11家企业供汽7000吨 [2] - 渑池县天池镇蚯蚓养殖基地通过畜禽粪便养殖蚯蚓并产出有机肥料,形成种养循环农业新模式 [2] 生活垃圾治理 - 三门峡建成国内首个150吨级炉排焚烧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日处理能力达50吨,实现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 [2] 未来规划 - 三门峡市将以重点项目为引领,构建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2]
超低排放热源建设工程在鄂尔多斯开工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5:05
项目概况 - 超低排放热源建设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开工,建成后可满足2000多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负荷[1] - 项目占地约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168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4] - 一期4×168MW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计划于2026—2027采暖期投入使用[4] 技术特点 - 采用城市中水循环利用与低热值煤高效燃烧技术[4] - 同步集成先进的脱硫、脱硝及除尘设施,实现超低排放[4][8] - 有助于改善地区空气质量[8] 市场需求 - 项目将解决东胜区城市拓展端未来10年的供热需求[1][7] - 大兴热电公司供热片区内有20多万居民,新区热源保障能力不足[7] 政策背景 - 内蒙古2024年全面实施城镇供热"温暖工程",解决供热领域堵点问题[4] - 2025年内蒙古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5%,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8%-10%[8]
铝产业链集齐“期货三兄弟” 直击我国首个再生商品期货挂牌交易现场
央视新闻· 2025-06-10 15:26
行业动态 - 中国首个再生商品期货、期权——铸造铝合金期货、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 [1] - 铝产业链集齐氧化铝、电解铝、铸造铝合金"期货三兄弟",可全方位服务铝产业上下游企业 [3] - 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首小时交易表现平稳 [3] 产品应用 - 铸造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1]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五金灯具、手机外壳等日常生活产品均使用铸造铝合金 [4] 环保优势 - 铸造铝合金以废铝为主要原料,具有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特点 [6] - 生产1吨铸造铝合金的碳排放量仅为传统电解铝的3.6%,并可节约22吨水 [6] 市场影响 - 铸造铝合金期货推出前废铝回收体系分散,产品质量差异大,每吨价格差达2000元 [7] - 期货统一交割标准后,下游企业采购意愿增强,推动废铝循环利用和铝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9]
我国首个再生金属期货产品上市交易
新华财经· 2025-06-10 11:38
油期货 买价 卖价 卖量 479.9 成交量 480.0 42 58682 475.2 475. 3 上海期货交易可 1 14159 471.8 铸造铝合金期货 471.9 & |露 最新价 铸造铝合金 期货及期权上市 w 深昧 3322 469.5 买量 _买价 卖价 469.8 5 227 ad2512 466.0 469.0 a l 2506 ad2601 1 18 465.0 el 2507 469.0 ad2602 f 17 and ad2603 09:00:00 ad2604 ad2605 450.0 e 12512 - al 2601 456.0 490. 0 1 al 2602 al 2603 I 8- 4 HT 图为我国期货市场首个再生金属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期权10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上市。 新华社记者方喆摄 目前,我国已建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应用-再生铝"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铸造铝合金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 葛红林介绍,2024年我国再生铜铝铅锌产量达1915万吨,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2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亿吨,其中再生铝产量突破了 ...
长青集团(002616) - 002616长青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9
2025-06-09 17:1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6月5日全天,地点在腾讯会议 [2] - 上午有国信证券、兴全基金等13位投资者参与线上调研,下午有广发基金等72位投资者参与线上调研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副总裁、董事会秘书何骏先生和证券事务代表苏慧仪女士 [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定位是A股农林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平台 [3] - 发展战略是立足于农林生物质循环利用,重点发展热电项目,协同发展绿色材料,向能源化与材料化利用并重方向转型升级 [3] - 2024年度营收创上市以来次高,经营性净现金流创近5年新高,15个生物质项目里13个纳入电价补贴目录,非补贴收入同比增长15%;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因燃料成本下降显著增长,出售鱼台项目补充现金储备 [3] - 具备风险管控、经营效益、运营规模三大优势 [3] - 2025年发展目标包括非电业务突破、聚焦循环利用业务、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但受环境和市场影响有不确定性 [3] 互动交流问题及解答 业绩增长因素 - 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因为燃料成本下降、增值税退税额增加,热电联产项目运营效率提升也降低了燃料成本 [4] 燃料采购价格 - 生物质燃料采购价格下降是因为竞争减少、市场供应充足,项目拓展外料场加大燃料储备 [5] 生物质供热成长空间 - 公司看好生物质热电联产方向,国家政策支持,取缔自建小锅炉使企业转向集中供热园区,供热客户集中在需求稳定行业,11个项目已实现热电联产,其他项目今年有望增加 [6] 绿电直连模式 - 公司密切关注和研究“绿电直连”政策,若开展业务将优先考虑补贴到期的生物质项目作为试点 [7] 战略合作进展 - 公司与中科信控以北京中科信控大数据有限公司为平台深度合作,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形成可复制行业解决方案 [8] 股份转让进度 - 控股股东向中科泓源协议转让公司股份处于交易所合规性审核阶段,中科泓源追加锁定期承诺 [9] 其他说明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 [10]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半年多来 设立多家子公司加快专业化整合——资源循环这件事 新央企怎么干好(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44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4年10月18日在天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主责为资源循环利用,由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共同出资组建 [2][3] - 股权结构: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各持股20%,中国铝业和中国五矿各持股10% [3] - 成立初期整合了华润环保科技(废旧纺织品回收、碳资产开发)、欧冶链金再生资源(废钢经营规模2024年超3700万吨)等央企再生资源业务 [3] 业务布局与近期动态 - 2024年4月密集成立多家子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南京)、绿色纤维公司(无锡)、有色金属投资公司(杭州),并整合华润环保科技更名为绿色投资有限公司 [2] - 全球首台套全彩微图层设备产线在深圳启动,实现退役光伏组件高价值回收(技术可将组件转化为全彩光电功能材料,应用于建筑外墙等场景) [7] - 建立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体系("芯碎无忧"小程序覆盖省会城市,贵屿基地实现拆解-破碎-熔炼全流程可视化),计划拓展至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 [6][8] 行业政策与发展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2025年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目标4.5亿吨,产业年产值达5万亿元(2023年实际回收总量为3.76亿吨) [9][10]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2024年已完成物流信息、邮轮、动力电池等12组重点项目整合,未来将指导公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回收链条 [5][10] 未来战略方向 - 重点拓展废钢、废旧电子电器、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废有色金属等七大领域,打造领军企业提升集约化水平 [10] - 创新"互联网+回收""回收+换新"商业模式,完善物流体系,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1]
信达证券:绿电直连政策发布 为垃圾焚烧发电与IDC协同提供政策支撑
智通财经网· 2025-06-08 17:10
行业前景 - "十四五"规划对环境质量和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节能环保及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1] - 在化债背景下,优质运营类资产(如水务&垃圾焚烧)可能迎来戴维斯双击,因盈利稳健上行且现金流持续向好,叠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 [1] 板块表现 - 截至6月6日当周,环保板块整体上涨0.46%,但表现劣于大盘 [2] - 细分板块中,水治理上涨1.38%,大气治理上涨1.01%,固废板块分化明显(环卫下跌6.55%,垃圾焚烧下跌0.31%,资源化上涨0.65%) [2] - 环保设备板块上涨0.70%,检测/监测/仪表板块涨幅达4.38%,环境修复微涨0.43% [2] 政策动态 - 生态环境部《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地表水/土壤污染趋势得到初步管控 [2] - 五部委联合发布《大江大河干流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实施方案》,目标2027年建成长江黄河干流补偿机制,2035年覆盖重点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 [2]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推出绿电直连政策,明确新增/存量负荷可配套新能源项目,为垃圾焚烧发电与数据中心协同("垃圾焚烧发电+IDC"模式)提供政策支撑 [3] 公司推荐 - 重点推荐标的:瀚蓝环境(600323 SH)、兴蓉环境(000598 SZ)、洪城环境(600461 SH) [1] - 建议关注标的:旺能环境(002034 SZ)、军信股份(301109 SZ)、武汉控股(600168 SH)等6家公司,涉及垃圾焚烧发电与数据中心协同布局领域 [1][3]
钛白粉企业“跨界”新能源受挫 项目被接连叫停
中国经营报· 2025-06-06 23:19
项目终止决策 - 中核钛白拟终止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投建的"水溶性磷酸一铵资源循环项目"及"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16.66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 - 终止原因包括下游市场供需关系变化、需求增速放缓及行业盈利水平低于预期,磷酸铁毛利率已降至负值区间 [1][6] - 公司已建成10万吨磷酸铁生产装置并投入运行,但产能利用率低于钛白粉主业水平 [2][7] 行业扩产与调整 - 2020年起钛白粉企业如龙佰集团、金浦钛业、惠云钛业等跨界布局磷酸铁锂项目,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 [2][3] - 2024年惠云钛业终止6.3亿元磷酸铁项目(已投入3031万元),金浦钛业暂缓进度65%的磷酸铁项目 [4] - 2024年国内磷酸铁产量同比增长47.87%至202.76万吨,但价格同比下降20.67%,年均价下跌2358元/吨 [6] 市场供需与成本压力 - 2025年全球磷酸铁锂需求预计267万吨,而国内产能达575万吨,过剩超300万吨 [7] - 磷矿石供应偏紧,2024年产量11353万吨但受品位下降等因素影响价格高位波动 [7] - 磷酸铁原材料如磷、铁价格因下游扩张和地方政策供应紧张,成本攀升导致企业亏损风险加剧 [6][7] 资金与战略调整 - 中核钛白2021年定增募资净额52.49亿元(原计划70.91亿元),磷酸铁项目累计投入13.09亿元 [2] - 终止项目后剩余资金用于日常经营,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并支持战略发展布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