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搜索文档
2025年十大高薪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6-21 20:38
2025年中国十大高薪行业分析 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行业薪资差异明显,2025年十大高薪行业呈现技术驱动型特征 [1] 行业薪资分布 人工智能行业 - 平均月薪13,594元,中位数10,501元/月,位居榜首 [3] - 生成式AI爆发推动高端人才需求,顶尖AI人才年薪可达百万级别 [3] 金融科技行业 - 平均月薪13,169元,中位数10,001元/月 [6] - 量化交易、区块链技术应用推动人才需求,应届生年薪30-60万元 [6] 生物医药与基因工程 - 平均年薪25-100万元,创新药研发、基因治疗领域需求旺盛 [7] - 2025年预计薪资涨幅4.8%,高于其他行业 [7] 电子信息工程(芯片方向) - 平均年薪18-80万元,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达30万 [8] - 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人才极为抢手 [8] 机器人工程与自动化 - 平均年薪18-60万元,工业4.0推动机器人工程师需求激增 [10] 心理学(临床与工业方向) - 平均年薪25-50万元,心理咨询师时薪500-2,000元 [11]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平均年薪12-25万元,碳交易、ESG咨询领域快速发展 [12] 新能源行业 - 太阳能、风能、储能技术等领域人才需求激增 [13] 高端制造行业 - 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技术专家薪资优厚 [15] 互联网与软件开发 - 资深软件开发工程师一线城市年薪超50万元 [17]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银企共筑“金引擎”,数字赋能送春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1 19:25
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 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枢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电商产业持续繁荣推动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 - 网络货运平台通过数字化整合运力资源推动行业智能化发展和资源集约化配置 [1]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的金融服务 - 以金融服务为纽带为物流企业量身定制"金融+科技"解决方案 [1] - 金融特派员敏锐捕捉客户需求设计专项融资方案快速落地1000万元贷款缓解平台垫资压力 [2] - 依托总行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打造支付结算与账户管理体系一体化系统实现运费秒级结算 [3] 河北某物流有限公司案例 - 公司致力于"互联网+物流"模式深度融合自主研发智慧物流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 [2] - 2024年网络货运业务量位居河北省前列 [2] - 平台注册司机超过10万人年处理订单近三十万笔账单结算具有"账期短频次高"特点 [3] 金融科技赋能效果 - 金融服务保障业务连续性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3] - 支付结算系统助力平台转型升级为后续业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3]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推动"五篇大文章"与"数字兴业"融合发展打造金融特派员先锋队 [3] 未来发展方向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将继续发挥综合实力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3] - 为河北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3]
建设国际一流金融科技示范区,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西城赛区启幕
北京晚报· 2025-06-21 10:19
西城区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战略定位 - 立足首都功能核心区资源禀赋,打造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1] - 依托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叠加优势,形成"4+N"产业开放体系(金融、金融科技、资产管理、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 [3] -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要素导入,为全球金融科技企业及人才提供全链条产业支撑 [3] HICOOL大赛与西城区合作成果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首次实现参赛项目和人数"双破万",国际化程度提升 [4] - 西城区连续四年承办金融科技赛道,新增区块链方向以汇集数字经济人才 [4][5] - 修订"西融计划"实施办法,赛事获奖落地人才可直接获评"西融人才",享受阶梯式资金奖励(最高100万元) [5][7] 产业载体与政策支持 - 中关村西城园构建"1+3"产业体系(金融科技+数字经济/研发设计/文化科技),提供"科创十二条"全生命周期服务 [6] - 金科新区引入266家重点机构,注册资本超1400亿元,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领跑全国 [6] - 推出"引才伯乐奖",成功推荐人才落地的单位或个人可获最高100万元激励 [7] 国际合作与赛事配套 - 引入注册金融科技师国际认证体系,推动人才标准化与专业化发展 [8] - 大赛吸引41国150个区块链/金融科技项目,覆盖金融大模型、量化交易等前沿领域 [8] - 设立"赛事服务专班",提供资金扶持、人才引进等"一对一"精准对接服务 [8]
“618”消费旺季 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力多元消费场景
证券日报· 2025-06-21 00:50
在大力提振消费的背景下,今年"618"成为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力的关键节点。各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不仅携手 京东、淘宝、天猫、支付宝等主流电商及支付平台推出多重福利活动,更在营销模式、服务场景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金融 之力助力消费市场焕发新动能。 本报记者 彭妍 今年"618",银行紧抓消费热潮加码信用卡业务。相较往年,今年各大银行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打破传统营销边界,创新力 度空前:不仅升级满减折扣、分期免息等惠民活动,更紧扣"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推出专属福利;同时,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 景,将金融服务无缝嵌入多元消费场景。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618"期间银行信用卡业务创新实践,折射出 两大核心发展趋势:一方面,信用卡作为消费金融与零售业务的关键载体,正以更精准的服务对接政府促消费政策,通过金融 工具放大政策红利效应;另一方面,行业加速拥抱金融科技前沿成果,推动信用卡业务向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深 度转型,重塑客户服务体验与运营模式。 银行信用卡刷新"618"营销玩法 "信用卡行业正经受着存量博弈与数字变革的双重考验。"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 ...
面向制度型开放,金融国际法治有哪些全球协同做法?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6-21 00:17
金融新业态发展 - 数字贸易、离岸货币、跨境融资等金融新业态正在兴起[1] - 2024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突破3500万亿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25万亿元[1] - 上海持牌金融机构增加到1782家,外资机构占比提升到35%[1] 金融司法与争端解决 - 上海法院近5年受理涉外、涉港澳台金融商事纠纷3418件,案件数量年均增长超过10%[1] - 上海金融法院通过审理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为金融交易划定合法边界[2] - 上海金融法院建立外国法查明机制,审理多起适用新加坡、开曼等地法律的涉外案件[2] 国际金融法治挑战 - 全球金融治理面临美国关税政策、金融科技迭代、气候变化等挑战[3] - 迪拜国际金融中心法院已处理案件标的额超过77亿迪拉姆(约20亿美元),平均个案价值近1240万美元[3] - 金融体系的掌控力不再由地理边界决定,公平透明的法律体系更受信赖[4] 数字贸易与跨境合作 - 新型数字贸易体系建设需重视跨境商业文件的有效性和数字化呈现质量[5] - 跨境身份认可将是未来数字贸易的核心[5] - 中国在RCEP实践中涉及司法保障相关条款[5]
专访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赵欣舸: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着力提升国际开放水平
证券时报网· 2025-06-20 22:4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 国际化程度偏低是当前最大短板 外资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约30% 远低于纽约的70%和伦敦的50%以上 [2] - 外资在A股市场持股比例不足5% 债券市场外资占比仅2.5% 显著低于伦敦市场的30%以上水平 [2] -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部数量差距明显 纽约10家 伦敦6家 上海0家 世界500强金融机构总部数量纽约11家 伦敦7家 上海仅3家 [2] - 金融衍生品品种单一且外资参与度低 影响"上海价格"全球定价权 金融人才政策与环境需改进以吸引海外专业人士 [2] 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根本路径 - 制度型开放程度不足是国际化水平偏低的根本原因 需提升国际开放水平并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3] 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的五大建议 市场吸引力与产品创新 - 优化上市制度吸引特斯拉、阿里国际等优质海外企业 提高中概股回沪上市意愿 [4] - 丰富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 推出国际债券、期货、ETF等 目标提升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及外汇储备占比至全球前三 [4] 资本市场国际化 - 借鉴香港、新加坡经验降低海外企业上市门槛 目标将国际投资者A股持股比例提升至15%以上 [5] - 缩小上海与纽约证券市场市值差距 增强市场深度和全球影响力 [5] 金融科技发展 - 巩固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应用优势 扩大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范围 [5] - 发展智能投顾和数字资产管理新业态 提升全球财富管理服务能力 [5] 营商环境优化 - 引入国际认可的金融争端解决机制 改善行政服务与城市配套 [6] 绿色金融建设 - 扩大碳交易规模与参与者范围 提升亚太地区定价权 [6] - 发展ESG基金、绿色信托等产品 引导国际资金投向绿色领域 [6]
反洗钱监管升级:留不真实信息或被银行“限额”
中国经营报· 2025-06-20 19:49
反洗钱法规升级与实施 - 新《反洗钱法》于2025年1月1日正式生效,条款大幅升级,重点从客户身份识别(KYC)转向客户尽职调查(CDD)[1] - 金融机构需持续识别客户身份、了解业务性质及风险状况,以预判交易行为并提前应对潜在风险[1] - 法律明确洗钱上游犯罪类别,提高违规处罚标准和范围,强化监管打击决心[3] 银行执行动态 - 宁德农商银行、南平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对信息不完整账户限制金融服务[1][2] - 限制措施包括非柜面服务额度降低(如ATM取现、手机跨行转账),需补充房产证、公积金账户等信息提额[2] - 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广州银行等十余家银行2025年持续推进客户信息完善工作[2] 监管与技术进展 - 2023年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拓展22个行业、4428家机构数据来源,纳入数字人民币等新兴业务[3] - 金融机构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反洗钱效率,实现可疑交易穿透式监测[5] - 经济发达地区银行反洗钱落实较好,欠发达地区因资源投入不足仍有提升空间[5] 行业挑战与应对 - 洗钱犯罪呈现网络化、专业化趋势,传统监测手段面临挑战[5] - 银行需持续升级系统、模型以应对不法分子“新手法”,金融科技成为关键工具[5] - 客户尽职调查是反洗钱“三大义务”基石,新法进一步强化其重要性[3][5]
探访“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银行“深耕”科技赋能 金融科技平台“发力”AI金融智能体
经济观察网· 2025-06-20 18:31
金融科技与数字化转型 - 2025中国国际金融展在上海举办,展示AI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成果,金融机构借助AI大模型构筑竞争壁垒 [2] - 行业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领域,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中国银行以"数创融通"为主题,展示航运直通车、智企司库等数字化服务,科技金融贷款余额新增5702亿元(Q1),"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金融服务资金超7200亿元 [3][5] - 邮储银行推出手机银行10.0升级版和邮智大模型,完成三大核心系统升级,构建"算力+算法+数据+场景"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6][7] - 交通银行展示航运贸易区块链生态和"交政通"政务品牌,服务130多个城市,跨境支付分展台突出境内外联动优势 [11][15] - 北京银行推出"京小宝"数字人AI大模型,响应速度达毫秒级,支持智能投顾和跨境金融服务,首发"畅游通"融合支付与通信功能 [16][18] 金融科技企业创新 - 蚂蚁数科推出超100个金融场景智能体解决方案,覆盖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支持私有化部署和SaaS订阅模式 [24][26][27] - 奇富科技发布信贷超级智能体,包含端到端授信决策、小微企业信用评估等模块,助力银行普惠客群覆盖与风险定价 [28][30] - OceanBase推出4.4.0版本数据库,强化TP/AP事务处理与AI原生能力,已服务超100家银行的190多套核心系统 [31][32][35] 跨境金融与人民币国际化 - 汇丰银行强调人民币跨境使用可降低企业汇率波动影响,数字货币和代币化技术有望优化跨境支付流程 [22][23] - 乌鲁木齐银行展示跨境金融成果,北京银行推出"外汇京管家"和"自贸盈"跨境服务品牌 [19][21][18]
榕树贷款发布品牌IP形象“榕小榕” 让金融有温度,服务有态度
新京报· 2025-06-20 15:32
品牌IP形象发布 - 榕树贷款正式发布品牌IP形象"榕小榕",标志着公司在构建"有温度的智能金融服务"品牌生态上迈出关键一步 [1] - "榕小榕"IP形象融合了公司产品特性与金融科技元素,旨在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1] - 该IP形象是品牌战略升级后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公司从专业严肃向温暖亲和形象的转变 [6] IP形象设计理念 - "榕小榕"原型为榕树,延续品牌logo视觉连贯性,同时赋予人格化特征,象征服务扎根用户群体 [4] - 形象设计融合金融元素(铜币装饰)与科技属性(流动线条/AI象征),体现"科技赋能金融,服务传递温度"理念 [4] - 橙色主色调搭配数据流特效,打造温暖阳光且具科技感的品牌形象 [4] - 根系造型底座传递"金融服务安全可依"的核心价值,展现产品稳健根基 [4] IP功能应用 - 多维动态表情系统覆盖APP内全服务场景,实现从咨询到售后全周期情感陪伴 [5] - 3D动态形象作为"金融服务助手"应用于APP启动页和功能引导环节,提升操作便捷性 [6] - 在APP首页设置情景化彩蛋和定制化关怀提示,强化用户对平台细致服务的感知 [6] 品牌战略价值 - IP形象通过拟人化设计增强亲和力,拉近与用户距离,加深品牌差异化认知 [3][6] - 未来将拓展至线上智能客服和线下金融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8] - 用户可通过应用市场更新APP体验新形象,公司后续将推出更多普惠金融创新项目 [8]
上海中广云智投:金融科技赋能投资顾问服务的创新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6-20 15:04
公司业务模式 - 公司通过技术驱动与专业服务协同创新,提供兼具效率与安全性的投资解决方案[1] - 作为中国证监会认证的专业投资咨询机构,秉持"科技赋能、专业为本"理念[1] - 业务覆盖智能投顾、风险防控、投资者教育三大领域[1] 智能投顾系统 - 自主研发的智能投顾系统采用机器学习算法与海量市场数据融合,实现投资策略动态优化[3] - 系统实时分析宏观经济指标、行业景气度及个股基本面,结合用户画像生成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3] - 在新能源赛道中通过产业链数据交叉验证,成功捕捉光伏企业技术迭代带来的估值提升机会[3] 风控技术应用 - 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交易数据全程留痕与不可篡改,为争议解决提供技术依据[3] - "天穹"风控引擎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每秒处理百万级交易请求[3] -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非结构化信息(如聊天记录、公告文本)识别潜在风险[3] 投资者教育体系 - 构建"全生命周期投教体系",包含线上课程、线下沙龙、模拟交易等多元化形式[4] - "财富管理健康诊断"服务注重培养用户对市场周期的理解能力[4] - 在市场波动期间主动推送定制化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4] 行业价值创新 - 金融科技与传统投顾服务形成互补关系,通过工具革新提升服务边界[4][5] - "合规为基、科技为翼"的发展路径满足监管要求同时降低服务成本[4] - 智能客服系统实现24小时响应,使偏远地区投资者享受专业服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