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胖东来要关闭多家盈利老店,包括半年销售8亿的生活广场店,于东来真的不想玩了?
36氪· 2025-06-24 12:30
据蓝鲸新闻6月23日报道,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近期在直播中抛出重磅消息:将关闭生活广场、人民路店、五一路店等多家门店。 谈及闭店缘由,于东来直言,这些经营状况良好的老店、小店,因品质已跟不上发展需求,故而选择逐步关停。 事实上,在2023年、2024年的演讲中,于东来就多次提及计划于2025年底关闭或迁移生活广场店。 胖东来官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21日,生活广场2025年销售额超8亿元,在所有门店中位列第五。 蓝鲸新闻致电胖东来生活广场店,工作人员回应称,此前已有迁址或关店计划,具体时间待公告通知,目前门店仍正常营业。这一消息,引发了各界对胖 东来未来命运的深度思考。在零售行业的版图中,胖东来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家发源于河南许昌的连锁超市,凭借其卓越的服务、优质的商品和独 特的企业文化,从一家小小的烟酒店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拥有13家实体门店,年销售额高达169.64亿元(2024年)的零售巨头。 不过,此次闭店消息的公布,让人们不禁要问:盛名之下的胖东来,究竟为何要关闭盈利门店?它最终是否会真的如于东来此前所言,彻底关闭门店、退 出中国零售舞台?在光环背后,这家顶流零售企业又面临着怎样的压力? 胖东来 ...
保健品618点评:健康消费风起,细分赛道亮眼
国盛证券· 2025-06-24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仙乐健康、汤臣倍健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健康消费浪潮下营养保健品类增速将保持高速增长 电商、新零售等渠道或给予更多品牌入局机遇 [1] - 具备强功效性的基础营养品类将受益于老龄化、人群渗透率提升等趋势保持增长 抗老、护肝等为需求多元细分化趋势下的高成长赛道 [2] - 天猫京东两大龙头品牌保持领先 新锐品牌以性价比、细分赛道突围 [3] - 建议关注代工环节如仙乐健康、百合股份 以及优质品牌商如H&H国际控股、若羽臣、汤臣倍健、康比特等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保健品618概览 - 2025年618期间全网营养保健销售总额143亿元 较2024年618期间的92亿元增长约55% [1] - 即时零售等渠道入局 美团自营大药房滋补保健品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 [1] 分品类 - 2025年“京东买药618免单”活动会场成交额靠前的品类有婴童营养品、特医食品、鱼油、氨糖等 [2] - 2025年5月电商平台抗老、减少皱纹销售额同比增速最快 骨骼健康、提高免疫、肝脏保养等传统品类销售额同比保持个位数稳健增长 [2] 分品牌 - 2025年618期间天猫平台TOP5品牌为Swisse、汤臣倍健、万益蓝、WHC、金凯撒 京东平台TOP5品牌为Swisse、汤臣倍健、九芝堂、善存、佰澳朗德 [3] - 2025年618期间抖音平台TOP5品牌为诺特兰德、五个女博士、万益蓝、百祺堂、Swisse [3] - Swisse、汤臣倍健龙头地位不变 消费者对保健品品质要求提高 WHC、金凯撒等新上榜 [3] - 新锐品牌以性价比优势、细分高成长赛道弯道超车 如诺特兰德品类矩阵丰富、性价比突出 五个女博士、万益蓝分别在胶原蛋白饮、益生菌细分赛道表现突出 [3] 重点标的 | 股票代码 | 股票名称 | 投资评级 | 2024A EPS(元) | 2025E EPS(元) | 2026E EPS(元) | 2027E EPS(元) | 2024A PE | 2025E PE | 2026E PE | 2027E P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00791.SZ | 仙乐健康 | 增持 | 1.37 | 1.30 | 1.64 | 1.95 | 18.60 | 18.74 | 14.91 | 12.50 | | 300146.SZ | 汤臣倍健 | 增持 | 0.38 | 0.47 | 0.56 | 0.65 | 28.50 | 23.29 | 19.51 | 16.86 | [6]
林晶珂:新零售时代,传统商超如何突围
环球网资讯· 2025-06-24 05:38
电商与零售行业表现 - 今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销售总额达8556亿元,即时零售贡献296亿元,同比增长18.7% [1] - 垂直生鲜电商通过"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将生鲜损耗率控制在8%,传统商超损耗率高达23% [1] - 算法个性化推荐提升线上购物体验,传统商超商品堆砌模式吸引力下降 [1] 传统商超转型策略 "人"的维度 - 推出"家庭膳食顾问"服务,依据消费记录定制菜谱,连带购买率提升至58% [2] - 设置"社区服务角"整合生活服务,商品陈列面积减少10%但日均客流量增长37% [2] - 将消费者从交易对象转变为长期维护的忠实用户,强化社交属性 [2] "货"的维度 - 精简SKU从2.5万削减至8000,聚焦高频生鲜与日用品 [2] - 提升自有品牌占比,部分爆款商品复购率达47% [2] - 中央厨房前移至产地,鲜食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7天,损耗率降低12个百分点 [3] "场"的维度 - 线上订单占比突破40%,3公里配送时效稳定在30分钟内 [3] - 收银台改造为"社区公告栏",烘焙区设"亲子操作台"提升停留时间 [3] - 通过"15分钟生活圈"激活顾客黏性,购物场景情感化改造 [3] 行业转型系统性工程 - 需精准定位客群,避免盲目跟风 [4] - 平衡创新与成本,保障供应链稳定性 [4] - 注重服务质量与团队建设,动态调整商品结构 [4] - 通过场景化改造、数字化赋能等举措重构商业空间社会价值 [4]
黄光裕不肯下桌
创业家· 2025-06-23 18:01
黄光裕与国美的复兴之路 - 黄光裕出狱后提出"18个月复兴国美"计划,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6][7][37] - 国美股价曾从1港元跃升至2.5港元,显示市场对其回归的期待[17][18] - 黄光裕采取激进策略追赶错过的风口,包括电商、直播、元宇宙等[19][38] 线上业务拓展 - 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经营范围扩展至全商品范畴并重点押注家装[22] - "真快乐"APP日活仅300万,双十一直播仅1500人观看[31][34] - 国美购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27][28] - 2023年"真快乐"APP改回国美APP,线上战略宣告失败[43] 线下业务转型 - 国美零售营收从2017年787.5亿暴跌至2023年9.22亿[48][49] - 关闭86%门店,保留核心门店并探索新零售模式[52] - 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54] - 计划3年内开设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56] 新能源汽车布局 - 2025年开设4.5万平方米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60] - 以低于传统4S店60%运营成本吸引车企入驻[60] - 已入驻小米、问界等新势力和宝马等传统品牌[62] - 打造集直播、换电、试驾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迪士尼"[61] 管理挑战与资金压力 - 黄光裕与元老团队理念冲突,新人因管理模式离职[76][78] - 2022年爆发员工集体讨薪事件[81] - 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但未退出,继续推进新项目[84][85] - 公司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激烈竞争[57]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6月2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3 17:48
投资者关系活动概况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有民生证券山东第二分公司、远方基金、其他个人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6 月 21 日 9:30 - 11:30 [2] - 地点包括新北洋自助智能新终端产业园展厅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康志伟等 [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半年度开始连续四个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50% [5]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23.76 亿元,同比增长 8.5%;净利润 4854 万元,同比增长 152% [5]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4.96 亿元,同比增长 21%;净利润 492 万元,同比增长 127% [5] - 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 9.92 亿元,同比增长 24%,占比首次突破 40% [12] 新零售综合运营业务 - 2020 年开始布局,已打通商业模式,可提供全周期运维服务 [6] - 2024 年底收入约 1.6 亿元,同比增长超 50%,在营点位近万个 [7] - 运营模式为“公共点位 + 商业点位”和“城市聚焦”“区域聚焦” [7] - 盈利模式以商品售卖为主,推动创新增值业务多元化 [8] 公司竞争优势 - 有 1200 余人研发团队,年研发投入占比超 10%,截至 2024 年底有有效专利 2185 项,发明专利 661 项 [9] -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提供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知名企业合作 [9] - 有规模生产制造能力,专用打印扫描产品年产能超 120 万台,智能自助终端产品年产能超 30 万台 [10] - 建有全球营销服务网络,产品销售至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1] 业务出海历程 - 2002 年设立之初专用打印扫描产品走向海外 [12] - 2005 年收购欧洲子公司拓展海外市场 [12] - 2015 年启动二次创业,转变海外拓展思路 [13] - 2024 年设立新北洋(泰国)公司 [13] 潮玩业务布局 - 智能微超产品在“潮玩”场景有一定销售,但规模不大,占比小,不影响业绩 [14] 未来业绩提升方式 - 发展阶段变化:二次创业大规模投入和大客户依赖问题基本解决 [16] - 业务结构变化:构建“一体两翼、八大业务”布局,打造“三个战略成长曲线” [16] - 成长模式变化:多业务布局、服务运营业务占比增加、海外收入规模增加支撑业绩增长 [16]
大参林业绩亮眼获多家券商看好,规模效应下释放增长潜力
新浪财经· 2025-06-17 11:4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4.97亿元,同比增长8.01%,归母净利润达9.15亿元,营收增长主要来自零售业已有门店内生增长及新开、并购门店贡献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9.56亿元,同比增长3.02%,归母净利润4.6亿元,同比增长15.45%,环比增长712.26%,业绩修复明显 [1] - 一季度业绩增长源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业务增速较快,规模效应逐步体现,期间费用率下降1.28个百分点 [1] 门店布局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门店总数16622家,其中加盟店6239家,直营门店10383家,覆盖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2] - 2025年公司将聚焦加密已覆盖区域,优化门店网络布局,加快加盟业务发展,提升弱势区域市占率与品牌影响力 [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医保门店10093家,占直营门店总数的96.10%,DTP专业药房248家,各类统筹报销定点门店2822家 [2] 新零售与数字化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私域会员规模超1.1亿名,其中活跃会员近6000万名,O2O送药服务覆盖门店上线率达80.38% [3] - B2C业务通过"中央仓+省仓+地区仓+门店"模式覆盖全国,线上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 [3] - 公司推出"AI小参"提供智能问答、客服回复和智能分析等功能,有效提升经营效率 [3] 行业前景 - 药店行业合规程度逐步提升,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3] - 广东省门诊统筹政策或将落地,有望加速处方外流进程 [3] - 公司持续优化门店与商品结构,提升消费者粘性,通过数字化手段推进降本增效,2025年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 [3]
泡泡玛特火得一塌糊涂之后,我看了创始人王宁的所有采访,总结了最关键的10条
搜狐财经· 2025-06-16 19:21
核心观点 - 泡泡玛特通过销售情感和情绪价值而非实用价值,成功打造了潮玩行业标杆[4] - 公司成功源于创始人王宁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体系,包括尊重时间、商业与艺术平衡等核心理念[5][50] - 泡泡玛特通过工业化改造潮玩、转向女性市场、渠道优势和把握时代红利四方面关键决策实现突破[9][10][11][13] - 公司定位为"入门级奢侈品",通过稀缺性和情感价值创造维系品牌溢价[25][26][28] - 海外业务成为新增长极,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59.6%,第三季度占总收入50%[57] 战略思想体系 -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是公司底层经营哲学,强调长期主义[5][20] - 采用围棋思维构建生态位而非象棋式零和竞争[16][17] - 坚持做"树一样的企业",同时发展根基(用户需求)和枝叶(市场应变)[18][19][20] - "只吃七分饱"策略保持稀缺性,如IP系列产品控制产量在预期70%[21][22] - 定位为"商业与艺术平衡"的实践者,将独特艺术普世化[50][54] 关键成功因素 - 工业化改造潮玩:标准化生产流程使价格更亲民,扩大受众[9] - 市场转向:从男性为主的机甲风格转向女性偏好空白市场[10] - 渠道优势:一线城市高端商场门店形成文化传播节点[11][12] - 时代红利:80/90后成为消费主力,推动亚文化主流化[13] - IP运营策略:聚焦头部艺术家合作,不追求数量而重质量[31][32] 产品与品牌哲学 - 刻意剥离实用功能,最大化情绪价值[4] - 通过稀缺性维持精神产品价值,隐藏款溢价达877%[28][47] - LABUBU等IP成功源于不设故事,让用户自主投射情感[32][45][47] - 借鉴奢侈品逻辑"创造并保护梦想",避免打折破坏价值[28] - 产品组合包含功能价值、心理价值和资产价值三重结构[28] 全球化发展 - 海外收入占比已达50%,韩国和东南亚为初期重点市场[57] - 本地化策略:与当地艺术家合作设计,融入区域文化[57][58] - 高端选址:东京涩谷、伦敦牛津街等全球顶级商业区[58] - 品牌定位:通过LV等奢侈品牌邻居策略建立高端认知[58] 行业影响 - 推动潮玩从小众艺术向大众消费转型,类似唱片对音乐产业的变革[52] - 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实现艺术品的工业化量产[51][52] - 开创行业基础设施:自动售卖机、线上玩法等被同行模仿[14] - 定义潮玩为"艺术与商业设计的结合",平衡独特性与普遍性[54] 运营体系 - 全部直营门店保持品控,全球门店统一管理[33] - 15年经营历史显示长期积累,非短期爆发[33] - 建立"系统优于目标"的执行理念,专注每日正确行动[60][65][66] - 反常识决策:在电商热潮中坚持线下实体店建设[23]
小米致命车祸反转了!雷军决定追责!
商业洞察· 2025-06-13 17:23
小米智驾培训班事件 - 网络流传小米SU7在智驾培训班首日冲入绿化带的事故画面引发公众对质量和智驾系统的质疑,甚至有夸大的人员伤亡传闻[3][4] - 小米高管迅速辟谣,副总裁李肖爽指出事故图片系恶意造谣,集团公关部已启动法律程序追究责任[9] - 雷军回应称培训中挑战极限工况出现状况属正常现象,强调这正是培训价值所在,同时谴责谣言传播[9][12] 舆论与监管环境 - 小米SU7作为高热度纯电轿车产品,任何事故传闻都会被放大传播,平台算法加剧了"事故频发"的错觉[14][16] - 消费者对小米品牌的高度信任使其对事故信息异常敏感,容易触发信任危机[17][19] - 工信部发布通知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车型的抽查频次,新能源汽车行业质量监管趋严[20][21] 人事与战略调整 - 王晓雁兼任小米之家总经理,集中国区总裁、新零售部总经理等三职于一身,标志着线下渠道整合进入新阶段[24][27] - 王晓雁具有15年通信行业经验,曾创立小辣椒手机并首创"线上预售+线下体验"模式,擅长渠道创新[28][32] - 此次调整反映小米从追求门店数量转向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系统化运营,支撑"人车家全场景"生态战略[25][26][33]
零售商超行业SAAS及数字化前景展望
2025-06-12 23: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零售商超行业 - **公司**:石基信息、永辉、物美系、胖东来、沃尔玛、山姆、大润发、阿里云、京东云、SAP、Oracle、用友、金蝶、盒马鲜生、Costco、拼多多、TEMU、京东、阿里系、高尔夫汽车、金蝶软件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零售SaaS服务商收费模式及未来趋势** - 国产软件如石基信息早期以软件许可和POS机点数计价,大型企业选标准套装软件按模块和用户许可计价 [4] - 疫情后互联网公司收费向综合解决方案过渡,未来费率受技术进步和竞争影响 [4] 2. **互联网企业对SaaS模式的冲击** - 通过低代码平台和云服务重新定义SaaS模式,订阅制普及,长期成本降50%-70% [5] - 订阅制降低前台成本,但后台成本因云平台基础设施增加,3 - 5年传统后台投资成本约为云服务累计成本1/3 [5] 3. **自研系统与第三方软件优劣势** - 自研系统如沃尔玛可实现管理迭代,避免客制化成本增长,利用数据增值 [6] - 第三方软件如Demo SaaS萃取供应链优势,拓展O2O [6] 4. **新零售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 挑战有线上流量枯竭、抖音竞争、线上供应链优势难拓展至线下 [8] - 需创新促销策略和客户旅程设计,实现多样化体验 [8] 5. **零售行业应对困难的措施** - 疫情后行业面临消费降级、关店率高问题 [2] - 传统商超学习管理模式,结合线上供应商;互联网企业扩展线下门店,打通线上线下 [10][11] 6. **不同类型商超发展策略** - 传统会员制超市如Costco和山姆锁定优质客群,扩大SKU单值 [13] - 中低端路线商超如拼多多和TEMU通过比价吸引长尾客户 [13] 7. **AI技术在零售行业的应用** - 前景包括画像推荐、个性化营销、自动化服务等,可实现业务迭代创新 [14] - 具体场景有个性化推荐、虚拟购物旅程、自动化促销、优化商品陈列等,能提升客户体验和销售转化率 [15][16][17] 8. **零售企业扩展会员和消费频次挑战** - 传统线下企业扩展会员基数慢,受消费降级影响,通过线上营销扩大会员 [14] - 互联网新兴企业靠补贴吸引客户,变现时面临停止补贴、提高消费频次和应对价格竞争问题 [14] 9. **中国零售企业海外市场挑战及提升竞争力方法** - 挑战有消费者习惯差异、人工成本高、认知差距 [20] - 提升竞争力需优化供应链管理,结合各国消费者习惯重新设计客户旅程 [21][2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国零售市场竞争格局**:超市细分领域传统商超如永辉和物美系有代表性,区域性企业如胖东来有区域影响力,企业业态从传统超市到线上线下结合发展,IT系统提供商经历三个阶段发展,石基信息在商超系统供应商中市场份额最大 [2][3] 2. **永辉应对增长瓶颈措施**:与胖东来合作学习管理模式,吸收互联网思维增强线上流量 [9] 3. **将物美的管理模式应用于永辉的挑战**:会冲击企业文化和底层结构,SaaS系统需稳定管理模式,复制商业模式要考虑多因素并结合当地特色 [23] 4. **中国企业海外市场适配问题**:出海需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习惯和客户旅程调整产品,考虑投资回报比,云端部署SaaS公司可快速迭代 [24][25] 5. **中国新能源车企海外市场竞争特点**:需面对传统主机厂用户群体,不能照搬国内占领市场方法,要实现个性化本地化 [26] 6. **国内公司出海最大挑战**:复制商业模式并优化、实现产品本地化、利用云端部署优势使SaaS系统快速迭代 [27]
药师帮周线八连阳后整固蓄势 基本面扎实获机构看好
格隆汇· 2025-06-12 08:28
股价表现与市场观点 - 药师帮股价在6月9日-11日于10-11港元区间整固,此前年内累计最大涨幅超120%,市值回升至70亿港元以上 [1] - 市场认为短期快速上涨后个股或需震荡消化,具备良好业绩支撑的公司有望在调整后企稳并走出独立行情 [1] 财务业绩与业务增长 - 2024年公司实现全面扭亏为盈,经调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20.1% [1] - 高毛利业务增长提速,2024年1-4月厂牌首推业务成交规模达7.17亿元,同比增长108.1% [1] - 基本面改善势头明显,盈利逻辑得到充分验证 [1] 战略布局与技术创新 - 6月3日公司与越疆科技达成战略合作,以医药协作机器人、AI大模型、药品物联网三大技术切入新零售场景 [1] - 合作旨在发掘面向零售药店的高附加值业务 [1] 机构评级与管理层信心 - 长城证券、天风证券给予"买入"评级,信达证券预计2024-2027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45% [2] - 2025年5月公司启动亿元回购计划,截至6月11日连续回购543.5万股,总金额超4231万港元,回购均价持续走高 [2] - 执行董事陈飞6月11日增持5万股,年内累计增持80万股,金额超627.3万元 [2] 行业环境与政策支持 - 港股医药板块持续活跃,医药赛道成为资金主攻方向 [2] - 6月10日中办、国办发文允许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两地上市,政策面释放多重红利 [2] - 业内认为药师帮基本面向好、长期逻辑坚实,短期企稳为健康整固,有望打开向上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