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icon
搜索文档
政在发声丨证监会力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1:39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 - 证监会明确表示将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案例落地,支持未盈利但具备高硬科技含量和优秀综合质地的企业上市 [1][4] - 市场预期近期将有一批申报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获得受理,券商建议符合条件的企业抓紧时间报送材料 [2][5] - 截至5月22日,至少五家企业正在排队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包括北芯生命、禾元生物、必贝特、思哲睿和恒润达生 [6] 科技企业支持政策 -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帮助国内投资者分享科技企业成长红利 [2][8] - 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工具实施重组,提高轻资产科技型企业重组估值包容度 [7] - 支持私募股权基金以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优化"反向挂钩"政策,推动S基金发展和基金份额转让试点转常规 [3][8] 并购重组与融资成效 - "并购六条"发布后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活跃度显著提升,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同比增40%),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220%) [10]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支持科技创新中作用突出,注册制改革后90%科创板/北交所公司、超50%创业板公司曾获其投资,目前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11] - 交易所债券市场成为科技企业重要融资渠道,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2024年发行539只(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64%),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AI、新能源等领域 [12] 上市公司科技含量 - 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40% [9]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90%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已形成上市公司集群 [9]
证监会严伯进:优化科技企业上市环境,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5-22 21:35
其中,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精简优化发行条件,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为未盈利企业、红筹企 业、特殊表决权企业都开辟了上市路径。比如,科创板设置了五套上市标准,其中有四套都不要求企业 盈利。 事实上,在科创板创立之初,就推出了"市值+研发"的第五套上市标准,迈出境内资本市场允许无收 入、未盈利的企业发行上市的第一步,助力创新型医药企业突破资金瓶颈、加速研发成果转化。 未盈利科技企业IPO重启让市场颇为关注 "针对科技企业的特点,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5月22日在国新办 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时,再次提及上述举措。 据严伯进介绍,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一系列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关键制度创新,破解支 持科技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2024年以来,证监会陆续出台了"科创板八条""科技十六条""并购六条"等 一系列政策,优化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生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金融链加快深度融 合。 近两年,未盈利科技企业IPO重启让市场颇为关注。因为自202 ...
5.22犀牛财经晚报: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份额100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5-22 18:19
金融监管与资本市场 - 金融监管总局将批复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600亿元,三批试点合计规模达2220亿元 [1] - 证监会强调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1] - 中国结算发布2025年端午节休市期间证券资金清算交收安排,涉及港股通交易日调整及B股交收日期 [1] 科技与消费电子 - 2025年蓝牙亚洲大会预计全球蓝牙设备出货量将超53亿台,2029年达80亿台,并展示高吞吐量数据传输技术应用潜力 [2] - 联想集团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3%至170亿美元,但净利润因PC市场价格压力下滑64%至9000万美元 [2] - 联想集团全年营收690.8亿美元超预期,但第四季度净利润9000万美元低于预估2.262亿美元 [6] 汽车与制造业 - 奔驰多款车型降价幅度达40%-50%,C级起售价降至16.74万元,一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7% [3] - 三一重工向港交所提交H股上市申请,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3] - 法法汽车及子公司被恢复执行24.31万元,涉及法律诉讼 [7] 人工智能与投资 - 京东内部运行1.4万个智能体,AI解决超18%工作内容,大模型服务调用量环比增长200% [4][5] - 新华保险认购私募基金份额100亿元,基金总规模200亿元 [5] 能源与化工 - 中国化学1-4月签订合同1404个,金额1230.17亿元 [10] 传媒与教育 - 中南传媒子公司签订10.09亿元政府采购合同,涉及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供应 [8] 金融市场表现 - 北证50指数大跌超6%,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成交额1.1万亿元 [11] - 银行股逆势走强,浦发银行等创历史新高,军工股拉升,固态电池概念股走低 [11]
证监会: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 推动新的典型案例落地
快讯· 2025-05-22 16:15
资本市场政策动向 - 证监会明确将加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 通过用好用足现有制度框架 [1] - 监管层重点提及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实施 强调"积极稳妥"推进并推动典型案例落地 [1] 科技企业融资支持 - 政策导向直接利好尚未盈利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为其提供更畅通的IPO通道 [1]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针对研发型科技企业)将成为未盈利企业上市的重要路径 [1]
业绩透视之沪企领航 | 从未盈利上市到盈利摘“U”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企业进阶正当时
证券日报· 2025-05-10 00:25
本报记者 田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五套上市标准为尚未盈利但拥有核心技术和发展潜力的 科技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这有助于解决这些企业在成长初期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支持其专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 从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从实际情况来看亦是如此。在资本活水的浇灌下,首药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10月23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康 太替尼新药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至此,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科创板公司均已实现核心产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请获受理。 随着研发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速,相关企业经营质效持续向好,科创板摘"U"阵营加速扩容。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2024 年,20家通过第五套上市标准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3.39亿元,同比增长45%;尽管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 但净利润亏损额收窄至68.33亿元,同比缩减39.16%,展现出显著的业绩改善趋势。其中,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 司(以下简称"神州细胞")和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上市时未盈利企业首次实现盈利"情形,进而成功跻 身第五套标准上市公司摘"U"阵营。 神州细胞公告称,2 ...
科创板注册失效后,新通药物IPO“卷土重来”
华尔街见闻· 2025-04-23 13:39
这是新通药物第二次冲刺IPO。 与不少中途败北的IPO项目不同,新通药物曾走完整个上市流程,距离上市成功仅差临门一脚。 2021年12月末,新通药物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IPO申请,此后经过二轮问询后在2023年初顺利过会,并 于当年4月25日获得证监会注册生效批复。 但至此以后,新通药物的上市开始变得遥遥无期。 部分沪深IPO失败项目正在"重回战场"。 日前,西安新通药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通药物")向陕西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 这或许都"连累"了新通药物的IPO。 据信风观察,自智翔金泰之后,科创板再无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上市,在审企业的IPO进程则是推进缓 慢。 IPO注册批复的有效期为12个月,这意味着新通药物的注册批复失效期是2024年4月25日。 但直至注册批复失效,新通药物都未能进入发行阶段,最终导致其IPO之路以失败而告终。 市场普遍认为,主因在于新通药物所选择的第五套上市标准遭遇趋于严格的监管。 彼时新通药物只有1款仿制药已获批上市,而核心药物且距离商业化目标最近的在研产品"甲磺酸帕拉德福 韦片(下称"新舒沐")仍处于上市申报阶段。 产品尚未创收,报告期内新通药物通过技术转让获得的收入仅 ...
沪深交易所年内首单“登场”
互联网金融· 2025-03-12 18:07
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 - 中国证监会提出增强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发行上市,稳妥恢复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1] - 监管近期频繁发声,明确支持高研发投入、高风险但具有巨大潜力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1] - 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至关重要[1] 傲拓科技IPO情况 - 傲拓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研发、生产和销售[2] - 中大型PLC为核心产品,应用于水利水电、石油石化、船舶、轨道交通、国防等领域[2] - 拟募集资金7.79亿元,投向产研一体化中心、技术服务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2] - 2021年至2024年9月末营业收入分别为1.14亿元、1.42亿元、1.97亿元、1.56亿元[2] - 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10.55万元、3504.17万元、6867.50万元、4878.32万元[2] - 符合科创板第一套上市标准[2] 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上市现状 - 2025年傲拓科技IPO为沪深市场首单受理项目,2024年全年仅受理11单[3] - 自2023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采用第五套标准的未盈利企业IPO审核实质性暂停[3] - 科创板585家上市公司中,54家在IPO时尚未盈利[6] - 20家生物医药企业通过第五套标准上市,累计获批9款Ⅰ类新药,45项研发管线进入上市申请或注册临床阶段[6] - 20家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4.35亿元,同比增长54.25%,三分之一已实现盈利[6] - 20家公司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达23%,持续高于A股其他板块[6] 监管政策动态 - 2023年8月后未盈利企业上市逐渐熄火,2024年11月西安奕材成为"科创板八条"后首家受理未盈利企业[7] - "科创板八条"提出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的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7] - 2025年1月上交所征求意见,优化未盈利企业新股发行配售机制[7] - 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将稳妥实施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更精准支持优质科技企业[8] - 吴清呼吁市场各方对科技企业成长中的风险给予更多包容和理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