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

搜索文档
众智汇数字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05 19:31
公司成立信息 - 众智汇数字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近日成立 [1] - 法定代表人为姚鹏辉 [1][2] - 注册资本200万美元 [1][2] - 由大众电子教学(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2] 股东结构 - 大众电子教学(香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00% [2] 经营范围 - 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2] -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2] -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 [2] - 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 [2] - 大数据服务 [2] - 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 [2] - 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 [2] - 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2] - 软件开发 [2] - 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 [2] - 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 [2] - 软件销售 [2] - 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销售 [2] - 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 [2] - 教育教学检测和评价活动 [2] 公司基本信息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港澳台法人独资) [2] - 国标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开发 [2] - 地址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街道自贸西街18号前海香缤大厦410-3 [2] - 营业期限从2025-7-4至无固定期限 [2] - 登记机关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
“智行合一”看贵阳
上海证券报· 2025-07-05 03:00
贵阳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贵阳市生产总值5777.41亿元,同比增长6.0% [8] - 2024年末常住人口超6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约20万人 [8] - 贵安新区生产总值连续七个季度保持20%以上增速 [8]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比达53.3% [10] 数字经济与算力产业 - 贵安新区已落户26个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算力规模突破81EFlops,智算占比超98% [10] - 华为云、中国移动、苹果、腾讯等企业数据中心相继落户 [10] - 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拥有10座数据机楼、超10万台服务器 [10] - 华为云智算基地等重点项目近三年签约超20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400亿元 [11] 智能制造与工业发展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31.1% [12] - 吉利贵阳基地整车产量达13万台,产值突破130亿元,带动40家配套企业落户 [13] - 贵州轮胎"灯塔工厂"每日产能达1万条轮胎,产品不良率下降57%,能耗降低43% [14] - 振华风光实现贵州省晶圆制造"零突破",形成模拟集成电路产业链 [13] 新能源与绿色产业 - 贵阳龙墅科技有限公司铝基材料96%可回收,获5亿元国外订单 [15] -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三五"末下降18%,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5% [15] - 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 [15] - 中航重机建立钛合金循环再生体系 [13] 现代金融与产业融合 - 贵州金融城聚集550家金融机构,占全省90%以上金融总部 [18] - 观山湖基金小镇入驻基金57家,认缴规模1624.85亿元,累计投资610个项目 [19] - 政府投资基金39只,规模超1500亿元 [19] 产业链布局 - 聚焦电子信息制造、装备制造、磷及磷加工等六大重点产业 [12] - 聚力生化工打通"磷矿-精细磷酸盐-特种肥料-电子级产品"全产业链 [12] - 清镇市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实现85%原材料本地采购 [15] 交通物流发展 -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2024年旅客吞吐量2231.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7万吨 [16] - 开通国际货运航线6条,航线总数206条 [16] - 贵阳国际陆港畅通中欧(中亚)、中老通道,实现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试点 [17] - 奇瑞万达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 [17]
多地探索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建设
证券日报· 2025-07-05 00:20
企业首席数据官(CDO)制度探索 -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开展首批企业首席数据官试点申报工作 确定一批省级CDO试点企业 推动企业CDO制度建设[1] - 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表示 CDO制度有助于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与开发利用 为数据要素价值转化打开更多空间[1] - 首席数据官是负责管理和运用数据资产 挖掘数据价值 驱动业务创新和转型的新型管理者 需具备技术 业务 管理等多方面素养[1] CDO制度的应用与发展 - CDO制度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组织 相关概念处于动态发展中 企业内部探索是当前重点工作[2] - 伴随企业数智化转型加快 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发展 企业各环节都离不开数据应用 CDO制度可让企业数据发挥更大作用[2] - 我国CDO制度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势头迅猛 市场前景广阔[3] 政策驱动与挑战 - 国家数据局等部门2024年12月发布文件鼓励企业建立CDO制度 2025年1月进一步提出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首席数据官[3] - 需解决人才缺口大 职能定位模糊 协同机制匮乏等难题 形成健全长效机制[3] - 需加强顶层设计 提高政策针对性 引导企业实践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4]
信用与数字经济如何更好融合?专家这样说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23:34
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实践 - 杭州构建覆盖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四大领域的"1+4+N"信用体系 累计归集信用信息9.94亿条 将信用核查嵌入38个业务系统 [2] - 杭州打造"信用最强大脑""信用办公助手""融资智能顾问" 利用AI技术提升信用评价精准度 推动信用生态向更人性化方向发展 [2] - 珠海建成珠港澳跨境信用服务平台 支持境外查询珠海市超40万家市场主体信用信息 推动信用数据双向融合 [2] 绿色金融创新 - 北京市通州区以碳信用为核心构建"四位一体"绿色信用评价体系 覆盖环境表现、经营合规性、资产流动性、社会信用评价 [3] - 通州区通过数据整合打造绿色信用"数字底座" 赋能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的企业 [3] 信用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 数字技术使信用从"难以量化"变为"可量化、可评价" 同时信用反哺数字产业助其获得融资资源 [4] - 建议加快建立以企业账款记录为核心的商务征信体系 解决企业间账款拖欠问题 [4]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可赋能信用体系重塑 推动中小企业画像精准化和信贷风险识别智能化 [4] 征信行业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有154家企业征信机构在人民银行备案 其中北京35家 [5] - 2024年北京征信行业累计提供服务222.51亿次 同比增长近7% 实现业务收入89.97亿元 同比增长28.6% [5]
世邦魏理仕: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三大科技中心区去化领先
中证网· 2025-07-04 21:34
北京办公楼市场供需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北京办公楼市场三大科技中心区(中关村、奥体、望京)去化领先,供需结构稳步改善 [1] - 2025年第二季度石景山和菜市口两个新项目交付使用,带来14.8万平方米新增办公面积 [1] - 上半年全市新增供应总量为18万平方米,完成全年预期总量的83% [1] 市场租赁需求 - 上半年全市新租交易总面积同比增长33% [1] - 新租需求三大主力行业:TMT(40%)、金融(20%)、专业服务(12%) [1] - TMT板块中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互联网需求持续,游戏类需求占比提升 [1] - 金融行业新租活动以同区整合搬迁为主 [1] - 专业服务业中内资律所和咨询类租户升级需求持续 [1] - 5000平方米及以上大面积交易数量呈温和回升态势 [1] 市场表现数据 - 第二季度全市净吸纳量环比攀升至14.5万平方米 [2] - 上半年累计净吸纳量达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1倍 [2] - 中关村、奥体、望京三大科技中心区上半年90%的万平米级租赁交易落位这些区域 [2] - 三大科技中心区净吸纳量合计占全市的80% [2] 未来供应展望 - 2025年下半年仅有一个新项目预计在年底投放至新兴区域 [2] - 存量可租面积仍然充裕,租户可获得高性价比空间解决方案 [2]
第五批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公布
齐鲁晚报· 2025-07-04 17:14
浪潮科技三大项目概述 - 浪潮行业数字化转型一体化支撑平台以"焱宇"行业大模型加速器为核心,集成数字体征监测、可信数据治理、智能运营决策等功能,支持通过语料治理和模型轻量化改造进行私有化部署,采用"数据 + 智能"模式提升数据治理质量和协同效率 [1] - 数智多元算力调度平台优化传统资源调度框架,构建面向CPU/GPU等异构计算资源的智能调度引擎,通过智能化调配策略支持云原生应用构建与部署,已在应急管理、林草、自然资源等政府业务领域应用并积累相关算法模型 [1] - 数智科创文博一体化服务平台包含科技管理和文博服务两大模块,科技管理模块覆盖科技业务全流程管理、决策支持、创新服务及科普宣传,文博服务模块聚焦构建文物资源大数据与安全监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 [2] 技术实力与行业影响 - 三大项目在行业数字化转型、智能算力调度、数实融合创新等领域展现技术实力并获得权威部门认可 [2] - 项目成果对山东省软件产业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将推动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2] - 公司表示未来将继续投入核心技术研发,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 [2]
瑞纳智能(301129) - 301129瑞纳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4
2025-07-04 16:22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AI智慧供热系统融合“大数据 + 云计算 + AI模型 + 水力仿真 + 数字孪生”等技术,可调整二次侧水力平衡,降低供热能耗,包含中央总控台等若干子系统,能实现精准负荷预测等功能,可降低热耗和碳排放10%-30%,降低电耗30%-50% [1] 公司业务进展 - 去年新签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上半年通过第三方审计,证明节能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业绩和带动整体业务 [1][2] - 区域拓展上,持续深耕山东等传统优势市场,聚焦西北、华北等潜力区域 [3] 公司财务相关 - 公司综合毛利率较高,得益于高研发投入形成技术壁垒、自主生产降低成本、直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一站式解决方案增强议价能力 [4] 行业政策情况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出台政策推动行业从传统供热向AI智慧供热转型升级 [5]
中企服务全球矿业及中国绿色矿山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研讨会
经济网· 2025-07-04 15:57
会议背景与目的 -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将于2025年7月9日在北京召开"中企服务全球矿业及中国绿色矿山大数据平台建设需求研讨会" [1] - 会议旨在搭建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于中国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业企业"抱团出海",提升中国矿业全球话语权与竞争力 [1] 大数据平台建设规划 - 中绿盟联合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启动"中国企业服务全球矿业数据集成平台"建设 [2] - 平台三大核心价值: 1) 整合中国矿业在勘探、开采、装备制造、绿色技术等领域的成熟经验,形成标准化服务体系 [2] 2) 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整合绿色矿山建设数据,构建全球领先的绿色矿山服务数据库 [2] 3) 链接全球矿业资源需求方、投资方与技术提供方,打造创新资源对接机制 [2] 会议核心议题 - 四大研讨方向: 1) 数据平台架构设计、数据标准制定及跨国数据流通规则 [3] 2) 结合"一带一路"需求,探讨投资、技术输出、装备定制化服务等全球化路径 [3] 3) 建设中国绿色矿山全球案例库,收录生态修复、智能化开采等典型案例 [3] 4) 启动"绿色矿山科技特别专员"全球计划,推动专家参与国际技术合作 [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中国在绿色矿山建设领域已形成技术、装备、管理的综合优势 [4] - 平台将推动国内矿业企业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出海"转型 [4] - 通过数据赋能、标准输出与案例示范,为全球矿业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模式" [4]
上海BAC艺术上线:融合“艺术地图”与“艺术数据库”
新浪财经· 2025-07-04 15:52
平台概述 - BAC艺术平台由上海国拍和上海外滩艺术中心联合打造,是上海市文创办2024年度重点支持的在建工程项目,首次将"艺术地图"与"艺术数据库"融合[1] - 平台整合艺术品展示、交易、拍卖、定制等业态,并致力于艺术生态培育[1] - 平台与上海罗丹艺术中心、昊美术馆等多家艺术机构签约合作[6] 平台功能 - 核心功能包括"艺展"、"艺趣"、"艺购",推动艺术融入大众生活[3] - 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品牌展示、技术支撑、流量导入、营销推广与管理赋能[3] - 平台重新梳理互联网艺术品电商和在线竞价规则,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新场景[9] - 接入导航、咨询、购票和预约功能,人工智能导览功能将于下半年推出[16] 技术应用 - 平台将逐步构建数字化交易闭环,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艺术品创作、确权、鉴证、溯源到交易的全流程数字化解决方案[9] - 平台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优势,帮助艺术家洞察时代趋势与社会关切[14] 市场覆盖 - 目前入驻平台的沪上艺术场馆已有141家,汇聚近两月来的沪上重要展览信息超过300场[16] - 预计在三季度实现上海市艺术空间90%以上的覆盖率[16] 行业影响 - 平台被视为"技术+艺术"融合的典范,改变了艺术表现形式并培育了新兴业态[3] - 上海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13%,平台被视为"文创50条"政策的战略指引范例[11] - 平台发布"艺术外滩2025联票",进一步推动艺术消费[16]
广东省职工互助保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7-04 15:46
新信息系统上线 - 广东省职工互助保障信息系统完成升级改造并正式上线,实现与医保数据对接共享、业务全流程"线上办"、互助金"免审即享" [1][2] - 新信息系统部署于广东省数字政府政务云平台,引入大数据分析和OCR识别技术,采用"单位业务网厅+公众客户端"双平台模式 [2] - 系统实现会员服务、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和组织监管的全方位智能化升级,精准识别职工需求并优化资源配置 [3] 职工互助保障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全省职工互助保障活动累计参保5292.79万人次,向118.55万人次职工发放互助金33.46亿元 [1] - "工会二次医保"累计参保1869.7万人次,省总工会投入补贴或赠送资金5.53亿元,撬动保费规模达17.77亿元 [6] - 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2024年申领省"工会二次医保"理赔203万元惠及930名职工,市互助计划理赔318万元惠及2096名职工 [5] 新保障计划升级 - 新保障计划于7月1日实施,保障对象扩大至全省在职职工,种类调整为"五项六种"(重疾、女职工安康、住院医疗、住院津贴、意外保障) [7][8] - 重疾保障最高赔付从5万元提至7.8万或19.5万元,女性重疾从4.5万提至5.4万元,住院医保补充最高赔付17.3万元(广州为例) [8] - 新增住院自费补贴(报50%最高0.8万)和意外伤害保障(最高6.54万),各项叠加最高赔付可达50.62万元 [8] 保障范围优化 - 重疾保障病种从7种扩至35种(罕见4种、普通28种、轻症3种),女性重疾从5种扩至7种2类 [9] - 住院类保障覆盖医保范围内自付部分和个人自费部分,住院津贴范围从"因病住院"扩展至"因病、意外事故住院" [9] - 参保比例统一调整:重疾/住院/意外保障为80%,10人以下单位需100%,女性重疾保障为60% [8] 数据赋能与服务创新 - 广东工会将通过分析参保规模、赔付情况、疾病分布等数据,优化保障计划并推动从"广覆盖"向"个性化"转型 [3] - 省总本级2024年将投入6000万元补贴"工会二次医保",其中1000万元专项用于产业工人,另安排3000万元赠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