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零部件
搜索文档
西菱动力(300733) - 300733西菱动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5:16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汽车涡轮增压器总成研发制造、发动机零部件产品研发制造、航空军工零部件加工 [3] 汽车业务板块 涡轮增压器产品 - 2022 - 2024 年年销量分别为 32.17 万台、93.29 万台、118.96 万台,保持快速增长,2025 - 2027 年随着新客户定点产品量产,产销量将继续增长,市场份额和地位将增强 [4] 发动机零部件 - 过去几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总体稳定,2025 年随着新增客户定点产品量产,产能利用率预计大幅提升,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将提升,预计 2026 - 2027 年继续增长 [5] 新产品研发 - 电动空调压缩机、刹车电机、EPS 电机、空气弹簧等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未来结合客户资源优势推动市场应用落地,将成新增长点 [5] 航空零部件业务 2024 年情况 - 市场开拓成果积极,客户和产品结构优化,民用航空零部件产品占比提升,业务收入在 2023 年基础上较快增长 [6] 2025 年展望 - 民用航空业务继续较快增长,军品类业务景气度快速回升,拓展无人机整装业务,推动业务升级,加强投入开展建设,形成新业务增长点 [6] 机器人零部件业务规划 - 将机器人零部件产品设计及制造定位为未来最重要新业务,在各方面全力支持,利用热处理等领域优势融合发展,开展谐波减速器产品开发及产线建设,后续择机开发其他产品 [7]
斯菱股份(301550) - 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16:4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91%,归母净利润增长 26.91% [1] - 制动系统类轴承毛利率微增 0.15%,传动系统类毛利率提升 2.15%,国外市场毛利率下降 0.57% [2] - 国外收入占比 68.37%,北美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 30% [2][4] 业绩驱动因素 - 稳定的客户资源,形成多元化客户结构和丰富产品品类,进入多家全球行业头部客户供应链体系 [1] - 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建立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导入 MES 智能制造系统和 ERP 资源管理系统,配备自动化柔性生产线 [2] - 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在汽车轴承及关键零部件领域形成核心技术积累,同步开发能力增强,产品性能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 [2] 研发成果转化 -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和谐波减速器已完成研发,达到小批量生产阶段,未对市场大批量供货 [2] - 谐波减速器核心设备 2024 年底陆续到位,今年 H1 计划投资第二条产线 [3][5] 工厂产能情况 - 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在 70 - 80%左右,主要面向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全球市场客户 [2][7] - 年产 629 万套高端汽车轴承智能化建设项目预计新增产能包括 120 万套第三代轮毂单元、60 万套智能重卡轮毂单元、230 万套轮毂轴承和 219 万套乘用车圆锥轴承,建设进度符合预期 [5] 发展战略目标 - 主业方向:售后市场巩固与现有客户合作,以欧美市场为重点开发国内外及新兴市场客户;主机配套市场推进与国内外知名主机厂合作,通过募投项目提高生产设备智能化和自动化,整合资源加速业务规模化发展,适时开展并购 [3] - 新业务方向:发挥在轴承领域技术优势和供应链体系,把握机器人产业机遇,推动机器人零部件业务突破,培育新业绩增长点 [3][4] 竞争力与应对策略 - 产品制造差异化,打造适合商业模式的供应链和供应商体系,拥有“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响应”柔性生产线,产品体系完善,型号多达 6000 余种,覆盖全球主流车型,海外全产业链工厂获相关认证 [4][6] - 泰国工厂取得美国海关原产地认证函,北美业务采用 FOB 模式,关税由客户承担,关税政策对业务影响相对有限,但会密切关注并制定应对策略 [4] 其他问题解答 - 公司目标维持稳定毛利率水平,将优化产品和客户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关注投资收益和设备技术提升 [2][5] - 通过 CAE 分析可提升产品一次开发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减少研发成本 [6] - 机器人零部件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尚在建设期,无法统计相关收益 [6] - 陶瓷球柔性轴承关键技术由公司主导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6] - 公司重卡轴承产品主要面向欧美售后市场 [7]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6:56
公司概况 - 公司始建于1952年,有70多年发展历史,是热管理系统方案解决的上市公司 [1] - 发展分两阶段,2017年前着力汽车热管理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开拓海外业务;2017年至今开拓非车领域客户和市场 [1]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上海、芜湖、内乡和西峡四个研发中心 [1][2] - 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出口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已批产国内外客户200余家,服务全球超300个工厂基地 [2] 投资者互动问题解答 原材料价格波动应对 - 密切关注价格走势,集中和招标采购,制定合理采购计划,低价时建库存,通过海外销售合同约束、新材料试验应用应对风险 [2] 涡壳产品市占率 - 2024年涡壳产品销量位居国内前列,获国家工信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 [2] 电子泵系列产品客户 - 主要客户及建立联系的超120家,包括奇瑞、理想、广汽埃安等 [2] 新能源汽车电子水泵情况 - 每台新能源汽车大约需要2 - 5只电子水泵,主要用于电机、电控和电池 [2] 机器人领域进展 - 机器人零部件领域业务处于研究开发阶段,存在不确定性,未来会加大新能源热管理部件研发与生产,开拓民营领域新产品、新客户和新市场 [2] 美国关税影响及应对 - 2024年度对美国市场出口额约占收入的10%,现阶段对整体经营影响可控 [2] - 应对措施:加速客户谈判建关税分担机制;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调整产能布局;深化国际市场多元化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3] 民用领域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竞争优势 - 先发优势:在民用领域深耕近10年,有超100个项目进行中,部分已量产 [3] - 客户优势:供货及建立联系的客户超70家,包括HP项目、申菱环境等 [3] - 应用场景拓展:应用于汽车、充电桩液冷等多个热管理相关领域 [3]
永茂泰2024年净利增长21.35% 提出布局机器人零部件及镁合金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4-18 20:1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5.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0.96万元,同比增长21.35% [1] - 主营产品产销量、营业收入创历史新高,净利润逆势增长 [1] - 2024年销售铝合金产品约23.41万吨,同比增长23.66%,销售零部件产品约2568.03万件,同比增长1.62% [1] 业务结构 - 铝合金液销量占铝合金业务比例提升至57.18% [1]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零部件板块收入比例提升至35.57%,国际客户收入占比达22.08% [1] - 2024年研发投入1.01亿元,同比增长9.62%,新增授权专利20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在审专利申请27项 [4] 战略合作与产能扩张 - 与拓普集团签订年纲领采购量15万吨的《铝液供应合作协议》,一期6.5万吨产能已于2024年3月建设完成 [2] - 子公司广德新材料一期3.6万吨铝合金产能、上海零部件4万吨铝合金产能建成并实现销售 [2] - 安徽环保铝危废处置产能充分利用,安徽运输铝合金液及铝危废运输车增至8辆 [2] 新业务布局 - 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铝合金零部件,与客户同步开发相关产品 [2] - 2024年3月成立镁合金事业部,与多家客户开展镁合金产品同步设计与开发,预计2024年下半年完成试制 [2] - 计划2025年进军机器人及镁合金行业,重点开发机器人、新能源电驱、电控系统及车身、底盘结构件核心零部件 [3] 国际化与研发方向 - 2024年多次考察欧美、东南亚市场,决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3] - 研发重点包括镁合金及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并申请专利 [3] - 已提交在审专利申请中,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材料成型工艺1项,新能源汽车三电相关零部件工艺5项,铝灰渣处置工艺4项 [4]
永茂泰拟投资5000万美元 在印尼建设生产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4-18 19:45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安徽零部件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并在印度尼西亚投资建设轻量化汽车零部件精密加工生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万美元,建成后将具备年产约500万件涡轮增压器壳体生产能力 [1] - 此次投资旨在实现从零部件产品出口到海外产能布局的转型,减少国际贸易政策变动对海外供应链的不利影响,巩固境外客户关系和市场份额 [1] - 公司计划以印尼为基础辐射东南亚,完善海外上下游产业链,并与国内产业链互补,结合海外生产成本优势与国内技术优势,开辟新的增长空间 [2] 业务与产业链 -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开展废铝回收和铝灰渣资源化利用业务,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低碳循环 [1] - 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以及华域三电、联合汽车电子、博格华纳等零部件企业,部分大客户为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 [2] - 公司正积极布局铝合金产品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与部分客户同步开发机器人相关铝合金零部件产品 [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增长15.9%,净利润3751万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净利润2322万元,同比增长35.1%,主营产品产销量、营业收入等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 未来规划 - 2025年是公司进军机器人零部件行业的关键一年,将瞄准机器人零部件市场需求,加快同步研发和客户拓展,力争成为行业优质供应商 [3] - 在镁合金材料方面,公司将加大研发力度,拓展客户和产品,把握镁合金材料应用前景 [3] - 国际化布局方面,公司将有序推进印尼项目建设,考察泰国等地,契合客户定制化诉求,推动国际化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