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指数估值
icon
搜索文档
[6月18日]指数估值数据(未来消费行业还会起来么;ETF估值表已上线「今天几星」)
银行螺丝钉· 2025-06-18 20:49
市场表现 - 大盘开盘下跌但收盘跌幅缩小 中证全指微跌仍处5星区间[1] - 沪深300微涨 小微盘股跌幅较大[2] - 红利等价值风格波动较小 消费板块上涨[3][4] - 港股结束连续数周上涨 本周出现回调 科技股领跌[5][6] - 港股科技股估值已回落至正常偏低水平 近期下跌后接近低估区间[7] 行业周期分析 - 消费行业低迷源于盈利增速放缓 历史显示行业会经历多轮牛熊周期[8] - 港股科技股2020-2021年盈利下降 叠加中概股退市政策 2022年10月触底后反弹 2023-2024年盈利大涨成为全球表现最佳资产之一[9][10] - 医药行业2022-2024上半年盈利下降 2024年5.9星触底 2024Q4至2025Q1出现复苏 A股港股医药股一季度涨幅超市场均值[11] - 消费行业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3年经济低迷期出现历史大底 当前估值处于10年低位但未达2013年极端水平[12][17][18] 经济周期特征 - 周期性是经济固有特征 能源/金融/中小盘等所有品种都存在类似波动[20][21] - 2020年能源行业触底(原油期货负价格) 2021-2022年随能源价格大涨反弹[22][23] - 2023-2024年中证1000盈利下降40% 2025Q1盈利同比增长16%带动小盘股表现[24] - 医药当前类似2年前港股科技处于复苏初期 消费类似2年前医药尚未迎来拐点[28] 估值数据 - 消费龙头市盈率22.29倍 市净率3.2倍 股息率3.16%[38] - 中证白酒市盈率24.22倍 市净率3.55倍 股息率4.69%[38] - 港股科技市盈率40.02倍 市净率3.26倍 股息率0.64%[38] - 中证医疗市盈率42.69倍 市净率3.02倍 股息率1.57%[38] 工具功能 - 新增ETF估值表功能 覆盖主流ETF核心数据与实时估值[29][30][31] - 支持查看ETF折溢价率 历史估值数据 并可添加自选跟踪[32]
申港证券策略周报:上周信心出现波动-20250618
申港证券· 2025-06-18 10:47
报告核心观点 - 上周跟踪的五大指数四个微跌一个微涨,市场信心出现波动;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百分位相对较低,上证指数市盈率百分位较高但未到极端高估 [2][23] 上周指数概览 - 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为 -0.25%,上证指数涨跌幅 -0.25%,深证成指涨跌幅为 -0.60%,创业板涨跌幅为 0.22%,中证 500 涨跌幅为 -0.38% [8][13] 上周行业板块概览 - 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 13 个上涨 18 个下跌,涨跌幅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农林牧渔、传媒、医药生物,排名后五的分别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建筑材料、计算机、电子 [8][14] 上周全市场交易数据 全市场交易数据 - 上周成交数量为 5572.63 亿股,成交金额为 68583.89 亿元,上涨家数 1859,下跌家数 3473 [17][18] 全市场历史新高新低数据 - 截止上周末,创出历史新高的股票家数 32 家,创出历史新低的股票家数为 7,创 30 日、60 日、120 日新高的股票家数分别是 528、438、258 家,创 30 日、60 日、120 日新低的股票家数分别是 816、302、60 家 [18][19] 两融数据 - 周度融资余额约增加 80.16 亿元,周度融券余额约增加 0.86 亿元 [8][19] 投资建议 - 选取沪深 300 和上证指数市盈率百分位的两个截面图发现,若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沪深 300 指数市盈率百分位约在 34%,上证指数约在 60%;若自 2019 年 1 月 1 日起,上证指数百分位约在 62%,沪深 300 百分位是 35.76%,沪深 300 处在相对较低的估值状态 [2][23]
[6月16日]指数估值数据(1星级大牛市10周年;月薪宝发薪日;黄金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16 22:00
市场表现 - 大盘开盘低迷后上涨,收盘接近5星级[1] - 中小盘股涨幅较大,沪深300微涨,价值风格小幅上涨[2] - 港股先跌后反弹,恒生科技领涨[3] 历史回顾 - 2015年6月15日是A股上一轮牛市最高点10周年,中证全指当时达8018点[5][6] - 2009-2014年A股经历漫长熊市,中证全指从4000点跌至2300点[7][8] - 2013年上市公司盈利下降,高利率压制市场表现[9][10] - 2012-2014年A股长期处于5星区间,估值极低:沪深300市盈率8倍,茅台市盈率低于10倍,A股整体比港股便宜10%[11][12] - 2014年市场极度低迷,上交所日成交仅500多亿元[13] 牛市启动 - 2014年下半年推出刺激政策并连续降息[14] - 低估值+资金宽松推动A股快速上涨,金融股特别是证券股领涨[15][16] - 中证全指从2014年中2700点涨至年底4253点[17][18] - 2015年上半年中小盘接力上涨,中证全指半年内从4000多点涨至8018点[19][20] - 中证1000从2012年2800点涨至2014年底6027点,2015年半年内飙升至15086点,市盈率达100多倍[21] - A股不到1年从5星涨至1星[22] 市场规律 - 牛市后中证全指腰斩至4800点,中证1000跌至6000多点[25] - 指数长期年化8-10%,熊市底部点数显示长期增长:2012-2014年2800多点,2018年3400多点,近期4800多点[26][27][28][29][30][31][32] - 牛市短期涨幅透支未来20-30年盈利增长[33] -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英国股市(2000-2021)和日本股市(1989-2024)[35] 投资策略 - 1星级牛市罕见:A股20年2次,美股30年1次,日股40年1次[36] - 指数底部抬升收益是基础,牛市高估卖出是额外机会[37] - 月薪宝组合采用40:60股债均衡策略,门槛降至200元并开放定投[38][40][41][42] - 当前5星级是适合投资阶段[44] 估值数据 - 沪深300市盈率12.88倍,市净率1.57倍,股息率2.69%[52] - 创业板市盈率29.22倍,市净率3.80倍,股息率1.24%[52] - 中证1000市盈率35.22倍,市净率2.07倍,股息率1.17%[52]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1.63%[52]
[6月15日]美股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红利类指数创新高;全球指数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15 21:58
全球股票指数估值 - 公司推出美股、全球股票指数及美债指数的估值表,覆盖海外主流数百只指数,每周日更新[5][7] - 全球股票市场指数当前为3.2星级,欧洲市场微跌,亚太市场波动较小[8][9][10] - 地区冲突导致周五全球市场短期波动,但对上市公司经营无实质影响[11][12][13] 港股与A股市场表现 - 港股本周整体微涨,周四周五回撤但前三天上涨[14] - A股本周波动较小,港股红利类指数(港股红利、恒生红利低波动、沪港深红利低波动)创历史新高[16][17][25] - 港股红利指数连续9周上涨,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超越2015年及2021年牛市高点[26] 红利类品种分析 - 存款利率下降推动资金流入红利、REITs等生息资产,但红利指数估值未显著升高[27] - 价值风格指数调仓后估值降低(如沪港深红利低波动调入股票平均市盈率11.55倍,调出12.42倍),长期回报受益[28] - 红利类基金表现突出,华泰柏瑞红利低波动ETF规模达52.8亿,近两年分红21次[25] 全球股票投资工具 - 海外市场全球股票指数基金规模达万亿美元,内地暂无直接产品,但可通过投顾组合模拟配置美股、英股、港股等多市场指数[32][33] - 内地投资海外基金普遍限购(每日最多350元),投顾组合将随限额提升及低估机会调整[34][35] 市场历史与资产配置 - 全球股票市场在2018、2020、2022年出现4-5星低估阶段,2025年4月反弹后当前为3.2星[29][3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数据显示,股票资产长期收益率优于债券、黄金等,是财富积累最佳途径[40] 指数估值数据摘要 - 上证红利指数盈利收益率10.15%,市盈率9.85倍,股息率4.94%[20] - 港股红利指数市盈率10.84倍,近十年市盈率分位数72.99%[21] - 美股标普500指数市盈率23.8倍,市净率5.03倍,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96.55%[44]
[6月15日]美股指数估值数据(港股红利类指数创新高;全球指数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15 21:58
全球股票指数估值 - 螺丝钉已编制美股、全球股票指数及美债指数的估值表,每周日在公众号和「今天几星」小程序更新[1] - 全球股票市场当前为3.2星级估值,欧洲市场本周微跌,亚太市场波动较小,周五因地区冲突出现短期情绪波动但对企业经营无实质影响[4] - 2025年4月初全球股市大跌后回升至3.2星级,2018年、2020年、2022年曾出现4-5星级低估阶段[24] 港股及A股市场表现 - 港股本周整体微涨,周一到周三上涨但周四周五回撤[5] - 港股红利类指数(港股红利、恒生红利低波动、沪港深红利低波动)近期创历史新高,其中港股红利连续9周上涨创近年纪录[6][15]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指数超越2021年及2015年牛市高点,调仓后调入股票平均市盈率11.55倍低于调出股票的12.42倍[16][19] 红利类指数特征 - 红利指数上涨受益于存款利率下降,资金从存款、债券流向红利、REITs等生息资产[17] - 价值风格指数(如红利、低波动)通过定期调仓降低估值,调仓后市盈率普遍下降,长期有利于回报[20][22] - 中证红利指数当前盈利收益率9.99%,市盈率10.01倍,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74.33%[10] 全球指数投资工具 - 海外市场全球股票指数基金规模达万亿美元,但内地暂无直接对应产品[27] - 螺丝钉推出「全球指数投顾组合」,分散配置美股、英股、港股、A股等市场指数基金,目前每日限购350元[29][31] 指数估值数据 - 上证红利指数盈利收益率10.15%,市盈率9.85倍,股息率4.94%[9] - 恒生红利低波动指数盈利收益率13.28%,市盈率7.53倍,股息率5.26%[12] - 德国DAX指数市盈率19.56倍,近十年市净率分位数94.06%;日本东证指数市盈率15.51倍,股息率2.35%[46] 新书发布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新增30年数据及6章节,论证股票资产长期收益优于债券、黄金等,首日登顶京东金融投资类销量榜[36][37][39]
增量信号成关键变量,A500ETF基金(512050)交投活跃,成交额超1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13 11:32
中证A500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13日10:57,中证A500指数下跌0 92% [1] - 成分股中远海能领涨8 84%,招商轮船上涨6 29%,赤峰黄金上涨5 80% [1] - 新产业领跌7 99%,奥飞娱乐下跌6 34%,恩捷股份下跌6 03% [1] - A500ETF基金下跌0 85%,报价0 94元,盘中换手率11 09%,成交17 39亿元 [1] - 近1年日均成交36 15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市场观点与行业机会 - 上证指数估值总体适中,需增量题材或政策推动突破 [2] - 非银金融行业存在陆家嘴论坛政策博弈性机会 [2] - 银行行业因险资入市及高股息率具备防御性机会 [2] - TMT、医药生物、国防军工行业受自主可控及出海催化 [2] 指数成分与权重 - 中证A50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1 21% [3] - 贵州茅台权重4 28%,宁德时代权重2 96%,中国平安权重2 46% [5] - 招商银行权重2 37%,美的集团权重1 71%,比亚迪权重1 51% [5] - 长江电力权重1 51%,兴业银行权重1 39%,紫金矿业权重1 32%,东方财富权重1 26% [5] 相关基金产品 - A500ETF基金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A500ETF联接A(022430)、C(022431)、Y(022979) [5] - 相关指数基金包括华夏中证A500指数增强A(023619)、C(023620) [5]
[6月11日]指数估值数据(又到指数调仓日,估值有哪些变化?)
银行螺丝钉· 2025-06-11 22:03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一度触及4.9星,收盘涨幅略有回落至4.9-5星区间 [1][2] - 沪深300大盘股涨幅较高,小盘股微涨,成长和价值指数均上涨 [3][4][5] - 港股整体上涨,科技指数领涨 [6] 指数调仓机制 - 上证和中证系列指数每年6月和12月调仓,本次调仓日为6月13日 [7][8] - 调仓原因包括股票涨跌导致不符合选股规则或亏损公司被剔除 [9][10][11] - 调仓过程通过卖出调出股票并买入调入股票完成,对基金净值无显著影响 [12][13][14][15] 宽基指数调仓影响 - 沪深300调整7只成分股,调出股票平均市盈率25.8倍,调入股票18.4倍,市盈率降低但市净率略升至1.87倍 [19][22][23] - 中证500调整50只成分股,调入股票平均市盈率29.17倍(调出24.89倍),市盈率和市净率均上升 [24][25] - 中证1000和中证2000分别调整100只和681只成分股,调入股票市盈率更高(37.16倍和38.75倍),推动小微盘指数估值提升 [26][27][28][29] 策略指数调仓特点 - 龙头策略中证A500调整21只成分股,市盈率从27.3倍降至25.26倍 [35][36] - 300价值指数调整9只成分股,调入股票市盈率12.57倍(调出16.87倍),符合低估值选股规则 [39][40] - 沪港深红利低波动调整43只成分股,市盈率从12.42倍降至11.55倍 [44][45] 策略指数优势 - 策略指数(如价值、红利)通过规则筛选低估值股票,可减少市值加权指数的追涨杀跌缺陷 [46] - 市值加权指数(如沪深300)因容量大仍是主流,但策略指数在估值控制上更具优势 [47][48] 工具与数据 - 「今天几星」小程序新增ETF估值表功能,支持实时折溢价率和历史估值查询 [51][52] - 估值表显示沪港深红利低波指数盈利收益率10.01%,市盈率9.99倍,市净率0.95倍 [58] - 债券估值表涵盖短融、政金债等品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近1年年化收益6.79% [63]
[6月11日]指数估值数据(又到指数调仓日,估值有哪些变化?)
银行螺丝钉· 2025-06-11 22:02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一度触及4.9星,收盘涨幅略有回落,维持在4.9-5星区间 [1][2] - 沪深300大盘股涨幅较高,小盘股微涨,成长和价值指数均上涨 [4][5] - 港股整体上涨,科技指数领涨 [6] 指数调仓机制 - 上证和中证系列指数每年6月和12月调仓,本次调仓日为6月第二个周五(6月13日) [7][8] - 调仓原因包括成分股涨跌导致不符合选股规则或亏损公司剔除 [9] - 调仓对基金净值无直接影响,但底层估值会变化 [10][11] 宽基指数调仓影响 - **沪深300**:调出7只成分股(平均PE 25.8倍,PB 1.69倍),调入18.4倍PE、1.87倍PB股票,整体PE下降 [18][19] - **中证500**:更换50只成分股,PE和PB均上升(调入PE 29.17倍 vs 调出24.89倍) [20][23] - **中证1000/2000**:分别更换100/189只成分股,小微盘股因市值上涨推高指数估值(中证1000调入PE 37.16倍 vs 调出30.08倍) [21][23] 策略指数调仓特点 - **龙头策略(A500)**:更换21只成分股,PE从27.3倍降至25.26倍 [29][30] - **价值策略(300价值)**:调出PE 16.87倍股票,调入12.57倍股票,估值持续降低 [33][34] - **红利策略**:沪港深红利低波动更换43只成分股,PE从12.42倍降至11.55倍 [37][45] 策略指数优势 - 减少市值加权指数追涨杀跌缺陷,但市值加权指数(如沪深300)资金容量最大 [38] 工具更新 - 「今天几星」小程序新增ETF估值表功能,覆盖主流ETF实时估值、折溢价率及历史数据 [43][46] 债券指数数据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5%,近1年年化收益14.66%,最大回撤-16.37% [57] - 中债-新综合指数久期6.0年,年化收益4.41% [57]
[6月10日]指数估值数据(螺丝钉定投实盘第368期发车;个人养老金定投实盘第18期;养老指数估值表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10 21:56
市场表现分析 - 大盘微跌,沪深300等大盘股微跌,中小盘股下跌略多[1][2] - 价值风格微涨,银行、价值等指数微涨,成长风格下跌[3] - 科技、医药板块表现强势,消费板块相对低迷[4] 指数估值与盈利关系 - 指数点数由估值和盈利共同决定,盈利增速放缓阶段易出现估值下降和指数下跌,盈利恢复增长后则带动估值提升和指数上涨[5] - 港股科技在2021-2022年因盈利增速放缓大跌60%以上,2024年盈利恢复后大幅上涨[6] - 医药指数在2023-2024年上半年盈利增速放缓,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盈利恢复带动估值提升,港股医药已回归正常估值,A股医药仍低估[7][8] - 消费板块当前处于盈利增速放缓阶段,估值降低导致指数下跌,类似医药板块2年前的情况[9] 定投策略与组合 - 采用“定期不定额”策略,估值越低投入越多,可根据资金量按比例调整定投金额[15] - 提供两种跟车方式:手动跟车(自主选择金额)和自动跟车(设置后自动扣款)[17][19] - 个人养老金定投实盘包含中证A500(133元)和中证红利(125元)等品种[20] 指数估值数据 - 中证800市盈率14.42,市净率1.63,股息率2.39%,ROE 11.30%[26] - 沪深300市盈率12.88,市净率1.57,股息率2.72%,ROE 12.19%[26] - 创业板市盈率29.42,市净率3.73,股息率1.21%,ROE 12.68%[26] - 中证红利市盈率9.99,市净率1.00,股息率4.94%,ROE 10.01%[26] 债券市场数据 - 中证短融到期收益率1.79%,近1年年化收益2.05%[35]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近1年年化收益6.83%[35]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5%,近1年年化收益14.82%[35]
[6月9日]指数估值数据(A股港股上涨,科技医药强势;月薪宝发薪日;黄金星级更新)
银行螺丝钉· 2025-06-09 21:56
市场表现 - 大盘整体上涨,一度触及4.9星,收盘涨幅略有回落但仍保持在5星附近 [1][2] - 沪深300微涨,中小盘股上涨较多 [4] - 医药和科技板块领涨,A股和港股医药股表现突出 [5][6][8] - 港股整体上涨,科技和医药板块领涨,但部分指数已回到正常估值水平 [7][9] - 成长风格强势时,价值风格相对低迷,略有下跌 [10] 盈利与估值 - 一季度A股和港股盈利同比改善,沪深300盈利增长4-5%,恒生指数盈利增长16% [11] - A股和港股去年估值接近历史最低水平,去年底均位于4.9-5星区间 [12][13] - 春节后港股比A股多上涨约20%,港股已回到4点几星,A股仍在5星波动 [14][15] - 恒生指数基金距离2021年牛市高位仅差百分之十几,但估值低于2021年 [16] - 港股上涨主要受盈利增长驱动,指数基金净值=估值*盈利+分红 [17] 市场驱动因素 - 估值在熊市5点几星时向下空间有限,国家队买入减少A股波动 [18] - 盈利增长是长期上涨的关键,A股盈利增长停滞导致横盘震荡 [19][20][21] - A股已在5星区间横盘半年,港股因盈利复苏率先上涨 [22][23] - 港股科技、医药盈利增长带动整体复苏,但小盘股盈利仍下降 [24][25] 未来展望 - A股和港股长期回报趋同,当前A股估值向下空间有限 [26][29] - 一季度盈利增长信号显现,若二三季度增速加快将利好A股 [32][33] - 不同品种盈利增长阶段有先后,A股需等待业绩改善 [28][30] 指数数据 - 沪深300盈利收益率10.02%,市盈率9.98,市净率0.99,股息率4.16% [47] - 恒生指数盈利收益率7.60%,市盈率13.16,市净率1.30,股息率3.28% [47] - 港股科技市盈率41.28,市净率3.48,股息率0.57% [47] - 中证红利盈利收益率10.01%,市盈率9.99,市净率1.00,股息率4.94% [47] 债券数据 -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0.95%,货币基金七日年化中位数1.35% [51]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7%,年化收益6.73%,最大回撤-6.02% [51] - 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96%,年化收益14.66%,最大回撤-16.37%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