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穿戴
icon
搜索文档
艾为电子涨2.04%,成交额3.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9.4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2 10:4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2日盘中上涨2.04%至94.39元/股 成交3.01亿元 换手率2.39% 总市值220.0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9.48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7.59%卖出占比9.82% 大单买入占比27.64%卖出占比26.17% [1] - 年内累计上涨35.8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4.39%/36.22%/44.64% [1] - 8月20日龙虎榜净卖出1.08亿元 买入总额1.46亿元(占比12.08%) 卖出总额2.54亿元(占比21.02%) [1] 基本面与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70亿元 同比减少13.40%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 同比增长71.09% [2] - 主营业务构成:高性能数模混合芯片51.64% 电源管理芯片38.34% 信号链芯片9.89% 其他0.14%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836.55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29万户 较上期增加19.13% 人均流通股10524股 较上期减少15.7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第七大股东 持股309.68万股 [3] - 汇丰晋信动态策略混合A减持至267.27万股 汇丰晋信低碳先锋股票A减持至257.51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至221.18万股 汇丰晋信核心成长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 [2] - 概念板块涵盖:谷歌概念/星闪概念/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智能眼镜等 [2] - 公司2008年6月成立 2021年8月上市 主营集成电路产品研发销售 [1]
美国正式发布《通过提高出口管制透明度以维持美国优势法案》
搜狐财经· 2025-08-20 20:21
科技战略 - 美国签署《通过提高出口管制透明度以维持美国优势法案》,要求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每年向国会报告出口管制许可情况,包括许可证申请、执法行动等 [2] 半导体与AI芯片 - 日本软银斥资2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以每股23美元购买2%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显示对美国半导体产业的信心 [3] - 英伟达开发基于Blackwell架构的"中国特供"AI芯片B30A,单芯片设计性能强于H20芯片,配备高带宽内存和NVLink技术,计划9月提供测试样品 [3] - 英伟达还准备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AI推理芯片RTX6000D [3] 量子计算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采购IQM公司20量子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计划2025年交付并集成至高性能计算系统 [4] - 欧洲研究团队开发新型量子材料,利用磁性相互作用提升量子比特抗干扰能力,解决环境噪声问题 [16] 生物技术与医疗 -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肽分子设计大模型PepMLM,仅需蛋白序列即可设计靶向肽,无需结构信息 [5] - 哈佛大学与杰克逊实验室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在小鼠模型中精准修正儿童交替性偏瘫致病基因突变 [7] 能源技术 - 美国Equatic公司开发海水制氢技术,可同时实现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采用特殊阳极涂层避免氯气产生 [8] 机器人与自主系统 - 美国海岸警卫队设立机器人与自主系统项目执行办公室,加速无人系统在边境安全、贸易保障等领域的应用 [9] - 美国船级社与Saronic Technologies合作推进自主水面舰艇技术规范化 [10] - 美国OPT公司升级AI驱动的Merrows海事感知系统,增强持续监视能力并与自主平台协同部署 [11] 航空与航天 - 美国奎托斯公司推出"克隆游侠"隐形无人机,模块化设计,航程3518-4074千米,可携带弹药和传感器 [12] - SpaceX推出每月5美元的"星链"无限流量服务,速率限制在500kbps以下 [13] - 美国蓝源公司公布"火星通信轨道器",计划2028年发射,构建火星与地球高速通信网络 [14] 新材料与制造 - NASA研发3D打印金属合金GRX-810,耐1077摄氏度高温,用于航天发动机部件 [15] - 美国迪瓦金特科技公司与雷神公司合作,应用AI驱动的3D打印系统优化海军装备生产 [17] 智能穿戴设备 - Meta公司将于9月推出内置显示屏的智能眼镜"Hypernova",售价800美元,配备单目抬头显示和神经腕带控制 [18]
A股收评: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超1%续创10年新高,北证50涨1.16%科创50指数涨超3%,半导体、白酒板块走强!超3600股上涨,成交2.45万亿缩量1923亿
格隆汇· 2025-08-20 15:1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报3766点 涨幅1.04% 续创10年新高 深证成指涨0.89% 创业板指涨0.23% 科创50指数涨3.23%创年内新高[1] - 全天成交额2.45万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923亿元 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1] - 沪深300指数涨1.14%至4271.4点 中证500指数涨1.09%至6728.07点 中证1000指数涨0.86%至7305.46点[2] 行业板块表现 - 电脑硬件板块领涨 涨幅达3.59% 石油化工板块资金净流入居首 化纤行业涨2.4%[2] - 汽车板块涨2.6% 日用化工板块近5日累计涨幅达3.35%[2] - 半导体与AI芯片板块午后大幅拉升 盛科通信等多股涨停[3] - 白酒与酿酒板块走强 酒鬼酒与会稽山涨停[3] - AI眼镜板块走高 三安光电涨停 小金属板块活跃 云南锗业等多股涨停[3] - 发电机概念 消费电子及智能穿戴等板块涨幅居前[3] 弱势板块 - 肝素概念与化学制药股下挫 辰欣药业 诚意药业及福元医药等多股跌停[3] - 脑机接口板块走低 北陆药业跌逾8%[3] - 电源设备板块走弱 中恒电子跌停 创新药与多元金融等板块跌幅居前[3]
奥海科技股价下跌4.97% 盘中一度快速反弹
金融界· 2025-08-20 01:4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奥海科技股价报50.69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2.65元,跌幅4.97% [1] - 当日开盘价为50.50元,最高触及52.20元,最低下探49.16元 [1] - 8月19日早盘9点35分,股价曾出现快速反弹,5分钟内涨幅超过2%,报价一度升至51.32元 [1] 交易数据 - 当日成交量为227394手,成交金额达11.57亿元 [1] - 早盘快速反弹时段成交额达1.64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581.4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8%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9527.83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79%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智能终端充储电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消费电子、智能穿戴等 [1]
同兴达股价上涨1.75% 公司公告无逾期担保贷款
金融界· 2025-08-20 01:4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9日15时,同兴达股价报15.72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5% [1] - 当日开盘价为15.39元,最高触及15.94元,最低下探15.38元 [1] - 成交额达2.29亿元,换手率为5.84%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液晶显示模组、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行业为光学光电子 [1] - 同时涉及智能穿戴、无人机等概念 [1] 公司公告 - 8月19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无逾期担保贷款 [1] - 未涉及因担保而产生的诉讼或损失 [1] 资金流向 - 8月19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75.19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5635.48万元 [1]
蓝思科技(300433):消费电子基本盘创新潮涌 多引擎驱动新成长级
新浪财经· 2025-08-19 08:40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1.8亿元/1155.1亿元/1377.9亿元,同比增速+31.9%/+25.3%/+19.3%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7亿元/65.0亿元/78.3亿元,同比增速+45.3%/+23.5%/+20.4% [1] 业务布局 - 以消费电子为基点,多元布局智能汽车、智能穿戴、机器人等业务 [1] - 消费电子业务稳中有进,受益于大客户产品创新及AI硬件落地 [1] - 智能汽车与座舱业务持续放量,已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1] 消费电子业务 - 玻璃盖板业务护城河深厚,自2006年起与苹果深入合作,成为其核心结构件主力供应商 [1] - 通过收购可胜可利拓展金属结构件业务,进军手机中框中高端市场 [1] - 蓝宝石、陶瓷等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有望受益于AI硬件催化 [1] - 苹果入局折叠屏手机,公司作为核心视窗玻璃供应商有望在UTG新领域突破 [1] 智能汽车及座舱业务 - 2024年汽车业务占总营收8.49%,已成为第二成长曲线 [2] - 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739亿元增长至2025年1030亿元 [2] - 智能座舱加速向低价车型渗透,汽车业务有望持续放量 [2] 可穿戴及机器人业务 - 与灵伴科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智能穿戴类业务潜力有望释放 [3] - 提前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与智元机器人联合交付灵犀X1,深度参与关键环节 [3] - 2025年AI眼镜"百镜齐放",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 [3]
AI眼镜在涨什么?
2025-08-18 23:10
AI眼镜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行业概述 - AI眼镜作为实时佩戴设备能有效采集多模态信息满足大模型对高频视频图像采集需求[1] - 全球眼镜市场规模约20亿副传统墨镜及近视矫正用眼镜[6] - 预计2026年智能眼镜出货量达1,000多万部2027年2,000万部2028年3,000多万部渗透率仍不到5%[8] - 2025年预计全球AI眼镜出货量550万部2026年增长至1,200-1,500万部Meta占据70%以上份额[11] 核心技术与创新 显示技术 - 单色光波导显示方案成本较低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小米阿里等公司产品反馈良好[1] - 单色显示价格约2,500-3,000元全彩显示售价至少5,000元甚至接近万元[4] - 单色显示在成本功耗和重量(49克vs70克)方面优势明显短期内可能成为主流[19] 交互方式 - Meta新款高端眼镜采用机电交互通过手部微小动作完成信息指令判断[1][5] - 当前主要采用声学加触控交互未来3-5年可能发展指环机电控制5-10年可能实现脑机接口[18] - 机电交互技术上游芯片供应指引乐观高通芯片及其他核心器件备货量预计增长三倍以上[5] SoC芯片 - 智能眼镜SoC在电子物料成本中占比超过60%[25] - 未来关注功耗优化ISP升级和成本下降[2] - 双芯片架构显著提升续航能力如小米眼镜实现20小时待机8.6小时典型使用[9] - 国内SoC厂商采取精简设计策略与高通竞争但需平衡出货量与盈利[29] 主要厂商动态 Meta - 即将发布两款眼镜新品包括与雷朋联名迭代版和高端AI眼镜售价800-1,000美元[1][3] - 2026年计划发布雷朋四代及Prada联名款[11] - 采用阵列光学方案避免衍射光波导常见问题如光损耗和彩虹纹[20] 其他厂商 - 小米推出双芯片架构智能眼镜显著提升续航[9] - 阿里AI眼镜通过自研软件生态(通义千问支付宝高德淘宝比价等)提高竞争力[10][12] - 谷歌与XR合作推出Ora眼镜定位于娱乐和办公场景[9] - 苹果在带显示与不带显示方案上进行布局[11] 市场趋势与机会 - AI眼镜可视为传统眼镜智能化升级有望推动行业变革[6][7] - 软件生态重要性日益凸显行业从硬件PK转向软件生态定义产品[1][12] - 端侧AI应用前景乐观AI眼镜是最看好的智能硬件创新之一[31] - 值得关注公司包括恒玄科技瑞芯微恒轩科技金辰泰林微乐鑫科技等[32] 技术发展趋势 光波导技术 - 当前主要采用衍射光波导刻蚀工艺比纳米压印更具优势[20] - 长期看衍射光波导结合刻蚀表面浮雕工艺可能成为主流[20] 材料选择 - 主流晶圆材料为玻璃高端产品开始采用碳化硅材料[21] - 碳化硅具有硬度高耐热性强密度低等优点[21] 软件生态 - 大多数厂商使用安卓开源生态(AOSP)[22] - 大模型是关键差异化因素如Meta用LLaMA谷歌用Gemini小米用超级小爱[23]
全球安全气囊服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8-14 17:00
行业概述 - 安全气囊服是一种集成了气囊系统的可穿戴设备,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穿戴者的姿态和运动状态,在跌倒、碰撞等突发事件中迅速充气以提供缓冲保护 [1] - 当前市场处于成长阶段,主要应用于摩托车骑行、老年人防摔、极限运动和工业安全等领域,但整体渗透率仍较低 [1] - 未来发展方向为智能化、小型化、多功能化,可能与可穿戴医疗设备、物联网平台深度融合 [2] 市场规模与增长 - 预计2030年全球安全气囊服市场规模将达到2.3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2.1% [2] - 2022年全球前十强厂商占据约80%的市场份额 [5] - 按产品类型细分,夹克式占据主导地位,份额约为55.6% [7] - 按应用细分,摩托车运动是最大的下游市场,份额约为30.5% [10] 主要厂商与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Dainese、Alpinestars、Helite、苏州衣带保智能技术、广州信安智囊科技等 [5] - 头部企业Dainese、Alpinestars等已在摩托车骑行领域推出商业化产品并获得良好市场反馈 [1] 驱动因素 - 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人防摔需求快速增长,安全气囊服能有效降低跌倒导致的骨折、脑震荡等风险 [16] - 交通与运动安全意识增强,用户开始寻求更先进的保护装备,安全气囊服在欧美市场已有广泛应用 [17] - 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智能化、轻量化与便捷化,MEMS传感器、AI算法和新型材料的应用提升了产品性能 [18] 阻碍因素 - 产品成本高,售价一般在几千到上万元不等,普通消费者接受度受限 [19] - 穿戴体验有待提升,多数产品偏厚重,高温环境下舒适性不足,影响使用频率 [20] - 用户认知不足,市场教育周期长,缺乏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不高 [20] 发展机遇 - 可穿戴设备与智慧健康融合,气囊服可与心率监测、呼吸检测等技术结合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21] - 政策推动与标准建设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欧盟、日本等地已将某些类型的安全气囊服纳入法规认可范围 [22] - 应用场景多样化催生新市场机会,如建筑工人、高空作业人员、儿童和残障人士等B端市场可能成为新的增长极 [23] 产品与市场细分 - 按产品类型主要分为夹克式、颈戴式和腰戴式,其中夹克式占据主导地位 [26] - 按应用主要分为摩托车运动、马术运动、老人防摔等,摩托车运动是最大需求来源 [26] - 重点关注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和日本 [26]
沃格光电股价微跌0.76% 盘中快速反弹成交额达5.54亿元
金融界· 2025-08-13 03:18
股价表现 - 8月12日股价报收32 63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 25元 [1] - 当日开盘价32 55元 最高触及32 90元 最低下探至31 91元 全天振幅3 01% [1] - 早盘9点37分出现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过2% 股价最高升至32 8元 [1] 交易数据 - 成交量达171123手 成交金额5 54亿元 换手率8 38% [1] - 早盘快速反弹期间成交额达1 33亿元 换手率2 02% [1] 资金流向 - 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995 81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 75%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1733 68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 76% [1] 公司概况 - 主营业务为光电显示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 [1] - 所属行业为光学光电子板块 涉及新材料、智能穿戴等概念 [1] 市值信息 - 总市值72 92亿元 流通市值66 60亿元 [1]
新材料为静电纺丝纤维“充电”
中国化工报· 2025-08-12 09:52
在此基础上,未来的服装能够实时监测穿戴者的心率、血压等健康指标,甚至在运动时通过收集人体动 能来为电子设备充电。这种材料的布状质地使其比传统塑料传感器更加舒适,能够直接融入服装中,实 现真正的"智能穿戴"。此外,由于静电纺丝技术非常适合生产大片材,这对于构建高效的能量收集系统 尤为重要。 研究团队正积极探索通过后续处理进一步优化材料性能的方法。目前,静电纺丝板材的多孔结构虽然有 利于空气流通和轻量化设计,但通过加热和压力使其致密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灵敏度和能量输出 效率,为未来的应用开辟更多可能性。 该材料的首个应用是制造口罩。由于这种材料能携带电荷,可有效吸引并捕获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为 佩戴者提供更高级别的防护。这仅仅是其潜力的冰山一角,该材料在传感器和能量收集器领域同样展现 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中化新网讯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创新制造方法,通过优化静电纺丝纤 维的内部结构,显著提升其在电子应用中的性能。这项技术的出现有助于开发自供电智能服装、健康监 测及可持续能量收集技术的研究和突破。 据悉,新技术的核心在于一种名为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的聚合物。这种材料轻质、柔韧,以其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