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文明
icon
搜索文档
生态文明领域二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
科技日报· 2025-08-18 11:34
生态文明重大科技成果 - 20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上正式发布 涵盖水处理与安全 大气污染治理 气候变化 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水文水利 新污染物 遥感监测 清洁能源 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1] - 具体成果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 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 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等[1] 技术领域突破 - 水处理领域突破包括新型膜法水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 京津冀地下水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 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1] - 大气治理领域突破包括特大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理论与技术及其应用 我国二氧化硫减排理论与关键技术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及应用[1] - 清洁能源领域突破包括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 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1] 生态与气候研究 - 生态研究领域成果包括全国生态功能区划 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过程与服务 《中国植物志》编研 生物多样性保护[1] - 气候领域成果包括气候数值模式模拟及气候可预报性研究 水文水利领域涵盖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1] 灾害防治与监测技术 - 地质灾害防治成果包括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 水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的关键技术[1] - 环境监测成果包括国家环境质量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业务化应用 典型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分析方法与生成转化机制研究[1] 评选机制与范围 - 成果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11个学会开展 包括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中国生态学学会 中国林学会等[3] - 评选通过领军专家初选和百位院士终选 从2005-2023年400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中遴选[3]
纪录片丨山水长歌
新华社· 2025-08-17 12:08
生态转型成效 - 浙江安吉余村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后 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带来收入 各种产业随之发展 [2] - 山东威海环翠区龙山从建筑石材集中开采区转型 采石立面变为九曲情人街 碎石山谷变为龙湖 矿坑变为剧场 周边村民成为绿水青山受益者 [2] - 乌江流域通过生态治理将"牛奶河"变成"清水河"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再现碧波荡漾 化屋村奇秀风光与古朴风情交相辉映 [2] 林区经济转型 - 黑龙江伊春从伐木转向种树苗 发展林下经济 蓝莓 桦树汁等系列产品走入市场 [3] - 绿色林海孕育金色未来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 美丽生态迤逦舒展 美丽经济蓬勃不息 [3] 宏观增长数据 - 生态转型带来10%的经济增长 [4]
专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访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
新华网· 2025-08-16 09:52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 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创造一系列变化,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伟大范式转变 [1] - 生态文明理念代表着人们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范式转变,中国不仅提出愿景,更是朝着生态文明的目标迈进 [1] - 中国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的重视程度,并在国家层面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中国建立了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有些保护区跨越多个行政区,把生态系统视作一个整体来治理 [2] - 中国正在"让社会来适应自然,而不是让自然适应社会" [2] 新能源技术领先地位 - 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 - 中国在风能、储能电池、氢能降本和长距离运输等方面有优势 [2] - 中国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大力发展智慧电网,促进分布式能源建设 [2] 年轻一代与科技革命 - 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在朝着生态文明愿景努力 [2] - 年轻学者从事的很多研究正在推动世界迈向新的科技革命,中国乃至亚洲都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2]
地球共生交响曲 用声音感受生态之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9:36
生态文明理念传播 - 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2] - 通过自然声音(鸟鸣、溪流、风声、动物脚步)展现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2] - 以短片形式传播"地球共生交响曲"的生态文明实践成果 [2] 媒体传播形式 - 采用无旁白的自然原声短片传递生态保护信息 [2] - 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法强化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结 [2] -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团队制作完成 [2]
“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6 05:29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推动发展方式转型,从资源消耗转向生态经济模式 [1][2] - 湖州市安吉县余村通过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产业升级,从采矿转为生态旅游和美丽经济 [1] 绿色能源与技术创新 - 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增量约60%,清洁能源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对全球碳中和贡献显著 [2] -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可再生能源生产国,支持《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实现 [2] 生态保护与全球贡献 - 中国森林覆盖率超25%,贡献全球25%新增绿化面积 [3] - 建成全球最大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臭氧层保护贡献全球最大 [3] - 全球能耗强度降低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3] 国际认可与影响力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6年发布报告推广中国生态文明战略 [3] - 中国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生物科技等领域成为全球绿色转型领导者 [2][3] - 生态文明理念被国际机构视为发展模式的重要替代方案 [3]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范式转变——访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
新华社· 2025-08-15 23:13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 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代表着人类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范式转变,不仅提出愿景,更在实际行动中推进 [1] - 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国宪法,体现国家层面对该理念的重视,并建立相应制度体系推进现代化 [1] 生态保护与治理 - 中国建立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体系,部分保护区跨越多个行政区,将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治理 [2] - 治理模式强调"让社会适应自然",而非改造自然 [2] 新能源技术发展 - 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全球领先,并在风能、储能电池、氢能降本及长距离运输方面具备优势 [2] -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和智慧电网建设有助于缩小各国能源获取差距 [2] 青年与科技革命 - 中国年轻一代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其研究推动新科技革命发展 [2] - 中国及亚洲将在未来科技革命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2]
联合发起“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痕旅游”倡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5 12:06
核心观点 - 三大协会联合发起"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痕旅游"倡议 呼吁公众提升旅游保护意识 以实际行动守护生态环境 [1][2] - 倡议提出五点具体行动准则 涵盖生态文明践行 山林安全守护 自然尊重 绿色低碳旅游及无痕理念传播 [2] - 通过整合林草资源管理 旅游产业和户外运动团体资源 推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旅游实践 [2] 倡议背景 - 在8月15日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之际发起倡议 强调绿水青山是大自然馈赠的宝贵财富 [1] - 近年部分山林因人为采挖植物菌类遭到破坏 垃圾丢弃 刻画痕迹和随意践踏造成生态压力 [1] 具体行动准则 -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以观察者 体验者 保护者身份融入自然 与山林和谐共处 [2] - 遵守自然保护地和林区规定 严防森林草原火灾 避免进入生态敏感脆弱区和未开放区域 [2] - 不采挖野菜药材花卉菌类 不攀折刻划破坏林木 不投喂惊扰捕捉野生动物 不污损破坏自然遗迹和文物古迹 [2] - 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将废弃垃圾带离山林 优先选择耐受性强的地面活动或露营 [2] - 保持文明有序旅游行为 善意劝阻不文明行为 培育绿色可持续的无痕旅游文化 [2] 行业意义 - 随着旅游强国建设推进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的统筹愈发关键 [2] - 需要政府 旅游企业和旅游者共同践行 通过多领域资源整合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地 [2]
“两山”理念科学真理的味道特别甜
中国环境报· 2025-08-15 10:18
文章核心观点 - “两山”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21世纪人类发展与保护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其核心在于重构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强调自然价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财富,并推动形成了绿色发展的新范式 [1][2][3] - 该理念在实践中已被证实能有效推动绿色转型和经济增长,例如通过关停污染企业、发展生态旅游使村民收入翻倍,并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4][5] - 理念具有全球意义,中国在其指引下,绿色产业(如光伏、新能源汽车)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并通过绿色“一带一路”等项目,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7][8][9] 理论内涵与创新 - 强调自然价值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3] - 打破传统发展观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机械割裂的桎梏,指出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是可以互相促进的统一体 [3] - 打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宿命论,注重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性,主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3] - 形成“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系统思维,超越传统孤立看待自然要素的认知模式 [3] 实践成效与产业发展 - 安吉余村在理念指引下关停矿场、转型生态旅游,村民收入翻倍、人居环境焕新 [4] - 今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6.2% [5] - 绿色经济、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分别同比增长25.5%、11.5%,超过整体贷款7.1%的增速 [5] - 中国光伏产业持续领跑全球,2023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占全球比重超80%,产量占比均超90% [8]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 [8] - 2016年至2023年,中国绿色低碳专利申请公开量累计57.3万件,年均增长10.0% [8] 全球影响与贡献 - 理念为全球发展议程贡献了革故鼎新的“术语革命”与路径启迪,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方整体哲学,为深陷资源枯竭、生态危机与增长乏力困境的世界提供了新思路 [7] - 绿色“一带一路”推动新型全球化绿色生产网络体系的构建,使发展中国家获得“绿色工业化”的历史机遇,例如埃塞俄比亚与中国合作发展地热,印尼的卢穆特巴莱二期55兆瓦地热项目机组并网 [8] - 中国绿色产品已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8] - 中国创新性地构建了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并在澜沧江—湄公河生态合作中践行源头责任,与流域各国共建水资源协同治理机制 [8]
生态日特约理论文章|中国社科院黄承梁:“两山”理念科学真理的味道特别甜
中国环境报· 2025-08-15 07:03
理论创新 - "两山"理念重构人与自然关系,提出自然价值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财富,打破传统"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零和博弈思维 [3] - 该理念否定工业文明"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形成生态优先的生态价值转化理论,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系统变革 [3] - 超越西方"主客二分"哲学,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塑生态哲学体系,标志21世纪新生态哲学产生 [3] 实践成果 - 浙江安吉余村通过关停矿场转型生态旅游,村民收入翻倍,成为全国乡村绿色发展典范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长36.2%,绿色经济贷款增速达25.5%,显著高于整体贷款7.1%的增速 [5] - 构建多层次生态补偿机制,如澜沧江—湄公河生态合作,推动跨境水资源协同治理 [8] 产业影响 - 中国光伏产业2023年多晶硅、硅片等产能占全球超80%,产量占比超90%,2024年各环节保持两位数增长 [8] - 绿色技术突破显著,2016-2023年绿色低碳专利申请累计57.3万件,年均增长10% [8] - 绿色"一带一路"项目如埃塞俄比亚地热开发、印尼55兆瓦地热电站并网,推动发展中国家绿色工业化 [8] 全球贡献 - 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出口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构产业全球化生态共生链 [8][9] - 绿色"一带一路"从殖民资源链、资本控制链转向生态共生链,提供包容性发展路径 [9] - 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强调技术转移与共同责任原则,与发展中国家需求深度契合 [9]
焦点访谈丨矿山变青山 看浙江余村的生态蝶变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4 16:43
0:00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安吉余村,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20年来,"两山"理念重塑美丽中国,神 州大地焕发新绿。《焦点访谈》从今天开始播出系列节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今天我们就来到"两山"理念发源地——余村,感受那里的绿色蝶变。 在"两山"理念指引下,余村努力修复生态,发展生态旅游,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探索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新路。 观光车驾驶员姜志华是余村本地的村民,游览线路上的每个细节,他都如数家珍。四季如画的乡村美景,在20多年前还是另外一番模样。 1984年,高中毕业的姜志华进入当地水泥厂成为一名化验员。水泥厂的原材料,就取自余村当地的矿山。炸山开矿,将矿石加工成水泥,销往上海等大城 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种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是余村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余村也一度成为安吉有名的"富裕村"。 余村的矿山带来了一些经济收益,付出的却是环境乃至生命的代价。空气中尘土飞扬、河里污水横流,矿上爆破事故频出。 浙江生态文明干部学院副院长 杨振华:这样的模式当时已经触及了生态承载负荷,使得我们不得不在这种模式下进行根本性转型,可以说是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