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实干争先年,向心而行:裕民县市监局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自治区宣传活动
中国食品网· 2025-06-26 10:37
活动概述 - 市监局联合生态环境、教育等多部门于2025年6月25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 [1] - 活动主题为"绿色转型,节能攻坚"(节能宣传周)和"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低碳日) [1] 宣传内容 - 普及日常节能知识如节水、节电、节气小窍门(随手关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使用节能电器) [1] - 讲解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节能减排 [1] - 强调低碳生活对缓解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1] 活动成效 - 发放宣传资料50份,接受群众咨询20人次,线上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0人次 [2] - 公众对节能降碳的知晓度和认同感显著提升,市民表示将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2] - 企业承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积极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 [2] 未来计划 - 市监局将持续深化部门协作,健全节能降碳宣传长效机制 [2] - 强化节能产品质量监管与标准引领,推动创新举措落地 [2] - 为自治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海菜花开处 绿为洱海脉—— 大理州洱海保护治理引领生态治理新典范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43
洱海保护治理成效 - 洱海湖体总磷浓度较2003年下降44%,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连续三年水质优良率保持100%,流域内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22% [12] - 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铺设5743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14.9万个化粪池,覆盖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体系 [15] - 实施入湖河流生态化治理工程,27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优良率达到100%,9个重要河流(湖库)被评定为云南省美丽河湖 [15] 科研与技术支撑 - 建立中国·大理洱海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科研基地,组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及国际湖泊治理专家构成的科研团队 [14] - 构建覆盖洱海流域的"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集成26家单位、约36亿条数据资源 [14] - 平台建设成果入选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第一批) [1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 推行"三禁四推"政策,削减大蒜等高耗水高耗肥作物种植面积12.3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8.96万亩 [15] - 创新"顺丰洱海模式",每年收集处理畜禽粪污约14万吨 [15] - "种养旅结合"分区防控模式入选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大模式之一 [15] 生态修复工程 - 实施海东面山绿化和流域湿地、库塘提质增效工程,完成海东面山绿化5.8万亩,建成湿地4万亩、各类库塘307座 [16] - 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 [16] - 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实现"人退湖进"的历史性转变 [19] 产业转型升级 - 关停搬迁洱海流域46个规模养殖场,全面关停3家水泥厂,产能转移到祥云县和宾川县 [20] - 工业"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产业聚企成链 [20] - 乳业、核桃、水果、蔬菜等"苍洱名品"提质创优 [20] 文旅产业发展 - "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文旅品牌大放异彩,年游客接待量接近一亿人(次) [20] - 打造"在大理爱上生活""大理美好生活季""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等新IP [21] - 文旅产业强劲复苏,旅游业持续火爆 [20] 国际合作与经验推广 - 洱海保护治理经验作为2024年中欧文化交流重要议题,向法国、瑞士等国家推广 [22] - 连续四届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在大理成功举办 [22]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专家称赞为"湖泊治理的东方智慧" [22]
江苏20余家企业亮相“青洽会”
新华日报· 2025-06-26 07:23
展会概况 - 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于6月25日在西宁市开幕,主题为"开放合作,绿色发展",展览规模达6万平方米,展期至6月29日 [1] - 展会运用裸眼3D、AR交互、全息投影等前沿科技打造沉浸式体验,吸引全球41家外企和513家国内知名企业参与 [1] - 首次设立两个主宾国,江苏馆分设水韵江苏风采、智能科技展演、绿色农业、绿色能源、低空经济五大展区 [1] 智能科技领域 - 常州奥比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银灰色机器狗,具备灵活运动能力和智能交互特性,可应用于工地巡检和情绪价值提供 [1] - 清源众业(无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示免水冲生态环保户厕,采用清华大学产学研技术,通过粪尿分离和益生菌发酵实现有机肥转化 [1] 绿色农业领域 - 江苏本初启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入上千万元研发粉红色甜菜根粉,主打高原有机绿色食品,富含花青素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2] - 公司计划打造民族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展区同时展示小龙虾、大闸蟹等江苏绿色有机农产品 [2]
兴化以水为媒打造文旅新地“最忙的时候,一天接待400多人,一顿饭翻台三次”
新华日报· 2025-06-26 07:14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兴化市通过"农家乐+民宿"模式实现家庭年收入超40万元 [1] - 千垛景区清明假期三天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3] - 2023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65.2万人次,旅游收入5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9%、23.9% [3] 特色产业发展 - 江苏顶能科技年产值达2.4亿元,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带动2000户农民增收 [2] - 竹泓木船文化产业园区年产值超7亿元,产品出口日本、德国等国家 [2] - 兴化拥有2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数量居全省前列 [3] 生态资源利用 - 兴化水域面积占比超25%,拥有1.3万条河道 [1] - 2023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84.7%,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 [4] - 首批30个分布式发电项目已集中并网 [4] 文化品牌建设 - 千垛景区推出《壹念·千垛》夜间实景演出融入郑板桥文化元素 [3] - 打造"春看菜花、夏赏荷花、秋品菊花、冬览芦花"四季文旅品牌 [3] - 竹泓木船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 政策与荣誉 - 入选全省唯一"五好两宜"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 [4] - 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4] - 明确以农文旅融合为发展方向,打造全国绿色发展样板区 [3]
重庆: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绿色经济动能强劲
中国发展网· 2025-06-25 18:16
节能降碳成效 - 重庆市"十四五"以来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1.8%,年均能源消费增速2.4%支撑年均经济增长5.6% [1] - 2021-2024年能耗强度同比分别下降3.5%、2.7%、3.0%、3.2% [1] - 新能源装机规模占电力总装机比重提升至15.5%,新能源消纳率持续保持100% [2] 政策与组织机制 - 将节能指标纳入党建统领"八张报表",实施月度监测和季度成效晾晒机制 [2] - 编制钢铁/水泥/合成氨/电解铝/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 [2] - 推出6项优化节能审查措施,包括先进能效项目准入和低能耗高产出项目优先用能 [2] 产业结构优化 -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6% [2] - 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 [2] - 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70家、绿色园区16个,完成44个市级及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 [4] 能源转型举措 - 实施"百万千瓦屋顶光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建成丰都莲花山风电/巫溪塘坊光伏等项目 [2] - 建成化学储能项目总规模151万千瓦/315万千瓦时,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消纳体系 [2] - 藏电/西北电入渝电量快速增长,跨省能源通道建设加速 [2] 工业节能管理 - "十四五"以来市级支持266个项目合理用能,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640个、改造设备近4万台(套) [3] - 对315家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节能考核,梳理节能改造潜力清单 [3] - 推广高效节能装备47项,完成263台落后机电设备处置 [3][4] 建筑与交通节能 - 2024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99.68%,装配式建筑占比40.7%(同比+6.7%) [4] - 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1107公里/4503公里,多式联运"一单制"入选国家典型案例 [4] - 中心城区新增公交/出租车新能源占比100%,建成标准化岸电泊位286个(覆盖率99.3%) [4][5] 数字化赋能 - "工业绿效码"应用覆盖超30000家工厂,数字赋能/两化融合指数西部第一 [2] - 建成三级数字化城市治理中心,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 [2][4]
武汉天源集团投资、建设的南宁市水环境治理工程集中开工仪式圆满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01
项目概况 - 武汉天源集团以BOT模式投资建设的4个水质净化厂及配套管网特许经营项目在广西南宁集中开工 包括沙井厂、二坑溪厂、九曲湾厂、吴圩二期厂 [1] - 项目污水总日处理规模达15 5万吨 总投资13 26亿元 [3] - 南宁市政府高层及公司管理层共同出席开工仪式 包括副市长潘国雄、住建局局长宁世朝 以及天源集团董事长黄开明等 [1] 项目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 优化城市水系统效能 改善南宁市流域生态环境 [3] - 为周边居民创造优质滨水生活空间 增强城市韧性 实现水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同发展 [3] - 项目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绿色发展部署的重要工程 将成为覆盖南宁主要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体系关键组成部分 [3] 技术与管理 - 天源水务公司将采用国内领先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智慧化管理手段 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3] - 公司将发挥流域综合治理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 以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技术创新为准则 [3] - 项目将彻底打通中心城区及空港片区污水收集"最后一公里" 助力南宁水环境治理工作升级 [3]
纺织业绿色发展现趋势性变革,业界建议发挥专精特新引领作用
第一财经· 2025-06-25 14:49
行业规模与结构 - 纺织服装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量达35.2万家,占制造业的8.7%,加上批发零售业合计174.8万家,从业人数1554万人[1] - 行业以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为主体,新模式新业态富集,高度市场化全球化[1] 绿色发展定位与趋势 - 行业新定位为"科技、时尚、绿色、健康",绿色理念正引领科技创新方向并改变时尚产业价值内核[1][3] - 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2%,能源使用是主要排放源[2] - 全球纺织皮革行业碳排放2.99亿吨占全球0.6%,其中能源消耗贡献83%排放[2] 气候行动承诺与挑战 - 全球时尚产业签署《时尚业气候行动宪章》,目标2030年价值链温室气体减排50%[2] - 仅39%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碳盘查,20%设立气候目标且多为短期目标,近半数缺乏"双碳"路线图[3] - 挑战包括供应链分散、再生材料成本高、核算标准不统一及"洗绿"风险[3] 技术创新与转型路径 - 专精特新企业可聚焦绿色纤维材料、节水印染技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2][3] - 需推进能源结构优化、生物基与循环技术创新、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及跨行业合作[3] - 建议推广可持续纤维、生态染料等绿色技术规范,建设ESG创新体系并将减碳转化为碳资产[3] 国际合作与产业协同 - 建议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共享绿色技术标准,推动关键指标互认和跨国循环利用体系[4] - 需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构建创新共同体实现产业链协同减排[3][4]
民航局举办202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6-25 11:27
节能宣传周活动 - 民航局于6月23日至29日开展主题为"节能增效 焕'新'引领"的节能宣传周活动,旨在传播节能降碳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2] - 活动包括垃圾分类模拟、互动问答、"找茬"浪费行为等趣味项目,以及废旧物品回收兑换,可用废纸、废易拉罐、废塑料瓶等兑换绿色植物、秸秆咖啡杯、环保袋等 [2] - 6月25日"全国低碳日"当天,民航局机关采用停开空调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开展能源紧缺体验 [3] 节能减排措施 - 干部职工积极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用品消耗 [3] - 倡导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3] - 开展"节能意识唤醒"线下培训,解读相关政策文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 [5] 宣传推广 - 民航各地区管理局、民航局属各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5] - 活动包括节能承诺墙签名、废旧3C电器回收处理等互动环节 [2][5]
首届中德城市峰会在法兰克福举行 让友谊连接城市 以合作促进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25 05:45
中德城市峰会核心观点 - 首届中德城市峰会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主题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创造可持续未来",汇聚中德20多个城市的100多名政府及工商界代表[1] - 峰会展示两国城市合作成果与前景,签署多项协议包括金华市与迪伦市升级为国家级友好城市、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书[3] - 绿色发展成为中德城市合作新纽带,重点探讨低碳与气候适应型城市发展议题[4] 地方合作成果 - 中德已建立105对友好省州和城市关系,法兰克福与广州的30年友城合作在经贸、文化、可持续发展领域成效显著[2] - 金华市与迪伦市自2002年结好以来在工业发展、能源转型等领域密切交流,近期升级为国家级友城[3] - 海口市与德国罗斯托克市建立友城关系,2023-2024年推动德国高校落地及青少年足球赛事等教育文化合作[6] 绿色发展合作案例 - 青岛中德生态园建成120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群获全球可持续奖项,宁德时代在图林根州建立首座海外电池生产基地[4] - 昆明市与迪岑巴赫市在生态治理方面互鉴,昆明滇池治理及城市绿化获德方高度评价[4] - 成都市与波恩市计划将合作从文化教育扩展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及人工智能领域[4] 经贸与产业协同 - 峰会展出青岛海尔节能家电、广州工控智能挖掘机、昆药集团三七产品等中国创新产品,吸引德方关注[6] - 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强调中国市场的活力及对德企的重要性,指出双边合作创造就业并推动创新[6] - 德国亚太商会认为地方合作在脱碳、智慧出行等领域可发挥关键作用,促进经验互鉴[7] 教育与人文交流 - 德国比勒菲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及斯泰恩拜斯大学先后落地海南,深化中德教育合作[6] - 德中友好协会联合会推动文化、体育、医疗等多领域民间交往,强调人民友谊是合作基础[6] - 德国中国商会指出友城关系为经济协同与人文互通提供长效动力[7]
气泡水如何实现智能智造?寻找南粤新质生产力走进元气森林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00:23
公司布局与产能 - 公司从2019年开始转向重资产布局,已建成安徽滁州、天津西青、广东肇庆、湖北咸宁、四川都江堰和江苏太仓六大工厂 [3][4] - 广东工厂占地152亩,规划9条高速无菌生产线,年产能超14亿瓶饮料,产品覆盖华南及东南亚市场 [4] - 生产线具备柔性生产能力,可快速切换碳酸与非碳酸产品,单条生产线仅需11名工人实现全程自动化 [4] 生产技术与品质管理 - 采用无菌灌装技术和超高温瞬时灭菌工艺,实现产品"0化学防腐剂",菌落总数出厂标准<1cfu/ml(远低于国标<100cfu/ml) [6] - 通过多道全自动视觉监控设备对瓶口、液位、喷码等环节进行360度无死角检测,即时剔除瑕疵产品 [6] 绿色生产与资源利用 - 所有工厂设计光伏发电,覆盖屋顶及建筑外立面,并探索风力发电应用 [7] - 通过RO浓水回收、节水管理、中水回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处理后的中水供市政绿化使用 [7] - 安徽、天津、广东、湖北工厂通过废弃物零填埋认证,填埋转移率接近100% [8] 行业合作与创新 - 国台酒业与公司在智能生产方面有共通点,未来可能探索跨界产品合作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