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

搜索文档
长城战略咨询武文生:深圳独角兽企业领跑全国!新增第一!
凤凰网财经· 2025-07-18 11:40
深圳独角兽企业总体表现 - 2024年全球独角兽企业1212家,较上年增加11家,新晋135家,较上年减少10家 [2] - 中国独角兽企业372家,深圳占42家,总估值1599亿美元,平均估值37.1亿美元 [2] - 深圳新晋独角兽企业13家,数量全国第一,占全国新晋总量的25% [2] - 深圳是"北上深广杭"中唯一独角兽数量大幅增加的城市 [2] 新晋独角兽企业名单及特点 - 深圳13家新晋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智能网联)、荣耀(智能硬件)、元象XVERSE(VR/AR)等,覆盖智能硬件、机器人、集成电路等赛道 [2] - 新晋企业占上年深圳独角兽总数的44%,其中拉普拉斯为同年新晋并上市企业 [2] - 2024年深圳上市毕业独角兽3家(晶泰科技、速腾聚创、拉普拉斯),超龄毕业5家 [2] 行业赛道分布 - 全球独角兽主要集中于金融科技(180家)、企业数字运营(124家)、数字医疗(84家)等五大赛道 [3] - 深圳独角兽分布在集成电路(6家)、机器人(4家)等22个赛道,前沿科技赛道占比66.7% [4] - 新晋2家超级独角兽荣耀与引望智能均为华为生态孵化 [4] 技术创新与融资 - 深圳独角兽企均拥有141件授权发明专利(北京74件、上海81件),发明申请151件,是京沪的近2倍 [4] - 2024年深圳10家独角兽新获融资,集中在机器人、VR/AR、智能网联等赛道 [4] 全球化发展 - 深圳42家独角兽中80%以上为全球化企业,通过海外工厂、营销网络拓展市场 [4] - 欣旺达动力在匈牙利建新能源汽车电池工厂,XREAL的AR设备海外营收占比超2/3 [4] 区域分布与估值 - 南山区独角兽20家(占比48%),总估值超700亿美元(贡献比45%) [5] - 福田区因拥有荣耀、货拉拉两家超级独角兽,总估值超490亿美元(贡献比31%) [5] - 宝安区7家,龙岗区6家,光明区2家,龙华区1家 [5]
从数量领先到生态繁茂,深圳“独角兽走廊”的生态进化启示录
南方都市报· 2025-07-17 12:39
深圳南山"独角兽走廊"概况 - 深圳南山不足2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中国最具活力的独角兽企业集群,连续6年贡献深圳超50%的独角兽企业[1] - 2020年南山区独角兽企业达12家(占全市60%),2025年增至19家保持"断崖式领先"[1] - 构建金融科技、机器人、半导体、新能源、消费新零售等15+行业的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参天大树-灌木丛林-幼苗破土"梯度格局[1][2] 核心产业与新兴赛道分布 - **金融科技/机器人/物流**:三大支柱行业常年保持2-3家千亿级独角兽,微众银行估值超2000亿元,大疆/优必选长期占据机器人领域[3] - **半导体**:从2021年1家(嘉立创)扩容至2024年6家,航顺芯片/云英谷/云豹智能等陆续加入[3] - **人工智能**:2020年仅奥比中光1家,2025年稳定3-4家(元戎启行/云天励飞/元象唯思),覆盖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3] - **新能源**:2024年正浩创新首次上榜,2025年持续在列[3] - **消费与新零售**:每年2-4家,涵盖喜茶(食品饮料)、KK集团(线下零售)、蕉下(快消品)、坚果投影(消费电子)等细分领域[4] 企业成长特征与估值变化 - **头部企业**:微众银行估值2400亿元,连续6年跻身全球十大独角兽[6] - **腰部企业**:KK集团估值从2020年7亿增至2025年220亿,蕉下2025年保持220亿估值[6] - **高成长企业**:元象唯思(AI)成立2年估值达130亿元,体现"南山速度"[6] - **稳健型企业**:小鹅通(企业服务)年均估值增长2亿,云英谷(半导体)年均增长5亿[6] 创新生态体系支撑 - 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7.66%(2024年),为全国平均3倍,创新能力连续7年全国百强区榜首[4] - 形成"要素集聚-协同互动-生态自循环"体系,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应用全链条覆盖[2][8] - 全生命周期培育:本土培育硬科技企业(0-1阶段)、消费/半导体爆发期企业(1-100阶段)、金融科技等稳定期企业(100+阶段)[5] 未来发展趋势 - 地理空间向西(大沙河沿岸)和东(深圳湾填海区)延伸,新增实验室/孵化器/总部基地[9] - 强化"密度+协同+韧性"三角模型,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与产业高效协同[8][9]
6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716个,环比增长13%;IPO井喷,26家企业上市;AI赛道狂飙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7-17 07:55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概况 - 2025年06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716个,环比增加13%,同比增加4%;已披露融资总额332.74亿元人民币,环比增加68%,同比减少15% [3][10] - 热门融资行业为智能制造(179个)、人工智能(120个)、医疗健康(68个),其中人工智能行业环比上升48% [4] - 融资事件地区集中度前五为广东(133个)、江苏(116个)、北京(94个)、上海(93个)、浙江(83个) [5][19] - 阶段分布显示早期项目占比77.51%(555个),成长期18.85%(135个),后期3.64%(26个);早期项目融资金额占比51.18%(166.25亿元) [6][23] 行业与赛道分析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占总数65%(466个),包括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金额前五行业占总额78%(260.53亿元),包括汽车交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消费、硬件 [12][14] -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中,高端制造设备以82个事件成为最热赛道 [16] 全球大额融资与独角兽动态 - 全球新增44个大额融资事件(总金额1042.18亿元),中国占9个(157.13亿元,占比15%) [7][28] - 海外大额融资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如Anduril Industries(25亿美元)、Thinking Machines(20亿美元)、Grammarly(10亿美元) [32][33] - 全球新增10家独角兽企业,中国占1家;中国当前独角兽总数504家,占全球27% [35][37] 投资机构与IPO市场 - 活跃VC/PE机构前五为顺禧基金(11个)、麓山投资(10个)、京国瑞基金(8个)、合肥国耀资本(8个)、深创投(7个) [8][46] - 26家中国企业完成IPO(环比增53%),募资总额339.42亿元(同比增340%),港股占比最高(14家);智能制造为最热IPO赛道(5家) [8][49][52] - IPO企业地区集中于浙江(5家)、广东(4家)、江苏(3家);VC/PE渗透率77%(20家),CVC渗透率42%(11家) [57][49] 并购市场表现 - 中国企业并购事件21个(环比增50%),披露金额33.41亿元(环比增97%);境内并购占81%(17个),上海、广东各3个 [59][63] - 并购金额前五行业为体育(20.79亿元)、能源电力(9.50亿元)、传统行业(1.70亿元) [61]
新质驱动·未来领航——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即将开幕
凤凰网财经· 2025-07-16 17:51
大会概况 -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将于7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举办,主题为"新质驱动·未来领航" [1] - 大会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局指导,长城战略咨询、交通银行、深创投、国信证券等联合主办 [2] - 大会将发布《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5》和《深圳市独角兽企业及瞪羚企业研究报告2025》 [2] 活动内容 - 大会采用"1+5"系列活动模式,包括报告发布会、合作洽谈会、融资路演会、出海交流会、上市并购交流会等 [3] - 设置AI领域"智能经济新蓝海"圆桌和资本赋能主题对话"耐心资本与企业韧性成长" [3] - 成立"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提供政策对接、融资支持、市场拓展等一站式服务 [2] 深圳独角兽企业特点 - 深圳独角兽以硬科技为核心,集中在集成电路、机器人、3D打印、清洁能源等领域 [4] - 代表企业包括荣耀、引望智能、创想三维、拉普拉斯等,既有华为生态孵化企业也有自主创新企业 [4] - 深圳已成为全国硬科技独角兽最活跃的土壤之一 [4] 参会企业情况 - 大会吸引全国百余家独角兽企业,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等20余个前沿领域 [5] - 深圳本土独角兽企业将展示前沿技术成果,包括智能制造和生命健康领域的创新突破 [5] 深圳独角兽发展经验 - 深圳独角兽呈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发展轨迹,已培育出优必选、云天励飞、奈雪的茶等上市企业 [6] - 大疆创新成为"深圳智造"的代表性企业 [6] - 形成独特的"跨境+"生态,如菜鸟网络、行云集团、越海全球等供应链服务企业 [7] 政策支持 - 深圳市将出台《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7] 研究机构背景 - 长城战略咨询自2015年起研究独角兽企业,已连续发布九期《GEI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 [8] - 2019年起发布《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2024年起发布《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 [8] -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高成长企业分类导引》(GB/T 41464-2022) [8]
6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716个,环比增长13%;IPO井喷,26家企业上市;AI赛道狂飙丨投融资月报
搜狐财经· 2025-07-16 16:25
一级市场融资概况 - 2025年06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716个,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4% [2] - 已披露融资总额332.74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68%,同比下降15% [2] - 热门融资行业:智能制造(179个)、人工智能(120个,环比上升48%)、医疗健康(68个) [2][5] - 前五行业融资事件占比65%(466个),金额占比46%(154.49亿元) [5] - 金额前五行业:汽车交通、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消费、硬件,合计占比78%(260.53亿元) [7] 地区与城市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广东(133个)、江苏(116个)、北京(94个)、上海(93个)、浙江(83个) [11] - 热门城市:北京(94个)、上海(93个)、深圳(75个)、苏州(54个)、杭州(50个) [13] 融资阶段分析 - 早期阶段占比77.51%(555个),金额占比51.18%(166.25亿元) [15] - 成长期占比18.85%(135个),金额占比38.45%(124.89亿元) [15] - 后期占比3.64%(26个),金额占比10.37%(33.70亿元) [15] 大额融资与独角兽 - 全球新增44个大额融资事件(1042.18亿元),中国占9个(157.13亿元,占比15%) [18] - 全球新增10家独角兽企业,中国占1家 [27] - 中国当前独角兽企业504家,占全球27% [27] 投资机构动态 - 活跃VC/PE机构:顺禧基金(11个)、麓山投资(10个)、京国瑞基金(8个)、合肥国耀资本(8个)、深创投(7个) [31] - 活跃CVC机构:中移资本(4个)、蚂蚁集团(4个)、复星创富(3个)、尚颀资本(3个)、君实生物(3个) [33] IPO市场表现 - 26家中国企业完成IPO,环比上升53%,同比上升73% [36] - 募资总额339.42亿元,环比减少41%,同比增加340% [36] - 热门IPO行业:智能制造(5家)、消费(5家)、传统行业(5家) [39] - 地区分布:浙江(5家)、广东(4家)、江苏(3家) [42] 并购市场分析 - 并购事件21个,环比增加50%,同比减少72% [44] - 已披露金额33.41亿元,环比增加97%,同比减少76% [44] - 数量前五并购行业:能源电力(4个)、生活服务(3个)、传统行业(3个) [45] - 金额前五并购行业:体育(20.79亿元)、能源电力(9.50亿元)、传统行业(1.70亿元) [45]
恭喜!福田跑出6家全球独角兽!| 湾区福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7-15 23:23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创历史新高,其中203家为新晋独角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 [4] - 中国以343家独角兽企业位居全球第二,主要分布在半导体、AI和新能源领域 [4] - 粤港澳大湾区共72家独角兽企业,占全国21%,较2024年增加2家 [4] 深圳独角兽企业表现 - 深圳37家企业上榜,全球城市排名第6,国内第3,5家进入全球百强 [5] - 微众银行以2400亿元估值位列深圳榜首(全球第12),荣耀(1700亿元)、引望智能(1150亿元)紧随其后 [5] - 行业分布集中于金融科技、消费电子、人工智能、物流及半导体,其中物流企业占比最高(如货拉拉670亿元、丰巣科技255亿元) [5][9] 福田区独角兽企业亮点 - 福田6家企业上榜,总估值3405亿元,荣耀(全球第20)和货拉拉(全球第69)进入百强 [7][9] - 行业覆盖消费电子、物流、半导体、健康科技、新零售及人工智能,体现多元化创新生态 [9] - 荣耀凭借AI终端生态布局估值达1700亿元,货拉拉以AI驱动智慧物流平台估值670亿元 [9] 重点企业动态 - 元戎启行专注高阶智驾,预计2025年量产车规模超20万辆,合作车型超10款 [11] - 嘉立创(半导体)、新瑞鹏(健康科技)、KK集团(新零售)获福田引导基金投资支持 [15] 区域发展优势 - 福田地均GDP超75亿元/平方公里,金融业增加值突破22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2.7% [12][14] - 政府通过引导基金培育独角兽企业,如嘉立创、新瑞鹏等,并加速布局"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 [15]
让更多硬科技“金种子”破土拔节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12 00:41
独角兽与瞪羚企业政策支持 - 上海、四川等地出台资金扶持、人才引进、场景开放等举措支持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成长 [1] - 独角兽和瞪羚企业是衡量国家和地区创新生态的重要指标,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球近三成 [1] - 2024年中国新晋独角兽企业53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清洁能源等硬科技领域 [1] 梯度培育机制 -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实施分类精准扶持:独角兽企业加强上市辅导和政策倾斜,瞪羚企业运用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 [2] - 动态筛选高潜力企业,完善制度保障以解决融资难、上市难等瓶颈 [2] 资本支持与融资渠道 - 设立长周期机制优化国有创投考核,加强金融资源供给以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3] - 引导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投向早期、小型和硬科技企业 [3] - 利用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为独角兽企业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3] 创新生态建设 - 推动链主企业向潜力独角兽开放供应链,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4] - 建设联动创新平台整合政策、资本、人才等资源,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4] - 打造创新高地通过政策集成和生态集聚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 [4]
全球独角兽,崛起大湾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52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 美国第一 中国第二 [1][2] -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2家独角兽 占全国21% [2] - 大湾区独角兽估值超100亿美元的企业包括SHEIN 微众银行 荣耀 OPPO与vivo [2] 大湾区独角兽分布特点 - 深广两市集中分布61家 深圳37家 广州24家 [2][8] - 深圳"硬科技"企业占比超80% 广州超50% 覆盖半导体 新能源 AI等领域 [2][4] - 深圳半导体行业6家独角兽包括嘉立创 比亚迪半导体 航顺芯片等 [4] - 深圳AI与机器人领域5家独角兽包括引望智能 大疆 元戎启行等 [4] 大湾区协同发展优势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 [4] -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向香港输送"天河二号"算力 [5] - 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5] - 广深以人才密度换取创新浓度 东莞以制造精度支撑转化速度 [5] 产业协同典型案例 - 香港WeLab借助前海跨境数据流动试点 服务用户超7000万 [6] - 货拉拉在香港孵化 在深圳集成资源后发展为独角兽 [6] - OPPO在东莞设立总部 在深圳设研发中心 两地车程半小时 [6] - 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年产能达4亿台手机 企业超3万家 [7] 广深独角兽孵化模式差异 - 深圳采用"大厂孵小兽"模式 5家独角兽源自大厂剥离 [8][9] - 引望智能由华为车BU剥离 估值超1150亿元 [9] - 比亚迪半导体脱胎于比亚迪IC设计部门 覆盖全产业链 [9] - 广州独角兽多为细分赛道中小企业 如致景科技将纺织生产周期缩短至5-7天 [10] - 乐禾食品通过动态定价算法将生鲜损耗率从8%降至3% 估值破100亿元 [11]
广东70家独角兽,多于印度,高过德法之和!过半主攻硬科技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9:25
全球独角兽企业概况 - 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523家 较去年增加70家 [2] - 美国以758家独角兽企业领先 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 [2] 广东独角兽企业表现 - 广东拥有70家独角兽企业 占全国总数1/5 [2] - 深圳37家独角兽居全国第3全球第6 广州24家居全国第4全球第11 [2] - 广东独角兽数量超越印度(64家) 相当于德国(36家)+法国(30家)+越南(4家)总和 [2] - 希音以3650亿元人民币估值持续位居全球十强 [2] 广东创新生态优势 - 2024年广东研发经费支出约5100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3.6% [3] - 高新技术企业约7.7万家 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 [3]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居全球第二 [3] 行业分布特征 - 超50%广东独角兽企业集中在硬科技领域 [4][5] - 半导体行业以10家独角兽领先 包括嘉立创 比亚迪半导体 芯粤能等 [5]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7家 包括引望智能 大疆 云鲸智能等 [5] - 新能源 生物科技 航天领域也是主要赛道 [5]
钱大妈再次登上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10
全球独角兽榜广州企业表现 - 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广州24家企业上榜,社区生鲜品牌钱大妈再度登榜 [2][3] - 钱大妈以130亿人民币估值位列榜单,行业分类为食品饮料 [3] - 胡润指出独角兽数量反映地区创新能力,广州因产业基础与创新生态被评价为适合独角兽成长的城市 [3] 钱大妈商业模式与市场地位 - 公司创立于2012年,以"不卖隔夜肉"日清模式为核心,在全国30座城市布局近3000家门店,服务超1000万家庭,会员达2000万 [3] - 通过13座标准化仓储物流中心实现高效冷链配送,支撑日清模式 [5] - 技术研发团队推动数字化升级,构建"科技卖菜"体系 [5] 供应链与社会责任 - 采用基地直采与共建形式连接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保障供应链稳定并助力乡村振兴 [5] - 订单采购覆盖多地优质农产品,平衡城市供给与农民增收 [5]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公司登榜体现中国社区生鲜市场活力,商业模式具备韧性 [5] - 未来重点强化供应链与数字化建设,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