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座舱
icon
搜索文档
瑞芯微(603893.SH):目前的RK3588M芯片方案可支持轻量级辅助驾驶
格隆汇· 2025-10-17 15:39
公司产品与技术路线 - 公司目前的RK3588M芯片方案可支持轻量级辅助驾驶 [1] - 后续将推出更高性能的RK3668M、RK3688M芯片,为客户提供强劲的座舱解决方案 [1] - 公司端侧算力协处理器系列可成为汽车座舱的算力中心,部署高达7B的端侧模型 [1] 产品应用场景 - 端侧算力协处理器支持多模态,为智能座舱、舱内外车载视觉、车载音频等场景提供AI算力加持 [1]
2025世界NCAP大会主题演讲金句集锦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0-17 15:25
GLOBAL N 1.5 air 2025t 汽中心 新的厅 织一 -走 \ | | 进汽车 智慧与 GLOBAL N lo 15 rès 但 女 F 在推动 心也凭 舞台_ 汽车产 全的产 着全球 GLOBAL N 10 15 徐布 奇瑞始 们不仅 我们坚 安全需 深入分 保我们 实守扩 per and and and the production of the support of the GLOBAL Z TE 发 交通参 NCAP 力,更 的深度 GLOBAL Z 10 15 0 a l 从传统 业已开 称之为 能够确 与网络 欧投 GLOBAL NC ITS News T 1 - 1 N F I T A CARA A CARA CARA CARA TECHNIC SECTION CONSULT CONSULT CONSULTER CONSULTION CONSULTION CONTRACTOR CONTRAC Career Start 2-158 11 TIAL EST and and the station of the state GLOBAL 10 15 l 毛克 吉利深 进入新 解决大 概率 ...
极米科技跌2.01%,成交额5623.4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8.1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4:2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7日股价下跌2.01%,报收107.01元/股,总市值74.91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5623.49万元,换手率0.74%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8.13万元,其中大单买入329.06万元(占比5.85%),卖出837.19万元(占比14.89%)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9.17%,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个交易日下跌7.73%,近20日下跌14.86%,近60日下跌5.30% [2]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1月18日,于2021年3月3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配件及互联网增值服务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投影仪整机及配件占91.45%,其他(补充)占4.90%,互联网运营占3.66%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家用电器-黑色家电-其他黑色家电,概念板块包括华为鸿蒙、跨境电商、小盘、谷歌概念、智能座舱等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63% [2] - 2025年1月-6月归母净利润8866.2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62.3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0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5992户,较上期增加1.65% [2] - 人均流通股11682股,较上期减少1.62%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58.16万股,较上期增加61.49万股 [3]
天有为(603202):纵深仪表市场,出海+两轮车扩容成长空间
天风证券· 2025-10-17 14:11
投资评级与目标 - 报告给予天有为“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45.2元,当前股价为95.35元 [5] - 基于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6.97元,给予20倍市盈率估值 [3] 核心增长逻辑 - 公司未来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拓展和两轮车市场扩容的双重驱动 [2] - 在海外市场,公司全球市占率从2022年的4%提升至2024年的6%,并成功导入Stellantis等新客户,有望进一步增厚收入 [2] - 在两轮车市场,公司凭借汽车仪表领域的成本和技术优势,已与钱江摩托、宗申摩托、豪爵摩托、雅迪电动车等建立业务联系,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 公司业务与财务优势 - 公司是国内汽车仪表龙头,核心产品为全液晶组合仪表和双联屏仪表,2024年收入占比分别为46.01%和36.93% [12][13] - 公司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水平显著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超过10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7.19% [1][19][24] - 公司营收增长迅速,从2020年的9.3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4.65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0.3亿元 [20][2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45亿元、56.84亿元、71.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5亿元、13.70亿元、17.67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6.97元、8.56元、11.05元 [3] - 公司当前市盈率为13.68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25.36倍的估值水平 [42][43]
英唐智控跌2.02%,成交额5364.41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34.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10:10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17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9.71元/股,成交金额为5364.41万元,换手率为0.52%,总市值为110.2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4.62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23.38万元,大单净流出457.99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9.73%,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9.93%,近20日下跌5.18%,近60日上涨14.64%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英唐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6日,于2010年10月19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电子元器件分销以及半导体元件、集成电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软件研发销售等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电子元器件产品占91.59%,芯片设计制造占8.06%,物联网产品占0.18%,软件销售及维护占0.15%,其他占0.02% [1]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其他电子Ⅱ-其他电子Ⅲ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米概念、腾讯概念、无人驾驶、智能座舱、机器人概念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93万户,较上期减少1.00%,人均流通股为13144股,较上期增加1.0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76.23万股,华夏创成长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9亿元,同比增长3.52%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073.58万元,同比减少14.12% [2]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79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为0.00元 [3]
蓝思科技跌2.00%,成交额10.7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835.7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3:2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下跌2.00%,报28.85元/股,成交10.72亿元,换手率0.74%,总市值1524.5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835.77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10.09%,卖出占比8.46%;大单买入占比26.07%,卖出占比34.08%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4.17%,近5个交易日下跌14.82%,近20日下跌2.37%,近60日上涨25.22%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7日,龙虎榜净买入1.07亿元,买入总计4.26亿元(占总成交额19.16%),卖出总计3.19亿元(占总成交额14.35%)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21日,2015年3月1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电子产品防护面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主要产品为手机视窗防护屏,其他产品包括平板电脑防护屏等,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智能手机与电脑类82.48%,智能汽车及座舱类9.60%,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5.00%,其他业务收入1.82%,其他智能终端类1.10%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消费电子-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概念板块包括折叠屏、全面屏、智能手机、智能座舱、元宇宙概念等 [2] 财务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归母净利润11.43亿元,同比增长32.68%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4.6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4.52亿元 [3]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4.78万,较上期增加15.38%;人均流通股33595股,较上期减少13.32%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14亿股,较上期减少1501.31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4840.45万股,较上期减少123.52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3554.20万股,较上期增加319.75万股 [3] - 兴全合润混合A为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798.72万股;易方达沪深300ETF为第九大股东,持股2532.82万股,较上期增加241.54万股;兴全商业模式混合(LOF)A为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2087.49万股 [3]
瑞玛精密涨4.38%,成交额2271.8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8.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1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4.38%至25.50元/股,成交2271.88万元,换手率1.42%,总市值30.9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8.44万元,大单买入253.47万元(占比11.16%),卖出185.02万元(占比8.1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6.60%,近5个交易日上涨3.28%,近20日上涨5.33%,近60日上涨1.07% [2]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6月26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4409.88万元,买入总计3303.45万元(占总成交额6.18%),卖出总计7713.33万元(占总成交额14.44%)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23.22%,归母净利润1840.35万元,同比增长164.57%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809.78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809.78万元 [4]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28万,较上期增加57.59%,人均流通股2865股,较上期减少36.54% [3]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公司主营业务为精密结构件制造与部件集成及精密模具制造,下游应用包括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移动通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精密金属结构件58.04%,汽车电子31.75%,通讯设备6.65%,其他2.18%,模具1.38%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其他汽车零部件,概念板块包括智能座舱、小盘、无人驾驶、5G、汽车电子等 [2] 机构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招商量化精选股票发起式A(001917)新进为公司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72.27万股 [4] - 大成中证360互联网+指数A(002236)新进为公司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61.68万股 [4]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吸引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把握机遇
环球网· 2025-10-16 09:01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目标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提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 [1] - 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 [1] - 计划提供超过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以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1] 中国市场战略地位与转型 - 中国正经历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中心"的转变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和重要的战略性市场 [3] - 电动汽车和智能座舱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机会 [3] 外资企业在华业务表现与战略 - Marelli公司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在汽车照明、电子、动力及绿色技术领域建立了坚实基础 [3] - Marelli中国连续两年实现商业增长且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3] - 公司近年来不断扩大产量并开发新产品服务于国内主要制造商及国际市场 [3] - Marelli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推出多项尖端技术和解决方案 [3]
倍轻松:现阶段公司与各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作模式比较多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5 20:11
公司业务合作模式 - 公司与各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特点 [1] - 当前主要合作模式为后装精品按摩深度开发 [1] - 后装开发包括基于现有硬件按摩产品的生态互联产品 [1] - 后装开发亦包括车载场景下多功能按摩产品的定向开发 [1] 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围绕智能座舱按摩场景进行汽车前装市场的方案探索 [1] - 前装市场探索方向为健康按摩座舱方案 [1]
新威马启动重整后发展规划
环球网· 2025-10-15 17:29
公司背景与生产能力 - 公司是2018年实现量产交付的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拥有温州和黄冈两大生产基地,具备完整的产业链整合与自有制造能力 [1] - 公司在电动汽车“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具备长期技术积累 [1] 发展战略与产能目标 - 公司确立以规模化与效率提升为核心的“三步走”战略目标,预计2026年实现年产销10万辆,2028年提升至25-40万辆,2030年目标约100万辆 [1] - 公司未来将聚焦主流市场需求,计划5年内推出超过10款新车型,涵盖A00级到C级各品类,包括轿车、SUV和MPV [1] 生产恢复与产品规划 - 温州生产基地已实现EX5、E5等车型的复产,前期产品用于铺货市场、测试渠道和收集用户反馈,标志着生产体系恢复进入实质阶段 [1] - 复产计划的关键车型锁定为具备市场经验积累与用户验证基础的现款车型,如EX5和E5 [1] 债务清偿与供应链关系 - 对于普通债权人,金额15万元及以下部分将在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后6个月内获得100%现金清偿,超过15万元部分的前15万现金兑付,超出部分通过信托受益权份额按比例清偿 [2] - 债务处理安排体现了公司的责任态度,有助于恢复供应链合作关系 [2] 市场与销售策略 - 公司正在重启经销商网络建设,并针对C端和B端市场采取双线并举策略 [2] - 在C端针对老用户推出置换优惠及积分奖励机制,在B端继续与出行平台和租赁公司开展批量合作 [2] 国际市场拓展 - 公司计划在2025-2026年布局泰国KD工厂,以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2] - 目前部分出口意向订单正在落实中 [2] 整体发展态势 - 公司随产能恢复、供应链重组及市场渠道重启,正重回行业竞争轨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