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应链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推介会在京召开,共启中国食品供应链新纪元
产业现状与趋势 - 粉类产业正从地方风味向国民经济支柱跃迁,通许酸辣粉、河曲红葱、桂林米粉等特色产业展现地域风味产业化成果 [2] - 消费者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科技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供应链效率提升通过前端成本集约化实现"又好又便宜"的消费体验 [3] - 粉类产业呈现消费升级、电商链接与政策扶持的协同效应,传统产业与智能制造融合潜力显著 [3] 供应链创新与技术突破 - 供应链创新聚焦工艺突破、风味标准、保鲜技术等五大领域,"链式思维"成为产业升级引擎 [3] - 南京农业大学揭示《鲜食粉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实践路径,尚普咨询提出供应链效率外溢逻辑 [3] - 紫林醋业构建"242"国家级及省市级科创平台,2024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实现传统制造向创新智造跨越 [4] - 丽星集团46年薯粉智造之路:1990年自主研发国内首台粉皮机,2021年创新"涂布蒸煮鲜湿粉"工艺重塑鲜粉口感标准 [4] 企业案例与市场动态 - 立达老汤作为国内首家老汤工业化企业,建设年产50万吨产业园引领天然调味潮流,肥汁米线、螺蛳粉等爆款出自其手 [5] - 麻六记铺设10万线下网点,通过"产品+场景"双驱动实现增长,定位餐饮食品零售 [5] - 京东超市合作破亿品牌超500家,粉类食品增长空间广阔,将深化品类渗透与跨品类合作 [5] - 乐百氏创新添加GI值仅8的塔格糖,破解"想喝怕胖"消费痛点 [5] 行业组织与全球化布局 - 成立国内首个"中国粉链产业专家智库",将发布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并开展企业调研 [4] - 启动"中国食品产业供应链全球行",计划对接东南亚原料基地、欧洲零售渠道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6][9] - 发布"2025供应链创新企业"名单,包括乐百氏、丽星、立达老汤等25家标杆企业 [6][7] 消费趋势与产品创新 - 00后消费主力推动粉类产品向便捷、美味、安全方向创新,植物蛋白应用是关键突破口 [5] - 姐弟俩CEO指出顾客需求升级为健康营养,低GI土豆粉等产品以科学定义健康边界 [6] - 莫小仙强调无自建供应链则无未来,河南基地实现全流程管控 [6] - 嗨吃家提出竞争三段论:短期拼产品、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供应链 [6]
欧莱雅携跨行业伙伴 首度参展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7-17 22:03
公司参展概况 - 公司作为美妆行业唯一参展外资企业首次亮相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主题为"链链相系 美好回响" [1] - 展会期间举办与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设立三大展区及"美之道"论坛等活动 [1] 供应链体系展示 - "链接美好生活展区"展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 旗下32个品牌依托2家生产中心 1个智能运营中心 1个研发中心 1个包装开发中心及覆盖20余地区分销网络 服务超1亿中国消费者 [2] - "链接美好生态展区"显示每创造1个岗位可带动价值链环节20个新增岗位 促进就业与产业协同 [2] - "链接美好世界展区"重点介绍苏州智能运营中心项目 整合海柔创新 库卡等技术打造世界级智能仓储方案 [2] 战略合作与行业影响 - 与中国条码协会合作推进化妆品二维码标准体系完善与全球推广 共建全产业链数字化系统 加速"一码溯源"信任体系建设 [3] - 公司已与超1600家中国供应商合作 通过供应链带动就业 推动可持续发展 实现中国创新反哺全球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以消费者为中心 依托中国全链路运营布局 提升供应链敏捷度与技术创新 优化消费体验 [4] - 此次参展既是端到端价值链成果展示 也是与行业伙伴共探美妆产业未来的新起点 [4]
“链”式赋能守护全民健康——在链博会触摸大健康产业创新脉搏
新华社· 2025-07-17 19:35
健康生活链展馆创新展示 - 展馆占地面积约1.2万平米 吸引100余家企业参展 展示从出生到养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产业链条 [1] - 华大集团展出不到300克的智能掌上超声设备 可完成人体浅表组织 外周血管及腹部器官等多项检查 适用医疗机构 家庭医生和基层医疗筛查 [1] - 睛睿之元研发颅面微创手术导航系统 针对亚洲人群特征优化算法 集成AR增强现实功能 未来将结合5G技术拓展远程手术指导 [3] 医疗健康企业创新实践 - 欧莱雅集团展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智慧供应链建设成果 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从研发到交付的全流程 [4] - 诺和诺德展示植根中国30余年的成果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数字化慢病管理模式 与产业链合作伙伴打造健康管理生态系统 [4] - 以岭药业展示17个创新中药 在全国建立60余个中药材原料基地 产品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未来将深化产学研融合推动中医药现代化 [5] 行业跨界融合趋势 - 赛诺菲针对1型糖尿病等领域形成"预防-治疗"闭环创新疗法 松下生活空间覆盖全龄健康场景 片仔癀展示药材溯源系统 [5] - 供应链 数据链 服务链深度融合编织全民健康守护链 上游原料供应商与下游医疗机构对话 中国需求与全球创新资源对接 [6]
【2025链博会】施耐德电气:未来供应链三大关键词为韧性、绿色和创新
环球网· 2025-07-17 14:14
公司战略与供应链转型 - 公司首次亮相国家级供应链主题展会,提出高效、敏捷韧性、绿色供应链已成为新的刚需,致力于打造精益、韧性、绿色、高效的"共赢链"[1] - 公司坚持"多中心"战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最重要供应链基地与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在华建成30家工厂和物流中心,包括1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和2家世界级"灯塔工厂"[3] - 公司携手1600多家核心供应商构建端到端绿色供应链体系[3]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传统"效率至上"供应链模式难以应对复杂挑战,未来供应链需兼顾韧性、高效、绿色三大特征[4] - 中国成为全球产业链"稳定器"和"创新源",链博会为跨国企业与本土生态伙伴提供集中展示、深度对接平台[3] - 公司2021年发起"零碳计划",目标2025年前帮助全球前1000位供应商降低50%运营碳排放,推出Environmental Data Program评估体系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14项环境数据[4]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 公司将AI技术深度融入供应链全流程,北京AI创新实验室聚焦工业AI模型边缘侧控制与具身智能工厂应用,联合350余位全球AI专家[4] - 上海普陀工厂通过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人均生产效率提升82%、产品交付时间缩短67%,获评"端到端灯塔工厂"[4] - 与微软合作推出工业Copilot系统,结合生成式AI与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启动第六季"创赢计划"设立"AI+行业"赛道[5] 人才培养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发起"数字公民""全员AI"培训项目,计划2025年底实现90%以上员工通过培训[5] - 公司为出海中国企业提供一站式支持,案例显示合作伙伴津荣天宇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后于印度、泰国、墨西哥建厂[6] - 公司在北京、上海、无锡、西安、深圳设立五大研发中心及AI创新实验室,落地"数字配电中国研发中心"等世界级研发机构[6] 中国市场定位 - 公司强调中国市场广阔、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将持续坚定在华发展信心[7] - 公司以韧性、绿色、创新为关键词推动全球供应链升级,认为绿色高效韧性供应链能为产业价值升级注入核心动力[7]
链博会今日开幕!首次参展的鲁商集团亮点多多
齐鲁晚报· 2025-07-16 15:35
供应链创新模式 - 鲁商集团在链博会上展示"鲁商一盘货"创新实践和"产品共研、渠道共融、生态共建、金融共赋"的新型供应链模式 [1] - 公司打破传统资源分散、渠道割裂的方式,以供应链平台为中枢整合旗下银座超市、福瑞达、一卡通等产业资源,并链接外部生产商、供应商、渠道商及终端市场 [3] - 实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局优化与高效协同 [3] 产品与技术展示 - 福瑞达展示颐莲玻尿酸系列产品,包括获得"面部喷雾全国销量第一"认证的玻尿酸深层补水喷雾和高保湿系列 [3] - 珂谧穿膜胶原系列采用专利透皮技术,24小时皮下渗透率比普通胶原高27.5倍,直达真皮层激活胶原再生 [3] - 首次系统展示出口原料体系,体现合成生物、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壁垒和绿色可持续生产实践 [3] 科研与研发成果 - 山东省药科院牵头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构建药物跨眼黏膜及皮肤递送技术体系 [4] - 该技术应用于十余项眼科及皮肤科新产品开发及已上市产品升级,提升药物跨膜吸收和产品疗效 [4] - 银座集团深化厂商合作与源头直采,精选山东16地级市特色产品及10款自有品牌商品,重构高效供应链链路 [4] 国内外市场拓展 - 易通金服协助潍坊盛安食品完成外贸转内销转型,提供资质办理、品牌孵化、产品上架及营销策划全流程服务 [5] - 通过银座超市门店及线上平台推广销售,打造"线下体验+线上转化"融合模式 [5] - 山东省创新研究院展出"鲁商舌尖"、"银座优选"、"礼尚乘"等自营产品,包括与云南农垦集团合作的有机口粮茶 [5] 全产业链管控 - 古佳酒庄实现从葡萄种植、生产酿造到灌装的全流程监控,通过山东港口物流实现法国源头直采海运直达保税区 [6] - 鲁牧工商运营的鲁商农场实施标准化种植,全程记录土壤墒情、施肥灌溉等数据,形成可追溯的"田间档案" [6] - 采用整粒研磨技术保留麦麸、胚乳等完整营养结构,实现"从田间到货架"全链管控 [6]
施耐德电气尹正:告别效率为王 全球供应链开启韧性、高效、绿色并行新篇章
中国新闻网· 2025-07-15 05:17
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 - 施耐德电气连续三年荣登Gartner"2025年全球供应链25强榜单"榜首[1] - 评估标准涵盖财务绩效和ESG实践成果[1] - 公司启动为期三年的供应链影响力计划 包括员工创新 可持续供应链体系构建 行业质量引领和高绩效运营[1] 供应链发展趋势 - 供应链从后台支撑系统转变为战略竞争前线阵地[1] - 中国作为全球唯一全工业门类国家 是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器和创新源[1] - 供应链逻辑从效率为王转向效率 韧性 绿色三维平衡[2] - 欧盟CBAM碳关税和ESRS E1披露机制倒逼全链减碳[2] 新型供应链构建路径 - 技术创新方面 AI应用提升生产效率20% 交付时间缩短67% 人均产出提高82%[7] - 管理创新方面 2050年实现端到端价值链净零碳 帮助供应商2025年减碳50%[7] - 生态创新方面 供应商系统100%数据连接 零件不良率降低84%[8] - 90%员工将掌握数字化技能 成为供应链升级生力军[8] 施耐德电气供应链实践 - 采用"多中心"战略布局 中国本土采购率达90%以上[6] - 上海普陀工厂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端到端灯塔工厂"[7] - 中国区供应链已帮助供应商减碳53%[7] - 通过"零碳计划"和数字化培训推动供应链转型[7][8] 中国供应链发展前景 - 中国产业链转型升级决定全球产业链未来格局[1] - 中国正成为全球产业链升级重要动力[9] - 中国供应链将更加高效 韧性 绿色和开放[9] - 推动中国供应链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9]
链博会上看鲁商:“一盘货”链接世界,新生态共创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7-14 08:08
公司参展与供应链创新 - 公司将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鲁商一盘货"创新实践和新型供应链模式[1] - 新型供应链模式包含"产品共研、渠道共融、生态共建、金融共赋"四大要素[1] - 公司以供应链平台为中枢整合旗下银座超市、福瑞达、一卡通等产业资源并链接外部合作伙伴[1] - "一盘货"思维打破传统资源分散模式实现商品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1] 消费升级与数字化转型 - 公司定位为"品质消费引领者、美好生活服务商"致力于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4] - 通过"鲁商生活"小程序实现千万级用户平台的全渠道运营一体化[4] - "鲁商大会员"体系链接400+线上品牌优化产品结构[5] - 在快手电商、拼多多等平台开展直播带货业务单场销售额突破千万[5] 外贸转型与国内消费 - 公司通过"国货直通车"和"外贸优品精选专区"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7] - 该举措使消费者以惠民价格获取国际标准商品[7] - 引进厄瓜多尔虾、巴基斯坦带鱼等进口海鲜丰富商品供给[5]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 通过"三同供应链平台"和"鲁商全球购"平台实现需求预测与库存优化[9] - 大数据分析使银座超市实现蔬菜瓜果当日售罄减少滞销与浪费[9] - 数字化引擎提升库存周转效率降低仓储成本[9] 战略定位与社会价值 - 供应链新模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服务国家双循环战略[9] - 公司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发挥国企顶梁柱作用[9] - 供应链体系贯通国内外市场实现产业赋能与民生温暖[9]
零售业迭代:人人乐摘牌退场,比优特37天开14店
新浪财经· 2025-07-09 16:02
人人乐退市分析 - 公司于2025年7月4日从深交所摘牌,结束15年上市生涯,停牌前股价0.36元/股,总市值从巅峰136亿元萎缩至1.58亿元 [1][3] - 退市直接原因:2024年净资产-4.04亿元,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发退市条款 [3] - 业绩暴雷:2025年1月预告2024年盈利4.1亿至4.6亿元,实际亏损1729.65万元 [3] - 经营持续恶化:2024年关闭45家门店、转让15家,仅新开1家,直营门店从巅峰150家缩减至32家 [4] - 历史自救失败:2016年出售长沙物业、2019年转让子公司获利1.92亿元,但核心业务仍萎缩,西安曲江国资入主后6年三换董事长 [4] 比优特扩张策略 - 37天内在黑龙江集中开设14家新店,平均每2.6天开1家,包括接手永辉超市关闭的门店 [3][5] - 扩张后门店总数达95家(黑龙江50家、辽宁38家、吉林7家),"已开+落定"门店达100家 [5] - 核心策略:生鲜直采减少中间环节,采用自营模式掌握商品控制权,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5] 零售行业趋势 - 粗放扩张模式失效:人人乐代表的老牌巨头因电商冲击、管理混乱陷入"亏损-卖资产"循环 [4][6] - 区域零售突围路径:比优特通过供应链精细化(生鲜直采)和经营模式创新(自营制)实现逆势扩张 [5][6] - 行业迭代方向:未来属于"快而准""专而精"模式,传统联营制被自营模式取代 [6]
安徽:引进培育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探索发展共享云仓等物流组织新模式
快讯· 2025-06-30 14:52
政策导向 - 安徽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 重点发展制造业与现代物流结合 [1] - 政策鼓励企业建设智能化物流装备和仓储设施 搭建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系统 [1] 行业创新 - 探索共享云仓 共同配送 统仓统配等物流组织新模式 [1] - 引进培育面向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创新服务平台 [1] 企业协同 - 加强物流企业与外贸企业 制造业企业供需对接 [1] - 推动产品出海 提升供应链管理精益化水平 [1]
厦门:创新供应链 链出新动能
中国发展网· 2025-06-20 10:59
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 厦门已孕育超2.3万家供应链相关企业,总体规模接近4万亿元,培育出建发、国贸、象屿三家跻身世界500强的行业龙头 [1] - 厦门供应链企业从传统贸易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整合集采销、仓储、物流、金融、信息等多元服务 [2] - 厦门国企在全球设立120余家境外机构,构建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网络 [2] - 厦门推出"建发云钢""国贸云链""象屿智慧物流平台"等数智化平台,设立300亿元供应链协作基金强化金融服务 [3] 供应链赋能实体经济 - 国贸以钢材一体化供应链方案助力厦门地铁钢材配送提速至24小时内 [2] - 建发搭建"浆纸一体化"模式精准匹配造纸企业产销需求 [2] - 象屿打造粮食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涵盖"种、收、储、运、销、加"全环节 [2] - 厦门供应链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关键技术,如建发托管祥光铜业获得"旋浮铜冶炼"技术 [4] 创新机制与产业升级 - 厦门首创"研发准备金+考核加回"机制,2025年市属国企研发投入预算同比增23.6% [5] - 推进职务成果赋权改革,科研人员可持有最高80%成果所有权 [5] - 撬动参股基金规模超4000亿元,过半投向战略性新兴与未来产业 [5] - 厦门锚定"4+4+6"现代产业体系,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重点领域 [6] 全球资源整合 - 厦门三大国企联手国际矿业巨头,打通铜资源从矿山开采到港口运输的一体化通道 [6] - 建发采用"托管经营+重整投资"模式盘活祥光铜业,近三年实现产值700亿元 [7] - 象屿以铝产业链为基础打造象屿铝业,推动全产业链向绿色、高附加值升级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