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智能化
icon
搜索文档
【2025半年报点评/北汽蓝谷】业绩符合预期,享界放量可期
2025Q2业绩表现 - 单季度营收57.44亿元,同比+156.8%,环比+52.2% [1] -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亏损收窄(2024Q2为-15.55亿元),但环比亏损扩大(2025Q1为-9.53亿元)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3.74亿元,同比改善(2024Q2为-15.50亿元),环比恶化(2025Q1为-9.61亿元) [1] 业务运营分析 - 销量达3.9万辆,同比+120.5%,环比+42.3%,其中享界S9销量占比提升至25%(环比+14.8pct),销量0.99万辆环比+248.2% [2] - 平均售价(ASP)14.56万元,同比+16.5%,环比+7.0%,受益于享界S9增程版上市及门店扩张至超700家 [2] - 毛利率-4.14%,同比+3.4pct,环比+3.4pct,反映销量结构改善 [2] 费用与盈利结构 -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8%/3.7%/10.2%,同比显著下降17.5/7.0/5.0pct,环比降幅0.4/1.8/2.6pct [2] - 合并报表口径单车亏损3.5万元(扣非后),环比持平 [2] 财务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8/-15/13亿元(原预期-35.8/-10.2/13.1亿元),主因行业竞争加剧 [4] - 维持"买入"评级,基于享界车型放量预期 [4]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2025E流动资产预计增至598.54亿元(2024A为244.23亿元),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提升至331亿元 [6] - 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转正至42.37亿元(2024A为-15.7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大幅增至265亿元 [6] - 2025E资产负债率62.04%(2024A为75.33%),ROE改善至-14.04%(2024A为-126.09%) [6] 估值指标 - 2025E每股收益-0.67元,PE(现价)13.22倍,PB 3.52倍 [6] - 2027E归母净利润预计扭亏为盈12.66亿元,对应PE 39.28倍 [6]
【周观点】8月第1周乘用车环比-18.8%,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行业数据与市场表现 - 八月第一周乘用车交强险数据为37.5万辆,环比上周下降18.8%,环比上月周度上升3.6% [3][12] - 细分板块涨跌幅排序:SW摩托车及其他(+6.9%) > SW汽车零部件(+3.5%) > SW汽车(+3.1%) > SW乘用车(+2.1%) > SW商用载货车(+1.8%) > SW商用载客车(+0.2%) [3][12] - 本周覆盖标的涨幅前五:银轮股份、春风动力、均胜电子、经纬恒润-W、耐世特 [3][12] - A股汽车板块本周表现排名第9,港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排名第12 [17][21] 行业动态与合作 - 小鹏与大众合作升级,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将集成到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纯电、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平台,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5][12] - 均胜电子与头部智能驾驶算法公司Momenta达成战略合作 [5][12] - 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地瓜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机器人智能化 [5][12] 公司业绩 - 吉利汽车2025Q2单季度营收777.0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28.4%/7.3%;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环比下降60.0%/36.2% [5][12] - 北汽蓝谷Q2单季度营收57.44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156.8%/52.2%;归母净利润-13.55亿元 [5][12] - 耐世特24H1收入22亿美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0.63亿美元,同比增长305% [68] 投资建议与配置策略 - 2025H2建议加大汽车红利风格配置权重 [6][13] - 汽车行业进入新的十字路口阶段: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9][13] - 配置主线: - 红利&好格局:客车(宇通客车)/重卡(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两轮(春风动力/隆鑫通用)/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 [9][13] - AI智能化:乘用车优选港股(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A股(赛力斯/上汽集团/比亚迪);零部件优选(地平线机器人-W/中国汽研/德赛西威/伯特利/黑芝麻智能等) [9][13] - AI机器人:零部件优选(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9][13] 行业景气度预期 - 202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预期2380万辆,同比增长4.6%;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期1343万辆,渗透率56.4% [51][52] - L3智能化预计2025年渗透率(分母为新能源汽车)达28%,L2+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到35% [55] - 2025年重卡上险量预期75万辆,同比增长24.9%;出口量预期29.5万辆,同比增长1.6% [57][58] - 2025年大中客国内销量预期增长15%,出口销量预期增长20% [60][61] 机器人领域进展 - 2025年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25H2板块或仍将处于持续催化阶段 [65] - 本周机器人指数表现:本周+3.26%,近一月+11.98%,年初至今+48.15% [65] - 福达股份25H1行星减速器1个产品小批量交付,2个产品样件测试;25H2推进对长坂科技的二期增资及股权转让 [64] - 富临精工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64]
胜利精密H1实现营收16.99亿元,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
巨潮资讯· 2025-08-18 17:50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6.99亿元 同比下降0.53%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4241万元 同比下滑355.45% [1][3] - 扣非净亏损5268万元 较上年同期减亏29.96%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596万元 同比减少46.18%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26元/股 同比下降357.14% [1] - 总资产65.58亿元 较上年度末增长0.11%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24.43亿元 较上年度末下降1.17% [1] 消费电子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 同比下降3.38% [1] - 毛利率16.08% 较上年同期提升4.61个百分点 [1] - 受行业竞争加剧及客户订单结构调整影响 [1] - 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金属结构件及模组、塑胶结构件及模组 [1] - 生产基地近千亩 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舒城 [1] 汽车零部件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 同比增长9.07% [2] - 毛利率31.24% 较上年同期提升2.76个百分点 [2] -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显示屏大屏化、多屏化趋势 [2] - 被列为公司未来发展重点业务 [2] 战略规划 - 继续聚焦核心主业 保持消费电子结构件稳步发展 [4] - 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业务结构 [4] - 重点扩大车载屏幕尺寸和轻量化镁合金结构件业务规模 [4] - 积极开拓产品应用领域 提升市场份额 [4]
净值频繁异动,什么情况?次新基金“跑步入场”
证券时报· 2025-08-18 17:08
次新基金建仓动态 - 近期成立的次新基金建仓速度加快,多只产品成立不足一个月即出现明显净值异动[2] - 7月24日成立的信澳优势行业混合基金募资11亿元,创发行方近三年纪录,该基金在8月15日单周净值上涨9.14%[4] - 7月成立的30只次新基金平均涨幅接近4%,其中富达港股通精选、工银科技先锋等产品涨幅超10%[5]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科技类主题产品建仓最为活跃,主要布局芯片、半导体、机器人等近期表现亮眼的赛道[2] - 信澳优势行业基金经理吴清宇重点配置AI算力产业链,重仓胜宏科技、新易盛等年内牛股[7] - 招商科技智选基金经理陈西中在其他产品中重仓新易盛、中芯国际等科技股,新基金单周上涨9.06%[5][8]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吴清宇明确三大重点布局方向:国内算力需求提升、AI新硬件投资机会、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整车厂机会[7] - 公募人士指出科技类基金受益于政策扶持和产业趋势,能吸引中长期资金配置,因此新发产品募集迅速[8] - 6月成立的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基金股票仓位已超九成,重点布局可控核聚变等热门板块[5]
汽车周观点:8月第1周乘用车环比-18.8%,继续看好汽车板块-20250818
东吴证券· 2025-08-18 16:59
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1] 核心观点 - 八月第一周乘用车交强险数据37.5万辆,环比上周下降18.8%,同比上月周度上升3.6% [2] - 细分板块表现:SW摩托车及其他(+6.9%) > SW汽车零部件(+3.5%) > SW汽车(+3.1%) > SW乘用车(+2.1%) > SW商用载货车(+1.8%) > SW商用载客车(+0.2%) [2] - 2025H2建议加大汽车红利风格配置权重,汽车电动化红利进入尾声,智能化处于"黎明前黑暗",机器人创新在产业0-1阶段 [3] 板块行情复盘 - A股汽车板块在SW一级行业中本周涨跌幅排名第9,港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排名第12 [7][9] - 年初至今A股汽车板块排名第12,港股排名第16 [12][14] - 细分板块内SW摩托车及其他表现最佳,年初至今涨幅领先 [15][17][20][23] - 已覆盖标的中银轮股份、春风动力、均胜电子涨幅居前 [24][26][28][30] - SW汽车PE(TTM)为万得全A的1.33倍,PE(TTM)与PB(LF)分别处于历史67%和68%分位 [33][37] 板块景气度跟踪 - 8月第1周乘用车上险量37.5万辆,环比-18.8%,新能源车上险量21.6万辆,环比-11.9%,渗透率57.6% [49] - 202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预期2380万辆,同比+4.6%,新能源车销量预期1343万辆,渗透率56.4% [51] - L3智能化预计2025年渗透率达28%,L2+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35% [53] - 2025年重卡批发销量预期105万辆,同比+16.9%,其中电动重卡渗透率26.9% [56] - 大中客2025年批发销量预期13.68万辆,同比+18%,新能源出口增速预计更快 [57][58] 投资建议 - 红利&好格局主线:宇通客车、中国重汽A-H、潍柴动力、春风动力、隆鑫通用、福耀玻璃、星宇股份等 [3] - AI智能化主线:小鹏汽车-W、理想汽车-W、小米集团-W、赛力斯、地平线机器人-W、德赛西威等 [3] - AI机器人主线:拓普集团、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 [3] - 2025H2汽车年度金股组合调整: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71]
净值频繁异动,什么情况?次新基金“跑步入场”
券商中国· 2025-08-18 13:24
次新基金建仓动态 - 部分次新基金成立不足一个月即出现明显净值异动,显示快速建仓迹象[2] - 新基金建仓期通常为6个月,但近期科技主题产品建仓速度显著加快[2] - 7月成立的30只次新基金(初始份额)截至8月15日平均涨幅接近4%,其中富达港股通精选、工银科技先锋等涨幅超10%[5] 科技主题基金表现 - 信澳优势行业混合基金单周净值上涨9.14%,募资11亿元创公司三年纪录[4] - 招商科技智选成立当月净值周涨幅达9.06%,与同期科技股行情高度相关[5] - 6月成立的永赢制造升级智选二季度末股票仓位超90%,重点布局可控核聚变板块[5] 基金经理布局方向 - 信澳优势行业基金经理吴清宇重仓AI算力产业链,配置胜宏科技、新易盛等牛股[7] - 招商科技智选基金经理陈西中二季度持仓聚焦半导体,持有华虹半导体、中芯国际等[7] - 头部机构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国内算力需求提升、AI硬件创新、汽车智能化产业[7] 市场资金趋势 - 科技类基金因政策扶持和AI/芯片等产业趋势,吸引大量中长期资金配置[8] - A股资金面进入正向循环,次新基金通过快速建仓捕捉"慢牛"行情机会[5] - 公募基金对成长类资产偏好升温,科技赛道仓位提升反映市场认可度[2][8]
汽车ETF(516110)涨超1.3%,智能化与全球化共振或成行业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12:44
行业趋势 - 乘用车行业智能化与全球化加速共振 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提升 2025年有望突破70% [1] - 2025年成为智驾平权元年 20万元价格带车型加速普及高阶智驾 [1] - 新能源渗透率达57.3%(环比+4.5pct) 8月第2周乘用车销量38.3万辆(同比-5.2%) [1] 品牌表现 - 比亚迪稳居市场龙头 吉利 奇瑞销量保持双位数增长 [1] - 华为系 小米及理想等品牌在高端市场持续抢占BBA份额 [1] - 华为系新车密集上市 如岚图知音 问界M8等 推动自主高端化上量 [1] 政策支持 - 以旧换新政策延续并扩大至国四车型 新能源车单车补贴2万元 燃油车1.5万元 [1] 指数与基金 - 汽车ETF(516110)跟踪800汽车指数(H30015) 反映汽车产业链整体表现 [1] - 800汽车指数选取整车制造 零部件供应等上市公司证券 具有较高行业集中度和市场代表性 [1]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800汽车与零部件ETF发起联接A(012973)和C(012974) [2]
【2025年H1业绩公告点评/耐世特】亚太区增长迅猛,利润同比高增!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2亿美元,同比增长6.7%,排除汇率及补偿影响后实际增长7.6% [2][3] - 归母净利润0.6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04.7%,主要受EBITDA增加及订单变动驱动 [2][5] - 毛利率11.5%,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EBITDA率10.3%,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5] 区域业务分析 - 北美区营收11.4亿美元(占比最高),同比增长1.7%,受益于客户项目市场表现优秀 [3] - 亚太区营收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5%,中国区增长12.3%贡献主要增量,新订单及项目投产为主要驱动 [3][6] - 欧洲、中东、非洲及南美洲营收4.01亿美元,同比增长9.4%,欧洲项目投产及巴西业务回暖为主因 [3] 盈利能力改善 - 亚太区EBITDA率16.9%(同比-0.8pct),北美区7.6%(同比-0.2pct),欧洲等地8.8%(同比+6.7pct) [5] - 经营性利润改善主要源于收入增长及营运绩效优化 [5] 业务进展与战略定位 - 上半年成功投产31个新客户项目,其中23个为新增业务,8个为现有业务扩展 [6] - 亚太区贡献24个项目,其中21个为纯电动车相关项目,凸显公司电动化布局成效 [6] - 公司作为全球转向行业龙头,在线控转向领域技术领先,受益于电动化及智能化趋势 [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44/45/47亿美元,年均增速约3% [7] - 上调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4/1.6/1.9亿美元(原预测1.1/1.4/1.6亿美元),对应PE 16/14/12倍 [7] - 基于盈利改善趋势及智能化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7]
被誉为“世界跑车之乡”的这里,是如何打造豪华品牌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15 11:29
意大利汽车产业概况 - 意大利是欧洲四大汽车强国之一,拥有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阿尔法·罗密欧等众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被称为"世界跑车之乡" [2][3] - 意大利汽车将机械制造技术与艺术设计美感融合,具有独特的文艺复兴风格和超前时尚因子,如法拉利的流线型车身、兰博基尼的锐利棱角等 [5] - 意大利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先,如玛莎拉蒂V8发动机最大功率580马力,百公里加速4.5秒,最高时速326km/h [6] 产业发展历程 - 1899年菲亚特成立标志着意大利汽车工业开端,首款车型最高时速35公里/小时,1902年通过赛车比赛提升品牌知名度 [7] - 1906年蓝旗亚首次采用一体化车身结构和承载式底盘,奠定现代轿车基本形态,同年菲亚特产量超1000辆并成功上市 [8] - 二战后菲亚特推出"国民神车"500型,推动汽车普及,法拉利、玛莎拉蒂等专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 [8][9] - 2009年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跻身全球汽车巨头,兰博基尼、帕加尼等巩固奢侈品市场地位,形成"双轮驱动"产业格局 [9] 当前挑战与转型 - 2025年1-7月意大利汽车销量97.3396万辆同比下滑3.8%,Stellantis集团产量同比下降27% [10] - 电动化转型中法拉利推出混合动力超跑,玛莎拉蒂发布纯电车型,但面临续航里程与驾驶体验平衡等挑战 [10] - 智能化方向加大研发投入,博洛尼亚大学等开设电动汽车工程专业培养人才 [11] - 行业成功经验包括技术沉淀、工匠精神、场景化细分策略和人才培养意识 [11]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启示 - 意大利汽车产业百年发展是技术专注与品牌叙事的结合,中国需以长期主义聚焦研发并构建全球化品牌价值体系 [12]
耐世特(01316.HK):净利润率创近年新高;2H25订单目标积极
格隆汇· 2025-08-15 11:11
业绩表现 - 1H25营业收入22.42亿美元,同比增长6.8% [1] - 1H25归母净利润6348万美元,同比增长3倍 [1] - 1H25净利率2.8%,创2023年以来新高 [1] 区域收入 - 北美地区收入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 - 亚太地区收入6.9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1] - EMEASA地区收入4.0亿美元,同比增长9.4% [1] 业务收入 - EPS业务收入15.3亿美元,同比增长8.6% [1] - CIS业务收入2.3亿美元,同比增长2.9% [1] - HPS业务收入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 [1] - DL业务收入4.0亿美元,同比增长3.8% [1] 盈利能力 - 1H25毛利率11.5%,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 北美地区EBITDA率7.6%,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 [2] - 亚太地区EBITDA率16.9%,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2] - EMEASA地区EBITDA率8.8%,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 [2] 费用控制 - 研发费用7539万美元,同比下降14.9% [2] - 销售费用1070万美元,同比下降0.8% [2] - 管理费用8147万美元,同比上升13.8% [2] - 1H25有效税率28%,同比下降1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 [2] 订单与项目 - 1H25新获订单15亿美元 [3] - 维持全年50亿美元订单目标不变 [3] - 获得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L4级自动驾驶车型和中国领先新能源OEM线控项目定点 [3] 战略举措 - 推出Motion IQ软件套件,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3] - 与供应商和客户共同应对关税变化,协商增量成本传导 [3] - 通过产能优化和出售软件服务改善盈利性 [3] 行业趋势 - 中国和EMEASA地区收入保持相对高增速 [1] - 小米YU7、北美EV领导者SUV车型、小鹏G9、比亚迪海狮06等项目投产 [1] - 中国车企线控车型量产速度或领先全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