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
搜索文档
国家电网: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中国能源网· 2025-06-01 10:55
电网建设与特高压工程 - 国家电网正在施工高峰期推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准备,多地建设人员端午节期间坚守岗位加快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1] - 国家电网已建成39项特高压工程(22交17直),正在建设8项特高压工程(3交5直) [2] - 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计划6月3日带电调试,采用"设备分区+功能分项"验收方式确保"零缺陷"投运 [3][4]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计划上半年投运,年输送电量预计超360亿千瓦时,将成为"疆电外送"第三条通道 [5] 重点工程建设进展 - 国家电网加快建设140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同步推进特高压配套工程、"沙戈荒"配套工程等任务 [6] - 四川攀西电网优化工程预计6月上旬投运,端午节期间230余人现场作业,支撑清洁能源开发与消纳 [8][9] - 四川成都邛崃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进入验收阶段,13项度夏保供工程和10项世运会保电项目确保6月底投运 [8] - 浙江金华燃机500千伏送出工程6月中旬投运,省内迎峰度夏500千伏电网工程将全部竣工 [10] - 青海330千伏玉树二回线路工程进入验收消缺阶段,计划6月底投运 [11][12] 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发展 -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项目加速建设,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 [13] - 辽宁大雅河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160万千瓦,年发电量16.05亿千瓦时,投产后年减碳97万吨 [14][16] - 国家电网在运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超9400万千瓦,2024年已投产8台机组(总227.5万千瓦) [14] - 成都邓双储能电站投运,装机10万千瓦/20万千瓦时,单次充电可支持10万台空调运行2小时 [15] - 安徽滁州用户侧储能电站端午节后并网,通过"充电宝"模式缓解电网供电压力 [17][18]
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丨“新”动大湾区 点亮千万家
国家能源局· 2025-05-31 10:16
海上风电发展 -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装机20万千瓦,年提供清洁电力4.93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6.0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25万吨[4] - 广东省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于2016年投运,已完成5种新机型并网测试[6][8] - 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计划2026年投产,年输送清洁电能60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7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63万吨[11] - 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连续4年新增并网容量超100万千瓦,居全国第一[13] 科研创新与共享平台 - 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汇聚62家实验室、1452台科研设备、2155项成果及397位专家,吸引港澳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16][17][20] - 实验室提供国际一流海上风机测试场、全球首个低频输电动模平台,免费开放科研资源[20] - 联合澳门大学编制大湾区首个零碳建筑团体标准,建成能耗42.87千瓦时/平方米的近零碳建筑(较国标低34.04%)[23] 智能运维与能源保障 - 珠海建成26公里全链路智能输电管廊,采用四足机器狗实现电缆温度及环境数据实时监测[31] - 依托"电鸿"物联操作系统,实现变电站及供电线路AI自主巡检,对澳供电安全可靠[32] - 无人机自主巡检覆盖293回输电线路(2418公里),效率提升6倍,缺陷发现率提升75%[33] - 累计对澳输电超770亿千瓦时,年送电量占澳门用电量90%[34] 绿色出行与区域协同 - 打通港澳车北上充电链路,累计服务港澳车辆超3万车次,充电量54.53万度[27]
林洋能源: 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30 23:1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67.42亿元同比下降1.89%,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下降27%,扣非净利润7.66亿元同比下降11.62%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7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5.19%,总资产246.89亿元同比增长6.48% [4] - 智能板块国网中标6.31亿元,南网中标6.01亿元,海外市场覆盖50多个国家,波兰市场份额超30% [5] - 新能源板块在建项目1245MW,并网1145MW,风电并网350MW,积累超百兆瓦技改经验 [7] - 储能系统累计交付4.5GWh,储备项目10GWh,年产能提升至9GWh,海外基地新增1GWh [9][11] 业务板块表现 智能板块 - 新增智能柔性调控终端、火灾检测等产品,中标山西、蒙西新项目 [4] - 与兰吉尔深化合作扩大西欧和亚太市场,中东合资公司市占率超30% [5] - 参与IEC国际标准编制,开展AI在电力系统应用研究 [6] 新能源板块 - 签约中广核、国家电投等央企,深化项目开发建设合作 [7] - 光伏智能制造单条产线日均产出提升11%,非硅成本下降26% [8] - 布局东南亚、欧洲市场,开拓拉脱维亚、波兰等国家 [7] 储能板块 - 构建央国企集采、共享储能等五大业务板块,与华为、亿纬锂能建立技术生态圈 [10] - 开发306/314Ah电芯PACK方案,推出全球首款欧标4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11] - EMS系统增加AI电芯安全算法,云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电芯健康管理 [11] 财务数据 - 智能板块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14.28%,毛利率35.15%提升1.22个百分点 [33] - 储能板块收入9.19亿元同比下降38.97%,毛利率17.64%提升1.55个百分点 [33] - 光伏板块收入29.01亿元同比增长3.48%,毛利率27.93%下降2.88个百分点 [33] - 研发投入2.69亿元占营收3.99%,新增授权专利78件含发明专利37件 [33][11] 战略布局 - 智能板块聚焦国网新一代物联网电能表标准制定和海外AMI系统解决方案 [15] - 新能源板块推进"三大基地"建设,拓展技改和虚拟电厂等新业务 [13] - 储能板块实施"5+2"海外战略,聚焦欧洲、中东等5大核心市场 [17] - 布局氢能装备业务,完成200Nm³/h制氢设备设计定型 [12] 2025年计划 - 智能板块参与国网2024版智能电能表标准制定,开发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终端 [15] - 新能源板块目标新增开发资源总量超20GW,成立检修分公司和技改事业部 [16] - 储能板块优化供应商结构,建设产线数智化水平,推进精益生产模式 [17]
国网沈阳供电:新型电力系统激活城市新质生产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15:02
工业用电与数字化转型 - 2025年1-4月沈阳全社会用电量达154.6亿千瓦时,工业用电占比39.7%(61.45亿千瓦时),较历史峰值55%显著下降但仍为核心负荷 [1] - 沈鼓集团通过"沈鼓云"平台实现数字化工厂管理,生产流程依赖MES/EAM/QMS系统,5G+工业互联网技术保障精密部件(如叶轮)加工质量 [2][3] - 国网沈阳供电部署5G数智化配电网系统,可在75秒内自动隔离电力故障,保障高端制造企业供电稳定性 [4] 新能源转型与能效管理 - 北方重工利用25万平方米厂房屋顶光伏,年发电超2500万千瓦时,2024年向社会输送绿电1500万千瓦时,减碳14065吨 [6][7] - 国网沈阳联合政府建立"能效管理工作小组",为921家工商业用户完成新能源并网,构建负荷储备资源池 [6][7] - "电网负荷管理"系统实现政企协同,兼具电网稳定、能源转型和政企联动功能 [6] 智能网联与新型基建 - 大东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联合26家企业及宝马完成东北首条"车路云一体化"试点,计划拓展至红色文旅无人接驳专线 [8] - 盛京-滂江电缆隧道采用盾构技术,集成5G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四足机器人+无人机+红外监测实现地下30米智慧运维 [8][9] - 沈阳在新材料、生物医疗、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领域同步推进产业升级 [8]
精准施策固电网根基——国网山西临汾供电完成220千伏紫金山变电站核心设备升级改造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12:42
电网检修与升级 - 国网山西临汾供电公司完成220千伏紫金山变电站为期6天的综合检修任务,通过主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升级、一键顺控智能化改造及全电压等级设备维护消缺等一系列工作,全面提升区域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1] - 检修工作包括1、2号主变压器在线监测装置更新,新型无线测温系统运用智能传感与数字算法技术,使故障响应速度提升30% [3] - 设备自动化保护装置更换优化了二次控制回路设计和装置升级,构建起更为完善的故障快速切除机制,将故障切除时间大幅缩短至毫秒级 [3] 检修准备与实施 - 公司采用"三七工作法"提前部署,运用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先进技术排查设备隐患,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5] - 检修团队累计消除设备局放超标、绝缘老化、接触发热等13处缺陷,并对老旧型号电气柜隔板绝缘不良问题进行整体更换处理 [5] - 公司组建由变电检修、高压试验、继电保护、变电运维等专业骨干组成的攻坚团队,开展5次方案推演,制定26项风险预控措施 [5] - 检修期间完成48台高压设备150余项试验项目和53项继电保护装置试验,实现零差错、零失误 [5] 检修成果与未来规划 - 综合检修显著提升了220千伏紫金山变电站设备健康水平,为山西南部能源基地建设和电网迎峰度夏奠定基础 [7] - 公司将持续深化设备精益化管理,加快智能运检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 [7]
描绘新画卷 尽揽好“风”“光”
中国能源网· 2025-05-30 11:42
新能源装机容量 - 甘肃酒泉电网总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达到4009.92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80% [2] - 酒泉建成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三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实现从"资源大市"到"能源强市"的转变 [3] 新能源项目建设与规划 - "十四五"以来,酒泉市已下达三批国家沙戈荒大基地项目指标,总装机规模1380万千瓦 [7] - 公司推动陇电入川特高压直流工程尽早核准开工,持续扩大新能源外送规模 [7] - 公司成立专业服务团队,为新能源企业提供打包技术支持和一站式服务 [9] 电网建设与技术创新 - 公司建成沙州750千伏主变扩建工程、金塔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重点规划项目,网架结构不断加强 [5] - 公司建设与应用新一代继电保护整定计算软件模型,提升继电保护整定系统新能源适应性 [9] - 公司牵头成立酒泉市首个能源领域"源网荷储"创新联合体,探索"光伏+储能"等并网模式 [13]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 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规上工业总值突破230亿元,形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集群 [11] - 酒泉市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竞相布局,形成聚链成群、集群成势的发展格局 [11] 新能源外送与市场拓展 - 公司配合开展库木塔格等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规划研究,持续扩大新能源外送规模 [7] - 酒泉市融入全球市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逐渐串联起来 [11] 新能源政策与服务 - 公司联合酒泉市能源局举办新能源项目接网政策、新能源云平台应用等多方面并网培训 [9] - 公司主动对接新能源企业梳理接入需求,提前推进玉门、金塔750千伏变电站扩建工程 [9] 新能源示范项目 - 公司争取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美丽乡村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示范工程》示范验证落地敦煌 [13] - 敦煌作为100%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为打造"全域零碳"示范区贡献力量 [13]
科大智能新聘多位“80后”高管 专注发力数字能源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5-29 14:05
高管团队变动 - 公司董事长、总裁黄明松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职务,仍担任董事长职务 [2] - 聘任汪婷婷为公司总裁,刘伟、张吉勇、秦明辉为副总裁,黄君巍为财务总监 [3] - 新高管团队均为"80后",汪婷婷持有公司0.01%股份(8.31万股) [3] 高管技术背景 - 新任副总裁刘伟曾任多家科技公司高管,现任公司研究院院长 [3] - 新任副总裁秦明辉长期从事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参与制定5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4] - 秦明辉拥有39项授权专利(29项发明专利),技术成果在全国规模化应用 [4] 业务结构 - 公司是数字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包括数字能源和智能机器人应用 [5] - 2024年数字能源业务收入21.01亿元,占总营收76.71% [5] - 数字能源业务主要提供智能配用电设备及储能系统产品 [5] 数字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配电自动化领域的企业之一 [6] - 预计未来五年央企将安排超3万亿元设备更新改造投资 [6] - 预计2025年接入终端设备超10亿只,2030年达20亿只 [6] 行业前景 - 新型电力系统转型为数字能源行业提供政策基础和支持 [7] - 信息技术发展和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将带动行业发展 [7] - 公司积极探索新能源与电网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 [5]
山西侯马:首个35千伏集中式新能源并网投运
中国能源网· 2025-05-29 00:53
项目概况 - 侯马市首座35千伏集中式光伏电站——丰润达新能源项目正式并网投运,标志着该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 - 该项目是侯马市首个35千伏集中式新能源工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该市实现低碳转型的标杆工程 [3] - 项目确立了"三高"建设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 [3] 项目建设与管理 - 公司组建多部门联动技术攻坚团队,创新建立"专班+专项"推进机制,统筹规划、施工、验收等关键环节 [3] - 采用"周调度+日跟踪"管理模式,确保技术规范精准落地,实现电网安全、高效消纳与服务质效的全面提升 [3] - 深化"党建+基建"协同机制,党员先锋队扎根现场强化全过程管控 [4] - 推行"全员责任清单",管理人员与施工班组同步开展隐患排查,规范作业流程、细化风险预控卡 [4] - 建立分层分级负责制,优化多专业交叉施工衔接,对复杂工序提前组织模拟推演 [4] 项目效益 - 丰润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达2400万千瓦时,相当于侯马市2.3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 [4] - 项目运营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7872吨,减排二氧化碳2.39万吨、二氧化硫225吨 [4] - 环保效益相当于新增652公顷森林碳汇能力 [4] 未来规划 - 公司将强化新能源项目并网后的精细化管控能力 [5] - 建立多层级联动的管理机制,整合技术、人才与服务资源,形成覆盖设备监测、隐患治理、效能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 [5]
龙源技术(300105) - 300105龙源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5:46
业务收入情况 - 2024 年公司节油业务收入减少 12.71%,等离子体点火业务平稳,以存量机组改造项目为主,2025 年基建类项目预计略有增加 [2] - 公司环保业务下降较快,煤电氮氧化物排放基本达标,非电领域受行业景气度低影响,利润收窄,环保改造投入能力受限 [2] 政策影响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促使煤电节能改造从单一升级拓展到多领域,为服务商提供更广阔业务空间,公司在相关领域有业务布局 [3] 混氨业务 - 2024 年公司混氨业务确认收入主要来自国能台山电厂 600MW 燃煤锅炉混氨燃烧项目部分验收,2025 年将进行第二阶段研究与工程验证 [4] - 混氨燃烧技术尚处研究与工程验证阶段,需在技术路线、成本、收益及政策上进一步优化 [5] 综合节能改造业务增长因素 - 把握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战略窗口期,开展煤电机组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项目 [6] - 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技术,实施国内首台大容量抽汽加热熔盐储能项目 [6] 生物质业务 - 生物质业务是公司在“双碳”目标下的业务布局,目前以技术路线储备和场景验证为主,选取了不同类型生物质生产、掺烧场景 [7]
广西首条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能源“大动脉”投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5-27 21:14
项目概况 - 广西首座抽水蓄能电站配套工程——南宁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已顺利投产,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能源体系 [1] - 该工程由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投资建设,新建98基杆塔、42.5千米线路,实现清洁能源"存储—输送"全链条高效运转 [3] - 线路工程预计每年输送清洁能源15.1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8.7万吨 [3] 电站建设进展 - 南宁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2022年主体工程全面开工 [3] - 目前上库大坝已完成封顶,下库已下闸蓄水,预计2025年底全面建成投产发电 [3] 技术作用 - 抽水蓄能被描述为电力系统的"巨型充电宝",具有"调节器、稳定器、启动器"多重作用 [3] - 该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其重要性将随新能源占比提升进一步凸显 [3] 区域能源发展 - 2023年1—4月广西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445.8万千瓦,占全部新增装机容量的81.2% [4] - 广西抽水蓄能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建电站分布在钦州、南宁等七地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