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啤酒高端化
icon
搜索文档
重庆啤酒陷高端化困局业绩再双降南区市场“失守”6亿增资子公司谋变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3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微降0.24%,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4.03%,这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中期营收净利双降 [3][5] - 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146.45亿元同比下降1.15%,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下降16.61%,同样出现双降 [5] - 2025年二季度营收44.84亿元同比下降1.84%,归母净利润3.92亿元同比下降12%,是2022年同期以来首次双降 [5][6] 产品结构分析 - 高档产品收入56.25亿元同比仅增长0.04%,中档产品收入下降,经济型产品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5.39% [4][7] - 2024年高档啤酒产销量同比增长6.69%/1.37%,但收入85.92亿元同比下降2.97% [7] - 2025年上半年高档啤酒收入52.65亿元同比微增0.04%,中档啤酒收入31.45亿元同比下降0.92% [7] 市场与营销策略 - 南区市场销售收入24.78亿元同比下降1.47%,被西北区超越,公司拟6亿元增资佛山子公司发力南区市场 [9][10]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3.33亿元,聘请多位明星代言但效果不佳 [4][8] - 公司营销驱动增长模式受阻,明星代言未能带动销售增长 [8] 行业与研发投入 - 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行业竞争加剧 [6]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78.19万元同比下降50.12%,2021-2024年研发投入连续下降 [11] - 行业龙头青岛啤酒未披露中期业绩,燕京啤酒超预期,珠江啤酒、惠泉啤酒业绩同比增长 [6]
重庆啤酒陷高端化困局业绩再双降 南区市场“失守”6亿增资子公司谋变
长江商报· 2025-08-18 08:12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9亿元 同比下降0.24% 归母净利润8.65亿元 同比下降4.03% 为上市以来中期首次营收净利双降 [2][4]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46.45亿元 同比下降1.15% 归母净利润11.15亿元 同比下降16.61% 为2014年以来首次年度双降 [4]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4.84亿元 同比下降1.84% 归母净利润3.92亿元 同比下降12.7% 为2022年同期以来首次双降 [5][6] 产品结构分析 - 高档产品收入56.25亿元 同比仅增长0.04% 中档产品收入下降 经济型产品收入1.96亿元 同比增长5.39% [3][9] - 2024年高档啤酒销量145.72万千升 同比增长1.37% 但收入85.92亿元 同比下降2.97% 高端化战略成效不佳 [9] 区域市场表现 - 三大核心销售区域中的南区市场销售收入24.78亿元 同比下降1.47% 被西北区超越 [11] - 拟出资6亿元增资佛山子公司 以提升南区市场竞争力 [3][11] 行业竞争环境 - 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 同比下降0.3% 行业整体承压 [6] - 公司销量180.08万千升 同比增长0.95% 但低于燕京啤酒235.17万千升的销量及2.03%的增速 [6][7] - 珠江啤酒、惠泉啤酒中期业绩均实现增长 公司成为少数双降企业 [7] 费用与投入策略 - 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3.33亿元 聘请吴磊、范丞丞等多位明星代言但未能带动销售 [3][10] - 研发投入578.19万元 同比下降50.12% 2021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连续下降(1.63亿元→1.11亿元→2623.21万元→2266.60万元) [11]
重庆啤酒遭遇了高端化增长瓶颈
新浪财经· 2025-08-16 12:0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9亿元,同比减少0.24%,归母净利润8.65亿元,同比减少[1] - 销量微增但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出现"量价背离",指向高端产品销售欠佳[1] - 高档产品收入同比增速仅0.04%,主流产品收入同比下滑0.92%,经济型产品收入增长至1.96亿元但占比不足3%[3] - 西北区收入25.96亿元同比增长1.75%,中区收入35.32亿元同比下滑0.7%,南区收入24.79亿元同比下滑[4] 产品结构 - 产品按价格分为三档:8元及以上为高档,4-8元为主流,4元以下为经济型[3] - 高档产品收入52.65亿元,主流产品31.45亿元,合计占比达97.72%[3] - 推出乌苏大红袍精酿1L装、龙井绿茶茶啤精酿1L装等新产品,跨界无酒精饮料赛道[5] 市场环境与渠道变化 - 高端啤酒消费减弱与"禁酒令"等因素相关,线下餐饮场景减少影响现饮渠道[4] - 即时零售渠道增长显著,美团歪马送酒成交额同比增长160%,精酿啤酒销量增长[5] - 非现饮渠道罐化率提升29%,乌苏、1664、嘉士伯等产品罐化率保持双位数增长[8] 区域战略与投资 - 华南市场2024年收入43.16亿元,毛利率58.42%高于其他区域[5] - 向佛山公司增资6亿元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资产负债结构[8] - 2024年已投资30亿元建设嘉士伯中国佛山三水生产基地,缩短华南供货时间80%[8] 行业竞争格局 - 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重庆啤酒、燕京啤酒五大企业市场份额超90%,行业进入存量竞争[5] - 华南市场为竞争重点,珠江啤酒、百威、华润、青岛等多家企业均在布局[9] 未来策略 - 专注非现饮渠道和品牌组合调整应对市场变化[9] - 设立"即时零售作战单元"以把握即时零售增长趋势[5]
啤酒节有话题没热度 青岛啤酒们为何卖不动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11:29
业绩表现与市场压力 - 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创近8年新低[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微增2.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08%,增速仍低于往年水平[2] - 股价自2023年高点119.65元/股(前复权)跌至67.76元/股,市值近乎腰斩[2] - 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3521.3万吨,同比下降0.6%,仅为2013年产量的70%[2][3] 高端化战略困境 - 公司2009年起布局高端化,推出奥古特、逸品纯生等产品,2020年推出千元级"一世传奇"系列[3] - 2024年中高端以上产品销量同比下滑2.65%,吨价仅微增0.5%,主品牌吨价下降0.26%[3][4] - 缺乏全国性爆款单品,竞品燕京U8销售收入增速超30%并拉动母公司营收逆势增长3.2%[4] - 年轻消费者偏好精酿啤酒(如胖东来330毫升装售价2.5元)导致工业啤酒"伪高端"策略失效[4][5] 即时零售渠道布局 - 2024年公司美团闪购成交额突破10亿元(占总营收3%),2025年目标15亿元[6][7] - 通过即时零售首发"夜猫子"系列新品,24城实现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新鲜直送[6] - 即时零售渠道面临利润率压力:需承担冷链成本及平台分成,竞品雪花已与美团深化合作[7] - 2024年啤酒行业即时零售规模达7800亿元,预计2026年突破1.2万亿元(CAGR23%)[6] 结构性挑战 - 18-49岁主力消费人群规模收缩叠加健康意识提升,低醇/无醇饮品分流传统市场[8] - 区域失衡严重:山东+华北市场贡献90%营收(299亿元),华南/华东市场营收仅33.8亿/25亿元[8] - 2024年所有区域市场营收普跌,东南及港澳地区跌幅超20%[8] - 食品安全事件(如2023年"小便门")持续影响品牌信任度[9]
白酒、食品品牌企业扎堆切入精酿啤酒赛道
证券日报· 2025-08-16 01:07
跨界企业布局精酿啤酒赛道 - 五粮液旗下仙林生态酒业推出中式五粮精酿啤酒"风火轮",覆膜铝罐包装售价19 5元/罐,目标客群25-49岁,定位中高端价格带 [1][2] - 珍酒李渡推出零售价88元/瓶的高端精酿"牛市News",泸州老窖曾推出88元/瓶及198元/瓶的百调精酿 [2][3] - 好想你、三只松鼠等食品企业亦加码精酿啤酒业务,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寻求增长 [1][4] 跨界战略动因分析 - 白酒行业面临产量下滑压力,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仅3521 3万千升,较2013年峰值5062万千缩量30 4%,企业需拓展新增长曲线 [4][5] - 精酿啤酒毛利率达55%-65%,较工业啤酒高15-20个百分点,且消费代际迁移带来市场空间 [6] - 白酒企业可利用现有经销商网络快速铺货,品牌溢价支撑产品高价策略 [4] 精酿啤酒市场现状 - 2022-2024年精酿市场规模从428亿元增至680亿元,CAGR26 7%,预计2025年突破1040亿元 [6] - 华润、青岛、百威亚太、燕京、重庆啤酒五大头部市占率超90%,但均加速布局精酿领域 [5] - 高端啤酒带动利润增长,2020-2024年华润啤酒净利润从20 94亿元增至47 39亿元,青岛啤酒从22 01亿元增至43 45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精酿市场呈现头部集中趋势,品牌影响力与渠道优势成为关键竞争要素 [7] - 啤酒高端化进入上半场,聚焦品质升级与品牌打造,下半场将转向多元化与个性化 [7] - 酒类多元化需构建跨品类管理能力,白酒与啤酒企业的跨界融合或成行业常态 [7][8]
燕京啤酒(000729):2025年半年报点评:大单品形成势能,渠道深挖开拓
西部证券· 2025-08-13 19: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5]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收85.6亿元(同比+6.4%),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45.5%) [1] - 25Q2营收47.3亿元(同比+6.1%),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43%) [1] - 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6/17.94/20.85亿元,对应EPS 0.51/0.64/0.74元 [3] - 25H1毛利率42.6%(同比+1.9pct),营业利润率13.6%(同比+2.6pct) [9] 产品与销售 - 啤酒销量增长2%至235.2万千升,ASP增长4.3%至3639.2元/千升 [1] - 中高档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70.1%(同比+1.6pct),收入达55.4亿元(同比+9.3%) [2] - 形成U8+V10+漓泉1998+狮王系列大单品矩阵 [2] 渠道与市场 - 实施"百城工程"梯度化市场开发策略,经销商数量达8549家(净增157家) [2] - 成熟市场深挖高端化,成长市场加速铺货,潜力市场培养消费习惯 [2] 行业比较 - 25H1行业规上企业啤酒产量下滑0.3%,公司实现量价齐升 [1] - 近一年股价涨幅达42%,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 [7] 财务预测 - 预计25-27年营收CAGR为5.6%,净利润CAGR为25.8% [9] - 25年预测ROE 9.6%,27年提升至12.4% [9] - 当前估值对应25年P/E 24.6倍,P/B 2.3倍 [4][9]
啤酒突围赛:上半年产量降0.3%;百威中国收入再度下滑,燕京、珠江净利润双位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8-13 18:3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1-6月中国规模以上企业啤酒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3][10] - 行业呈现"量微跌、价快升、利大增"特征,全年产量预计持平或微降1%以内 [3][10] - 二季度行业需求恢复较好,4-5月产量同比增长2.9%,高温少雨天气对旺季销量有积极影响 [10] 企业业绩分化 - 燕京啤酒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母净利润11.03亿元大幅增长45.45% [2][8] - 珠江啤酒预计归母净利润5.75-6.25亿元,同比增长15%-25% [8] - 百威亚太中国市场销量下降8.2%,收入下滑9.5%,每百升收入下降1.4% [2][8] 渠道战略差异 - 本土企业非现饮渠道占比超7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 - 百威过度依赖夜场、餐饮等即饮渠道,在社会消费政策调整中受较大冲击 [9] - 本土企业通过商超、电商、社区团购等非现饮渠道实现增长,抢占百威市场份额 [9] 产品结构升级 - 行业吨价有望再涨4-5%,龙头利润弹性远高于销量弹性 [10] - 燕京、珠江增量主要来自8-12元拉罐和精酿小瓶产品 [9] - 头部企业通过10元价格带高端化和场景化营销实现利润提升 [10] 跨界饮料布局 - 青岛啤酒推出"青啤优活"水饮品牌,燕京啤酒推出倍斯特汽水构建"啤酒+饮品"双轮驱动 [13] - 跨界利用现有冷链、200万以上网点和品牌议价优势,边际成本极低 [14] - 短期贡献低单位数销量增量,中期通过饮料反哺啤酒吸引Z世代消费者 [1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关键词为"高端化内卷+渠道下沉+跨界协同" [3][15] - 威士忌、无醇啤酒、下沉市场精酿成为新增长点 [15] - 即时零售渠道和精酿/无醇等细分品类成为增长引擎 [10]
燕京啤酒(000729):扣非净利润超预期,改革红利持续释放
华西证券· 2025-08-13 13:2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燕京啤酒(000729)维持"增持"评级 [1] - 目标价未明确给出 当前总市值355 98亿元 自由流通市值316 96亿元 [1]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实现收入85 58亿元(同比+6 4%) 归母净利润11 03亿元(同比+45 5%) 扣非净利润10 36亿元(同比+39 9%)超预期 [2] - 25Q2单季度收入47 31亿元(同比+6 1%) 归母净利润9 38亿元(同比+43 0%) [2] - 25H1归母净利润率12 9%(同比+3 5pct) 扣非净利润率12 1%(同比+2 9pct) [5] 业务分析 量价结构 - 25H1销量235 17万吨(同比+2 03%) 吨价3357元/吨(同比+4 75%) 显著优于行业-0 3%的产销表现 [3] - 中高档产品收入55 4亿元(同比+9 3%)占比提升 普通产品收入23 6亿元(同比+1 6%) [3] - 华东/华中市场增速达20 5%/15 4% 华北基地市场稳健增长5 6% [3] 盈利能力 - 25H1毛利率45 5%(同比+2 1pct) 25Q2单季毛利率47 7% [4] - 销售费用率10 3%(同比-0 5pct) 管理费用率10 3%(同比-1 1pct) 费控效果显著 [4] - 25Q2归母净利润率19 8%(同比+5 1pct) 主因高端化推进与费效优化 [5] 改革成效 - 产品端U8大单品驱动高端化 饮料业务同比+98 7%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6] - 渠道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电商/KA等新渠道建设加速全国化布局 [6] - 营收连续突破130亿/140亿关口 利润保持双位数高增长 [6] 盈利预测 - 上调25-27年营收预测至155 50/164 77/172 55亿元 [8] - 对应EPS上调至0 53/0 62/0 71元 当前PE分别为24/20/18倍 [8] - 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15 03亿元(同比+42 4%) 26年17 44亿元(同比+16 0%) [9]
燕京啤酒:高端化红利正“见顶”,双轮驱动尚未跑通|看财报
钛媒体APP· 2025-08-12 15:0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啤酒销量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 [3] - 营业收入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 [3] - 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5.45% [3] - 扣非归母净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39.91% [3] - 啤酒业务收入78.96亿元,占总营收92.26%,毛利率45.66% [3] - 中高端产品收入55.36亿元,同比增长9.32%,毛利率51.71% [3] - 普通产品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1.56% [3] 核心单品燕京U8 - 燕京U8销量增速从2022年的50%降至2024年的31.4% [3] - 2024年中高档产品收入增速10.61%,2025年降至个位数 [3] - 2025年U8增速需超40%才能达成"十四五"百万千升目标,但实际仅30%出头 [4] - 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总营收七成,是业绩主力 [3] 饮料业务拓展 - 推出倍斯特汽水,启动"啤酒+饮料"双轮驱动战略 [4] - 上半年饮料业务收入8301万元,同比大涨98.69% [4] - 饮料业务收入占比不足1%,短期内无法对冲U8增速放缓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前五大啤酒公司市场份额超90%,呈现寡头垄断 [6] - 2024年啤酒行业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 [6] - 2024年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减少5.7%,是食品饮料行业唯一下滑品类 [6] - 202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 [7] - 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等2024年均业绩下降 [7] 公司区域布局 - 华北地区收入占比56.67%,华南地区21.39% [7] - 上半年仅在华东和华中实现两位数增长,华南增速仅0.3% [8] - 国内经销商数量8549家,较2024年末减少83家 [8] 新兴竞争威胁 - 五粮液推出19.5元/罐的"风火轮"精酿啤酒 [8] - 珍酒李渡发布88元/瓶的"牛市"精酿啤酒 [8]
港股异动丨啤酒股普涨 华润啤酒涨2.34% 啤酒行业消费量有望保持平稳
格隆汇· 2025-08-12 11:38
啤酒股市场表现 - 华润啤酒股价上涨2.34%至27.060港元 [1] - 青岛啤酒股份股价上涨1.40%至50.800港元 [1] - 百威亚太股价上涨0.59%至8.470港元 [1] 行业趋势分析 - 啤酒行业消费量未来5年有望保持平稳 [1] - 高端化仍是中长期主要趋势及竞争胜负手 [1] - 现饮渠道占比较高带来更高提价自主性和升级潜力 [1] - 区域间升级节奏差异提供充足市场纵深 [1] - 第二曲线外延探索有望打开长期想象空间 [1] 核心消费群体支撑 - 核心消费人群数量在未来5年仍有支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