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拔节生长 积厚成势——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观察
新华网· 2025-04-29 09:05
黄河自济南城北穿过,一度制约济南北跨发展。2021年4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潮中应运而生,开 启了济南"拥河发展"新格局。新城建设日新月异、产业发展动能强劲、幸福生活拾级而上……济南起步区从起步到起势,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民生幸福的现代化新城画卷。 新城建设气象新 济南黄河北岸,大潮涌动。距黄河河床几十米的地下,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盾构机日夜不停向着黄河南岸掘进。 这是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建设现场。项目机电部部长黄鲁说,"山河号"每天推进12至14米,目前已掘进2100多米,照此速度,预计年底可实现隧 道贯通。 跨越黄河是新区建设的第一步。按照规划,济南起步区范围内将建设21条跨河通道。随着齐鲁黄河大桥、黄河济泺路隧道、黄河大桥复线桥等11 处跨河桥隧建成通车,跨越黄河的时间大大缩短。 伴随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发展,黄河北岸一座现代化新城区正加快崛起。(受访者供图) 济南起步区规划面积达798平方公里,为产业布局和城市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从"一张白纸"到项目林立,新区基础设施的完善正打破地理屏障, 重塑济南"拥河发展"新格局。 驱 ...
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和零部件配套产业园今年将全面启用
齐鲁晚报网· 2025-04-28 20:37
文章核心观点 济南起步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生态保护、新城建设同步推进,确定“3 + 1”主导产业方向,初步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良好,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园区发展格局特色鲜明,以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3] 产业规划 - 济南起步区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与生态保护、新城建设同步谋划、系统推进,确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服务业“3 + 1”主导产业方向 [3] 新能源汽车产业 - 比亚迪济南基地2022年完成一期建设并下线首辆新能源汽车,2023 - 2024年产能持续跃升且产出新车型,目前多款爆款畅销,吸纳2.2万人稳定就业 [3] - 今年比亚迪济南基地二期和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将全面启用,构建全产业生态,带动上下游企业400余家,为济南工业强市战略和全省新能源汽车突破100万辆作贡献 [3] - 起步区今年将开工建设宾理科技高端新能源汽车、金固车用低碳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引领济南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4] 新兴产业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 光伏太阳能 - 爱旭太阳能高效电池组件项目2024年一期投产下线ABC电池组件,转换效率达24.6%,ABC组件转化效率连续26个月蝉联国际同业“商用组件效率排行榜”第一,三期全部建成后将成投资和产值双过百亿元支柱产业 [4] - 山东能源钙钛矿光伏电池项目落地,建成北方第一条100MW中试量产线,形成“接二连三”可持续发展态势 [4] 氢能源 - 国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项目3条生产线实现满产,氢能撬装站、综合能源站加快布局,匹配氢能无人机、氢能助力车电堆完成研制,首批56辆搭载起步区氢能电池商用车上路运行,氢能应用场景和产业链条集聚效应持续扩大 [5] 园区发展 - 济南起步区形成以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为核心的五大园区各具特色发展格局,园区内聚集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7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等92家,以科技创新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赋能 [5]
一季度,烟台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86.4%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18:35
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 烟台市省级重点项目数量连续两年、投资体量连续四年居全省首位 [1] - 今年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过千亿元的4个、过百亿元的32个、过十亿元的266个 [1] - 一季度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86.4%、投资完成率达27.4%,累计完成投资631.2亿元 [1] - 137个省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80.3%,累计完成投资323.4亿元、投资完成率24.7% [1] - 200个市级重点建设类项目开复工率90.5%,累计完成投资307.8亿元、投资完成率31% [1] 项目带动能力 - 一季度61个项目投产,新增产值176.6亿元,预计全年新增产值750亿元 [2] - 裕龙石化、万华蓬莱等标杆项目相继投产并持续释放产能 [2] - 招远核电、万华化学新一代电池材料产业园、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紧推进 [2] 要素保障措施 - 实施"清单化管理、责任化落实"机制,压实项目建设责任 [2] - 发挥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服务专员制度效能,保障土地、资金、能耗等要素需求 [2] 未来建设目标 - 力争337个省市重点建设类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全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以上 [2] - 推动"上半年高密度开工、下半年大规模见效",支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2]
山东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改革(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人民日报· 2025-04-02 06:20
海上光伏项目建设 - 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加速推进,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年发电量预计达17.8亿千瓦时,满足267万名城镇居民一年用电量 [1] - 项目体现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024年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超过煤电 [1] 新能源消纳与储能技术 - 山东面临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和消纳压力,通过建设储能电站解决,如东营能源津辉集中式储能电站利用电池仓在用电低谷期充电、高峰期放电 [2] - 截至2024年底,山东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717.7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3.6倍,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熔盐储热等新技术项目落地 [2] 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 - 枣庄市从"百年煤城"向"新能源电池名城"转型,科达利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加快建设,将成为锂电新能源产业供应链关键环节 [3] - 山东2025年产业培育目标包括在济南、青岛、临沂布局钙钛矿电池示范项目,推进核电装备产业向烟台、威海集聚发展 [3] - 山东将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约2000万千瓦,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