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

搜索文档
聚“链”成“谷”从0到1有无限可能 企业间“齿轮”般精准协作让中国制造底气更足
央视网· 2025-07-22 14:05
中国视谷产业集群发展 - 杭州"中国视谷"集聚视觉智能产业生态 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 - 产业集群串联产业链 形成生机勃勃的经济版图 [1] - 预计2027年产业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 [33] 视觉智能技术突破 - 78倍光学变焦摄像头可看清20公里外物体 应用于安防巡检 [5] - 智能透雾技术可在大雾天清晰成像 夜间热成像补盲实现全彩画质 [8] - 高精度3D建模设备扫描精度达5微米(头发丝十分之一) 8分钟完成汽车三维建模 [13] - 二维光波导镜片通过10×10毫米模组呈现60寸影像 效果比传统VR眼镜提升一倍多 [30] 产业链协同创新 - 视谷集聚超1万家上下游企业 "门对门"配套提升全产业链效率 [24] - 企业协同攻克技术难题 如将多元件集成到小型电路板 [22] - 咖啡厅成为创新孵化地 跨企业协作催生新产品创意 [28] 创新生态体系 - 形成"热带雨林式"多层次创新生态 包含龙头企业/高校/中小企业等不同层级主体 [32] - 1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19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3] - 创新产品从想法到落地仅需15天 如新型VR镜片快速研发 [30][35] 行业应用场景 - 技术应用于数字安防/工业视觉/智能网联汽车/医学影像四大领域 [16] - AR增强现实摄像头实现车流/人流智能监测 [18] - 工业领域3D相机用于缺陷检测/零部件测量/机器人引导 [18]
从“蟋蟀之乡”到“电梯之都” 宁津产业转型跑出加速度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06:22
宁津电梯产业发展现状 - 宁津县电梯产业已形成涵盖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中高端家用电梯定制、产业基础配套的三大特色板块,产销量稳居全国前列 [1] - 2024年宁津电梯全产业实现产值65亿元,规上企业利润增长6.75% [2] - 宁津电梯产品覆盖全国并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宁津电梯"区域品牌落地 [2] 博尔特电梯公司业务模式 - 采用"钢构+电梯"一体模块化速装模式,在工厂完成预组装后现场快速安装,将现场施工时间压缩到5天 [1] -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旧楼加装电梯领域的企业,董事长王勇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 [1] - 生产车间采用流水线作业,切割、冲压、焊接、喷涂等工序紧密衔接 [1] 产业链配套发展 - 宁津三立电梯部件有限公司专注于配件生产,从基础生产转向核心部件研发,占国内市场较大份额 [2] - 企业创新研发新型钢带绳头等产品,为整梯制造企业提供补偿链生产线 [2] - 形成"龙头牵引、协同适配、链条突破"的产业集群 [2] 政府支持政策 - 政府为每部加装电梯补贴10万元 [2] - 创新推出"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利用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增值收益投保 [2] - 政府组织参展、搭建平台,让符合标准的企业共享区域品牌红利 [2] 行业发展机遇 - 把握国家推进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后市场等政策机遇 [2] - 计划全力建设电梯产业示范基地 [2] - 从"小而散"起步,逐步发展壮大 [1]
小县城大产业!平原县复合肥产业集群“聚”出百亿规模
齐鲁晚报网· 2025-07-21 23:02
产业集群发展概况 - 德州市平原县高效复合肥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5年度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形成超百亿规模产业集群,是全国肥料产业聚集度最高的三个县市区之一[1] - 产业集群从2007年萌芽阶段仅有几家小企业,发展至今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包括上游氮肥生产、中游包膜材料及控释肥生产、下游复合肥产品[2][4][5] - 产业集群吸引史丹利、嘉施利、恩宝、茂施等龙头企业入驻,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4] 产业集群优势 - 集群内企业享受物流成本降低、人才聚集、技术交流等红利,如史丹利吸引物流资源汇聚降低物流成本[6] - 企业间开展原料互供、资源优化配置等深度合作,如恩宝与其他企业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7] - 形成从氮肥生产到包膜材料、控释肥、掺混肥的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实现质的飞跃[5] 企业转型与创新 - 面对行业产能过剩,企业转向特色产品开发,如恩宝2009年开始研发海藻酸肥料技术,2024年销售额达8亿元[8][10][13] - 海藻酸肥料可使小麦亩产增加5%-15%,葡萄糖度提高5%-8%,且用量比普通肥料减少33%[10] - 茂施专注控释尿素领域,其产品可将氮素释放时间精准控制在60-120天,2024年产值突破20亿元[13][15] - 史丹利2024年上半年逆势增加22万吨产能,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转型[15][16] 绿色发展方向 - 史丹利引入光伏绿电,开发矿钾有机肥和添加矿源黄腐酸钾的无机肥,改善土壤并提高肥料利用率[17][19] - 恩宝实现生产无"三废"排放,其海藻酸产品可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17][20] - 茂施采用生物基控释肥技术,包膜材料可生物降解,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环保[19] 未来发展规划 - 平原县将以入选特色产业集群为契机,推进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加大创新投入[21]
安宁高新区以“五抓”壮大园区经济
中国化工报· 2025-07-21 17:18
抓产业,聚链兴产固根基。安宁高新区坚持"产业向园区集聚、资源向园区集中",形成了石化、冶金、 新能源电池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其中绿色石化产业以云南石化、云天化(600096)、友日久为链主,链 上项目58个,2024年产值973亿元;绿色新能源电池产业以云南裕能、云南杉杉、氟磷电子为链主,链 上项目19个,2024年产值117亿元。 抓招商 抓项目 抓产业 抓要素 抓服务 抓招商,蓄势赋能增活力。安宁高新区主要领导每季度至少带队外出招商1次,形成领导带头、部门联 动的工作格局。创新"链长制+兵团制",定期调度、研究产业链难点堵点,绘制产业图谱、招商图谱, 抓实产业链招商。聘任"招商大使""招商顾问",推动以商招商。2021年至2024年,安宁高新区累计完成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3亿元,占安宁市的71.61%;完成工业固投458.5亿元,占安宁市的91.65%。累计完 成省外产业到位资金320亿元。 中化新网讯 近年来,云南安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围绕抓招商、抓项目、抓产业、抓要素、抓服务,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壮大园区经济。安宁高新区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1年的959亿元提升到2024年 的1750亿元,规上工 ...
你算心智成熟的职场人吗?看看这12个关键表现
36氪· 2025-07-21 11:27
心智成熟的表现与职业发展 - 对抗异化的最佳方式是保持创作力,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找回意义感,避免被机械重复的工作异化[2] - 从消费者心态转向生产者心态,创造价值而非被动消费,才能掌控生活方向并实现独立人生[3][4] - 终身创作比终身学习更重要,创作要求对外输出价值并形成独特路径,而学习仅是起点[5][6] 职业发展策略 - 拒绝低水平重复,以终为始设定作品目标,通过小题大做积累职业成就[7][8] - 早期职业阶段应专注完成眼前任务而非频繁换赛道,通过小成功积累实现长期目标[9][10] - 摆脱迷茫需弯道超车:通过高阶认知、差异化赛道和内在动机驱动行动,而非盲目学习[11][12] 职业环境与概率思维 - 职业成功需尊重基础概率规律:城市>行业>导师>职业>公司>薪资,产业集群效应提升发展机会[13] - 优化工作环境优先于自我苛责,迁移至高手团队或改善流程可保护内在动机和创作力[14] - 35岁后应减少重度脑力劳动,转向中轻度工作并利用经济资本交换专业成果以保持效率[17] 价值传承与行业选择 - 35岁后需培养学徒而非手下,通过思想传承和模因扩散实现智慧延续与认知负荷卸载[18] - 行业价值与意义需平衡,警惕教育行业的"意义泡沫"或金融行业的金钱至上主义[19][20] - "万花筒策略"建议在快乐、成就、意义和传承间寻求平衡,回归自主、胜任与归属的基本动机[20]
牡丹江:以营商“沃土”育经济“繁花”
搜狐财经· 2025-07-20 22:57
牡丹江市招商引资与产业发展 - 牡丹江一颗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制品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生产碳化硅锂电辊棒、碳化硅光伏部件等产品 [1] - 牡丹江市围绕"4428"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大招商大项目加速推动产业集群集聚,1至5月新签约省外亿元以上项目50个 [3] - 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1至5月新签招商引资项目63个,组织参加亚布力年会等平台活动推动合作 [4] 产业布局与项目进展 - 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领域谋划大项目,1至5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5% [8] - 恒丰纸业4万吨绿色低定量涂布纸项目投产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10] - 奥丰石墨高性能碳基材料项目一期投产,建设天然石墨绿色无氟提纯数字化生产线 [10] - 北一半导体建设全省首家晶圆工厂项目主体完工,年产30万台AI智能家电项目完成洁净车间装修 [10] 营商环境与服务机制 - 建立"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跟到底"服务机制,完善1677个项目领导包保信息 [4] - 开展66期政商沙龙活动,收集意见建议全部解决,企业结汇成本降至不到1% [5] - 全国首创信用信息"无感修复"新模式,实现信用修复"零跑动、无感办" [5] - 上半年举办879场招聘活动,为1.32万家次企业发布5.6万个岗位 [6] 区位优势与资源禀赋 - 拥有4个国家一类口岸和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对俄非油贸易额多年居黑龙江省首位 [9] - 石墨储量5000万吨以上,油页岩、大理岩储量居全省首位 [9] - 林木林纸、新材料、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9]
2025上合博览会专场经贸活动启幕,多国共绘合作共赢新图景
齐鲁晚报· 2025-07-19 13:26
上合示范区经贸合作成果 - 上合示范区构建了以国际物流、现代贸易等"四个中心"和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为支撑的合作体系 [3] - 累计培训来自43个国家的2.1万名学员 [3] - 推出125项改革创新成果 [3] - 联动30余家国内开放平台与40个上合国家园区组建产业联盟 [3] 国际合作与产业推介 - 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俄罗斯等国代表围绕优势产业、投资机遇、经贸规制衔接展开交流 [3] - 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代表聚焦农业、能源合作领域提出具体举措 [3] - 上合示范区推介产业发展生态与未来合作方向 [3] - 宁夏、陕西、甘肃等地代表推介本地特色产业 [3] - 企业展示农产品深加工等合作项目 [3] 上合博览会平台价值 - 上合博览会是上合组织框架下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机制化展会 [4] - 本届活动进一步挖掘产业集群、协调创新等深层次合作潜力 [4] 跨境贸易与数字化转型 - 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提供跨境贸易便利化、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 [3]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投产,广东崛起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9:17
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 - 项目一期包括年产160万吨乙烯的灵活进料蒸汽裂解装置,以及年产265万吨的聚乙烯、聚丙烯装置 [2] - 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国家首批七个重大外资项目之一,总投资超100亿美元 [2][3] - 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年营收可达390亿元 [4] - 将大幅提升我国茂金属聚乙烯、高端聚丙烯、聚烯烃弹性体等高品质原料自给率,减少高性能聚烯烃的进口依赖 [2] - 生产的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高附加值基础化工原料将广泛应用于消费品包装、工业包装、卫生用品、汽车、家电等领域 [4] 广东石化产业布局 - 已形成广州、惠州大亚湾、湛江东海岛、茂名、揭阳大南海五大炼化一体化石化基地和珠海高栏港临港石化基地 [8][9] - 2024年大亚湾石化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增长13.9%,炼油2200万吨/年、乙烯3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5] - 2024年广东省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超2万亿元,共有规上石化化工企业9800余家 [9] - 全省炼油产能8775万吨/年、乙烯产能517万吨/年,芳烃产能495万吨/年 [9] - 涂料、日用化学品、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塑料助剂行业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9] 产业链发展 - 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配备北美总部以外的首个聚丙烯中试装置,加速差异化高性能聚丙烯的开发 [4] - 大亚湾石化区已落户项目125宗,总投资3324亿元,形成碳二、碳三、碳四、芳烃、电子化学品等优势产业链 [5] - 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30.2平方公里,已累计完成投资超180亿元 [5] - 粤东依托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形成"一超多强"产业链 [8] - 粤西以巴斯夫一体化生产基地为龙头打造绿色工业集中区 [7] 未来规划 - 广东省提出到2027年形成乙烯540万吨、高端聚烯烃66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 [6] - 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高地 [6] -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中海壳牌三期等重大项目将推动广东沿海崛起万亿级石化产业带 [10]
擦亮北京历史文化金名片,核心区一批重点文物向社会开放
新京报· 2025-07-16 23:28
城市规划与老城保护 -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实施两轮行动计划顺利推进,推动老城整体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包括太庙等重点文物腾退和修缮[1] - 北京首个装配式危旧楼改造项目桦皮厂胡同8号楼采用"原拆原建"方式,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改善居民环境[3] - 皇史宬南北院通过央地协同实现文物资源整合开放,展现明代皇家档案库建筑群风貌[4] - 北京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腾退太庙、社稷坛等文物,修缮景山万春亭等建筑并开放皇史宬等场所[5] 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 - 核心区控规实施五年来推动建筑规模减量,完成第一阶段目标,疏解天坛医院等9家市属医院[7] - 金融街吸引北京证券交易所落户,打造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地标[9] - 盘活老旧楼宇建成中关村雍和航星科技园等项目,形成2个万亿级、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9][11] 民生改善与公共服务 - 完成200余台既有住宅电梯加装,实施光明楼17号楼等危旧建筑改建并实现居民回迁[10] - 新建普惠托位数2000余个,建成安定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0余个急救工作站[10] - 新增近9000张家庭养老床位,建成1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覆盖44.3万老年人[10] 生态建设与空间优化 - 北京成为"千园之城",全市各类公园达1100个,创建首个全域国家森林城市[12][13] - 城市轨道里程从2015年631公里增长至2024年1244公里,优化住房供给结构[13] - 城市副中心承载力增强,平原多点地区推动高精尖产业落地实施[13]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机器人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机器人厂商供应链的本地化率最高已超六成
快讯· 2025-07-16 12:11
全产业链优势 -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是唯一具备完整产业体系的国家,已形成200多个成熟产业集群 [1] - 长三角地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显著,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构建"4小时产业圈"的紧密协作网络 [1] - 机器人产业供应链本地化率突破60%,显示本土化配套能力持续提升 [1] 产业配套能力 - 完备的物流运输网络和数字基础设施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效支撑 [1] - 全产业链优势可降低综合成本15-20%,显著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1] 双循环发展格局 - 全产业链通过强化供给能力对内循环形成核心支撑,同时带动外循环发展 [1] - 产业体系完备性增强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外资企业本地采购比例年均提升5-8个百分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