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1:12
SFC 出品丨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总策划丨邓红辉 贾肖明 总统筹丨杜弘禹 袁丁 指导丨丁青云 曹军 选题/执行统筹丨喻淑琴 李振 朱宁宁 拍摄/剪辑统筹丨曾婷芳 朱景辉 罗晶晶 设计统筹丨林军明 海报丨郑嘉琪 李雪瑶 分发统筹丨谭婷 张楠 李纲宇 赖禧 采访/文案丨高慧超 编辑丨喻淑琴 章震 拍摄丨肖航 甘俊 章启良 袁祎 剪辑/动画丨黄嘉昊 黄薰 卢高翔 向臻 实习生丨昝金玉 黄舒憶 罗奇宇 杨凌霜 制作丨品粤工作室 学习经济工作室 21创意工作室 联合制作单位丨广东省科学院 21君荐读 种地像打游戏,智慧农业"so easy" 燃!农业铁军出击 AI种田、智能育"菌"?广东"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南方财经推出"粤来粤好百千万·农业 科技"系列内容,带你走进100个农业科技应用场景。系列内容涵盖种业振兴、海洋牧场、新型 农机、智慧农场、生态农业、数字产销等六大主题,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科技厅、广 东省科学院等联合推出,权威解读科技如何为农业注入新动能,一起见证科技如何让农业"粤 来粤好"! 本期,我们将聚焦韶关,深入解读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 食用菌产业 。 你知道韶关被誉 ...
科技赋能韶关“菌”彩,主品种占广东60%市场|粤来粤好百千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17:05
行业概况 - 韶关市被誉为广东食用菌之都 曲江区日产鲜菇高达180吨 年产量超过5万吨[2] - 主要品种占广东市场60%份额[2] 企业技术优势 - 龙头企业星河生物科技通过分子标记 杂交 提纯扶壮等技术培育高产且风味独特的优良菌株[2] - 公司建立20余个品系的标准化育种体系[2] 产业发展成效 - 食用菌产业在科技赋能下实现营养丰富且产量暴增[2] - 该产业被描述为农业领域当红炸子鸡[2]
水发农业:从《长安的荔枝》感受农业科技变化
齐鲁晚报· 2025-09-18 16:4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农产品储运、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系统性升级,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 [1] 保鲜技术 - 源头把控精选耐储品种并严格分拣,从种植和初加工环节为保鲜奠定基础 [1] - 构建全程温控冷链体系,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全球市场的无缝衔接,保鲜周期从“十里”突破至“月余” [1] 深加工升级 - 通过现代化深加工工艺将甜菜转化为白砂糖、绵白糖等多元产品,产品附加值较原粮提升近10倍 [2][4] - 采用“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整合全链条资源,2024年带动本地就业超600人,实现农产品价值蝶变 [2][6] 智慧物流 - 依托智慧配送网络实现肥料等农资的精准直送田间,减少中间环节并大幅提升物流时效 [8] - 专业农技团队深入田间提供技术指导,以数据驱动农资调配与种植管理,助力农业现代化生产 [8]
农业机械科技怪界
新浪财经· 2025-09-14 23:25
农业机械行业 - 农业机械属于科技领域关注方向 [2]
“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良种良机良法绘就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14 12:17
农业种植规模与产量 - 陕西安康平利县水稻种植面积22000多亩 通过优质品种和科技投入提升效率与品质 [7] - 江苏泰州芋头种植总面积10万亩 其中华港镇桑湾村紫荷芋种植2000亩以上 [8][12] - 云南楚雄双柏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 预计鲜花总产量达5万吨 [24] - 江苏靖江香沙芋种植面积2万余亩 预计产值超3亿元 [14]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应用 - 陕西安康平利县采用收割机实现割稻 脱粒 秸秆粉碎一体化高效作业 [4] - 广东梅州大埔县使用载重160斤无人机运输蜜柚 高峰期日吊运量超4万斤 [13][16] - 大埔县构建覆盖种 管 采 卖全链条数字化体系 应用5G 物联网和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18] 特色品种与产业发展 - 江苏泰州推出紫荷芋和香沙芋特色品种 香沙芋呈现子芋多 成熟快特征 [8][12] - 广东梅州大埔蜜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采用无人机解决丘陵地区运输难题 [13][16] - 云南楚雄万寿菊作为叶黄素原料应用于食品和化妆品领域 采摘期从7月持续至10月 [21] 产销模式与农户收益 - 云南楚雄实行万寿菊保底收购协议 以每公斤1.2元保障农户收益 [21] - 设立全县收购站点实现现场称重与结算 有效带动就近务工增收 [21] - 江苏泰州芋头产业向规模化 品牌化发展 靖江香沙芋预计产值超3亿元 [12][14]
月月有项目!深圳发布“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19条措施
南方农村报· 2025-09-11 23:06
政策框架 - 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委宣传部 "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2][3] - 部署五大方面19项重点任务 推动实现促消费 促外贸 促文旅 促农民增收 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5][6][7] 产销对接机制 - 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田间地头与生产主体对接[8] - 组织企业参加"南品北上 北品南下"系列活动及国内外重点农业展会 对符合条件企业给予展位支持[9] - 聚焦"深圳购物季"及中秋国庆等节庆消费热点 助力农产品产区对接深圳农业外贸企业 大型商超 电商平台等渠道[10][11] - 鼓励媒体持续开展短视频 直播带货 案例宣发等营销活动[11][12] 农业科技与品牌建设 - 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 推动媒体开展"携手共赢"产业对接 "百站万桩"专项行动 农业科技金融"百县行"主题跟踪报道[14][15] - 持续刊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 梳理涉农典型企业[15][16] - 擦亮大鹏"旅游+" 南山荔枝 沙井蚝 远洋渔业等产业品牌[16] - 扩大农业无人机 农业AI 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17] 新媒体营销体系 - 组建专业助农直播团队 协调企业负责人 种养殖户 村干部共同出镜开展助农带货[19] - 推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与对口地区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平台[20] - 推出"土特产"系列品牌 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个人IP[20][21] - 做大"深汕友农"等赋能平台[21] 科技与人才支撑 - 拓展AI赋能农业场景 推动深圳智能装备 网络设备 农业大模型 AI数字人等产品技术和服务输出[22] - 开设中小商家新媒体运营实战班 加大乡村经营人才培育力度[23] - 深化媒体系统改革 建立深圳农业媒体矩阵 加强与中央 省 市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沟通合作[24] 农文旅融合 - 激活乡村文创资源 支持媒体联合专业设计人员挖掘深圳古镇 古村落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特色文化资源[26] - 建设产业强村 组织与报业 广电电商平台及小红书 抖音 拼多多等渠道平台对接 合作打造"渠道+终端"数字营销示范村[27][28][29][30] - 扩大海洋文化影响力 开发多元城乡旅游主题线路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目的地[32][33][34][35] 实施保障 - 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 强化要素保障 平台赋能[38] - 力争实现月月有项目 季季有活动 年年有成果 助力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 高水平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39]
科技青年扎根田间猪圈,拼多多农创客大赛解锁农业科技新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9-10 20:17
全球农创客大赛概况 - 2025全球农创客大赛在杭州举办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 浙江大学与拼多多联合主办 吸引来自97个国家的519份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最终12个项目入围决赛[1] - 参赛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多个项目已在实际场景中产生显著效益[1] 获奖项目技术突破 - AI养猪项目获银奖 通过20多万条猪只声音数据训练AI模型 实现呼吸道疾病提前7天预警 整合24小时AI视觉识别与多传感器 使1名饲养员年管理规模提升至1万头 非洲猪瘟巡检成本降低40%[3] - 坦桑尼亚SafeSip团队获金奖 开发太阳能供电五级仿生超滤系统 农户月支付6美元 4.5个月回本 使家禽传染病发生率下降67% 死亡率降低58%[3] - 美国PlantPulse Patch团队研发纳米传感器技术 通过捕捉植物微量气体结合AI分析 提前2-3天预警番茄晚疫病 使病害损失减少50% 全球推广可减少超千亿美元损失[5] 数字农业应用创新 - 哥伦比亚AgroData Connect团队开发AI拍照诊断平台 让拉美小农户通过手机获取作物管理建议 支持离线运行[5] - 中国瀚海奇迹项目研发生物基复合材料 30天内将沙地转化为可种植土壤 配合AI+遥感技术实现2人管理千亩农田[5] - 匈牙利Agroloon团队开发高空气球监测系统 30公里高空作业覆盖800平方公里农田 续航100天 成本仅为卫星监测十分之一[5] 农业科技市场潜力 - 非洲每年因产后粮食损失60亿美元 美国番茄病害影响超百亿美元收益 全球44%人口依赖农业谋生[6] - 拼多多连续五年主办全球农创客大赛 通过千亿扶持计划支持农产品上行到农研创新完整链条[6] - 企业代表在2024年世界粮食论坛分享数字农业促进乡村振兴实践经验[6]
新型农机成“主角”、无人机开辟“空中走廊”……科技赋能金秋好“丰”景
央视网· 2025-09-08 10:42
农业科技应用 - 具备秸秆回收功能的新型农机在山东菏泽成为田间主角[3] - 重载无人机实现山区果园点对点运输 时间从四五十分钟缩短至10分钟[6][8] - 20层无人化植物工厂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100多倍[9][11] 智能装备升级 - 植物工厂采用机械臂抓取菜苗和运输机器人实现全程无人化操作[13] - 番茄采收机配备色选仪 对青红番茄智能识别率达97%[29] - 玉米茎穗兼收机一次性完成摘穗剥皮籽粒集箱及秸秆切碎集箱全流程作业[22] 规模化生产体系 - 江西永新县投入近3100台套农机具开展机械化收割 预计9月下旬完成20多万亩中稻收割[17][18][20] - 新疆昆玉市加工番茄亩产量达9吨左右 采用订单农业模式保障种植管理[23][25][31] - 建立机收烘干加工一体化服务体系 形成农业加畜牧的绿色循环链条[20][22] 产能提升成效 - 植物工厂内4组8.8米高栽培架整齐排列 每架20层密集种植实验用生菜[13] - 智慧循环水养殖工厂与食用菌工厂化选育同步运行 屋顶农场拓展都市农业空间[17] - 全自动烘干设备全天候运转 精准控制温度和时长保障粮食处理质量[18]
白露已至农事忙 科技赋能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欢歌”
央视网· 2025-09-07 13:48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 内蒙古敖汉旗谷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 采用智能收割机和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显著提升品质和产量 [3] - 江西永新县投入3000多台农机具 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5.6% 预计21.78万亩中稻于9月下旬完成收割 [3] - 湖北保康县和新疆叶城县采用高频振动采收机采收核桃 效率较人工大幅提高 [4] 农业科技研发创新 - 安徽宁国南极乡采用电动伸缩杆摇果机械结合张网模式采收核桃 提高效率并避免安全隐患 [4] - 河北农业大学研发双臂核桃采收机器人 通过双目摄像头和AI系统识别三维坐标 采用三爪柔性机械手抓取核桃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与企业联合研发冬枣采摘机器人 可精准识别并摘取成熟果实 [5] 农作物收获季分布 - 白露时节内蒙古及山东地区谷子开始收获 [2][3] - 江西永新县21.78万亩中稻处于收割期 东北水稻丰收在望 [3] - 浙江 安徽 新疆 湖北等地进入核桃采收期 安徽 新疆 陕西等地枣子同步上市 [4][5]
AGCO Corporation (AGCO) Presents At Citi's 2025 Global Technology, Media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Transcript)
Seeking Alpha· 2025-09-05 01:29
公司概况 - 为全球最大纯农业设备企业 专注于服务农民[1] - 拥有多品牌机械业务覆盖不同市场细分领域[1] - 2023年总销售额达115亿美元[1] - 欧洲市场占比50% 北美市场占比25% 南美与亚非市场共同构成剩余25%[1] 战略布局 - 近年通过系列战略举措整合形成PTx(精准技术倍增)业务板块[2] - 以收购Precision Planting为起点 后续并购六家小型技术公司[2] - 工程研发预算实现翻倍增长[2] - 业务加速发展始于1.5年前的战略推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