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温州眼镜产业“闯”东盟 以展为舟开辟“黄金通道”
搜狐财经· 2025-10-13 20:48
展会成果与市场反应 - 首届东盟眼镜展预估签约意向金额超过150万美元[1] - 展会总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汇聚230家企业及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吸引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多人次专业采购商,线上关注量突破100万人次[3] - 参展商反馈境外专业展在客户对接、成本控制与配套服务上比国际综合性展会更精准务实[4] 东盟市场机遇与竞争格局 - 东盟正成为全球眼镜品牌竞逐的新蓝海,以泰国为代表的国家因消费潜力可观、电商渗透率提升快速、渠道需求旺盛吸引国际品牌加速布局[3] - 东南亚市场对中国品牌的接受度明显提升,过去零售店主要售卖欧洲品牌,近两三年来中国品牌因设计更贴合亚洲人面部轮廓及产业综合优势获得认可而越来越受欢迎[5] - 企业接触到大量来自泰国和越南的潜在客户,他们对光学镜、太阳镜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并直接与当地连锁店建立联系,改变了以往通过代理商采购的模式[7] 企业战略与产业转型 - 企业从外贸代工转向品牌出海,父辈在原材料与工艺方面三十余年的代工积累为构建完整供应链与稳定工艺体系奠定根基[7] - 企业计划针对性开发适合东南亚市场审美的产品,并强化品牌海外传播,深化与当地设计师、行业协会的合作,积极探索跨界联名与技术协同,从卖产品转向建生态[7][8] - 温州拥有从设计、模具、板材到电镀、成镜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境外办展新型出海模式为本土品牌搭建通向东盟的黄金平台[3][5] 政策支持与展会筹备 - 在中泰建交50周年与RCEP深入实施的契机下,展会成为温州展览走出去的重要探索[3] - 展前筹备工作包括开展东盟法律合规与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培训、召开工作交流会分析泰国营商环境及RCEP政策红利、签署东盟眼镜产业园战略合作推动产业深度融合[9] - 第二届东盟眼镜展将于2026年10月举办,计划拓展眼健康设备、眼科药物等新品类,设立智能眼镜专区,并联合多家国际机构优化采购商邀约[11][12] 挑战与未来展望 - 展会复盘总结出眼健康设备、眼科药物等细分领域企业参与度不足,与部分目标采购商的匹配精准度有待提升,现场应急响应及多语言服务需进一步优化[11] - 以首届展会为起点,将持续放大以展为媒、以展兴产、以展促贸的效应,拓宽温州制造出海的黄金通道[11][12]
韩束官宣王嘉尔:一次“高端化+出海”宣言
FBeauty未来迹· 2025-10-13 19:24
品牌战略升级与国际化布局 - 韩束官宣国际巨星王嘉尔担任品牌全球代言人,标志着品牌方向的转型、国际化战略进程加快以及品牌调性与影响力的重塑[2] - 此次合作是品牌高端化和调性重塑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国际视角让韩束卸下“国货平替”的标签,展现有科技、有文化、有国际交流力的现代品牌底色[8] - 王嘉尔的国际影响力是韩束进入全球化语境的切入点,其跨地域连接能力有助于将品牌故事、科研成果和产品体验带进海外市场,是品牌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9][21][22] 代言人选择的核心逻辑 - 王嘉尔是兼具跨文化背景、国际视野与艺术创作能力的艺人,并非单纯流量偶像,其国际舞台表现持续突破华语艺人疆界,例如是首位登上科切拉音乐节主舞台的中国solo艺人之一,Instagram粉丝数一度突破三千万[5] - 这是王嘉尔首次担任国货美妆品牌的国际代言人,此前其代言多为国际高端大牌,他将作为一座桥梁,使韩束在国际语境中被重新认知和解读[6] - 王嘉尔在东南亚、欧美、日韩等地拥有稳定的粉丝基础,其社交媒体号召力本身就是一种跨境传播能力,为品牌出海提供了外部声量[22] 坚实的市场业绩与用户基础 - 韩束自2023年8月首次登顶抖音美妆榜单后,已在该平台蝉联冠军长达25个月,并在2025年上半年位列“抖音电商护肤品牌总榜”第一[10] - 品牌用户结构高度集中于美妆消费主力群体,18至35岁用户占比74.95%,一线与二线城市用户占比44.75%,显示出品牌在核心圈层和广阔市场的触达能力[10] - 韩束的复购率高且稳健,用户的“试用”转化为“继续购买”是品牌建立信任感与持久力的关键支撑[10] 科研实力与产品创新 - 品牌母公司上美股份早在2003年就开启肽类技术研发,韩束将“肽”定位为核心科技方向,其自主研发的环六肽-9于2024年成功备案,成为国内品牌在功效护肤领域自研科技原料的代表[6][17] - 韩束积极引入国际科研人才,聘用全球多肽美容科技开创者Karl Lintner博士为首席科学顾问,以提升技术表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11] - 品牌在2025年于IFSCC、EADV两大国际学术舞台上亮相并发布科研成果,是唯一参会且上台演讲的中国美妆品牌,展示了其在国际学界的实力[14]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依托上美股份的科研力,韩束已构建护肤、彩妆、洗护、个护的多品类矩阵,其中王牌产品红蛮腰套盒全渠道累计销售额已超过1650万套,长期占据抖音护肤套盒榜一[16] - 2024年推出的韩束X肽超频系列是品牌科研创新的集大成之作,以自研环六肽-9为核心成分之一,融合多肽科技与“光电抗老”原理,构建完整的抗老护肤链路[17][19] - 在2025年9月,韩束在洁面、身体护理等多个抖音细分类目中位居前三[16]
59起融资,11家闯关IPO,关税风暴下,品牌出海赛道依旧热钱翻涌
36氪· 2025-10-13 18:58
行业宏观环境 - 2025年出海企业面临海外多国加税、美国小额包裹免税制度终结、商贸合规政策收紧等挑战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跨境电商出口额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较去年同期10.5%有所收窄但保持正向增势 [2] - 美联储于9月中旬降息,降低美国居民短期资金使用成本,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强市场购买力,为零售行业提供缓冲 [2][3][4] 投融资整体概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出海品牌共发生59起融资事件,涉及55家企业,较去年前三季度约47起有所增加 [2][5] - 融资事件按季度分布为:第一季度10起、第二季度23起、第三季度26起,9月为高峰单月发生13起,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13] - 融资规模以百万/千万级(24起)和亿级(14起)为主,头部企业聚集大量资金 [15] - 非IPO融资项目中规模前十的企业融资额均超4亿元人民币,榜首宝时得融资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33亿元),入选门槛较去年大幅提升 [15] 融资轮次分布与企业阶段 - 融资轮次分布为:种子轮/天使轮/天使轮+共16起,Pre-A轮/A轮/A+轮共16起,B轮/B+轮共7起,C轮/C+轮共5起,更高轮次2起,战略融资2起,处于IPO流程中9起,IPO成功上市2起 [16] - 成长期企业(Pre-A轮至C轮)融资事件占比约50%,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仍是资本重点投资对象 [16][17] - 有6家企业(星迈创新、汉阳科技、雷鸟创新、影目科技、特宙斯、元鼎智能)在去年和今年同期均获得融资,显示资本对高成长性企业的持续加注 [18][19] 热门细分赛道分析:泛机器人 - 泛机器人赛道有21家企业获得融资,占统计总数的比重突出,近半数为成立不超过4年的初创企业 [21] - 赛道内分为专业性机器人、家务型机器人和陪伴型机器人三大阵营,家务型机器人吸金能力最强,前四家企业共计吸纳超40亿元资金 [21] - 宝时得智能割草机全球全渠道市占率第一,元鼎智能为中国泳池机器人出货量第一且全球行业市占率第二,星迈创新在3000美金以上高档泳池机器人线上渠道市占率超90%,汉阳科技为全球首家商业化消费级扫雪机器人公司 [22] - 欧美市场"庭院经济"发展及高昂人工成本催生刚性需求,传统产品进入淘汰期换新需求增长为中国企业创造市场机会 [23] - 陪伴型AI机器人(如珞博智能、萌友智能、手滑科技)融资动向反映投资界对满足情感需求的"情绪价值"赛道成为下一个商业化爆点的预判 [24] 热门细分赛道分析:AI/AR眼镜 - AI/AR眼镜赛道贡献8起融资事件,其中AR眼镜相关7起,AI眼镜相关2起 [25][29] - 2025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预计约60万台,至2030年可达3210万台,2025年上半年AR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50% [28] - 2025年全球AI眼镜出货量预计激增158%至510万台 [28] - 雷鸟创新在2025年第二季度以39%市场份额登顶全球AR市场第一,2024年获两轮共计5亿元投资,2025年再次揽下三轮融资 [30] - 赛道竞争白热化导致研发投入与供应链成本持续攀升,头部企业积极寻求资方合作 [31] 热门细分赛道分析:电动代步车 - 电动代步车(E-bike、电动摩托车等)赛道在2025年出现5起融资事件,显示资本仍未完全离场 [32][34] - 行业经历2023年开始的需求回落、价格战和洗牌后,于2025年走向复苏,头部企业摆脱"失血"状态 [33] - 坦途科技、目蔚科技、首驱科技获得亿级规模融资,资本市场向"实力派"和"潜力派"释放善意 [35] - 目蔚科技作为成立不足一年的智能电动摩托车品牌,在天使轮获数千万美元融资,其差异化在于将汽车级智能驾驶技术迁移至两轮摩托车领域并精准切入印尼市场 [35] 热门细分赛道分析:潮玩卡片 - 潮玩卡片品类成为资本新焦点,相关融资5起,IPO浓度极高,包括冲刺IPO的Hitcard与TOPTOY、完成二次交表的卡游和成功上市的布鲁可 [36] - 卡游、Hitcard等"卡片专家"深耕集换式卡牌与收藏卡赛道,通过IP授权和盲盒机制构建高粘性用户社群 [37] - TOPTOY、布鲁可等"泛潮玩平台"产品线多元,TOPTOY为潮玩集合店,布鲁可主打"积木+"生态 [39] 投资趋势与关键词 - "AI/智能"是高频关键词,59家获融资企业中至少21家强调其算法驱动和技术属性 [40] - "海外专属"特征明显,大量企业业务锚定海外特有场景(如庭院机器人、家用咖啡机、园林工具),此类产品在国内竞争对手少、市场更蓝海 [40] - "产业整合"成为隐藏关键词,59起融资事件中有13起出现产业资本身影,如安克创新、泰摩咖啡、德马科技、格力博等 [42] - 追觅科技旗下的追创创投在出海领域尤为活跃,领投5家企业,横跨泳池机器人、3D打印机等多个赛道,2025年预计募资总规模将突破200亿元人民币 [44][45] - 产业资本更看重被投企业的技术实力、产品能力与战略协同价值,行业竞争向"生态联盟对生态联盟"的形态演变 [46][47]
谁将是下一个劈开海外万亿市场的中国黑马?| F&M抢先看
虎嗅APP· 2025-10-13 17: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出海已进入3.0“生态出海”时代,企业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操盘手”,输出系统、模式和基础设施 [16][27] - 2025年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总额同比飙升79%至196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4%至1299亿美元,显示出海活动激增 [5] - 新一代出海“黑马”通过品类爆破、文化转码、生态创造和新兴市场开拓四种路径,在全球市场搭建赛场、制定规则 [16][18][19][21][22] 中企出海三个历史阶段 - **出海1.0“制造出海”阶段**:核心模式为OEM/ODM代工,企业依靠庞大产能和廉价劳动力为海外品牌生产,赚取微薄加工费,虽处价值链底层但锻炼出全球最强大供应链体系 [9][10] - **出海2.0“品牌出海”阶段**:核心模式为技术驱动和性价比突围,企业将LOGO印在产品上,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与国际巨头竞争,例如华为、联想、小米、大疆等 [11][12][13] - **出海3.0“生态出海”阶段**:企业不再满足于卖出产品,而是输出整套“系统”和“模式”,路径包括品类爆破手、文化炼金师、生态创造者和新兴市场淘金客 [16][17][19][21][22] 出海3.0时代四大路径 - **品类“爆破手”路径**: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需求把握打造“大单品”,并复制方法论形成品牌矩阵,例如安克创新在“浅海战略”下从充电宝扩展至音频设备、智能家居等领域 [18] - **文化“炼金师”路径**:企业将东方文化元素现代化、潮流化“转码”,创造全球年轻人共鸣的新审美体系,例如泡泡玛特通过盲盒机制创造全球流行文化,霸王茶姬将喝茶变为潮流生活方式 [19][20] - **生态“创造者”路径**:企业输出平台、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将中国市场的极致效率、低成本和运营能力打包成“方法论”,例如极兔在东南亚包裹量增速57.9%,美团KeeTa在中国香港10个月登顶市场第一后进入中东四国 [21] - **新兴市场“淘金客”路径**:企业瞄准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人口红利大、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市场,将国内成熟模式“平移”或利用供应链优势提供性价比产品,例如传音深耕非洲市场并占据半壁江山 [22][23]
【新华解读】外贸三季度答卷:平稳增长韧性显现 结构升级与品牌“出海”齐头并进
新华财经· 2025-10-13 17:22
外贸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增速较前8月加快0.5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出口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进口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 [2] - 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为今年以来月度最高增速,其中出口增长8.4%,进口增长7.5% [3] 出口结构升级 - 前三季度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 [6] -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显著,其中高端装备出口增长22.4%,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5.2% [6] - 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54.9%,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长23.9% [6] - 9月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32.9%,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10.9% [4] 企业案例与产业动能 - 山东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并正切入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新赛道 [7] - 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前9月出口海上风电产品实现收入41.47亿元,同比增长141.16%,产品出口至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 [7] - 全球人工智能投资高涨带动相关产品出口,为出口提供新增长动能 [4] 品牌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模式正从依赖代工出口转向以自主品牌直接触达海外消费者 [8] - 国货美妆在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上的出海销量过去一年激增100% [9] - 国产IP衍生品在海外市场需求旺盛,今年“618”期间海外订单量同比实现三位数增长 [8] - 跨境电商平台推出“超级品牌出海计划”等举措,以体系化策略助力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9]
谁将是下一个劈开海外万亿市场的中国黑马?
虎嗅· 2025-10-12 16:19
出海浪潮核心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企海外并购总额同比飙升79%至196亿美元 [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2.4%至1299亿美元 [2] - 速卖通在韩国用户激增,KeeTa在中东外卖市场表现活跃 [2] - 极兔速递2025年上半年在东南亚包裹量增速达57.9% [21] 出海1.0:制造出海 - 核心模式为OEM/ODM代工,企业不拥有品牌,不接触消费者 [5][6] - 主要竞争力是庞大的产能和廉价的劳动力,赚取微薄加工费 [7] - 此阶段锻炼出全球最强大、最柔性的供应链体系,为后续出海奠定基础 [8] 出海2.0:品牌出海 - 核心模式是技术驱动、性价比突围,企业开始将自身LOGO印在产品上 [10][11] - 代表性企业包括华为通过研发从爱立信、思科口中抢占市场,联想通过并购IBM PC业务成为全球PC第一 [12] - 小米通过IoT生态链打法发挥供应链优势,大疆用技术优势定义消费级无人机品类 [13] - 部分品牌采用“极致单品”策略,精准切入高价值、高利润的细分市场 [14] 出海3.0:生态出海 - 企业不再只满足于卖出产品,而是试图输出整套“系统”和“模式” [16] - **品类“爆破手”路径**:代表企业安克创新,在“浅海战略”下从充电宝扩展到音频设备、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打造爆款制造底座 [18][19] - **文化“炼金师”路径**:将东方文化元素现代化转码,创造全球年轻人共鸣的新审美体系,案例如泡泡玛特创造基于收藏癖和惊喜感的全球流行文化,霸王茶姬将喝茶变为全球化潮流生活方式 [20] - **生态“创造者”路径**:输出平台、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案例如极兔速递输出成本最优化增长模型,美团KeeTa输出即时配送体系,跨境电商平台输出“全托管”模式 [21] - **新兴市场“淘金客”路径**:聚焦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等市场,利用人口红利和互联网渗透率提升机会,案例如传音控股深耕非洲市场,针对深肤色美颜自拍等痛点研发,占据非洲手机市场半壁江山 [23][24][25] 出海演进与趋势 - 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是从“卖苦力”到“卖品牌”再到“卖生态”的进化史 [26] - 企业角色发生根本变化,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操盘手”,尝试搭建赛场、制定规则 [3][30] - 下一个出海黑马可能是一个“生态物种”,包括在多个垂直赛道做到极致的“爆破手”、引领全球审美的“炼金师”或中国企业自己搭建的“生态系统” [29]
东南亚要“装不下”出海的国产服装品牌了
虎嗅· 2025-10-11 11:07
A股公司赴港上市趋势 - 今年以来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A+H公司总数增至161家,另有逾50家A股公司正排队赴港上市 [1] - “国民男装”海澜之家已发布公告,计划在港股上市,并与中介机构就筹备事宜展开磋商 [1] - 企业选择从A股到港股重新上市,主要目的在于全球化战略布局 [1] 中国服装品牌东南亚市场扩张 - 海澜之家2017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开出第一家门店,截至今年1月已在马来西亚开出50家门店,几乎都位于核心城市顶级购物中心 [2] - 放大到整个东南亚市场,海澜之家拥有78家正在经营的门店,公司2025年半年报提到将积极推动品牌出海 [2] - 森马及旗下童装品牌巴拉巴拉在东南亚常见,截至2023年底拥有70家海外门店,2024年海外门店数突破100家 [2] - 森马在东南亚重要区域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开设直营店,越南分公司2024年成立子公司并从加盟转为直营 [3] - 以门店数量计,森马和海澜之家海外门店数量均超过100家,属于头部品牌,UR、以纯、歌莉娅和利郎等正加速扩张 [3] - 安踏、李宁、361度等运动鞋服品牌出海也普遍选择东南亚市场为切入点 [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安踏已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文莱等市场 [4] - 安踏副总裁称未来三年将在东南亚市场拥有1000家安踏品牌门店 [5] 东南亚市场中国品牌概况 - 除服装品牌外,餐饮、零售领域的中国品牌也蜂拥进入东南亚市场 [5] - 名创优品位于最负盛名的商场,蜜雪冰城、农耕记、霸王茶姬、小龙坎、贡茶等餐饮品牌在当地常见 [5] - 中国品牌集体到东南亚市场寻找增量,但越来越多品牌涌入可能导致“自己人打自己人”的竞争 [6] 出海业务营收表现 - 海澜之家2022年至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分别为2.19亿元、2.72亿元、3.55亿元,增速分别为154.10%、23.98%、30.75% [7] - 海澜之家海外业务规模在总营收中占比极低,2022年至2024年营收占比仅为1.22%、1.31%、1.76% [7] - 我国传统服装品牌海外业务占比少有超过2%,森马2024年营业收入146.26亿元,境外营收同比增长82.8%但不足亿元,占比连1%都不到 [8] - 李宁去年上半年中国市场外“其他地区”营收占总营收比例仅有1.7% [8] - 安踏品牌CEO2024年曾表示“以前安踏的海外市场不到1%” [8] 出海战略面临的挑战 - 国产服装品牌赖以生存的核心优势是构建的庞大渠道网络,尤其在低线城市及县城快速铺开,结合代言人和广告实现规模化发展 [11] - 此模式有赖于我国高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 [12] - 但在东南亚,品牌主要瞄准吉隆坡、曼谷等大城市,因中小城市受交通条件、经济状况影响发展缓慢,原有“方法论”难以成功 [12] - 东南亚城市化进程缓慢,导致品牌难以做到下沉,在二三线城市难寻中国品牌踪迹 [13] - 大部分国产服装品牌进入东南亚定位中高端,卖得比国内贵,失去了原本最大的价格优势 [13] - 东南亚居民生活消费主要通过线下门店,决定了出海品牌主力渠道仍在线下 [14] - 电商平台Shopee二季度营收52.59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净利润4.14亿美元,同比增长418.3%,显示平台从流量竞争转向商业变现 [15] - TikTok Shop在东南亚五大市场2025年上半年GMV增长93%至150%,内容电商处于爆发期 [15] - 东南亚市场可能进入货架电商和兴趣电商并行发展阶段,或加速电商渗透 [16] - 海澜之家去年发力线上渠道,线上销售营收占比由14.69%扩大至22.03%,但公司三季度营收38.89亿,同比减少11.01%,归母净利2.71亿元,同比大减64.88% [16] - 在东南亚押注线下高级商场和大店意味着不小成本投入,未来若电商崛起可能对线下渠道造成冲击 [16]
曼联传奇球星空降七城,MLILY梦百合“曼联季”引爆国庆热潮
搜狐网· 2025-10-11 09:23
品牌营销活动 - 公司在2025年国庆黄金周期间于上海、杭州、合肥、长沙、深圳、重庆、北京七城启动“曼联季”主题巡游活动 [1] - 活动携手曼联传奇球星安迪·科尔,通过线下球迷互动、梦百合0压酒店探访与直播福利等形式,将足球文化与0压睡眠场景深度融合 [1] - 活动在线下门店设置九宫格射门、网式足球等趣味互动项目,并在曼联主题场景中展示0压睡眠产品的舒适支撑与运动恢复功能 [4] 品牌战略合作 - 公司与曼联足球俱乐部的全球官方合作伙伴关系始于2016年,合作包括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亮相场边广告位以及在全球开展球迷互动和公益活动 [6] - 合作源于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旨在借助曼联的全球号召力加速渗透海外市场并强化国内消费者对“专业睡眠科技”的认知 [10] - 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曼联IP,结合全球六大生产基地与超万家销售终端的优势,输出融合运动科学与睡眠文化的品牌内容 [1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产品以全球首创的非温感0压绵为核心材质,研究证明使用其0压绵床垫可使人体与床垫贴合度平均达82.45%,深度睡眠时间平均提高38.1% [10] - 公司与曼联运动修复与再生团队合作研发,推出“传奇7号0压舒享枕”、“传奇7号0压床垫”等IP产品,将运动修复理念与0压绵科技结合 [8] 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公司以曼联IP为核心推进品牌全球化,实现了从产品出海、供应链出海、渠道出海到品牌出海的成熟布局 [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了海外大量线下门店的形象改造与升级,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全球品牌账号,依托曼联IP制作的内容在海外实现超数千万用户触达 [11] - 公司在国内通过高铁广告、全球供应链故事传播等方式,持续塑造“全球专业睡眠品牌”形象 [11]
刚刚,加多宝、王老吉,又开打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21:47
加多宝集团声明要点 - 公司声称自20世纪90年代从王老吉后人手中取得凉茶秘方及海外商标使用权,并于2000年代初合法获得海外王老吉商标所有权 [1][2] - 公司已在全球超过6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注册王老吉商标,并称近期市场流传的海外品牌权益言论不实 [1][2] - 公司表示将采取法律手段保护权益,严厉打击任何侵权行为 [2]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指控要点 - 公司指责加多宝通过海外离岸关联公司万捷有限公司在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恶意注册商标,干扰其正常拓展海外业务 [5][9] - 公司已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王老吉及WALOVI系列商标注册,并在21个国家/地区采取法律行动,已有10个国家/地区撤销加多宝的商标 [5][9] - 公司称加多宝的行为属不正当竞争,违背法治精神,并将坚决追究法律责任 [9][10] 商标注册差异 - 加多宝注册的英文商标为"WANG LAO JI"和"WONG LO KAT",而王老吉大健康注册的英文商标为"WALOVI",但双方中文"王老吉"商标一致 [12] 海外市场战略背景 - 双方争夺海外商标的背后动机是争夺海外市场主导权,因国内饮料市场竞争加剧,需拓展新增长点 [14] - 王老吉大健康公司过去十年海外市场规模增长6.5倍,年复合增长率超25% [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8.4%,净利润约13亿元,同比增长15.8% [14] 行业专家观点 - 专家认为出海较早的加多宝在海外品牌影响力上更具优势,但双方博弈将持续 [15] - 国内凉茶品类因长期诉讼和价格战发展受阻,未能充分受益于健康养生概念崛起 [14]
创业初期最重要的是不要掉坑里
创业家· 2025-10-10 18:14
课程核心观点 - AI重构消费的本质是用算法重新定义产品的存在价值,未来消费冠军需将需求与算法完美融合 [8] - 日本企业成功关键在于将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价值,而非单纯追求技术参数,如索尼Walkman解决“随时随地听音乐”痛点,优衣库联合东丽推广科技面料 [8] - 开发领先十年的产品需始于技术创新,终于需求共鸣 [9] - 全球化的本质是将中国供应链能力与海外市场本地化需求深度绑定,出海品牌需从“降维打击”转向“本土化共生” [12] 课程内容与讲师阵容 - 课程为期3天(10月17日-19日),地点深圳,聚焦消费电子、美妆日化、服装家居、食品快消、生活方式五大领域 [6][10] - 讲师包括前优衣库MD部长浅田拓郎、无印良品初创成员萩原富三郎、索尼传说技术师前田悟、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等 [3][10] - 课程涵盖产品创新、商品企划、供应链管理、品牌出海等模块,拆解中日消费企业如何在存量时代破局 [10][11][12] 日本消费企业经验借鉴 - 索尼前田悟将拆解产品开发团队如何将点子变成产品的组织打法,开发领先十年的产品 [15] - 无印良品萩原富三郎将拆解商品结构、产品开发概念及如何保证品质基础上的构造性低价商品 [20] - 优衣库浅田拓郎将揭秘数据驱动商品企划模式,该模式成为优衣库10倍增长的核心 [10][21] 中国消费企业实践与出海策略 - 牛文文、冯卫东、贾伟将拆解在大众市场内卷时代如何成为细分赛道龙头,涉及AI算法与消费结合、品类创新等 [11][14][15] - 翁怡诺指出中国企业出海需摆脱复制国内模式思维,以海外市场需求倒推供应链适配 [17] - 前华为北美公关舵主Chris Pereira强调中国品牌出海需通过技术输出与文化融合实现深度渗透,让本地人感受到品牌在解决其问题 [18] 目标受众与课程价值 - 课程面向消费企业创始人/CEO,旨在帮助其突破增长天花板、规避出海文化坑、解决产品同质化问题 [23] - 课程原价12800元/人,早鸟价9800元/人(限9月21日前)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