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

搜索文档
又一个高端户外品牌进中国,“下一个始祖鸟”的牌桌有点挤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04 11:41
品牌背景与定位 - Norrøna是1929年成立的挪威高端户外品牌 昵称"老人头" 与Klattermusen Haglöfs并称北欧三大户外巨头 有"北欧始祖鸟"之称[4] - 品牌早期生产皮质背带 帆布背包等耐用户外装备 1939年因苏芬战争转向军需品生产[4] - 1976年成为欧洲首个采用Gore-Tex面料的户外品牌 比始祖鸟早22年推出相关产品[5] - 产品覆盖徒步 攀登 滑雪等场景 以技术创新和鲜亮配色著称 全球仅39家独立门店[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核心科技包括Dynatec抗撕裂技术和PrimaLoft抗湿保暖材料 可承受8000米级冰川摩擦[9] - 首创山地隧道帐篷 背包监控系统等装备 冲锋衣价格区间1789-9794元 最贵Lofoten系列[9][10] - 设计采用斯堪的纳维亚极简风格 搭配脂鲤蓝等大胆配色 与始祖鸟的沉稳山系风格形成对比[11] 中国市场挑战 - 缺乏正式中文名 香港台湾译名"挪威那"辨识度低 品牌故事相比始祖鸟缺乏记忆点[17] - 2016年首次进入中国由三夫户外代理 因版型不适配亚洲身材 3年内退出市场[19] - 始祖鸟被安踏收购后定位"运动奢侈品" 2024年收入超20亿美元(145亿人民币)[20] 当前市场策略 - 2024年通过滔搏二次进入中国 将开设独立旗舰店 滔搏负责全链路运营[6][21] - 中国户外消费转向高性价比 始祖鸟Q1净增门店0家 显示高端市场增长放缓[21] - 滔搏此前成功运营HOKA 凯乐石等品牌 有望改善Norrøna本土化运营[22]
假期突传重大!大摩喊话A股:外资跑步入场!对节后股市有3大影响
搜狐财经· 2025-06-01 12:01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概股评级 - 摩根士丹利将中概股评级上调至"与大牛市同步" [1] - 这一评级调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预计对节后A股产生深远影响 [1] - 作为全球知名投资机构 其动向通常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1] 外资涌入中国市场 - 摩根士丹利发布乐观评估 认为A股和港股市场有潜力迎来更多外资流入 [2] - 特别看好港股市场前景 并列出三个关键信号 [2] - 评级上调具有深远象征意义 可能提升A股和港股的国际投资吸引力 [2] A股和港股后市展望 - A股市场将迎来多项政策支持 政府和国家队介入将稳定股市 [4] - 人民币升值因素将推动市场健康发展 [4] - 外资流入超出预期 更多资金将从美股及美元资产撤离 转而流入中国市场 [4] 摩根士丹利的影响力 - 该机构国际声誉使其市场预测具有极高参考价值 [6] - 在经济复苏背景下 其乐观言论可能引导其他外资机构投资决策 [6] - 类似行业龙头看好同行 会增强市场信心 激励更多国际资本涌入 [8] 对节后A股的潜在影响 - 吸引更多外资流入 为股市注入新鲜资金流动性 [8] - 大幅提振投资信心 可能助涨中概股表现 [8] - 提升中国市场国际声誉 吸引全球更多资本关注 [8] 中国市场长期前景 - 摩根士丹利表态为中国市场注入新信心 可能成为外资涌入催化剂 [10] - 中国资产有望成为全球投资者优选 甚至可能取代美股和美元地位 [10] - A股和中概股有望迎来更多资金流入 支持后市行情上涨 [10]
高盛:中国市场,分化正在进行时!
智通财经网· 2025-06-01 09:36
小盘股与大盘股分化 - 成交量分布:本周微型股成交占比触及历史新高,沪深300成交占比创历史新低 [1] - 表现分化:市值越小表现越好,Wind微型股指数周涨幅达3.8%,沪深300指数下跌0.6% [1] - 估值差异:中证2000指数市盈率136.9倍,沪深300指数仅12.5倍 [1] 市场参与者结构 - 微型股由国内散户和游资主导,沪深500及以上大盘股由国内外机构主导 [2] - 散户保证金余额近两个月维持在1.8万亿元,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4] - 公募基金股票持仓比例降至70.61%,创4月以来新低 [4] 衍生品市场信号 - 中国境内指数看跌-看涨偏斜指标接近一年高点 [9] - 衍生品交易集中于"地板互换"策略(指数期权多头+看跌期权) [9] - 投资者对短期上行缺乏信心,但对境内股票指数持试探性乐观态度 [9] 行业表现与驱动因素 - 中大盘指数反映经济基本面,微型股代表流动性和散户情绪 [2] - 科创板50指数市盈率高达139.2倍,中证2000指数市盈率136.9倍 [1] - 投资者将更聚焦个股精选而非宏观驱动,因缺乏重大催化剂 [11]
外企争相在华深化科研布局
经济日报· 2025-05-28 06:40
另一方面,中国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开放试点、取消准入限制等一系列政 策部署,以务实行动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索尼4月初宣布中国本土化生产计划后的首台出厂设备。这项成果的落地,不仅成为外资企业在华 深化本土制造与交付能力的最新实践,也为中国高端科研仪器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 这正如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中国业务负责合伙人李瑶所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素 联动,正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有优势。新兴外资资本开始更多关注中国机遇,持续加码投资中国。 外资企业融入中国市场创新潮,投资兴业的氛围越来越浓。通过升级产业链,外资企业加大力度在中国 进行产品开发、研发投入,也激发了中国市场的创新活力,为中国高端制造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发挥了 重要作用。 近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生命科学业务迎来重要进展——首台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光谱细胞分析仪出 厂,并于4月底运抵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锦州医科大学。 外资企业将自己的核心产品进行中国国产化布局,推进"在中国制造"向"为中国研发"转变,是近年来众 多外资企业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并将其作为全球研发基地的一个缩影。 今年1月份,西门子医疗总投资 ...
黄仁勋:不会再有另一个中国市场,如果就这样退出实在可惜
快讯· 2025-05-27 17:23
近日,黄仁勋在一档谈话节目中表示,不会再有另一个中国市场了,靠其他市场的崛起来取代中国市场 的想法并不符合逻辑,如果就这样退出实在是太可惜了。(智通财经) ...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共话“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中国基金报· 2025-05-25 12:47
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 - 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复杂多变背景下,资产配置和中国市场机遇成为投资焦点 [1] - 论坛聚焦全球资产配置新格局,探讨中国市场投资潜力,邀请顶尖专家分享见解 [1][3] 中国市场投资价值 - 中国市场估值低(PE约12倍),房地产和消费趋稳带动经济企稳,个股股息和收益增长可观 [11][26] - 国际投资者低配中国股市,建议未来6-12个月超配中国股票 [21] - 人民币是新兴市场最稳定货币之一,中国资产与全球资产联动性低,可提升组合风险回报比率 [9][28] 行业与公司韧性 - 关税不确定性下,聚焦本土市场、供应链能力强的公司更具韧性,可获取更多市场份额 [18] - 消费领域拥有定价权的公司(如航运、物流)可化危为机,区域性物流公司需求恢复 [3][19] - 传统企业(如港股高股息国企)和创新经济(互联网、电动汽车)均提供稳定回报 [7][28] 资产配置策略 - 区分短期流动性组合与长期投资组合,长期组合需分散投资以应对市场波动 [20] - 工具推荐:互认基金、ETF互通、QDII基金等助力内地投资者分散风险 [5][22] - 美股高估值和政策不确定性推动资金转向非美资产(如欧洲、亚洲市场),但趋势非永久性 [22][23] 区域投资机会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重要引擎,深圳创新力强,成为投研重镇 [25] - 欧洲结构性复苏吸引资金,新兴市场本币债受关注 [13][21] - 其他亚洲市场:印度估值合理,泰国旅游业长期机会,中国台湾和韩国主导芯片领域 [24] 科技与ESG进展 - 中国科技领先(AI、机器人、生物科技),ESG信披显著提升,与国际标准接轨 [27]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推动碳中和目标,企业治理改善 [26][27] 政策与市场误解 - 客户误解包括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回报,实际中国企业更注重股东价值(如股票回购) [29] - 监管透明性、内需刺激政策(如提高股息支付)是外资关注重点 [29]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多位国际品牌高管财报季密集发声
观察者网· 2025-05-23 17:20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分析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全球首个基于真实消费者行为的品牌榜单CBI500,涵盖156个国际品牌[1] - 国际品牌在多个行业占据榜首位置:苹果(3C数码)、欧莱雅(美妆)、耐克(运动户外与服饰)[1] - 榜单前1000品牌中国际品牌占比29.8%,前500名升至31.2%,前100名达36%[3] - 上榜中外品牌呈现"七三开"格局,美国57个品牌上榜居首,日本28个,欧洲合计53个[12] 头部品牌表现 - 苹果以100分综合评分位居榜首,品牌词搜索量19.85,客单价3.62[2] - 华为(95.3分)和小米(95.13分)紧随苹果之后,在3C数码行业形成三强格局[2] - 茅台以92.62分位列第7,客单价达3.92,在食品行业表现突出[2] - 运动品牌中耐克(91.25分)领先李宁(88.52分)和阿迪达斯(87.46分)[2] 国际品牌中国市场战略 - 欧莱雅北亚总裁表示"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2025Q1中国区业绩优于市场平均水平[5] -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连续七个季度增长,2024年营收重回双位数[5] - Crocs中国市场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64%,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5] - 优衣库电商渠道占比25%,目标提升至30%,2024年双11直播销售额增长50%[8] 行业格局与趋势 - 美妆行业国际品牌优势明显,TOP100中14个美妆品牌有11个为国际品牌[12] - 3C数码行业本土品牌崛起,华为、小米等与苹果形成竞争[2] - 新兴行业如AI智能机器人领域,宇树科技超越佳明、三星等国际品牌[13] - 2023Q1至2025Q1中国线上消费品牌指数(CBI)从59.42升至63.38[10] 资本市场动向 - 桥水基金一季度增持阿里540万股,新买入京东278万股,加仓拼多多50万股[15] - 景林资产同期增持阿里、百度、拼多多等中概股[15] - 贝莱德认为中国出口韧性超预期,政策支持将提振投资者信心[15] - 中国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加大,股东回报预期提升[15]
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高管发声:“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5-23 11:30
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 - 156个国际品牌上榜"全球品牌中国线上500强榜单"(CBI500),在3C数码、美妆、运动户外与服饰、医疗健康营养、宠物等行业登顶榜首 [1] - 国际品牌在榜单的亮眼表现源于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投入,中国已成为许多国际品牌的第一大市场 [1] - 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博万尚表示将持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秉持长期主义深耕中国市场 [1] - 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业绩连续七个季度实现"有质量的增长",2024年全年营收重回双位数增长 [1] - Crocs中国市场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6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2] - Lululemon 2024财年中国大陆市场增长39%,在品牌全球市场中的占比由2023年的10%提高到13% [2] - 迪桑特在华年销售从2016年的0.2亿元增长至2024年逼近百亿元,中国市场表现远超日韩的低个位数增长 [3] 国际品牌在中国电商市场的策略 - 多个国际品牌在中国的线上成交引领了品牌整体增长,电商市场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2] - 优衣库电商渠道约占总销售额的25%,目标是将电商提升到总销售额的30% [2] - 迪桑特有效利用直播,2024天猫双11品牌直播间贡献大促30%以上的销售占比 [3] - 天猫88VIP年度合作品牌规模同比增长超300%,覆盖超千家头部品牌,这些品牌一半以上的生意由88VIP贡献 [3] - 德国男装品牌HUGO BOSS通过88VIP合作拓展了25岁到30岁的中产女性人群 [3] - 2024年一季度487个海外品牌在天猫国际开出中国首店 [5] 国际品牌在细分行业的优势 - 国际品牌在中国美妆、运动户外行业的优势显著,上榜数量占比近7成 [4] - 美妆TOP100的14个品牌中国际品牌占11个,包括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等 [4] - 国际品牌凭借长期技术积淀和上游产业优势,在功效护肤、医美等品类占据消费者心智 [5] - 运动户外领域国际品牌表现亮眼,耐克、阿迪达斯分别位列榜单第8、第10 [5] - 运动户外国际新锐品牌如HOKA、昂跑、Salomon等2024年在中国市场增速普遍超25% [5] 榜单的编制与意义 - CBI500是全球首个完全以真实消费者行为为基础的品牌榜单,整合了电商平台上千万量级品牌的消费大数据 [1] - 榜单首次引入"新锐度"指标,强调创新导向,反映中国市场特色 [6] - 榜单对于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6]
多家国际金融机构看好中国市场,摩根大通高管:中国经济展现出“非常好的势头”
环球时报· 2025-05-23 06:58
22日,在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举行期间,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贸易规模 达3296.8亿元,同比增长5.6%,对中东欧国家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双边贸易总值为1422.7亿美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3%,高于中国进出口整体增速2.5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高志豪在合作对话会上说,中欧两国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与中国的合作不仅为欧洲提供了市场,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 互利共赢。"许多欧洲企业依然看好中国模式的长期潜力。正是这种信心让我们坚信当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深欧中互动。我们需要找到解 决关系中障碍的办法,就未来的合作路径达成共识,并持续为双方创造价值。" 摩根大通中国区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妍妮表示,摩根大通见证了中国各行业的复苏,外国投资者寻求多元化投资的兴趣不断增长。她说:"过去12个 月的发展确实令人鼓舞,外商的直接投资有所增加,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量出现了广泛复苏。" 据摩根大通网站消息,摩根大通第二十一届全球中国峰会将于22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陈妍妮表示:"过去20年, ...
“中东资本”卡塔尔控股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外资不断加仓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5-22 23:46
华夏基金股权变更 - 卡塔尔控股公司获批成为华夏基金持股5%以上股东 受让天津海鹏持有的10%股权(2380万元人民币出资)[1][4] - 此次交易对价为4 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 64亿元) 对应华夏基金估值326 4亿元[8] - 华夏基金当前股权结构:中信证券持股62 2%(1 48亿元出资) 迈凯希金融持股27 8%(6616 4万元出资) 卡塔尔控股持股10%[4] 华夏基金经营情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 华夏基金管理公募资产总规模1 91万亿元 国内排名第二 其中货币基金6992亿元 股票型基金6712亿元[4]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 31亿元(2023年73 27亿元) 净利润21 58亿元(2023年20 13亿元)[8] 外资布局中国资管行业 - 自2020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后 已有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 包括贝莱德、富达、路博迈等[9] - 外资公募密集增资:联博基金注册资本增至5亿元(增资2亿元) 富达基金增至1 82亿美元(累计增资5轮) 路博迈基金增至5 5亿元(累计增资4次)[9][10] - 贝莱德基金注册资本增至12 5亿元(增幅25%) 安联基金注册资本翻倍至6亿元[10][11] QFII资金动向 - 2024年一季度QFII重仓760家A股上市公司 持股市值前列包括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等[11] - 中东主权基金活跃: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持仓24只A股(市值54 93亿元 环比+36 95%) 阿布扎比投资局持仓27只A股(市值超106亿元 环比+7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