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

搜索文档
Companies from Stanley Black & Decker to Conagra are saying tariffs will cost them hundreds of millions
CNBC· 2025-07-30 18:51
关税对行业成本的影响 - 多家美国知名品牌公司警告关税将导致成本增加数亿美元 关键截止日期临近[1] - 白宫即将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各行业企业预计全球贸易规则变化将带来额外成本[1] 具体公司影响分析 Stanley Black & Decker - 工具制造商预计政策变化将导致每年8亿美元损失 不包括为缓解关税影响采取的额外措施成本[2] Conagra Brands - 旗下拥有Marie Callender's和Slim Jim等品牌 预计关税将使销售商品成本增加3% 相当于每年超2亿美元[2] Tesla - 关税相关成本增加约3亿美元 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电动汽车业务 其余来自能源部门[3] - 管理层表示尽管努力控制影响 但关税政策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4] 汽车行业整体 - 通用汽车最新季度息税前利润受11亿美元冲击 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将主要原因归咎于关税净影响[4] 包装材料成本 - 尽管大部分生产在美国本土 芝加哥某公司仍需应对钢铁和铝关税导致的包装成本上升[3]
瑞达期货塑料产业日报-20250730
瑞达期货· 2025-07-30 18: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L2509涨0.24%收于7387元/吨 供应端上周PE产量环比+0.99%至61.51万吨 产能利用率环比+1.13%至79.83% 需求端上周PE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环比-0.1% 其中农膜开工率环比+0.2% 库存方面 生产企业库存环比-4.99%至50.29万吨 社会库存环比+4.07%至55.84万吨 总库存压力不大 7月PE检修计划基本兑现 后市检修装置较少 随着前期停车装置重启 产量、产能利用率存提升空间 三季度投产压力仍偏高 下游棚膜需求季节性回升 但多数企业接单仍平淡 日化、食品包装膜需求持续 预计下游开工率拐点于8月上旬到来 成本方面 市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忧虑有所缓解 近期国际油价走强 宏观方面 欧美关税达成协议 中美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关税展期90天 短期L2509预计震荡走势 日度K线关注7230附近支撑与7480附近压力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聚乙烯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7387元/吨 环比涨2 1月合约收盘价7442元/吨 环比涨4 5月合约收盘价7424元/吨 环比跌1 9月合约收盘价7387元/吨 环比涨2 [2] - 成交量244663手 环比增4959 持仓量334157手 环比减9463 [2] - 1月 - 5月合约价差为18 [2] - 期货前20名持仓中 买单量330783手 环比减1881 卖单量346336手 环比减5727 净买单量-15553手 环比增3846 [2] 现货市场 - LLDPE(7042)均价 华北地区7349.13元/吨 环比涨21.74 华东地区7402.62元/吨 环比涨12.38 [2] - 基差为 - 37.87 环比涨19.74 [2] 上游情况 - FOB石脑油新加坡地区中间价63.06美元/桶 环比涨1.28 CFR石脑油日本地区中间价589.25美元/吨 环比涨10.75 [2] - 乙烯CFR东南亚中间价831美元/吨 乙烯CFR东北亚中间价821美元/吨 均环比持平 [2] 产业情况 - 全国PE石化开工率78.97% 环比涨0.76 [2] 下游情况 - 聚乙烯包装膜开工率48.07% 环比降0.52 管材开工率28.83% 环比持平 农膜开工率12.63% 环比涨0.17 [2] 期权市场 - 聚乙烯20日历史波动率12.11% 环比降0.11 40日历史波动率13.17% 环比降0.29 [2] - 聚乙烯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和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均为10.19% 分别环比降1.45和1.46 [2] 行业消息 -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 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 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要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2] - 7月28 - 29日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举行 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2] - 7月18 - 24日我国聚乙烯产量61.51万吨 较上期增加0.99% 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79.83% 较上期增加1.13个百分点 [2] - 7月18 - 24日中国聚乙烯下游制品平均开工率较前期降0.1% [2] - 截至7月23日中国聚乙烯生产企业样本库存为50.29万吨 较上期降4.99% 截至7月25日聚乙烯社会样本仓库库存情况未提及具体数据 但总库存压力不大 [2]
瑞达期货集运指数(欧线)期货日报-20250730
瑞达期货· 2025-07-30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三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涨跌不一,主力合约EC2510收跌0.45%,远月合约收涨1 - 2%不等,现货指标持续回落 [1] - 美国消费端有韧性,但近期关税政策加码,后续通胀有上行风险,或影响未来零售数据,中国对欧盟部分品类实施反制禁令加剧中欧贸易紧张 [1] - 贸易战不确定性尚存,集运指数(欧线)需求预期弱,期价震荡幅度大,现货端价格指标回升或带动期价短期内回涨 [1] - 7、8月是多国与美国重新谈判窗口期,不确定性大,建议投资者谨慎操作,跟踪地缘、运力与货量数据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盘面 - EC主力收盘价1468.700,环比降6.7;EC次主力收盘价1738,环比升3.5 [1] - EC2510 - EC2512价差 - 269.30,环比升5.7;EC2510 - EC2602价差 - 2.00,环比下降 [1] - EC合约基差847.86,环比降8.7 [1] - EC主力持仓量54874手,环比增4148手 [1] 现货价格 - SCFIS(欧线)(周)2316.56,较上周降83.94;SCFIS(美西线)(周)环比降17.80 [1] - SCFI(综合指数)(周)1592.59,环比降54.31;集装箱船运力1227.97万标准箱,环比降0.02 [1] - CCFI(综合指数)(周)1261.35,环比降42.19;CCFI(欧线)(周)1787.24,环比降16.18 [1] -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日)2109.00,环比升117.00;巴拿马型运费指数(日)1741.00,环比升57.00 [1] - 平均租船价格(巴拿马型船)13781.00,环比升253.00;平均租船价格(好望角型船)26223.00,环比升105.00 [1] 行业消息 - 7月28 - 29日中美经贸会谈,双方推动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 [1] - 特朗普表示印度可能被征20% - 25%关税,最终税率未确定,两国仍在谈判 [1] - 特朗普要求俄罗斯10天内与乌克兰达成停火协议,否则或面临经济惩罚 [1] 重点关注 - 7月31日02:00美国至7月30日美联储利率决定(上限) [1] - 7月31日09:30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PMI [1] - 7月31日14:45法国7月CPI月率初值 [1] - 7月31日15:55德国7月季调后失业率 [1] - 7月31日20:00德国7月CPI月率初值 [1] - 7月31日20:30美国至7月2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 [1] - 7月31日20:30美国6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 [1]
丰田1~6月全球销量4年来再创历史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7-30 16:00
全球销量表现 - 2025年1~6月全球销量达515万9282辆,同比增长5%,创4年来历史新高 [1][3] - 连续6年全球销量第一,超过大众的440万5300辆 [1][3] - 6月单月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连续6个月超上年水平 [3] 区域市场分析 - 北美市场:混合动力车(HV)表现强劲,凯美瑞和塞纳混动款热销,美国混动车销量增长38% [3] - 中国市场:纯电动SUV"bZ3X"表现良好,促销措施推动产量提升 [3] - 海外销售同比增长4%至439万837辆,连续3年增长 [3] - 日本国内销售同比增长13%至76万8445辆,时隔1年再次上涨 [3] 生产与供应链 - 全球产量同比增长6%至491万8024辆,创历史新高 [3] - 北美需求坚挺,墨西哥等地产量增加 [3] - 日本国内生产同比增长9%至163万9637辆,已从2024年认证问题和召回中恢复 [3] 产品与政策影响 - 美国市场因担忧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新车涨价,出现抢购需求 [3] - 日本出口至美国数量增长8% [3] - 美国销售6月几乎持平,抢购需求回落 [3]
耶鲁大学研究揭示关税政策或致美国物价短期飙升,家庭年均损失达2400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15:57
关税政策对物价的影响 - 美国政府现行关税政策将在短期内推动国内物价上涨1.8%,相当于每个美国家庭年均额外支出2400美元(约合人民币17200元)[1] - 关税导致的成本增加将迅速转嫁至消费者端,涵盖从日用品到工业原材料的广泛领域[2] - 结合美联储设定的2%年通胀率目标,当前政策或使美国通胀水平接近预期目标的两倍[2] 对家庭经济的影响 - 物价上涨将直接削弱居民购买力,尤其对低收入家庭影响更为显著[2] - 若关税政策持续至2025年,美国家庭年均损失或进一步扩大[4] 长期经济结构影响 - 部分受关税政策波及的商品可能不会立即反映在消费端价格中,但其间接影响可能通过供应链调整、企业生产策略变化等方式在数年后显现[3] - 制造业企业可能因原材料成本上升而推迟投资或裁员,进而拖累经济增长并加剧长期通胀压力[3] - 关税政策不仅是一个短期价格问题,更可能重塑美国经济结构,其代价需由家庭和企业共同承担[4] 政策争议与市场反应 - 关税作为"双刃剑",虽短期内或能保护部分国内产业,但长期来看将导致消费成本上升、贸易伙伴反制措施加剧,最终损害美国经济竞争力[4] - 通胀压力攀升或迫使美联储在利率政策上采取更强硬立场,但加息可能抑制企业投资与就业市场复苏,加剧经济"滞胀"风险[4]
周观点:东兴轻纺:生育补贴落实,关注关税政策变化-20250730
东兴证券· 2025-07-30 15:29
行业投资评级 - 轻工纺服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 [2] 核心观点 纺织服装 - 生育补贴政策落地: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按年发放补贴,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地方可提高标准,短期直接利好婴童用品(婴儿推车、安全座椅、玩具等)和童装需求扩容,受益标的包括森马服饰、稳健医疗等 [10] - 纺织制造景气度:百隆东方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3.5–4.1亿元,同比增长50.2%–76.0%,主因国内外订单饱满及产能利用率提升;华利集团因新工厂爬坡阶段毛利率阶段性下滑,呈现增收不增利 [10] 轻工制造 - 家居内销:2025年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8.1%,销售额同比-13.6%,但家居社零同比+28.7%,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690亿元下达支撑需求,建议关注顾家家居、索菲亚等龙头 [11] - 家居出口:6月家具及配件出口金额(美元计价)同比+0.6%,需关注8月1日美国关税窗口期到期及中美经贸会谈政策变化 [12] - 泛娱乐玩具:泡泡玛特IP二手市场价格稳定且存在溢价,显示需求大于供给,其IP矩阵和渠道优势显著,海外扩张空间大 [12] 市场表现 - 当周行业涨幅:纺织服装+1.45%(申万排名23)、轻工制造+1.84%(20)、美容护理+5.42%(6) [13] - 纺织服装子板块:印染(+3.39%)、其他纺织(+2.43%)表现最佳,鞋帽及其他(-0.74%)垫底 [14] - 轻工制造子板块:卫浴制品(+7.90%)、瓷砖地板(+6.11%)领涨,娱乐用品(-0.84%)下跌 [21] 重点推荐标的 - 泡泡玛特、顾家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欧派家居、安踏体育、李宁 [5] 行业数据 - 行业市值16507.47亿元,占A股总市值1.57%,平均市盈率50.64 [6]
【百利好黄金专题】降息概率上升 黄金正式起飞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29
黄金市场表现 - 黄金上周周一周二大涨,一度上涨至3438美元的位置 [1] - 驱动此轮上涨的核心动能源于美国政治层面给货币政策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1] - 技术面显示黄金从4月22日(3499美元)以来维持宽幅调整,当前属于调整尾声,单边走势即将开启,牛市或将延续,下方关注3300美元一线的支撑 [4] 美联储政策动态 - 佛罗里达州众议员Luna指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美联储总部大楼翻修项目中涉嫌作伪证,引发市场对其职位稳定性的担忧 [3] - 美联储大楼翻修成本从2021年预计的19亿美元上升至31亿美元,特朗普抨击该项目严重超支并暗示降息可平息不满 [3] - 市场预期美联储7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95.9%,9月累计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58.4% [3] - 特朗普参观美联储大楼翻修现场被解读为"政治表演",核心目的在于胁迫美联储转向宽松 [3] 贸易政策风险 - 特朗普政府推迟"对等关税"决定至8月1日,并威胁对各国征收15%至50%的关税 [4] - 市场担忧关税政策变化对市场冲击仍在,同时投资者担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罢免可能加速黄金上涨 [4] - 分析师认为7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不会降息,但关于降息的实质性讨论将展开,市场对8月启动降息的预期已超过五成 [4]
宝洁宣布美国市场涨价5%应对关税冲击
环球网· 2025-07-30 14:05
涨价策略 - 公司计划今年在美国市场对家庭用品实施约5%的涨价,以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10亿美元成本压力 [1] - 涨价将影响公司在美国销售约四分之一的商品 [1] - 涨价策略与产品创新相结合,价格上涨部分源于产品改进,如新款Luvs纸尿裤和汰渍洗衣粉 [3] 成本压力 - 部分原材料、成分和包装仍需进口,导致关税成本税后将达8亿美元,占公司上一财年843亿美元净销售额的1%以上 [3] - 美国对贸易伙伴征收的关税推高了公司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和商品成本 [3] - 即便在美国生产的产品出口至加拿大也面临关税压力 [3] - 美欧最新达成的15%关税协议(低于此前威胁的30%)可能为公司节省1亿美元成本 [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209亿美元,净利润36亿美元,均超分析师预期 [3] - 第二季度有机销售额增长2%,得益于定价提升和产品组合优化 [3] - 预计当前财年有机销售额增长0%-4% [3] 市场环境 - 消费者因关税、通胀、利率及政治社会分裂等因素而"焦虑加剧" [3] - 公司正面临"高度动态且动荡的环境" [3]
7月议息:看点是联储内部分歧
民生证券· 2025-07-30 13:07
美联储内部动态 - 7月FOMC会议投票结果可能反映美联储内部巨大分歧,沃勒和鲍曼已明确表态反对维持利率[4] - 鲍威尔需在发布会上平衡通胀和就业双重目标,可能侧重经济下行风险和劳动力市场走弱[4] - 特朗普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政策,7月24日亲自考察美联储施压,政治干预风险上升[14] 贸易政策影响 - 特朗普与主要经济体达成贸易协议,协议税率集中在10-20%区间(欧盟15%、日本15%、越南20%)[15]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使美联储能更好评估通胀上行幅度,10-20%税率破坏力低于最坏预期[7] - 6月核心商品CPI同比加速上升显示关税传导效应开始显现,但传导速度较慢[7] 经济数据预测 - 7-8月通胀数据飙升概率低,高频物价未现快速抬升迹象,需求存在透支现象[8] - 劳动力市场供需双弱,新增非农就业3个月移动平均值降至20万人左右,但未大幅恶化[12][20] - 职位空缺率从2024年3月的7.8%降至2025年6月的6.3%,显示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缓解[20] 政策展望 - 9月FOMC降息是基准情形,若未来两月通胀保持温和,政策重心将转向经济增长[8] - 美联储当前犹豫源于对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的顾虑,一旦数据清晰将更果断行动[8]
美国6月商品贸易逆差收窄 经济学家上调GDP预期
环球网· 2025-07-30 11:20
贸易逆差 - 6月美国商品贸易逆差较上月收窄10.8%至860亿美元 [1] - 6月美国进口总额下降4.2%至2642亿美元 [2] - 6月商品出口小幅下降0.6% [2] 进口情况 - 消费品进口降至2020年9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工业用品进口创2021年以来新低 [2] - 汽车进口出现下滑 [2] 经济影响 - 贸易数据改善促使部分经济学家上调对美国第二季度GDP的预估 [2] - 年初压低GDP的贸易扭曲现象有望在最近一个季度得到扭转 [2] 政策环境 - 美国制造商仍在应对不断变化的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 [2] - 部分贸易伙伴已达成协议 [2] - 其他国家若无法在周五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将面临大幅加税风险 [2] 数据发布 - 更完整的6月贸易数据包括服务业账户余额等将于当地时间8月5日公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