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搜索文档
银河证券每日晨报-20250708
银河证券· 2025-07-08 11:20
核心观点 - 6月股票市场上涨4.7%,转债市场跟涨3.3%,偏权市场活跃度上行,转债ETF规模环比扩张8.2%至431亿 [2] - 生命科学上游行业业绩拐点已现,主要企业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10.75%,25Q1收入同比增速9.5%,有望迎来新投资机遇 [7] - 北证50指数周涨幅为 -1.71%,北交所交投活跃略有回落,北交所将优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12][13][15] 固收:7月转债策略展望 - 转债市场展望方面,市场结构上双创风格行业转债2023年以来较A股超涨,公用转债今年以来相对主板仍有3%-5%空间;估值上中高平价转债估值未显著偏贵,低平价转债或受下修预期及信用风险溢价扰动;基本面关注是否切回基本面主线定价;下行风险对转债市场整体风偏扰动有限 [3] - 转债策略上建议保持仓位,稳健中性配置,偏好有色、机械等景气改善行业标的,关注消费、高新制造等政策拉动行业标的,同时关注行业估值偏高及中美贸易政策变化风险,7月推荐国投转债等10只转债组合 [1][4] - 量化策略绩效上5 - 6月低价增强等三类策略分别录得4.9%、6.3%、12.68%,今年以来分别为7.3%、18.8%、31.9% [4] 医药:生命科学上游行业深度报告 - 行业特征为专业化、高壁垒、周期性,疫情后景气度下行但龙头扩张并出海布局,当前股价处历史低位 [7] - 看好因素包括创新药发展带来需求增量,预计2030年中国抗体药物市场达5108亿,2025年中国CGT市场规模达25.9亿美元;关税壁垒下国产自主可控提升;行业龙头并购重组提升竞争优势 [8][9] - 投资建议关注细分赛道龙头和出海潜力标的 [10] 北交所 - 本周北交所多数行业下跌,日均成交额较上周回落,整体市盈率较上周有所回落,电子行业平均市盈率最高 [12][13][14] - 北交所将优化创新型企业评价体系,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本周企业公告覆盖对外投资等方向 [15][16] - 投资策略推荐自上而下关注新兴行业“稀缺”属性公司,自下而上关注业绩增速高等成长性较强公司 [17]
电解质水抢占今夏货架C位
齐鲁晚报· 2025-07-08 05:49
电解质饮料市场现状 - 电解质饮料在济南多家商超和便利店占据货架主要位置,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2] - 2022-2025年国内推出的电解质产品多达59款,预计2025年中国电解质水市场规模将达180亿元 [2] - 电解质水从专业运动饮品转变为全民日常饮品,尤其在高温天气下成为"避暑神器" [3] 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 - 45%的消费者比去年购买了更多具有"健康"功效的产品,健康属性饮料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6% [3] - 健身爱好者认知转变,从随意补水转向科学补充电解质以恢复水盐平衡 [2] - 电解质水因特殊功能性成为新兴消费者的选择 [2] 品牌表现与增长 - 元气森林旗下外星人电解质水2024年销售额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152%,登顶运动饮料品类 [3] - 东鹏饮料旗下"补水啦"品牌2024年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280.37% [3] - 统一旗下"海之言"电解质饮料以28%的增速成为企业饮料业务的第三增长引擎 [3] 市场竞争与产品同质化 - 越来越多品牌涌入电解质水赛道,如旺旺、王老吉、银鹭等推出多样化产品 [3][4] - 产品包装设计趋同,多为透明瓶体+清爽色块,口味集中在青柠、西柚、荔枝等方向 [4] - 成分上大多添加钠、钾、镁等常见电解质和维生素B族,主流价格带集中在5-8元/瓶 [4] 价格战与行业标准 - 价格战初现端倪,部分品牌采取降价促销策略,如买一送一、第二件半价,甚至跌破2.5元/瓶 [4][5] - 国内针对"电解质饮料"无统一强制国家标准,现行标准仅对钠、钾含量有要求,对其他电解质无硬性规定 [5] - 品牌需建立独特形象和产品记忆点以应对同质化竞争 [5]
星展调查:大多数富裕投资者计划在未来一年内增加投资配置
智通财经· 2025-07-07 15:58
投资回报预期 - 富裕投资者预期2025年投资组合平均回报率可达9% [1] - 69%受访者将保本保值列为2025年首要投资目标 [1] - 61%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增加投资配置 [1] 资产配置偏好 - 富裕投资者平均持有四种或以上资产类别以分散投资组合 [1] - 香港投资者偏好债券产品 内地投资者倾向黄金与商品等另类投资 [1] - 投资基金为核心配置 约60%受访者持有 [1] - 56%偏好固定收益基金 其次为多元资产基金 [1] 海外投资趋势 - 64%受访者有兴趣投资海外市场 [1] - 27%中国内地富裕投资者对新加坡市场感兴趣 [1] 数码资产投资 - 42%已投资数码资产 18%计划进一步涉足 [2] - 关注数码资产托管安全问题(38%)和监管透明度(37%) [2] 行业投资机会 - 63%关注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 [2] - 39%关注可持续发展产业 [2] - 36%关注健康与科学产业 [2]
院士专家为浙江李家生物群化石保护利用支招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7 15:14
南京大学教授、国际地层委员会副主席沈树忠介绍,李家生物群以化石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保存完整 为特征,尤其是黄铁矿化三维立体保存的宏体化石,异常精美,为世界同期所罕见,完整展现了华南二 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繁荣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揭示二叠纪古气侯、古地理演化的珍稀窗口。 近年来,建德市坚持"分类管理、重点保护、科研优先、合理利用"原则,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研究所、浙江省地质院等合作,初步划定李家生物群化石产地保护范围,设置栅栏、防护网等保护设 施,开展生物群研究,夯实李家生物群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李家镇成功创建地质文化镇,积极培育地 "科学咖啡馆"是近年浙江省科协打造的一个跨界交流、协同创新的科学传播平台。此次活动通过"科学 咖啡馆"的形式,共同对话关键地质事件研究和古生物化石保护的机遇与挑战。 6月24日,以"解码二叠纪李家生物群与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科学咖啡馆"活动首次走进浙江省建德市李 家镇。相关古生物研究专家学者深入化石发掘现场考察,在村庄开展专题研讨,为李家古生物群化石的 科学研究、综合保护、合理利用支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旭、沈树忠等参加活动。 此次活动形成的《李家生物群研究保护白皮书》,提出了规 ...
2025年国内投资者如何投资现货黃金?现货黄金投资必看秘籍!
搜狐财经· 2025-07-07 11:35
市场概况 - 2025年现货黄金价格维持在3308美元/盎司高位,日均波动率攀升至3.2%,波动空间超过50美元,创近十年新高[1] - 黄金市场杠杆机制与双向交易成为主流,主流平台提供最高1:100杠杆,新手建议控制在1:50以内[3] - 24小时连续交易覆盖全球市场,北美时段最为活跃,占全日交易量60%以上[3] 驱动因素 - 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地缘冲突及全球通胀数据是驱动金价波动的核心变量[3] - 美联储议息会议前后24小时,金价异常波动概率高达91%[3] - 2025年黄金价格波动率同比上升23%,未采取风控措施的投资者平均损失达本金35-50%[7] 交易策略 - 趋势判断采用均线系统(5日、20日、60日组合),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形成"金叉"预示上涨趋势[5] - 高低点法则在1800-2100美元区间准确率达78%[5] - 多周期共振分析法采用月线图(1-3年)、周线图(3-6个月)、日线图(1-4周)、4小时图(精确入场点)[8] - 突破交易在欧美重叠时段(15:00-18:00)捕捉关键位突破机会[8] - 反转交易在美盘尾段(21:00-24:00)利用技术回调进场[8] 平台选择 - 合规平台需具备香港黄金交易所(HKGX)AA类行员资质,资金隔离存管于汇丰、恒生等顶级银行[4][5] - 金荣中国作为AA类084号行员,提供0元开户、0佣金服务,黄金点差低至0.1美元/盎司[4] 新手建议 - 小额起步,首次入金控制在500美元以内,使用0.01手迷你合约降低风险[8] - 模拟训练使用20万美元模拟账户,首月实盘存活率达78%[7] - 跟单学习关注每日市场分析报告与黄金策略直播,获取精准入场点位建议[8] 技术工具 - APP内置"趋势反转预警"功能可提前10-15分钟捕捉市场转向信号,2025年第二季度将用户胜率提升至68%[6] - 量价配合法则显示价格上涨需成交量配合,若量能萎缩则警惕回调[6] 资产配置 - 黄金投资比例建议控制在总资产15-25%,搭配实物黄金、黄金ETF、期货期权等多元化配置[8] - 优秀选手通过实盘争霸赛可实现年化28.7%收益[7] 风险控制 - 单笔交易风险不超过本金1-2%,使用止损的交易者平均亏损减少47%[8] - 买入看跌期权防范突发下跌,权利金约为金价的2-3%[8] - 选择低点差平台长期可节省数千美元交易成本[8]
特朗普“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借科研诚信之名强化政治控制
第一财经· 2025-07-06 19:08
美国科研政策变动 - 特朗普政府颁布《恢复科学黄金标准》行政令,表面提升科研透明度,实则将科学评价权转交政治官员操控 [1][2] - 行政令要求联邦机构30天内发布新科研诚信政策指南,60天内制定反馈政策,并允许政治任命官员负责调查 [3] - 该政策废除拜登时期保护政府科学家的措施,可能以"未清晰披露研究不确定性"等模糊理由惩罚科学家 [3] 科学界反应与影响 - 科学界强烈反对,联名公开信谴责行政令推行"愚人的科学黄金标准",认为其强化政治控制 [2][4] - 76%公众仍信任科学家,但行政令可能通过质疑既定科学(如疫苗研发)阻碍科研进展 [4] - 环保署曾提出"秘密科学"规定,新行政令类似要求公开所有数据,可能排除关键研究 [4] 中美科研治理对比 - 中国建立长效机制,如《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2023年科研失信线索同比下降31.2% [5][7] - 中国建议将科研诚信纳入《科学技术进步法》,保持政策稳定性,避免美国式波动 [5] - 中国在重点领域试点"数据—代码双公开",平衡透明度与权益保护 [6] 国际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推广《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行为准则》,提升全球科技治理话语权 [6] - 建议设立"科研活动独立条款"和诚信督察岗位,防范政治干扰 [6] - 中国特色治理模式结合制度刚性与文化柔性,为全球提供新范式 [7]
食践传知育童梦,趣行筑爱护童安
中国食品网· 2025-07-06 17:26
乡村振兴活动 - 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践队在莲花县良坊镇下坊村开展"童心港湾"主题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 活动内容包括安全教育、科学实验和素质拓展,旨在提升乡村儿童的安全意识、科学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 [3][6][10] - 实践队通过互动游戏、实验演示和团队项目,为十余名小朋友带来沉浸式体验 [12] 安全教育 - 实践队开展"童心护航,安全知识伴我行"主题教育活动,重点防范暑期溺水风险 [3] - 采用"领读+互动"模式教授防溺水"六不准"口诀,并通过趣味问答强化知识记忆 [3] - 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升乡村儿童安全防范意识,现场气氛热烈 [3] 科学实践 - 实践队设计"食品中的魔术,淀粉实验大揭秘"活动,演示"维C使碘伏褪色"和"淀粉遇碘变蓝"现象 [6] - 孩子们亲手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化学变化,队员用通俗语言解释科学原理 [6] - 活动激发乡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播撒热爱科学的种子 [7] 素质拓展 - 实践队策划两人三足、珠行千里和蒙眼夹棋子三项团队项目 [10] - 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协作完成任务,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10] - 素拓活动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参与者收获身心放松和宝贵经验 [10]
碳捕集、芯片互连……今年,这30个科学问题难题值得关注
南方都市报· 2025-07-06 15:12
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核心观点 - 中国科协发布2025年30个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涵盖十大前沿科学领域、十大工程技术难题和十大产业技术问题 [1][2] - 活动由80家全国学会组织,56位战略科学家推荐90个问题难题,23位战略科学家组成终选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 [1] - 活动旨在研判未来科技趋势,前瞻谋划前沿科技领域,推动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 [2] 十大前沿科学问题 1. 流形的拓扑和几何分类 [1] 2. 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 [1] 3. 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1] 4. 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 [1] 5. 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 [1] 6. 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 [1] 7. 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 [1] 8. 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 [1] 9. 作物野生近缘种在提升栽培种抗逆特性的育种潜力 [1] 10. 人体微生态与宿主的交互调控机制 [1] 十大工程技术难题 1. 复杂模型的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算法与理论 [1] 2. 深海规模化采矿装备与环境扰动抑制 [1] 3.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海水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 [1] 4. 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 [1] 5. 生物制造复杂器官 [1] 6. 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 [1] 7.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1] 8. 先进航空机载系统能量综合与智能管理 [1] 9. 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 [1] 10. 建立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 [1] 十大产业技术问题 1.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 [1] 2.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氧化性能提升 [2] 3. 面向深空资源开发的自主采矿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 [2] 4. 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 [2] 5. 芯片间高速光互连(光-I/O)技术产业落地 [2] 6. 衰老状态下再生生物材料开发 [2] 7. 实现能源电力"安全-低碳-经济"综合平衡的路径 [2] 8. 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 [2] 9. 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 [2] 10. 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 [2] 活动背景与优化 - 自2018年起,中国科协组织全国学会、学会联合体、企业科协和高校科协等开展重大科技问题难题征集发布活动 [2] - 2025年活动优化工作流程,定向邀请战略科学家推荐问题,细分推荐遴选领域,明晰工程技术与产业技术问题边界,并组织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协同参与 [2] - 中国科协将持续关注已发布的问题难题,引导科技工作者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引领性攻关 [3]
胖,真能引发百病?国家卫健委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攻坚行动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6 15:11
国家政策与行动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个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计划自2024年起用三年时间推动全国体重管理支持性环境建设[5] - 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宣布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专项行动,全面推广健康生活理念[3] - 目标包括显著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形成全民参与局面,改善体重异常问题[5] 肥胖现状与定义 - 中国肥胖人口总数已位居全球首位[11] - 中国成年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6-17岁青少年超重/肥胖率19%,6岁以下儿童10.4%[11] - 预计2030年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可能达到65.3%[11] - 成年人BMI标准:18.5-24为正常,24-28为超重,28及以上为肥胖[7] - 中心性肥胖标准: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9] 肥胖健康风险 - 肥胖被列为全球健康第五大危险因素[12] - 预计2030年中国因超重/肥胖的医疗支出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21.5%[12] - BMI超过35时死亡风险较普通人高30%-40%,肥胖使预期寿命减少6-7年[13] - 肥胖者40-50岁后高血压概率比正常人高50%[14] - BMI超过35者患糖尿病风险高达90%以上[15] - 肥胖增加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17] - 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包括结直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19] 科学减重方法 - 减重核心原理是"少吃多动",实现热量负平衡[21] - 科学减肥三原则:安全、有效和综合防控[22] - 合理使用GLP-1类药物有望遏制肥胖增长势头[22]
涉及暗能量、台风路径异常……2025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题等发布
央视新闻· 2025-07-06 10:42
前沿科学问题 - 流形的拓扑和几何分类研究 [2] - 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探索 [2] - 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2] - 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机制分析 [2] - 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2] - 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构建 [2] - 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技术 [2] - 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研究 [2] - 作物野生近缘种在提升栽培种抗逆特性的育种潜力挖掘 [2] - 人体微生态与宿主的交互调控机制研究 [2] 工程技术难题 - 复杂模型的设计-仿真-制造一体化算法与理论开发 [2] - 深海规模化采矿装备与环境扰动抑制技术 [2] - 区域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海水协同利用与治理技术 [2] - 面向通信与智能融合的智简网络技术体系构建 [2] - 生物制造复杂器官技术突破 [2] - 煤炭与共伴生能源资源一体化开发技术 [2] - 新一代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2] - 先进航空机载系统能量综合与智能管理 [2] - 大宗食品原料及高值配料的生物制造技术 [2] - 建立基于临床和多组学大数据的新药研发体系 [2] 产业技术问题 - 突破大型及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高端装备进口瓶颈 [2] - 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抗氧化性能提升 [2] - 面向深空资源开发的自主采矿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 [2] - 面向产业的智能无人系统自主能力评测系统建设 [2] - 芯片间高速光互连(光-I/O)技术产业落地 [2] - 衰老状态下再生生物材料开发 [3] - 实现能源电力"安全-低碳-经济"综合平衡的路径探索 [3] - 卫星遥感数据的智能化处理与产业化应用 [3] - 基于合成生物学与AI驱动的智能响应病虫害生物疫苗开发 [3] - 脑功能评估与脑机智能闭环干预技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