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宇宙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各区进入“两会”时间
每日商报· 2025-05-29 07:18
商报记者 潘婷婷 严佳炜 周雨菲 骆静怡 周振琪 陈敏娜 通讯员 柳景春 桂慧君 李凌婧 谢雯艳 胡心怡 张 文杰 涂心如 随着市"两会"的闭幕, 这些天,杭州各个区县(市)纷纷开始了自己的"两会"。过去的一年,各区县 (市)都取得了哪些成就?新的一年,又将展开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工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上城区 "有意思"! 打造彰显人文魅力城区独特韵味 "两镇六街区"加快亮相 全力构建具有西湖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域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夜游德寿宫、打造创新文化秀场,城市漫步线路5条,推出"上城美宿图 谱"……在上城,"有意思"的文旅体验越来越多。 在上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记者看到了2025年上城的一些关键词:"产业格局""消费 活力""发展活力""宜居""人文魅力""美好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上城区要打造彰显人文魅力城区独特韵味,打造文旅体融合新场景就是其中一个重点, 将实施景区景点和特色街区微改精提,创新夜游德寿宫、吴山雅集等沉浸式文旅体验活动,争创省4A 级景区城。 在上城,将有更多"有意思"的体验。今年上城将创新文化秀场建设,打造城市漫步线路5条,推出"上城 美宿图谱"。不 ...
一座太行山庄的国际文旅实验
中国新闻网· 2025-05-28 18:14
文旅产业转型 - 山西文旅产业正从"资源依赖"转向"创意驱动",通过"荆浩文化+元宇宙+新消费场景"的组合拳实现转型 [1] - 澳涞山庄以"文化+生态+数字"的产业矩阵,将"沉睡资源"转化为"振兴资本",打破传统"门票经济"模式 [3][7] - 元宇宙技术被应用于影视拍摄、短视频制作、动漫游戏等领域,实现"一源多用"的生态闭环 [5] 项目特色与创新 - 山庄融合荆浩画派文脉与元宇宙技术,使山水画"动"起来,打造差异化文旅体验 [1][5] - 构建"新烟火气"生活场景,包括晨间慢跑、八段锦、围炉煮茶、篝火造梦夜等互动体验 [4] - 住宿空间设计融合东方美学与自然野趣,如新中式客房、星宿主题房、湖景别墅等 [5] 商业模式与业态拓展 - 采用"生态圈经济"替代传统门票模式,通过"艺术IP+生态经济"(如星光林项目)实现收益反哺乡村 [7] - 整合周边空心村闲置院落打造"太行山写生基地集群",形成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循环 [7] - 拓展"文旅+体育"业态,承办世界智能攀岩大赛亚洲赛事,依托峡谷崖壁开发垂直赛道 [7]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项目带动返乡创业,激活峡谷村落闲置资源,促进年轻人回流与乡亲增收 [3] - 为资源型地区转型提供样本,展示山西"从煤海到林海、从矿区到景区"的实践路径 [1][7] - 通过跨界联动(如文艺工作者植树、攀岩赛事)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国际关注度 [7]
Meta Platforms重组AI团队为双引擎架构 加速产品迭代
环球网· 2025-05-28 09:57
公司战略调整 - Meta Platforms计划对AI团队进行重大重组,拆分为两个独立部门,分别聚焦基础技术研发与产品化应用 [1] - 此次调整标志着公司战略重心向AI驱动的商业化加速倾斜 [1] - 重组旨在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并加快AI技术在社交、元宇宙等核心业务中的落地速度 [1] 行业竞争背景 - OpenAI、谷歌等企业在生成式AI领域进展迅猛,Meta在AI产品化速度上相对滞后 [3] - Meta在元宇宙硬件(如Quest头显)和社交AI功能(如Instagram的AI滤镜)上已有布局 [3] - 通过拆分团队,Meta试图打破"研发-应用"间的壁垒,加速AI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3] 业务转型需求 - AI已成为社交平台内容推荐、广告精准投放的核心驱动力,重组后的团队将更高效地优化现有产品体验 [3] - 元宇宙作为Meta的长期战略,高度依赖AI在虚拟人交互、空间建模等领域的突破 [3] - 技术转化部门的设立或为元宇宙生态的完善提供支撑 [3] 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 - Meta在重组前已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强化AI能力,例如2023年投资了多家AI初创公司 [3] - Meta发布开源大模型Llama 3,试图在生成式AI领域建立话语权 [3] - 团队拆分或进一步整合内外部资源,推动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形成闭环 [3]
文化中国行|从“技术集群”到“场景生态” 数字文化产业进化论
央广网· 2025-05-28 08:45
数字文化产业现状 - 南京雨花台区文化企业超3700家,形成互联网信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数字创意设计、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并布局文化元宇宙领域,构建"4+1"数字文化产业格局 [1] - 2024年全区规上文化企业中,数字文化类企业占比超70%,营收占比达80%以上,数字文化产业成为主力军 [10] 技术底座创新 - 南京维赛客网络科技自主研发VS·work元宇宙引擎,实现多人联动操作及数据实时同步,应用于医疗元宇宙领域如"智联康复元诊疗平台" [2][3] - 南京睿悦信息科技将AI与XR引擎融合,推出无代码AI交互内容创作平台Nibiru Creator,降低三维数字内容创作门槛,应用于教育领域 [3][5] 场景应用与消费创新 - 南京功夫豆科技推出智能打印生态,覆盖文旅场景如定制冰箱贴服务,已落地全国百余家5A级景区 [6][7] - 南京汇智互娱网络科技推出"数字人平台",整合数字人、大模型等技术,应用于直播电商领域,如"苏货直播"新农人培育行动 [7][10] 企业案例与技术亮点 - 维赛客VS·work引擎实现虚拟空间"沉浸在场"协作,医疗应用支持远程诊疗与康复训练 [3] - 睿悦信息Nibiru Creator平台支持文字生成360度场景和3D模型,提升教育课件制作效率 [5] - 功夫豆"贴米PADA"自助终端将数字记忆转化为实体文创,推动景区衍生品收入 [7] - 汇智互娱Carrot AI大模型驱动数字人主播,增强直播趣味性与互动性 [7][10]
深圳文博会刚落幕,千万级合作大幕又拉开
新华日报· 2025-05-28 07:44
展会成果 - 江苏展区在5月22日至26日接待观众超15000人次,企业现场交易额超230万元,意向交易额约7800万元 [1] - 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短短几天销售近200万元,并与广东省文交所等单位签约共建"版权要素交易服务平台" [1] - 东海水晶展台收获几十万元现场交易额,并收到中国工艺美术馆等机构的合作邀约 [2] - 高淳陶瓷展台吸引多家企业洽谈陶瓷酒瓶、摆件及联名款合作 [3] 企业合作与创新 - 江苏卓易文化计划以版权要素交易服务平台为链接,构建大湾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共创生态,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 [1] - 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与南京睿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探讨合作,可能拓展产品线,结合数据采集与场景内容 [2] - 江苏华艺集团的非遗扎染智能机器人生产线产品吸引贵州、中国非遗馆等机构合作意向,多地企业提出代理需求 [2] -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与宁夏文旅集团等洽谈采购需求,江苏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深圳来画"合作VR项目 [3] - 江苏博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中国旅游集团等设备采购需求,扬州绒花传承人刘梅与多家企业洽谈合作意向 [3] 市场方向与趋势 - 东海水晶展台发现私人定制、高端定制为展会最大收获,多家私域客户预约进一步洽谈 [2] - 高淳陶瓷展台品牌宣传效果显著,企业提出非遗产品联名款意向,如铜器与陶瓷结合 [3]
京东方290亿投建产线全面量产 四年462亿研发构建“屏之物联”
长江商报· 2025-05-28 07:22
生产线全面量产 - 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于5月26日实现全面量产,总投资290亿元,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设计月产能达5万片 [1][2][4] - 该生产线为全球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VR用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聚焦LTPO、LTPS、Mini LED等高端显示技术,产品覆盖VR显示面板、IT显示面板、车载显示面板等领域 [4][5] - 生产线采用1500mm×1850mm的6代线玻璃基板,配备最先进生产设备,整合多条成熟产线经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 [4] 技术创新与环保成果 - 京东方LTPO技术融合LTPS高迁移率和Oxide低功耗优势,实现1500PPI以上超高像素密度,自主开发的2117PPI Real RGB显示屏达LCD行业最高分辨率 [5] - 生产线通过洁净室气流集控、人工智能温湿度调节等技术,实现供热回收使用率100%、纯水回用率80%、污染物排放均值低于标准50% [5] - 智能排产、预测性维护等应用使工艺稳定性和良率分析效率提升20% [5] 研发投入与专利布局 - 2021-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达461.6亿元,连续四年超100亿元(2024年131.23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30.14亿元,同比增长10.58% [3][8][9] - 公司每年将营收的7%投入研发(1.5%用于基础与前沿技术),累计自主专利申请超10万件,2024年新增专利超8000件(发明专利占比90%,海外专利33%) [9] - 专利覆盖柔性OLED、传感、AI等领域,连续7年进入IFI美国专利授权排行榜全球前20位 [9] 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2024年营业收入1983.81亿元(同比+13.66%),净利润53.23亿元(同比+108.97%);2025年一季度营收505.99亿元(同比+10.27%),净利润16.14亿元(同比+64.06%) [8] - 全球每四个智能终端就有一块显示屏来自京东方,公司已从"缺芯少屏"破冰者发展为显示行业龙头 [7] 战略规划与产品交付 - 构建"屏之物联"技术架构(器件层、终端层、平台层、应用层),打造半导体显示、物联网创新、传感器件三大技术策源地 [3][9] - 16英寸240Hz电竞笔记本屏幕、2.24英寸VR显示器件等产品已交付联想、雷神、广汽等客户 [2][5] - 新管理团队上任,冯强出任CEO,其1998年加入公司,曾任副董事长、执行副总裁等职 [10]
“蹭热点小能手”吉宏股份港股上市,公司去年营收净利同比双降
新京报· 2025-05-27 12:07
上市情况 - 吉宏股份于5月27日在港上市,股票开盘价为11港元/股,盘中涨幅多次超过60% [1] - 公司以7.68港元/股的最终价格发行H股,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海外市场拓展、扩大品牌组合及发展自主品牌等 [2] - 公司实现"A+H"两地上市,境外营收占比超六成 [2] 业务结构 - 公司形成跨境社交电商业务及纸制快消品包装解决方案业务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1] - 2024年电商业务营收33.66亿元,占比60.87%,同比下降20.93%;包装业务营收20.99亿元,占比37.97%,同比增长0.14% [3] - 分产品看,包装-纸盒纸箱营收11.98亿元,包装-食品包装营收4.23亿元同比增长30.80%,包装-纸袋营收3.88亿元同比增长18.97%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55.29亿元,同比下滑17.41%;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滑47.28% [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46.71% [5] - 总资产35.03亿元,较年初下降2.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2.02亿元,较年初下降3.44% [5] 市场分布 - 2024年境内收入20.37亿元,占比36.84%;境外收入34.92亿元,占比63.16% [5] - 境外收入同比下降20.37%,境内收入同比下降11.78% [3]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积极拓展海外业务 [5] - 拟通过加强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在海外建立包装生产基地等方式,打造"中国标准+本土化服务"模式 [5] 历史沿革 - 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7年拓展跨境社交电商业务 [6] - 多次涉及区块链、口罩、元宇宙、白酒、ChatGPT等热点概念,被深交所多次发函质疑蹭热点 [6][7][8] - 2021年拟收购贵州钓台贡酒业有限公司股权未果,2022年拟投资元宇宙相关公司,2023年投入ChatGPT技术研发 [7][8]
数字化转型,殡葬业不可错失的发展契机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26
殡葬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观点 - 殡葬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起步阶段,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时效性、空间性、全息性和仿真性的"四个超越",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9][22] - 数字殡葬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终端应用性创新,需结合殡葬服务场景挖掘需求,协同供给侧共同实现转型[2][12] - 数字化转型将引发殡葬习俗变革,传统设施心理价值可能淡化,元宇宙仿真技术使逝者以数字人形式永存[9][22] 殡葬数字化转型的三大优势 时间优势 - 数字化可优化礼仪程序时间节律,实现快捷/延时服务及逝者形象按需再现,突破传统时间限制[6] - 支持丧仪信息高效传递、悼念文辞快速处理,满足守时行礼的情感诉求[6] 空间优势 - 通过数字传播实现异地同步悼念,消除地理阻隔(如黄帝陵全球共祭场景),达到"临礼"效果[7] - 结合时间优势形成时空协同,使远程参与者获得与现场无差异的体验[7] 仿真优势 - AI模拟技术使逝者以数字人形态在元宇宙中复活,具备拟人思维和应答能力,实现生死两界交流[8][9] - 较传统虚拟手段(画像/照片)有质的飞跃,可触发殡葬习俗根本性变革[8][9] 殡葬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应用场景创新 **殡仪服务** - 逝者人生文化数字化留存与活化展示[13] - 殡礼现场超时空播映及个性化礼境快速设计[13] **墓葬服务** - 建立触摸式墓址查询系统与骨灰存放动态数据库[13][14] - 开发智能化语音应答咨询终端[14] **祭祀服务** - 多媒体祭祀活动播映与自助式网上纪念园[16][17] - 祭祀用语智能检索及大型公祭数据实时统计[16][18] 实施策略 - 明确殡葬业兼具供给侧(服务提供)和需求侧(技术引进)双重属性[13] - 需跨行业协作实现技术融合,重点聚焦客户端应用创新而非源头技术研发[12][18] 数字化转型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 通过"四个超越"(时效/空间/全息/仿真)形成新质生产力,但需保留人性化服务不可完全替代[21][22][23] - 属于颠覆性技术革命,需从战略层面评估其对殡葬业服务升级的推动作用[19][21] - 历史经验表明技术革命与社会进步螺旋递进,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1]
全面展现“最杭州、新上城”风采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上城区经济发展 - 上城以"产业突破"破题,统筹推进"八大行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区域新动能新优势加速集聚 [7] - 今年以"狠抓落实"为号角,18个优质产业项目落地、12宗地块出让,群核科技等新锐企业蓬勃生长 [8] - 聚焦"时尚消费+总部经济"双核驱动,打造千亿级国际时尚消费中心,力争三大商圈销售额突破500亿元 [9] 时尚消费经济 - 毛戈平美妆杭州湖滨步行街首家旗舰店启幕,外立面双层设计别具匠心,成为新地标 [4][9] - 去年成功打造全市首条亿元时尚主理人大道,三大商圈实现销售额超480亿元 [9] - 今年计划新招引优质品牌企业30家以上、全国首店旗舰店40家以上 [9] 总部经济 - 富春路成为浙江首条百亿税收大道,22幢税收过亿楼宇 [9] - 今年建设第二条税收百亿大道,招引高能级总部项目55个以上,力争税收亿元楼宇80个 [9] - 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汇聚165家省级以上持牌机构,金融业增加值679.5亿元全省第一 [10] 产业升级与未来布局 - 钱塘智慧城新增工业上楼空间35万平方米,建设绿色低碳工业园、机器人产业园 [10] - 计划招引数字能源、数字时尚、智能物联链主企业10家以上,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 [10] - 实施未来产业"双百工程"倍增计划,重点发展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 [11] 文化产业与文旅融合 - 德寿宫开启夜间音乐Live模式,成为杭州首个博物馆夜间音乐展演空间 [2][17] - 深入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推动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利用 [16] - 今年文化产业增加值目标增长6.5%以上,培育游戏动漫、演艺文创等新型业态 [17] 城市更新与民生工程 - 晓霞弄改造后成为热门打卡地,引入半朵悠莲、南泊山咖啡等年轻业态 [13] - 今年启动十三湾巷等片区城市更新,创建城乡风貌样板区2个、未来社区12个 [13] - 新增普惠性托位300个以上,打造全龄友好示范城区 [15]
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5-27 11:13
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 - 杭州优链时代科技公司推出全球首台可大规模商用的3D数字人智能设备,140个高清摄像头可在1秒内完成数据采集,5分钟生成与真人几乎无异的3D数字分身 [1] - 该技术已应用于文旅、高校教学、元宇宙影视、沉浸式游戏体验等多个场景,实现数字身份的多角色体验 [2] 气体检测与安全技术 -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研发的快照式热红外高光谱视频成像仪可在几毫秒内拍摄包含9个光谱信息的气体照片,识别117种常见可燃有毒气体,灵敏度达百万分之一浓度 [2] - 该技术可实时显示气体扩散的形状、方向和浓度分布,已应用于航天领域及大型化工企业的安全检测场景 [2] 科技成果展示与转化 - 2025年浙江省"全国科技活动周"展示近200项前沿科技成果,覆盖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 - 活动设置科创成果和生态服务两大展区,同步举办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