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精特新
icon
搜索文档
乖宝宠物跌2.04%,成交额1.0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1.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30 10:4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71.93元/股,成交金额1.08亿元,换手率0.83%,总市值288.0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31.35万元,其中特大单净卖出633.94万元(买入285.08万元,卖出919.02万元),大单净卖出197.4万元(买入1862.98万元,卖出2060.38万元) [1]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下跌7.57%,近5个交易日下跌1.80%,近20日下跌22.22%,近60日下跌21.46%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7.37亿元,同比增长29.03%,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增长9.05%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主粮58.46%,零食40.17%,保健品及用品0.97%,其他0.40% [1] - 公司自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68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1万户,较上期增加31.89%,人均流通股12739股,较上期减少24.1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526.50万股,较上期增加336.33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70.31万股,较上期减少29.30万股,富国天益价值混合A/B(10002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23.51万股,与上期持平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饲料-宠物食品,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宠物经济、中盘、专精特新、特色小镇、融资融券等 [1]
南京新增12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南京日报· 2025-10-30 10:23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情况 - 第七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全省共808家企业新增入围,其中南京市有125家企业上榜,新增数量居全国第七 [1] - 南京市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459家,总数位居全国第九,较此前进位3名 [1]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良的特点 [1] 重点产业领域分布 - 新增的125家企业来自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多个优势产业 [1] - 低空经济新赛道成为“小巨人”企业聚集地,涌现出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南京国睿防务系统有限公司、中航金城无人系统有限公司、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等一批行业翘楚 [1] 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领域代表企业 - 南京航天国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是全国无人直升机谱系最多、构型最全的头部企业之一,其GQ-580型无人直升机最大有效负载300公斤,已成熟应用于高原侦察、物资运输等场景 [2] - 南京国睿防务系统有限公司是无人机监视及反制设备领域的佼佼者,研发了国内首款用于低空反无人机的二维相控阵雷达 [2] - 凯睿星通信息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卫星通信信道技术、卫星网管系统等领域拥有技术优势,产品覆盖星上载荷、终端设备等关键节点 [2] 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南京先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卧龙明理大模型具备语言、视觉、预测等多方面能力,已在交通、制造、电力、石化等多个行业落地实践 [3] 企业创新驱动力 - 南京市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千校万企”紫金行动系列活动,累计举办活动24场,加快高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向专精特新企业转移转化 [3] - 超过85%的专精特新企业与在宁高校保持密切技术创新合作 [3] 产业发展环境优化 - 南京市依托“宁对接”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平台,打造“宁工品推”品牌,组织企业开展优质产品推介、产业链对接、促销等活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4]
三德科技跌2.01%,成交额2926.9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27.4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09:5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1%至20.96元/股,成交额2926.90万元,换手率0.69%,总市值43.1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27.46万元,其中大单买入214.45万元(占比7.33%),卖出541.91万元(占比18.5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0.43%,近5个交易日上涨0.77%,近20日上涨1.80%,但近60日下跌14.90% [1] - 今年以来公司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3月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2937.99万元,买入总额7268.98万元(占总成交额15.57%),卖出总额4330.99万元(占总成交额9.27%)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状况 - 公司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26.94%;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47.5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分析仪器业务占比45.54%,无人化智能装备业务占比36.46%,运维等衍生技术服务占比18.00%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3] 股东结构与行业分类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85万,较上期减少4.50%;人均流通股10933股,较上期增加4.7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物联网、电力物联网、医废处理、专精特新等 [2] 公司背景信息 - 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长沙高新开发区,成立于2004年4月7日,于2016年6月8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分析仪器业务和智能装备业务的研发、制造、销售、实施及运维 [1]
宝安何以成为“冠军”的摇篮?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09:43
宝安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体成就 - 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深圳宝安区以102家的单批入选量创下全国首个行政区单批突破百家的纪录,辖区“小巨人”总数升至380家,位居全国区县级第一 [1] - 近六成企业扎根制造业核心领域,涵盖半导体封装设备、机器人核心部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以及传统制造业“隐形冠军”,主导产品具备全球竞争力并在细分市场实现技术突破 [1] 代表性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 - 深圳优创亿科技有限公司选择聚焦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坚,将“幕后”技术壁垒作为核心竞争策略,而非争夺终端品牌市场 [2][5] - 公司针对智能穿戴行业痛点构建技术护城河:解决蓝牙连接稳定性问题、通过芯片功耗管理与数据传输协议显著延长续航、投入巨资采集海量真实数据样本使心率及血氧算法达到实验室级精准度 [2] 宝安区产业生态与效率优势 - 宝安产业生态形成“一小时产业圈”,优创亿曾在27天内完成一款新产品从图纸到量产,得益于芯片原厂、元器件商及测试实验室等资源在数公里内的快速响应 [6] - 产业协同网络由“世界工厂”时代演化而来,工程师上午提出的复杂结构问题下午即可与多家供应商共同解决,迭代速度远超远程协作 [6] 政府在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建设中的作用 - 政府通过引入顶尖科研机构、举办科创对接会夯实创新链条,助力企业完成从源头创新到成果转化的闭环 [7] - 在产业集群建设上,通过整治租赁乱象、推进联合用地项目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依托深厚工业基础完善产业链配套,构筑“成本洼地”与“效率高地” [7] - 汇智专精特新总部基地作为高能级平台,构建“国企带民企、园区带企业、企业带企业”的共生生态系统,提供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 [8][10] 总部基地作为企业加速器的具体机制 - 基地已吸引包括17家国家级“小巨人”在内的87家优质企业入驻,通过最高五折租金及3至12个月免租礼包创造“成本洼地” [11] - 地理邻近转化为协作效率,例如兰和科技在园区对接会上与楼内零部件企业迅速达成供应链合作,协作周期被大幅压缩 [11] - 基地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拓宽渠道帮助企业打通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如举办企业出海活动、对接投资机构及产业链资源 [12] 专家对宝安模式的评价与未来展望 - 宝安模式被视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范本,其成功关键在于利用世界工厂时代积淀的企业家精神和工程师红利,并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将分散的供应链优势组织成低成本、高效率的创新网络 [13] - 未来挑战在于能否在源头创新、生态升维与顶尖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这将决定其全球产业格局中的新高度 [13]
中国同辐(01763):原子高科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8:23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1] - 该荣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权威认定,标志着公司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细分市场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及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 - 获评标志着原子高科正式跻身国家级重点培育梯队 [1] 评选标准与公司实力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评选标准涵盖主营业务专注度、研发投入强度、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等多个核心维度 [1] - 筛选出的企业是细分领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排头兵"企业 [1] - 原子高科凭借在核技术应用领域的创新实力与专业化水平成功入选 [1] 公司发展战略 - 原子高科将以此次获评为契机,坚守并弘扬工匠精神,以专注铸专长 [1]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1] - 公司致力于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1]
北交所改革路线图明确 加快打造专精特新主阵地
证券时报· 2025-10-30 02:39
北交所市场定位与改革方向 - 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1] - 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 [1] - 持续研究优化北交所上市标准体系,提升上市审核制度的适应性和精准性,不断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工具 [1] - 引导金融资源向关键核心科技领域聚集,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持科技创新作用 [1] 北交所市场表现与生态 - 现有上市公司280家,中小企业占比超八成,民营企业占比近九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一半 [2] - 今年上半年北交所超八成企业实现盈利,净利润中位数约1500万元,累计现金分红约50亿元,13家公司实施股份回购 [2] - 合格投资者较2024年初增长40%,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近300亿元,市场活力和吸引力日益增强 [2] - 形成高端装备、信息技术等五大产业集群,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3] 制度与产品创新举措 - 推出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加强对ETF等创新产品的研究储备,完成全市场证券代码切换工作 [2] - 完善覆盖"挂牌—调层—上市"全周期的培育服务体系和监管安排,落实"并购六条"精神 [2] - 丰富北交所债券市场产品体系,推进政府债常态化发行,拓展信用债市场功能,推动科创债、绿色债等落地 [6] - 优化产品制度供给,持续推进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 [7] 未来改革重点与市场期望 - 希望完善上市制度,适度降低企业上市的隐性成本和时间成本,优化中介机构激励约束机制 [4] - 期望持续着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优质中小企业登陆 [4] - 需要提升制度机制和产品服务的适配性,深入研究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和发展规律 [5] - 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 [6] 市场协同与资金引入 - 深化多层次市场间协同,加强制度型对接,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的发展格局 [6] - 促进新三板与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便捷、无缝的"接力式"资本市场服务 [6] - 坚持发行上市常态化,研究优化新股发行制度,稳步扩大做市商队伍 [6] - 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地方设立专项基金,吸引耐心资本投向创新型中小企业 [6] 技术系统与服务能力建设 - 努力打造数字化智慧型交易所,推动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提升技术系统创新引领和安全保障能力 [7] - 完善市场服务机制,优化沟通走访、政策培训、监管传导和多方协同机制 [7] - 主动融入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拓展深化国际交流,提升市场国际化程度 [7]
北证50大涨8%!北交所新掌门首秀引爆市场,北证50ETF加快推出助力流动性
华夏时报· 2025-10-29 22:36
北交所政策动向与市场表现 - 北交所董事长鲁颂宾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介绍北交所建设成效与未来重点,送出政策"红包"[1] - 北证50指数于10月29日放量大涨8.41%,收复1500点关口,报收1573.71点,为年内第三大日涨幅[2][5] - 当日北交所市场成交金额达349亿元,创9月9日以来新高,呈现量价齐升态势[5] 北交所产品与制度优化 - 北交所将优化产品制度供给,持续推进指数体系建设,加快推出北证50ETF,并研究引入盘后固定价格交易[2] - 专家认为北证50ETF推出将显著降低投资门槛,为市场引入增量资金和稳定的被动投资资金,大幅提升流动性[2][6] - 北证50ETF有望在年内落地政策,明年上半年测试,下半年正式推出[6] 北交所市场活跃度 - 10月29日北交所个股普涨,19只个股涨幅超过10%,112只个股涨幅超过5%[2] - 利通科技、锦华新材、三祥科技、数字人四只个股收获"30cm涨停板"[2] - 市场大涨原因包括政策利好释放以及超跌反弹情绪爆发[5] 北交所发行上市与科技创新功能 - 证监会将完善北交所发行上市机制,用好第四套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优化创新属性披露要求[4] - 北交所将研究完善上市标准与审核机制,健全并购重组工具,引导资源向关键科技领域和传统产业升级集中[4] - 旨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前沿领域科技创新突破"卡脖子"难题,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4] 新三板改革与多层次市场协同 - 将继续深化新三板改革,优化差异化制度,推动三四板制度对接,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4][8] - 强化北交所与新三板"层层递进、上下联动、头部反哺、底层助推"的发展格局[8] - 美国OTC市场2025年结构性改革经验或为新三板发展提供参考[8] 投融资协调发展与资金结构优化 - 北交所将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4] - 推动设立更多中小市值公募产品,做好社保、保险、年金等资金对接服务,优化市场资金结构[4] - 加强投资者权益保护,维护市场秩序,以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4]
禾迈股份拟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跌0.39%
新浪财经· 2025-10-29 21:55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170.00元/股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回购期限为12个月内 [1] - 当前股价为108.71元,拟定的最高回购价格比现价高出56.38% [1] 公司股价表现与股东情况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跌0.39% [1]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2万,较上期增加3.82% [2] - 人均流通股为12134股,较上期减少3.68% [2]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3亿元,同比增长4.57%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911.54万元,同比减少124.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6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86亿元 [3] 公司主营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等电力变换设备和电气成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44.39%,光伏发电系统34.92%,储能系统18.70%,其他1.68%,非合同产生的收入0.3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逆变器,概念板块包括中盘、专精特新、光伏玻璃、融资融券、送转填权等 [1]
实朴检测的前世今生:2025年Q3营收2.52亿行业排18,净利润-3814.49万行业排20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48
公司概况与业务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30日,于2022年1月28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均为上海市 [1] - 公司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土壤和地下水检测为特色,具备全产业链检测能力 [1] - 检测业务范围涵盖土壤、水质、气体、固体废物、农食和二噁英等,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环境及食品安全相关检测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涉及专精特新、融资融券、节能环保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52亿元,在21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8位,远低于行业平均数的9.81亿元和中位数的6.09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华测检测营收为47.02亿元,第二名广电计量营收为24.16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土壤和地下水检测收入为1.01亿元,占比60.36%,钻井采样收入为3522.63万元,占比21.07%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814.49万元,在行业中排名第20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数的1.01亿元和中位数的5658.69万元 [2] - 行业净利润第一名华测检测为8.1亿元,第二名中钢天源为2.6亿元 [2]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0.49%,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0.44%,且高于行业平均的26.67%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0.34%,较去年同期的28.47%有所下降,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43.39% [3] 公司治理与股东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实谱(上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耀华、杨进 [4]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杨进,1978年出生,拥有博士学位和高级工程师职称,薪酬从2023年的46.24万元增至2024年的58.43万元,增加12.19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6671户,较上期增加1.96%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9万股,较上期减少2.14% [5]
博汇股份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8,净利润垫底,实控人拟变更加持算力扩张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4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12日,于2020年6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注册及办公地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 [1] - 公司是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拥有氢气自制能力,依托两大生产基地年产能可达百万吨 [1] - 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和销售沥青助剂、橡胶助剂、润滑油助剂等重芳烃产品和轻质燃料油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石油石化 - 炼化及贸易 - 其他石化,概念板块包括小盘、专精特新、东数西算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在行业14家公司中排名第8,远低于行业第一名桐昆股份的673.97亿元和第二名东华能源的233.07亿元,行业平均数为92.96亿元,中位数为21.72亿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为基础油3.98亿元占比36.09%,6-7号燃料油2.78亿元占比25.24%,炉用燃料油22.71亿元占比24.58%,白油1.55亿元占比14.05%,其他(补充)48.59万元占比0.04%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6370.94万元,行业排名第10,行业第一名桐昆股份净利润为15.62亿元,第二名东华能源为8439.97万元,行业平均数为5545.57万元,中位数为-1873.8万元 [2] 财务指标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6.84%,较去年同期的75.64%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46.91%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14%,较去年同期的22.93%大幅下降,且低于行业平均的6.71% [3] 管理层与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宁波市文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夏亚萍、金碧华 [4] - 董事长金碧华2024年薪酬为144.15万元,较2023年的112.99万元增加31.16万元 [4] - 总经理王律2024年薪酬为81.72万元,较2023年的67.49万元增加14.2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9620户,较上期减少1.20%,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01万股,较上期增加1.22%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双债债券A(000047)为新进股东,持股386.23万股 [5] 公司动态与业务亮点 - 公司实控人拟变更,2025年2月10日签署《控制权收购框架协议》,完成后控股股东拟变更为原鑫曦望合伙,实控人拟变更为无锡市惠山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5] - 2025年5月公司助力全国首单国产保税高硫燃油期货成功交割,是民营炼厂中唯一经营保税高硫燃料油的企业 [5] - 公司定增申请获深交所受理,设立全资子公司拟开展智能算力服务及相关业务,采购总金额预计不超过3.9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