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外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口岸活力跃动、新职业新场景不断涌现……开放的中国彰显蓬勃活力
央视网· 2025-10-16 10:34
口岸布局与开放成果 -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增和扩大对外开放口岸40个,目前全国共有311个涵盖水运、陆路、航空类型的口岸[1] - 中部地区通过高铁环网、航空枢纽、水运升级及制度创新,将内陆腹地转变为对外开放前沿[9] - 口岸布局优化促进资源高效配置与经济往来增长,并催生外贸相关新职业和新场景[12] 汽车出口与物流创新 - 上海外高桥港区海通国际汽车码头作为全球最大汽车滚装进出口码头,每日约有2-3艘国际货轮出发,单次出口汽车达4083辆[4] - 该码头汽车出口量已连续四年超过100万辆[1]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发展成为全国最大汽车出口陆路口岸,新能源汽车“摆渡人”通过自驾方式将车辆送往中亚国家[13] - “摆渡人”交付模式较传统笼车运输更灵活高效,每日往返中哈两国的人员从几十人迅速发展到5000多人[15] 特色口岸贸易增长 - 广西友谊关口岸作为中国最大陆路水果进出口口岸之一,今年前8个月进口水果83.7万吨,同比增长57%,较“十四五”初期实现翻倍增长[7] - 该口岸通过扫码、指纹及刷脸技术实现进口水果十几秒快速通关[7] - 江西赣州通过中欧班列辐射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带动家具产业年产值从300亿元增长至2800亿元[9] 数字技术赋能贸易 - 浙江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启用AI导航导购小程序,支持以图识货、以货找店,并实时规划最优路径[17] - 该中心同步启用商贸垂直领域AI大模型,覆盖从设计、生产、营销到交易达成的全环节[17] - 河南郑州依托“空中丝绸之路”开通8条洲际航线,通达全球200多个城市[9]
川渝携手赴海外招商引资 释放超万亿元合作邀约
中国新闻网· 2025-10-16 03:47
活动概况 - 第四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资推介会于10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系该活动首次在海外举办[1] - 活动由四川省经济合作局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举办,主题为“川渝通东盟·产业链全球”[1] - 活动吸引了新加坡政府机构、商协会、企业及研究机构等200余人参加[1] 投资机遇与规模 - 推介会现场发布“双城双百”投资项目机遇清单,总投资额超万亿元[1] - 活动采用“省市+区县”联动推介模式,立体呈现电子信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机遇[1] 签约成果 - 活动期间5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合作金额达11.5亿元[1] - 签约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健康数据分析等重点领域[1] 战略意义 - 此次活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化对外开放、对接东盟市场、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举措[2] - 川渝两地将继续以“一盘棋”思维深化协作,高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2]
“互利天下”的智慧:从广东外贸一千年看当下开放底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21:53
展览概览 - “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大展于10月15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启幕,展期一年,系统梳理自唐朝以来广东外贸发展脉络 [1][2] - 展览分为“市舶利邦”“商舶云集”“中西交汇”和“潮涌新章”四大篇章,呈现从制度萌芽到全球枢纽的演进历程 [2] - 展览汇聚全国文博机构超200件(套)文物珍品 [2] 广东外贸的历史优势与地位 - 广东发展海洋贸易具备运输与制造基础优势,海岸线狭长、港口众多,南海通航条件在全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 - 唐宋时期的潮州窑、佛山窑以及明清时期的广绣、广彩为外贸兴盛提供了丰富商品资源,形成“产运销”三合一的外贸优势 [2] - 截至2024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量首次突破9万亿元,连续39年位居全国第一 [2] 广交会的角色与演变 - 第138届广交会同期开幕,吸引来自218个国家和地区超24万名采购商,预登记人数增长10% [3] - 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至今已连续举办138届,出口成交额翻了200多倍,从以中小商品为主转向以机电和高新科技产品为主 [4] - 广交会当前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搭建平台,促成国际经贸合作,其交易执行范围覆盖全国乃至全球 [3][6] 新时代的贸易枢纽定位 - 依托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片区建设自贸试验区,广东不断探索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新路径 [6]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产业链协同,进一步强化广东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枢纽功能 [6] 历史制度与文明互鉴 - 唐代于广州设立市舶使,后由临时差遣发展为常设机构,宋代据此颁行首部市舶管理法规,元代修订形成完备法典体系 [8] - 明代广东推行“广中事例”等海上贸易新政策,拓展中外交往并显著增加外贸收入 [8] - 十七世纪粤海关与十三行制度及“一口通商”政策,使广东通过茶、瓷器等大宗商品获得巨额税收,并成为东西方文明对话的窗口 [9]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清零”!高水平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央视网· 2025-10-13 10:40
对外开放总体成就 -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1] - 货物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一,服务贸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 [5] 货物贸易发展 - 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3万亿元,比2020年增加11.63万亿元 [3] - 出口“含新量”更足,2024年“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规模比2020年增长2.6倍 [3] 进口与市场多元化 - 进口来源更广,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 [3] - 大宗商品、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实现多元化 [3] 投资与制度型开放 - 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清零” [5] -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快推进制度型开放 [5] 口岸与基础设施 - 新增和扩大开放口岸40个,总数达到311个 [5] - 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 [5]
成都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持续增强连接力吸引力影响力
四川日报· 2025-10-03 09:30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获政策支持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 其对外交往功能由连接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共同构筑 [1] 连接力:枢纽能力建设 - 成都的地理中心位置使其在中国与欧亚连接及中国西部内陆城市中占据优势 [2] - 航空方面 成都成为内地第三个双国际机场城市 国际及地区航线数量居中西部首位 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 迈入"百万吨级航空俱乐部" [3] - 铁路方面 成都已形成"1环12射"铁路网 运营总里程突破1000公里 居全国第五 并形成至重庆1小时 至西安及贵阳3小时 至北京及广州7小时的高铁交通圈 国际班列境外辐射城市增至126个 [3] - 为提升通道效率 成都正推动天府国际机场二期建设 深化"两场一体"运营 织密国际航线 并加快推动成渝中线高铁等大通道建设 构建"137"高铁交通圈 力争今年开行国际班列5500列以上 实现降本增效5%以上 [4] 吸引力:全球要素汇聚 - 已有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 显示出国际资本的强烈信心 [5] - 世界500强企业空中客车在蓉设立公司 看中成都双国际机场优势以服务西南、华南市场 并与北京形成南北联动 [5] - 2024年成都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8390亿元 同比增长12.1% 进出口规模居中西部城市第一位 [5] - 成都出台优化营商环境70条 强化国际枢纽功能 提升通关便利性和过境免签服务 优化外商投资流程 2024年1月至4月实际到位外资6.56亿美元 同比增长58.89% 规模稳居中西部首位 [6] 影响力:国际地位提升 - 成都领事机构数量十年间从12家增至23家 形成辐射西部的领事服务网络 [7] - 成都已有244个国际友城 并通过发布友好合作倡议聚焦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等五个方面深化合作 [7] - 成都通过成功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并将举办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 世界显示产业大会 世界园艺博览会 世界科幻大会等国际顶级赛事及活动提升影响力 在《2024全球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报告》中跻身中国城市前五位 [8]
山西:产品走出去 资源引进来
经济日报· 2025-10-01 15:53
中欧班列运营里程碑与网络建设 - 山西省累计开行中欧(亚)班列达1000列,其中今年开行110列 [1] - 铁路部门通过优化装卸作业流程、压缩集结时间以提升效率、保障时效并降低成本 [1] - 已形成以中鼎物流园为龙头、覆盖全省的物流网络矩阵 [1] 物流网络与数字化服务拓展 - 服务网络已包含26条主干线路,通达亚欧17个国家48个城市,经由5个口岸通关 [2] - 关键到发站点包括晋中中鼎物流园、大同平旺站、太原皇后园站等 [2] - 建设并运行数字化订舱平台,整合短倒、装箱、运输、报关功能,客户可一键查询班列时刻与舱位余量并自动生成最优价格 [2] 货物品类与产业链影响 - 货物品类从车轮、不锈钢等生产材料扩展至日用品,如大同药品、忻州法兰、朔州陶瓷等山西特色产品 [3] - 国外商品如轻奢包品、糖果、巧克力、化妆品通过班列进入山西市场,并在保税店销售 [3] - 班列作为内陆省份对外开放平台,助力山西优势产品走出去与全球优质资源引进来,融入全球产业链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山西中欧(亚)班列累计开行达千列
人民网· 2025-09-29 21:57
近年来,作为山西省中欧(亚)班列组织运营平台,华远国际陆港初步构建起覆盖全省的国际班列管理 运营服务体系,全面助力山西优势产品"走出去"、全球优质资源"引进来",持续为山西打造内陆地区对 外开放新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人民网北京9月29日电 (记者乔雪峰)9月26日,一列满载家电产品的中欧班列从山西大同缓缓驶出, 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是山西省累计开行的第1000列中欧(亚)班列,也是今年开行的第110列。 (文章来源:人民网) 国铁太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山西已形成了以晋中中鼎物流园、大同平旺站、太原皇后园 站、临汾方略陆港、吕梁文水站、朔州应县站以及阳泉白羊墅站、长治长钢物流园等为到发站点,经满 洲里、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磨憨五个口岸通关,常态化开行26条主干线路,通达亚欧17个 国家48个主要城市的中欧(亚)班列服务网络。 记者日前从国铁太原局获悉,本次开行的"大同—满洲里—莫斯科"中欧班列,由满载洗衣机、冰箱等白 色家电产品的55个集装箱组成,经满洲里口岸通关后预计15天抵达莫斯科。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封关在即:海南自贸港展现开放加速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9 16:53
海南自贸港发展现状 - 海南具有“浪漫海岛”的旅游形象和“硬核自贸港”的经济发展形象 [2] - 投资来源地覆盖176个国家和地区 [2] - 离岛免税全球市场份额突破8% [2] - 经济外向度已提升至35% [2] 海南自贸港未来规划 - 全岛封关运作临近,正加速推进 [2] - 目标为打造中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2]
筑平台、拓通道:辽宁持续拓展对外开放“朋友圈”
新华网· 2025-09-29 14:34
"从2022年起,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每次都带十余家日本企业参加辽洽会,已与多家中国餐饮企业签下合作订单,卓有成效。"日本贸易振兴机 构大连事务所所长佐藤秀二说,希望在本届辽洽会上继续促进日本食品领域企业与辽宁的深度合作。 走进国际商品馆的韩国展区,形态各异的汽车滤网引人关注。"汽车滤网主要用于过滤空气或液体中的杂质,起到保护发动机和车内环境的作 用。"沈阳进明微细滤网有限公司营业部部长吴英姬说,"作为韩国在辽宁设立的独资企业,公司此次带来多款产品参展,希望借助辽洽会平台, 进一步拓展'朋友圈',挖掘更多合作潜力。" 辽宁地处东北亚经济圈核心地带,既沿海又沿边,集漫长的海岸线、良好的港口资源等优势于一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对外开 放合作区域优势明显。 本届辽洽会上,60多个国家的政要和使节、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及经济促进机构共聚辽宁。展会期间,辽宁还举办了4场"投资辽宁"国际经贸 对接活动,以及第22届沈阳韩国周等活动。 在"投资辽宁"中东经贸合作交流暨中东基金投资项目对接活动上,辽宁与中东国家在产业、金融、科技、文旅等多领域合作持续拓展。 9月25日,人们在辽洽会主题展览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
好书推荐·赠书|《读懂耐心资本》《科技金融:中国经济跃迁助推器》《读懂对外开放》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6 17:14
# 读者福利 , 欢迎留言互动, 10 月 10 日前,平台随机从留言中选取 3 位读者获赠本期推 荐新书! 01 《读懂耐心资本》 杨涛 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 内容简介 全面解析耐心资本本质:从经济逻辑到国家战略 作者简介 杨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 括宏观金融与政策、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支付清算等。长期从事金融理论、政 策与实务研究,注重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等跨学科交叉研究。 曾 获得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社科院优秀决策信息对策研究一等奖、二 等奖、三等奖,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研究课题一等奖,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优秀 论文等各类奖项 。 02 《科技金融:中国经济跃迁助推器》 鲁政委 王猛 陈昊 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发展耐心资本,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 结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可持续的金融 "血液"。把耐心资本作为金融 强国建设的 "抓手" 之一,重点在于全面优化中长期金融资源的有效供给,更好地 服务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新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