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投资1.9亿!枣庄高新区建成智能蒸汽管网,故障率远低自备锅炉
齐鲁晚报网· 2025-09-30 18:20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工业蒸汽管网建设项目是枣庄高新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设施工程 [1] - 项目旨在解决园区企业面临的供热能力不足、运行不稳定及成本高等问题 [3] - 项目将构建覆盖全区、安全可靠的工业蒸汽供应体系,以提升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 [3][4] 项目具体规划与技术细节 - 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蒸汽主管道全长约15公里,设计供应能力达到150吨/小时 [5] - 项目为2021年一期祁连山路主管网的延伸,途经枣曹路、长白山路等重要路段,终点位于山东欣旺达公司附近区域 [5] - 项目采用先进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以减少热量损失,并配备智能化监控设备进行实时参数监测与精准调节 [5] 项目经济效益与产业影响 - 集中供热可产生规模效应,节省企业设备投资、维护保养及人力成本 [4] - 稳定可靠的蒸汽供应将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4] - 项目服务于锂电新能源、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园区主导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3][4] 环境与社会效益 - 项目通过集中供热替代分散燃气小锅炉,可改善地区环境质量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4] - 项目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4]
多地招商部门莅临深企投考察指导
搜狐财经· 2025-09-30 13:46
公司业务活动 - 公司近期接待珠海高新区驻深圳招商组、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工信局、云南文山州驻深圳招商联络处等多个地方政府部门进行考察交流 [1][3][5][7] - 公司向政府部门详细介绍其产业招商优势、产业策略研究案例、项目储备及落地情况 [7] - 政府部门向公司介绍其区域规划、当地主导产业、载体资源及优惠政策 [7] 合作交流与未来规划 - 公司与各来访部门根据区域招商需求和产业发展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 [7] - 公司计划继续以务实专业精准高效的理念与更多地区开展深度产业规划咨询及委托招商一体化合作 [7] - 公司将持续推出优质项目投资信息并推动企业项目落地以助力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 [7]
从亮眼数据透视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央视网· 2025-09-30 10:30
中国经济运行态势 - 8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增势良好 [1] - 需求侧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零售额保持较快增长,服务消费潜力释放,信息服务业及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 [1] - 政策层面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 [3] 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关系 - 2024年中国与北欧国家贸易额达531.7亿美元,同比增长8.5% [4] - 2024年1至8月中国与北欧5国贸易额达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为同期中欧贸易两倍多 [4] - 北欧5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150亿美元,其中瑞典、丹麦对华投资额均超50亿美元,位居欧洲国家前列 [4][6] 文化产业与旅游消费 - 2024年中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7% [9]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达3.15万亿元,出游32.85亿人次,创下新高 [7][9]
加快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科技日报· 2025-09-30 09:30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战略定位与现状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支撑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1] - 当前大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但面临跨域协同薄弱、开放共享不畅等问题,亟待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1] - 大设施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国家主导与地方特色互补的世界级体系,上海光源、散裂中子源等标志性设施性能国际领先[2]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与区域协同 - 在基础研究前沿,散裂中子源精准解析材料微观结构,为量子材料、高温超导等前沿领域提供新研究方法[3] - 在应用与产业领域,同步辐射光源支撑芯片缺陷检测与药物设计,超算中心为AI训练及精准气象预报提供强大算力[3] - 大设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关键纽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三大创新廊道构建一小时实验圈,中西部节点城市加速布局特色设施[3]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与全球竞争 - 大设施加速向体系化、数智化、国际化演进,深度集成5G、人工智能、大数据,从单点运行向智能协同转型[2] - 未来大设施将聚焦深空、深地、深海等前沿方向,强化升级跨学科协同与开放共享能力[2] - 未来5-10年全球科技竞逐将聚焦极限能力前沿竞速,美国、欧盟、日韩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纷纷加快布局[5]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 - 大设施仍面临重基建轻科研倾向尚未根本扭转,部分领域重复布局与资源错配并存等深层结构性挑战[6] - 跨学科跨区域协同网络尚未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存在制度性梗阻,适配大设施全周期创新的人才引育体系有脱节[6] - 此类系统性短板严重制约大设施战略效能释放,亟待通过系统谋划与精准政策供给实现体系性攻坚[6] 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效能的政策建议 - 强化顶层设计与全周期治理,聚焦量子科技、核聚变能源、深空深地探测等国家战略必争领域,制定核心设施清单与区域协同图谱[7] - 深化协同联动与精准匹配机制,构建战略需求清单—设施参数库—攻关任务池智能匹配系统,试点国家实验室主导的设施托管模式[7] - 创新多元投入与开放共享生态,实施分类投入策略,基础类设施以中央财政托底支持,应用类设施构建财政引导+竞争经费+社会资本三元投资模式[8] - 重构人才培育与激励体系,设立大设施人才专项基金,打造研用育一体化培养基地,建立工程技术能力与科学研究贡献双轨职称评审体系[8]
铅酸蓄电池直面转型之痛
中国能源报· 2025-09-30 08:05
文章核心观点 - 铅酸蓄电池行业面临严峻的转型压力和生存挑战,与蓬勃发展的锂电池产业形成鲜明对比 [1][3] - 行业现状为“两头挤压”:上游受环保监管收紧和成本上涨影响,下游遭遇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市场替代 [8][9] - 行业正通过战略转型、技术升级和构建绿色竞争力来应对挑战,并寻求政策支持以促进高质量发展 [10][12][13] 行业现状与全球地位 - 我国是铅酸蓄电池最大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2024年产量约745.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 [5] - 2024年净出口2.46亿个,同比增长2.94% [5] - 行业长期以“低、小、散”的作坊式生产企业为主,自2018年12月1日起被取消出口退税政策 [5] 市场替代与竞争压力 - 在动力电池领域,锂电池已成为绝对主流,尤其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加速替代铅酸蓄电池 [9] - 钠离子电池凭借资源丰富、成本低等优势,已在低速电动车和储能领域展开应用,未来将在中低端市场形成强力竞争 [9] - 铅酸蓄电池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多年来一直在2%—4%的低位区间 [10] 企业财务表现与转型 - 南都电源2024年实现营收79.84亿元,同比减少45.56%,亏损14.97亿元,同比减少4260.62% [10] - 2025年上半年,南都电源营收同比下滑31.67%,净利润亏损2.3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25%,累计亏损额达17.29亿元 [10] - 天能股份2024年实现营收451.84亿元,同比下降5.37%,归母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下降32.09% [10] - 2025年上半年天能股份营收209.17亿元,同比下降3.26%,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下降27.26%,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下滑至15.02%和4.25% [10] - 包括南都电源、天能股份、骆驼股份在内的企业纷纷启动战略转型,压缩传统铅酸蓄电池业务比重,拓展锂电赛道 [10] 政策环境与骗税案例 - 深圳市税务局公布一起骗取出口退税案件,骗税团伙通过将铅酸蓄电池伪报为锂电池出口,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49亿元 [3] - 主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万元,其他18名涉案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十一年六个月不等 [5] 行业转型与绿色发展建议 - 铅酸蓄电池能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自我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率超过90% [12] - 有建议提出将部分铅酸蓄电池列入国家鼓励类出口产品目录,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12] - 行业需加快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并持续推进技术升级和自动化,构建绿色竞争力 [13]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召开 华民投三组基金合作落地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21:20
论坛概况 - 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产业发展论坛于9月28日召开,由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等单位指导,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华民投等单位主办 [1] - 论坛汇聚近300家上市公司和250多家国资机构,目标聚焦科技与产业融合、国资投资机构赋能,探索上市公司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新路径 [1] - 论坛秘书长强调该论坛是国内唯一以产业为视角观测上市公司发展、孵化、转型与扩张的论坛,核心是让资本服务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 [1] 基金合作落地 - 第一组签约聚焦“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基金与拟落户浦东项目合作意向”,旨在助力一批优质企业在浦东新区发展 [1] - 第二组签约围绕“华民上市公司产业发展母基金合作”,旨在与上市公司合作设立产业子基金进行产业链布局,首只母基金已与大理州合作成立,并与上海青浦投控、湖南衡阳、山东威海推进合作 [1] - 第三组签约关于“上市公司产业发展CVC基金(新材料基金)”,上市公司裕同科技与泰州达成合作,共同拓展新材料和人工智能领域 [2]
光耀太行·红土巨变 | 平定:向着“胜利”再出发
央广网· 2025-09-29 20:20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七亘村利用红色旅游资源,10年内吸引投资约2.3亿元,建设文旅基础设施,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近5倍[3] - 平定县拥有15处红色文化遗址,通过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旅游布局,全县景区年接待游客量达90多万人次[3][6] - 七亘村结合红色资源与绿色生态,开发野生连翘深加工产业,形成农特产品产业园[3] 陶瓷砂器产业升级 - 平定莹玉陶瓷有限公司年产值约1.4亿元,产品从日用陶瓷升级至高端定制和乌兰茶晶紫砂系列[7] - 截至2024年底,平定县共有陶瓷企业202家,从业人员3600余人,拥有专利73项,注册商标32个[9] - 平定砂陶产业目标2025年产值突破8亿元,正在申报国家地理商标,并开发文化内涵新产品[11] 富硒农业经济扩张 - 平定县富硒耕地面积约23万亩,土壤硒元素含量是全国均值的2.44倍,已建成富硒农产品示范基地4.1万亩[12][15] - 西峪掌村玉露香梨销售额从2022年45万元增长至2024年70万元,农户人均年增收1.5万元[14] - 全县认证富硒农产品66个,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13家,产业年产值达3.5亿元,覆盖12类产品[15]
山西出台《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9:51
山西出台《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新网太原9月29日电 (记者 杨杰英)29日,山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法规新闻发布会在 太原召开。会上,山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段宝燕就此前会议表决通过的《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关情况作新闻发布,并对《决 定》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段宝燕表示,当前山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和全方位转型的窗口期,必须破解对传统生产力的路 径依赖,系统性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此举旨在通过人大的立法引领和保障作用,汇聚先进生产要素,建 立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决定》为山西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清晰路径。其核心在于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因地制宜发展具 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根据《决定》,山西设定了明确目标:力争实现科技创 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升,构建起富有山西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在经济社会全面 绿色转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总体目标,《决定》规划了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体制改革和人才集聚五大领域的 立体化实施路径。 科技创新被置于核心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新华财经· 2025-09-29 16:27
宏观经济总体态势 -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并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1] - 当前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需进一步巩固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加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做好政策预研储备,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政策 [2] 工业企业表现 - 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从1-7月的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 [1] - 工业企业单月利润增速由7月份的下降1.5%转为8月份增长20.4% [1] 消费领域表现 - 前8个月全国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20% [1] - 前8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长5.1% [1] 投资领域表现 - 前8个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1% [1] - 前8个月信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34.1% [1] - 前8个月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8.0% [1] - 前8个月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6% [1] 外贸领域表现 - 8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5% [1] - 出口和进口连续三个月实现双增长 [1]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2.8% [1]
玉门市聚力三大核心任务 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中国发展网· 2025-09-29 14:02
立足"工业强市"的战略布局,玉门市正以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近年来,全市以项目建设、 企业培育、产业升级为核心抓手,立柱架梁,精准落子,通过强化"项目为王"的牵引作用、健全"梯度培育"的生 态体系、明晰"产业升级"的主攻方向,系统推动工业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构筑起支撑长远发 展的强大竞争优势。 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打通落地"快车道" 在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的酒泉西部天成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内,生产线升级改造工作正有序进行,工人们专注 地进行设备调试与检测。企业发展的信心,很大程度上源自玉门市在打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上的不懈努力。 "自2018年落户玉门以来,从项目申报、落地到日常运营,都有专人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手续办理便捷高 效。"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方毅深有感触地说。 聚焦优质企业梯队建设,玉门市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按照"梯度培育、分级实施、动态管理"原则, 完善从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库,构建覆盖企业孵化、成长、壮大 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指导体系。 巨化现场施工现场,岑文哲/摄 2025年,玉门市计划实施重点投资项目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