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耐心资本
icon
搜索文档
对话君龙人寿董事长王文怀:中小险企更要作为“耐心资本”入市,进行长周期股权类配置
新浪财经· 2025-08-22 19:37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保险+医疗"与"股权投资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以应对利率下行压力 [1] - 公司总部位于厦门 是福建省首家且唯一一家两岸合资人身保险公司 厦门建发集团与台湾人寿各持股50% [1] - 上海分公司开业被视为战略选择 将利用上海区位优势推动"保险+医疗"战略 并支持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0][11] 财务表现与投资能力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达4.67% 在57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一 [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至2.2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1] - 固收资产配置分为两类:低风险长久期利率债及数据中心/能源类REITs 后者收益高于当前利率水平 [2] 资产配置策略 - 在低利率环境下需通过股权投资获取高收益 中小险企必须建立专业化体系开展股权投资 [1] - 二级市场投资需基于行业和个股发展逻辑 采用长周期系统思维而非短期板块轮动操作 [3] -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投资差异化经营是核心 通过长期资本优势克服风险并获取收益 [3][4] 重点投资领域 - 重点关注三大国家战略方向:数字化产业(含芯片国产替代)、生命健康领域及能源类领域 [6][7] - 创新药赛道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真正创新药物具有高毛利特性 但需警惕概念炒作带来的泡沫 [8] - 能源领域受数据中心能耗需求驱动 需具备高识别能力应对周期波动 [7] 产品发展理念 - 分红型保险产品需与投资能力匹配 若仅配置低收益利率债将导致利差损风险 [9] - 保险公司应区分风险管理与投资管理业务 前者可收取较高费用 后者应降低管理费 [9] - 开展分红险业务是扩大资产规模的重要手段 但需避免能力不足导致的系统性风险 [9]
广州推动国有资本赋能“硬科技”新赛道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6:40
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 - 广州金融资源全面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推动金融资本精准赋能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1] - 截至去年底广州市国企资产总额突破7.3万亿元[1] - 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91家 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达280家[1] 硬科技产业投资布局 - 重点布局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硬科技新赛道[1] - 产投 创投母基金发挥以投促引 以投促产 以投促创作用[1] - 招引苇渡微电子 银诺医药 微光医疗等硬科技项目落户广州[1] - 孚能电池 因湃电池 锐湃动力等硬科技投资项目建成投产[1] 耐心资本发展机制 - 探索国有耐心资本特殊政策和中长周期考核机制[2] - 强化国有耐心资本与广州优势 高新产业的融合发展[2] - 建立国有耐心资本中长期激励机制 实现保值增值[2] 风投创投平台建设 - 黄埔区形成国企投资+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系[3] - 拓宽风投机构空间载体 优化中国风险投资科学城大厦 设立中国风险投资知识城大厦[3] - 优化创业投资市场准入环境 完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一体化链条[3] - 截至去年4月黄埔区集聚风投机构超800家 资金规模超2400亿元[3] - 通过轮动投资 接力培育等方式促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3] 金融服务平台与绿色金融 - 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暨广州风投创投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3] - 截至去年8月近1000家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在平台注册[3] - 截至去年底广州全市绿色贷款规模突破1.32万亿元 同比增速达24%[3] - 绿色贷款占全市贷款总量16.2% 占全省绿色贷款总量35.4%[3]
金融“顶流”集结!共赴一场关乎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远征” ——2025年深圳市金融领军人才研修班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0:29
研修班概况 - 深圳市金融领军人才研修班于8月18日至21日举办 由深圳市委金融办和市委金融工委主办 汇聚银行 证券 保险 基金等重点金融机构负责人 [1] - 研修班以建设"三个过硬"金融干部人才队伍为目标 旨在为深圳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1][2] 课程内容与师资 - 课程聚焦金融赋能产业发展 金融"五篇大文章" 监管与合规等前沿热点 包含17场专题讲座和3场专题研讨 [2][3] - 师资涵盖深圳金监局 深交所 港交所等机构领导 以及学术界和业界专家如唐杰 王建平 罗志恒 刘苏华等 [2] - 课程设计注重政策解读 行业动向分析和创新实践经验交流 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 [2][4] 学员反馈与成果 - 学员代表表示研修班拓宽视野 强化使命感 丰富知识体系 涉及改革创新 合规经营 综合发展等议题 [4] - 研修班促进金融科技 耐心资本 跨境金融等领域的交流互鉴 激发思想碰撞 凝聚行业共识 [4] - 学员认为培训兼具理论高度和实操性 对宏观大势与深圳使命有深刻认知 [4][5] 深圳金融人才发展体系 - 深圳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 建立"成就制+直认制+举荐制"评价体系 加强金融人才引进 [6] - 创新开展"百千万金融人才培养工程" 分层培育领军 骨干 青年人才 并组建金融顾问专家队伍 [6] - 首批优选14家"高层次人才金融合作伙伴" 为人才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支撑 [6]
TCL科技:会考虑引入匹配的资金属性来发展
金融界· 2025-08-22 09:40
业务属性与资金需求 - 公司业务具有长周期、高科技、重资产属性 [1] - 公司考虑引入匹配资金属性支持业务发展 [1] 技术布局与战略意义 - 印刷OLED技术成功将助力中国在该领域超越韩国同行 [1] - 印刷OLED属于公司长远布局业务需耐心资本支持 [1] 资本策略方向 - 公司回应投资者提问时未排除引入耐心资本可能性 [1] - 资金引入计划与长远业务布局存在关联性 [1]
多地探索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 撬动社会资本助推产业升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1 21:08
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的政策转变 - 专项债资金从过去严格禁止转向创新性融合成为政府投资基金新来源 政策框架从2019年禁止专项债作为股权基金资金来源调整为2024年底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政府投资基金未被列入禁止范围[1][3] 地方财政实践案例 - 广州市2025年市级新增72.5亿元专项债券中安排20亿元投向政府投资基金 占市本级专项债总额的27.6%[1][2] - 北京市2025年6月发行10年期利率1.79%的专项债 全部用于总规模25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重点投向人工智能等七大未来产业领域[2] - 江苏省2025年安排9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于注资创业投资类政府投资基金[3] 资金运作模式与杠杆效应 - 政府投资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模式 北京市案例显示可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规模超千亿元 显著放大财政资金效能[2] - 专项债作为政府出资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成立基金 实现资金在时间维度上跨期配置 在主体维度上杠杆放大[5] 重点投资领域 - 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 机器人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七大未来产业领域[2] - 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城市更新项目[1] 风险控制机制 - 风险防控采用量化指标筛选项目 负面清单锁定禁区 政府资金作为种子资金全程监控 社会资本实时穿透管理[6] - 利润分配按阶梯先回本后分利 亏损按顺序先社会资本后财政资金 且财政损失设置封顶机制[6] 政策效果与专家观点 - 专项债投向政府投资基金可缓解财政紧平衡对项目投资的影响 解决资金等项目现象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3][5] - 政府投资基金被定位为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支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需要发展耐心资本[6]
精耕时代,潮涌嘉禾:产业未来大会邀您共赴产业变革新浪潮
36氪· 2025-08-21 21:07
大会背景与主题 - 2025年全球经济格局与产业生态经历深刻变化 技术革命推动资本逻辑重塑 粗放增长时代结束 精耕时代开启[3] - 未来商业由深耕垂直场景、构建技术壁垒、实现生态协同的精耕者主导 技术价值通过场景和协同实现规模化商业变现[4] - 36氪于2025年9月10日至11日在厦门举办产业未来大会 主题为"精耕时代 潮涌嘉禾" 聚焦政资产三方智慧与五大核心赛道[5] 资本趋势与政策动向 - 中国创投市场展现韧性 硬科技与先进制造成为主旋律 资本角色从供给者转向生态构建者 耐心资本重塑区域创新土壤[7] - 国家发改委2025年设立"航母级"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规模达万亿级 核心理念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7] - 地方国资和政府引导基金通过"耐心资本+产业协同"模式 从资金输血转向造血式生态培育 资本价值超越财务回报[8] 大会内容与议程设计 - 大会联手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汇聚千亿资本 直通全球高潜力赛道 实现项目质量与对接效率双重飞跃[10] - 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先进制造、新能源与大消费五大核心赛道 讨论政资产三方协同解决产业痛点[11][12] - 设计"9.8华里长跑"活动 串联厦门环岛路等地标 体现耐心资本与长期陪伴理念[12]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2025年创投市场进入硬科技+场景落地+耐心资本新周期 政策、技术、资本深度耦合 需精耕细作把握产业洪流[8] - 精耕时代要求核心技术、场景理解与产业生态构建 投机主义退场 远见与实干成为关键[13]
超长待机的“耐心资本” 出炉,这些城市政府基金发力了
搜狐财经· 2025-08-21 14:36
核心观点 - 多地政府引导基金延长存续期至10年以上,以解决传统人民币创投基金存续期过短导致的期限错配问题,适应科技创新投资需求 [1][12] - 政策释放主动优化资本供给结构的信号,旨在弥合资本周期与产业周期的错配,培育耐心资本生态 [9][12] 政府引导基金存续期延长案例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上海市财政全额出资,存续期15年并可延长3年,采用直接投资与子基金投资结合模式,80%资金投向子基金,20%投向直投项目 [3][4] - 广东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二期出资额110亿元,存续期17年,两期基金总规模规划达500亿元,全力推动强芯工程 [5] - 深圳科技创新种子基金规模20亿元,存续期从5-10年延长至15年,重点支持种子期和初创期项目 [6]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要求专项基金存续期不超过15年,投资期不超过8年 [7] - 诚通科创投资基金由央企中国诚通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航油及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共同出资,存续期15年,聚焦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项目 [8] 政策调整信号 - 对长周期产业定向适配信号:硬科技领域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量子计算等研发周期长(创新药10-15年、半导体8-10年),政府基金存续期延长至10年以上匹配产业真实周期,避免资本期限压力导致项目拔苗助长 [9] - 对人民币基金生态纠偏信号:政府基金作为主权LP资金来源稳定,对短期回报要求低,通过延长存续期修正人民币基金期限约束,改变以往以高净值个人和民营企业为主LP结构导致的短周期运作惯性 [10] - 对政府基金考核逻辑调整信号:考核指标从退出率、短期回报率转向长期产业价值,如技术突破数量、孵化独角兽数量、产业链带动效应,体现从财务回报导向转向产业培育导向 [11] - 政策资本逆周期调节功能体现:在经济转型期市场化资本避险时,政府基金通过延长存续期和加大投入稳定产业预期,但需依赖长效市场化机制推动资本生态根本性变革 [12]
空间机器人航天领域有妙用 学者沪上科学沙龙“论AI”
中国新闻网· 2025-08-20 22:33
空间机器人技术应用 - 太空轨道上存在广泛的空间机器人应用场景,包括太空垃圾收集、在轨卫星维修和回收、太空望远镜组装等 [1] - 香港科技大学太空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联席院长高扬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空间机器人领域应用的观点 [1] - 活动吸引了来自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英国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参与交流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加速了相关垂直领域的"AI化"进程 [3] -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认为以AI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有望带动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3] - 中国科技投资领域需要更多耐心资本来支持AI等前沿技术发展 [3] 上海科技投资布局 - 上海在2024年7月启动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未来产业 [3] -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为100亿元,周期15年,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 [3] - 上海正积极推动耐心资本以支持"从0到1"的科技成果转化 [3] 国际科技合作 -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顾赛在活动中分享了人工智能研究机构DeepMind的英国元素 [1] - 活动汇集了中英两国高校学者及科技投资界代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交流 [1][3]
建信投资董事长张明合:以耐心资本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新华财经· 2025-08-20 22:20
耐心资本的战略转型与功能定位 - 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功能定位正从推动企业去杠杆、防风险转变为"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长期资金和专业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 [2] - AIC已成为耐心资本的中坚力量,面对科技企业商业模式不成熟、研发门槛高等挑战,耐心资本的长期性、专业性和赋能性特征愈发凸显 [2] - 耐心资本的长期性体现在接纳企业发展早期的不确定性并陪伴成长,专业性要求关注资产内在价值和发展趋势,赋能性则通过资源对接和企业治理优化主动培育企业发展 [2] 建信投资的耐心资本实践 - 建信投资累计股权业务落地金额近5000亿元,近三年科技领域投资占比超过60%,聚焦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3] - 公司依托建行集团"商投行一体化"优势,为科技企业构建"股债贷保租"及并购重组、投行咨询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投资期限普遍达5-10年 [3] - 截至2025年6月末,自有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合作发起私募基金认缴规模亦超千亿元,有效放大了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资本效能 [3] 产融合作与政策支持 -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呼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充分发挥AIC综合优势深化产融合作 [4] - 期望政府部门在聚焦国家战略、技术路线研判、产业集群孵化和重大项目对接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4] - 鼓励AIC优化母子联动协同机制,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质效,实现高质量助力企业科技创新的目标 [4] 行业活动与主题 - 启动仪式以"股权投资聚力·产融结合共赢"为主题,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五大银行系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共同主办 [4]
国有银行系AIC加速布局 “耐心资本”赋能科技金融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21:06
政策与试点扩容 - 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半年内两次扩容 目前覆盖全国18个试点城市及所在省份 [1][2] - 试点扩容推动国有银行系AIC机构加速布局股权投资业务 [1] 国有银行系AIC业务规模 - 工银投资市场化债转股累计落地规模超4000亿元 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2500亿元 [2] - 工银投资股权投资试点签约意向规模超1500亿元 累计设立基金30多只 科技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1700亿元 [2] - 农银投资累计投资项目93个 投资金额203亿元 设立12只股权投资基金总认缴规模113亿元 [3] - 中银资产对18个试点城市实现储备基金全覆盖 意向合作规模超500亿元 完成16只基金工商设立 [3] - 建信投资累计股权业务落地金额近5000亿元 近三年科技领域投资占比超60% [4] - 建信投资自有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近1200亿元 合作发起约50只私募股权基金认缴总规模近1300亿元 [7] 投资领域与战略方向 - AIC机构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硬科技、商业航天、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领域 [3][4] - 通过"股权+"模式贯通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 覆盖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6][7] - 采用行业投向"双轮驱动"策略:既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化数智化转型 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 [7] 核心竞争优势 - AIC依托长期资本供给、产业协同及风控体系优势 成为耐心资本供给的中坚力量 [1][4] - 凭借母行客户基础、渠道优势及链主企业合作关系 提升优质项目获取机会和精准度 [5] - 拥有资金稳定性高、风险管控能力强特点 能提供长期性、专业性和赋能性资本 [4][5] 服务模式创新 - 形成全产品创新型、广覆盖长期限、广合作富生态的服务特色 [7] - 通过债转股增强企业资本实力 同时通过纯股权方式支持科技金融 [7] - 构建长期价值评估体系 打造适配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