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

搜索文档
治理汽车业“长账期”问题可探索强化立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02:47
行业政策与承诺 - 国内汽车企业自6月10日起公开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部分企业承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1] - 此次集体发声是为落实"反内卷"政策导向,避免无序价格战破坏行业稳定与高质量发展,同时响应2025年6月1日施行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1]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核心内容包括明确60日支付期限、禁止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强化协同监管体系等[1] 价格战与行业现状 - 新能源汽车为争夺燃油车市场采取持续降价策略,带动乘用车价格整体下降,上游供应商承担了主要降价成本[1] -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净利润率从2015年的9%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3.8%[2] - 2024年16家上市中国车企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平均为182天,而同期14家国际车企账期基本控制在60天内[2] - 2024年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3] 供应链问题 - 部分车企通过拉长上游供应商账期转移成本,让供应商承担融资成本,并要求下游经销商囤积库存(压库现象)[2] - 供应链金融从提高资金效率的工具演变成制约供应商的工具,导致行业金融化并积累脆弱性[2] - 应付账款占比偏高、账期过长的企业参与价格竞争可能进一步损失利润,不参与则可能影响销量和现金回流速度[3] 国际比较 - 大型国际车企基本实现60天内付款,首先是遵守法律的结果(如德国对延迟付款设有专门立法)[3] - 日本车企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定协作关系,强调生产质量、技术与稳定合作,而非压缩供应商利润空间[3] 治理建议 - 需要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治理支付账期过长问题,包括强化立法、明确对延迟付款的惩罚、禁止不合理压缩供应商利润等[4] - 应对车企零部件与材料实施更严格质量监管,提高消费者维权能力,避免降价导致的偷工减料和减配现象[4] - 需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确保竞争处于法律和安全红线之上[4]
加强风险联防联控 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迎新规
证券日报· 2025-06-12 00:48
行业规范发布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 - 截至6月11日已有超3.5万家收单外包机构完成备案,涉及聚合支付机构超740家 [1] - 两项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自律规范,进一步明确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等具体内容 [2] 备案规范内容 - 《备案规范》共八章三十四条,包括总则、备案申请、备案信息审核与公示等内容 [2] - 阐明了制定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展业前提与备案原则 [2] - 明确了外包机构备案条件、备案信息及证明材料,备案信息审核内容、标准、时限等 [2] - 规定了已备案机构信息变更,合作信息、业务数据与评价信息报送要求 [2] 评价规范内容 - 《评价规范》共六章三十九条,包括总则、外包机构信息登记、外包机构风险信息管理等 [3] - 规定了持牌机构登记外包机构基本信息、合作信息等方面要求 [3] - 明确了外包机构风险类型、等级、信息共享及黑名单管理标准 [3] - 规定了自律评价规则、标准、基本流程以及结果运用等管理要求 [3] 行业影响 - 两项规范形成备案、评价、退出机制,明确外包机构从备案申请到取消备案的全周期规则 [3] - 通过备案淘汰机制和动态评价体系,倒逼外包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合规能力竞争" [3] - 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 - 持牌机构需登记外包机构基本信息、及时更新基础信息、登记高级管理人员信息 [4] 未来方向 - 协会将加强收单外包服务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流程管理 [4] - 《评价规范》对评分标准进行优化调整,评分分布更加科学合理 [5] - 评价结果将成为衡量外包机构的重要参考 [5] - 规范有利于提升支付服务水平和效率,防范收单业务风险 [5]
人到中年最难的自律:不炫耀自己聪明,不改变别人愚蠢
洞见· 2025-06-10 19:1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 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本事要藏在谦卑里。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韩丹朗读音频 荷兰作家巴鲁赫·斯宾诺莎曾说: "人类最无力控制的莫过于他们的舌头,而最不能够做到的莫过于节制他们的欲望。" 年轻时总以为锋芒毕露是本事,后来才顿悟藏拙守愚是更高级的智慧。 世界从不缺聪明人,缺的是自知之明和容人之量。 中年人的顶级自律,就藏在两种克制中——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纠正他人的"愚蠢"。 01 不炫耀自己聪明 作家缄默人写过这么一个故事。 老丁刚调到新部门的那段日子里,一个朋友都没有。 原来,他认为自己步步高升,正是春风得意时,于是逢人便夸耀自己的才能和机遇,吹嘘自己在那些求人办事的人面前多么神气。 同事们听了以后不但没替他高兴,反而都渐渐地疏远了他。 老丁听了这话,这才恍然大悟。 此后他停止了显摆自己,转而主动去听同事和朋友们谈他们的美事。 久而久之,从前的"孤家寡人"老丁,变成了人见人爱的老丁。 叔本华曾说:"炫耀自己的才华,卖弄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
北京商报· 2025-06-10 19:11
行业监管规范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以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 [1] - 新规旨在规范支付外包服务行为 防范收单业务风险 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1] - 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文件 明确外包机构备案 信息登记 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 自律评价的具体内容与操作流程 [2] 备案管理规范内容 - 《备案规范》共八章三十四条 涵盖总则 备案申请 备案信息审核与公示 备案信息管理 取消备案 异议处理 纪律与约束等内容 [1] - 规定外包机构备案条件 备案信息及证明材料 备案信息审核标准 时限 公示要求 以及不予备案的情形 [1] - 明确已备案机构信息变更要求 合作信息报送 业务数据与评价信息报送 自愿退出流程 协会取消备案情形及后续处置 [1] - 提出外包机构异议申诉和受理机制 包括申诉情形 时限与方式 [1] - 规定持牌机构与外包机构违规情形及相应管理措施 强调数据安全与保密管理要求 [1]
30种风险行为划定“警戒线” 收单外包服务市场加速洗牌
证券时报· 2025-06-10 02:01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与《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旨在整治违规转包、信息泄露等乱象 [2] - 新规明确"先备案后展业"要求,强化信息报送机制,要求外包机构定期提交关键业务数据 [7] - 新规细化30种风险行为清单,包括参与洗钱、伪造交易信息、频繁变更合作持牌机构等 [7] 市场乱象分析 - 收单外包市场存在POS机推销乱象,如"零费率"诱导、虚假商户注册、"切机"篡改数据等行为 [5] - 聚合支付服务商滥用技术手段拆分交易以规避监管,成为洗钱、套现的温床 [6] - 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外包机构通过转包分包、伪造资质等手段抢占市场份额 [5][6] 监管措施与趋势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将推动外包机构备案全流程管理,加强持牌机构主体责任,加速违规机构市场退出 [8] - 2025年11月起施行《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行业监管持续细化 [10] - 新规配套2024年9月发布的《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形成完整监管体系 [10] 行业影响与展望 - 新规加速行业分化,合规能力强、技术领先的机构将主导市场,中小机构或因成本压力退出 [11] - 监管趋严推动市场从"野蛮生长"转向"规范发展",长期有利于支付生态安全高效演进 [11] - 行业协会通过黑名单、自律评价等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优化支付服务水平 [8][10]
中国头部车企的拿破仑困境
虎嗅· 2025-06-09 18:33
这两天,当中国头部车企的高管们吵成一锅粥时,我看完了一本已经拖了小半年没看的书,尤瓦尔·赫 拉利的《智人之上》。 说实话,我对这本书是略有失望的,尤瓦尔·赫拉利试图通过人类历史上"信息"对进程的影响来论证, 人工智能即便不产生意识,也已经被证明是智人之上的存在了。而面对人工智能的风险,需要人类全体 达成共识。 书中提到,哪怕有百分之八十的国家,都能达成谨慎、敬畏的使用人工智能,以确保他能维持在实现人 类目标的行为框架内,而百分之二十的国家则不采用这种谨慎的态度,人工智能的失控也将不可避免。 哪怕这些国家并不是主流、人口庞大、科技发达、历史悠久的国家。 尤瓦尔·赫拉利因此而略显无力的呼吁,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必须形成共识。其实这样的表述就已经代 表了作者的绝望,一个人类历史学家,对人类共识这个概念想必是有理性认知的。在碳基文明的发展历 程中,所谓全人类的广泛共识,实在过于抽象了。 别说是让人类对人工智能这样的大命题有共识了,就算是这几天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等一众高管在重 庆论坛上呼吁的,汽车企业面对当下的产业状况必须建立自律,都只能是说说而已。 如果有一天,主要的车企真的做到了自律,那也一定不是因为自律,而是因为 ...
格林大华期货早盘提示-20250609
格林期货· 2025-06-09 11:05
| 板块 | 品种 | 多(空) | 推荐理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行情复盘】 | 周五尿素主力合约 | 2509 | 期价下跌 | 19 | 元至 | 1720 | 元/吨,华中主流地区尿素现货价格 | | | | | | | 下跌 | 10 | 元至 | 1830 | 元/吨,多头持仓增加 | 4514 | 手至 | 19.12 | 万手,空头持仓增加 | 4192 | 手至 | 18.75 | 万手。 | | 【重要资讯】 | 1、供应方面,尿素行业日产 | 20.77 | 万吨,较上一工作日减少 | 0.27 | 万吨,较去年同 | | | | | | | | | 期增加 | 3.52 | 万吨;开工 | 90.33%,较去年同期 | 79.64%提升 | 10.69%。 | 2、库存方面,中国尿素企业总库存量 | 103.54 | 万吨,较上周增加 | 5.48 | 万吨,环比增 | | | | 加 | 5.59%。 ...
两项新规加强支付外包机构备案及评价管理 确保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
金融时报· 2025-06-09 09:40
行业监管政策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收单外包服务机构备案管理规范》和《收单外包服务评价管理规范》,旨在加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规范市场行为,防范业务风险 [1] - 两项规范作为《收单外包服务自律管理办法》配套制度,明确外包机构备案、信息登记、风险信息共享与黑名单管理等具体操作流程 [2] - 2020年以来已建立外包机构备案管理机制,2024年制定《办法》作为基本制度,对收单机构外包业务管理作出总体规定 [1] 备案管理要求 - 《备案规范》坚持"先备案后展业"原则,要求外包机构定期报送关键业务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市场状况 [3] - 外包机构可选择申请备案特约商户服务、受理终端维护、特约商户引荐、支付受理标识张贴、交易信息转接服务等业务类型 [3] - 通过人工方式提供外包服务的机构不得申请交易信息转接服务备案 [3] 数据安全管理 - 交易信息转接服务机构需遵守数据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与持牌机构明确数据安全责任边界 [4] - 要求具备符合国家标准的独立业务系统,建立数据加密机制和访问权限管理机制 [4] - 需对敏感数据加密传输,实施数据全生命周期监测管理 [4] 评价体系优化 - 《评价规范》优化评分标准,从主观、客观及行业自律管理三大维度评估外包机构 [5] - 引入风险系数折算最终得分,根据风险信息类型、等级和累计情况计算 [5] - 明确30种风险行为,包括参与洗钱、欺诈、违规资金结算、伪造交易信息等 [5][6] 风险分级管理 - 按照违法违规行为性质和危害程度,将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 [6] - 建立黑名单管理标准和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6] - 强调通过行业联合惩戒推动违法违规外包机构市场退出 [6] 未来工作重点 - 将持续推动外包机构备案管理,提升市场透明度 [6] - 督促持牌机构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合作机构信息登记和更新 [6] - 组织开展外包服务评价工作,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6]
自律控产缘何成为当下钢市“最优解”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9 08:04
去产能、控产量是钢铁行业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困境之源:供给与需求长期不适配 我国钢铁行业"内卷"的本质是产量与需求的严重失衡。当前,钢铁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期,"僧多粥 少"的局面加剧了企业间的"内卷",导致行业陷入"踩踏式恶性竞争"。有些钢铁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 即便亏损也要生产,进一步压低了钢材价格,吞噬了利润空间。2023年以来,钢材价格持续低迷、行业 大面积亏损的局面没有根本性转变,虽然在个别时间段行业利润有所回升,但供大于求的基本面始终延 续。 这背后的成因十分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又有体制机制障碍。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对GDP增长、税收 和就业的考量,对当地企业采取隐性保护,甚至通过出台地方政策变相扩大钢铁企业产能。钢铁企业自 身也存在自保行为,以"技术升级"名义扩大高炉容积,导致"产能越淘汰越多"。此外,钢铁行业集中度 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去产能、控产量任务艰巨、十分紧迫。必须认识到,与需求不适配的高产量对行业 健康发展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不可逆转性,若不及时化解,将导致多重后果:一 是加大市场通缩压力;二是推高金融风险,银行 ...
吉利杨学良:行业自律是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守护神
国际金融报· 2025-06-08 20:50
行业自律与公平竞争 - 行业自律是中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守护神,需要全行业加强自律并坚持公平竞争 [1] - 虽然行业已签订《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但签约方是否信守承诺存在争议 [1] - 企业是行业自律的主体,企业不自律行业不可能自律,行业乱象根源在于人性的恶被放大 [1] - 企业应依法合规经营,通过相互监督和尊重建立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 [1] 内卷式竞争的影响 - 内卷式恶性竞争威胁行业健康发展,消费者也将深受其害 [2] - 内卷式竞争正在将中国汽车工业带向集体沦陷的险境,是最低级的自杀式竞争行为 [2] - 部分企业以"卷王"自居,扭曲市场机制并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2] - 内卷式竞争可能将国家财政支持培育的良好产业生态带向邪路 [2] 企业应对策略 - 吉利明确表态反对内卷式竞争,承诺永远不搞内卷式恶性竞争 [2] - 吉利将坚持走开放式良性竞争道路,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等 [2] - 法律在行业自律失灵时应及时发挥作用,确保行业在法律框架内运行 [2] - 必须确保汽车行业透明度,让非法犯罪行为无处可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