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存芯片

搜索文档
半导体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分析,一篇文章了解清楚
新浪财经· 2025-08-24 09:02
公司业务概况 - 长电科技是世界第三、中国大陆第一的芯片封测龙头,业务覆盖高中低各种集成电路封测,为国内首家具有RF-SIM卡封装技术的厂商,产品广泛应用于网络通讯、移动终端、高性能计算、车载电子等领域 [1] - 兆易创新是半导体存储器领域领导企业,主要产品为闪存芯片及其衍生产品、微控制器产品和传感器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消费类电子、汽车、物联网等领域 [5] - 澜起科技致力于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产品线涵盖内存接口芯片、津逮服务器平台等 [9][10] - 芯源微主要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涵盖光刻工序涂胶显影设备、单片式湿法设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AI、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 [14] - 杰华特是以虚拟IDM为主要经营模式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产品线涵盖电源管理芯片、信号链芯片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领域 [17] - 寒武纪主营业务是各类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终端设备中人工智能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线涵盖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训练整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处理器芯片、智能驾驶领域 [21] - 景嘉微主要从事高可靠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涉及图形显控领域、小型专用化雷达领域、芯片领域,产品线涵盖图形显控领域产品、小型专业化雷达等 [25] - 卓胜微是国内射频芯片龙头,具有射频前端全产品线,业界率先基于RFCMOS工艺实现了射频低噪声放大器产品化的企业之一,产品线涵盖射频开关、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通信基站、汽车电子等领域 [29][30] 财务表现 - 长电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359.62亿元,同比增长21.24%,近5年复合增长率7.97% [3] - 兆易创新2024年营业总收入73.56亿元,同比增长27.69%,近五年复合增长率13.09% [7] - 澜起科技2024年营业总收入36.39亿元,同比增长59.2%,近五年复合增长率18.85% [12] - 芯源微2024年营业总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2.13%,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51.96% [14] - 杰华特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16.79亿元,同比增长29.46%,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42.55% [19] - 寒武纪2024年营业总收入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近5年复合年增长率26.48% [23] - 景嘉微2024年营业收入4.66亿元,同比增长-34.62%,近五年复合年增长率-8.1% [27] - 卓胜微2024年营业收入44.87亿元,同比增长2.48%,近5年复合增长率12.59% [32] 上市信息 - 长电科技于2003年6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兆易创新于2016年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5] - 澜起科技于2019年7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9] - 芯源微于2019年12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4] - 杰华特于2022年12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7] - 寒武纪于2020年7月2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1] - 景嘉微于2016年3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5] - 卓胜微于2019年6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9]
韩7月份进出口物价均上升
商务部网站· 2025-08-21 11:58
进口物价指数变化 - 7月进口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9%至134.87 结束连续五个月下跌趋势 [1] - 原材料价格上涨1.5% 中间材 资本材及消费材分别上涨0.6% 0.5%和0.5% [1] - 甲基乙基酮 贵金属精炼品 闪存芯片 二次电池等品类涨幅明显 [1] 出口物价指数表现 - 7月出口物价指数环比上升1.0%至128.19 结束连续四个月下降 [1] - 农林水产品上涨4.2% 工矿产品上涨1.0% [1] - 电脑 电子 光学器材 煤炭 石油产品 冷冻水产品 柴油 DRAM等品类涨幅显著 [1] 汇率与大宗商品影响 - 韩元兑美元汇率环比上升0.6% 迪拜原油均价环比上升2.3% [1] 贸易数量与金额指数 - 进口数量指数同比上升7.8% 进口金额指数同比上升1.8% [1] - 出口数量指数同比上升8.2% 出口金额指数同比上升4.3% [1] 交易条件指数变动 - 净商品交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2.1% 连续25个月上涨 [1] - 收入交易条件指数同比上升10.5% 受益于净商品交易条件和出口数量指数双升 [1]
中芯国际股价微跌0.08% 南向资金连续两日净买入
金融界· 2025-08-06 02:3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15分,中芯国际股价报90.0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7元,跌幅0.08% [1] - 当日开盘价为89.85元,最高触及90.58元,最低下探89.58元 [1] - 成交量为195679手,成交金额达17.62亿元 [1] 公司概况 - 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 [1] - 主要从事半导体晶圆制造及相关技术服务 [1] - 业务涵盖逻辑芯片、闪存芯片、射频芯片等多种半导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制造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中芯国际获南向资金净买入1.21亿港元,已连续两日获得南向资金净买入 [1] - 在港股通成交活跃股中,中芯国际与腾讯控股、小米集团等公司共同入选连续净买入名单 [1]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218.20万元,近五个交易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出88193.78万元 [1]
普冉股份上半年净利预降 2021IPO超募9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7-28 16:0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为90,500万元,同比增加1%左右,较上年同期增加897.88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000万元,同比减少70.58%,较上年同期减少9,598.34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2,600万元,同比减少82.83%,较上年同期减少12,544.22万元 [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602.12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598.34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144.22万元 [1]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8月23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数量9,057,180股,发行价格148.90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134,861.4102万元,净额124,554.5364万元,较原计划多90,009.3364万元 [2] - 原计划募集资金34,545.20万元,用于闪存芯片、EEPROM芯片升级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以及总部基地及前沿技术研发项目 [2] - 发行费用合计10,306.87万元,其中承销及保荐费8,473.37万元 [2] - 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为王建文、赵亮 [2]
日本东芝集团退市!曾经的世界第一,百年巨头被自己作死了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47
公司历史与背景 - 东芝是一家拥有130年历史的跨国企业,曾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业务规模一度超过美国 [1] - 公司曾是全球技术领导者,推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和晶体管电视 [9] - 2023年9月宣布退市决定,12月20日将从东京证券交易所正式退市 [27] 关键事件与转折点 - 1987年"东芝事件":因向苏联走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4台总价35亿日元)导致国际制裁,成为衰退开端 [2][3][5][7] - 2006年以溢价三倍收购美国西屋电气77%股权,试图通过核电业务转型 [10] - 2011年福岛核事故重创核电业务,导致全球订单取消,成为长期衰落根本原因 [12][13] - 2015年财务造假丑闻曝光,公司形象严重受损 [1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1996年530亿美元持续下滑至2022年297亿美元 [9] - 2016年起实施资产剥离:医疗部门50亿日元出售给佳能,家电业务80%股份出让 [17][18] - 2018年闪存芯片业务(全球市场份额领先)被贝恩资本以180亿美元收购 [22][24] 战略失误与内部问题 - 冷战时期为利益冒险违反国际禁令,导致长期市场排斥 [3][5][8] - 核电战略过度扩张,福岛事故后业务价值归零 [10][13] - 管理层连续更迭:2021年董事长被罢免,2022年CEO辞职 [25] 行业影响与教训 - 日本电子产业2005年萧条加剧公司困境 [10] - 全球制造业竞争(特别是中国制造崛起)挤压生存空间 [9] - 案例显示技术领先企业若战略失误仍会系统性崩溃 [27][29]
苏超又赢一场,被除名“太湖三傻”的无锡,是集成电路产业“太湖一霸”
创业邦· 2025-07-07 11:21
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地位 - 无锡是中国集成电路第二城,产业地位仅次于上海张江[2] - 2024年无锡集成电路和物联网产业产值超6000亿元,聚集近6000家企业,包括5家独角兽和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5] - 新吴区集成电路产业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园区综合实力第二,形成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全链条生态[21] 核心产业集群与GDP表现 - 2024年无锡GDP达1.63万亿元,全国排名第14位,省内仅次于苏州和南京[8] - 物联网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占全国1/10,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共同构成三大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56%[21] - 新吴区2024年物联网、集成电路等六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均突破千亿级[19] 融资与标杆企业案例 - 2024年至今无锡物联网/集成电路领域发生51起和10起融资,总投资超100亿元,以天使轮和A轮为主[10] - 盛合晶微2025年完成D轮7亿美元融资,估值超200亿元,是中国大陆唯一量产硅基2.5D芯粒加工的企业,科创板IPO进入辅导验收阶段[12][14] - 无锡拥有江苏省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母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新吴区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总规模50亿元,已投资15亿元并带动社会投资50亿元[28] 产业发展历史与政策支持 - 1992年无锡高新区设立初期引入希捷、索尼等国际巨头,2010年后SK海力士、华虹基地落户推动产业规模化[17] - 新吴区实施"6+2+X"现代产业体系,通过租金补贴、人才补贴和国有投资背书等政策扶持企业,如邑文微电子获超10亿元融资[19][27] - 园区提供"创业保姆"服务,中国物联网国际创新园累计培育13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51家专精特新企业[24][26] 人才与产业链优势 - 半导体人才集聚和产业生态完善吸引周边城市企业迁入,政策礼包包括税收优惠和人才补贴[20][21] - 新吴区2024年新增5家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县区第一,但民生配套如国际商圈和三甲医院仍需完善[21][22] - 毅达资本等投资机构认为无锡在物联网、集成电路等领域具有显著聚集效应,提供高质量投资案源[19]
芯片专利博弈后,长江存储再起诉美光散布诽谤信息
南方都市报· 2025-06-10 19:16
诉讼指控 - 长江存储起诉美光和DCI公关公司合谋散布关于其闪存芯片威胁数据安全的虚假言论 [1] - 指控自2020年9月起DCI在其网站散布不实信息,称长江存储芯片会被嵌入设备用于监视美国消费者 [3] - 长江存储辩驳存储芯片不具备远程控制或无线通信所需组件,美光和DCI应知这些陈述虚假 [3] - 诉状援引报道佐证DCI背后有美光资助,指控二者联合策划"伪草根"虚假宣传运动损害公司声誉 [3] 商业影响 - 虚假信息导致长江存储失去大量商业机会,中断与主要客户及技术合作伙伴的在谈合作 [4] - 一家领先OEM原计划将40% NAND闪存需求交由长江存储供应,合作因不实信息流产造成数亿美元损失 [4] - 销售下滑和市场机会流失迫使公司在2023年初进行约10%的裁员 [4] 法律行动 - 长江存储诉请法院制止被告继续散布诽谤信息并要求赔偿损失 [5] - 2024年6月长江存储曾在美起诉受美光资助的丹麦咨询公司及其副总裁发布虚假报道 [5] - 长江存储与美光已卷入多年"专利战",2023年11月起诉美光侵犯8项3D NAND Flash相关专利 [5] - 2024年7月再次起诉美光专利侵权,新增11项专利涵盖美光多种存储芯片产品 [5]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要求美光向长江存储提供73页含敏感源代码的技术文件 [5] 市场格局 - 2024年第四季度美光在全球NAND Flash市场份额为13.8%位居第四 [6] - 三星、SK海力士和铠侠占据前三,四家公司合计占全球约84%市场份额 [6] - 长江存储作为2016年成立的后来者暂未真正撼动市场格局 [6]
陕西在扩大开放中打开发展新天地(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31 05:57
陕西产业升级与开放发展 - 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成为陕西新"三秦套餐",新能源汽车2023年出口15万辆,太阳能电池板出口南美,闪存芯片产能占全球15% [1] - 陕西着力打造4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现代能源、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34条重点产业链中6条产值超千亿元 [4] 中欧班列与物流枢纽建设 - 西安国际港站中欧班列年开行量从不足50列增至近5000列(2024年),累计开行突破2.5万列(占全国1/4),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2] - 开通6条铁海联运班列,实现货物"一站式"转运,18条国际干线辐射亚欧 [2] -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中哈物流场站将建成中亚最大铁路物流枢纽,与西安形成"枢纽对枢纽"联动 [5] 优势产业与出口增长 -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针对中东市场推出692款定制车型(如X3000全驱沙漠牵引车),推行"一国一车"工程 [3] - 2024年陕西农产品出口65.9亿元,增速连续多年超30%,洛川苹果等产品远销马来西亚 [3] - 2024年陕西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额增长48.1%,"一带一路"项目融资近150亿元 [6] 开放平台与区域合作 - 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在西安集结交汇,形成面向亚欧的现代物流体系 [5] - 中国—中亚机制秘书处2024年3月在西安启动运营,深化区域合作机遇 [6]
国家高新区“攀高逐新”实现开门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2 08:01
产业升级与生产效率提升 - 江阴捷芯电子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后生产效率提升3至4倍,晶圆检测实现零误差 [1] - 包头稀土高新区AI大模型质检机器人使误差率骤降80%,永磁产品供应全球市场 [1] - 西安高新区闪存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24小时自动化生产 [1] - 咸阳高新区G8.5+基板玻璃生产线投产,国产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规模扩大 [1] 创新布局与政策支持 - 国家高新区加强原创性技术攻关,推出《国家高新区新赛道培育行动方案》,聚焦光子、空天动力、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 [2] - 成都高新区出台人工智能政策,提供1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 [2] - 青岛高新区发布"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系列政策,引导创新资源集聚 [2] - 中部五省成立G100联盟推动区域协同创新,促进资源集聚和要素流动 [4] 科技成果与创新能力 - 西安高新区累计专利授权量突破16万件,高价值专利超2.73万件,培育192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3] - 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中试平台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5] - 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成果转化效率提升 [6] 产业集群与数字化转型 - 南昌高新区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崛起,90%创新资源集聚企业 [7] - 威海火炬高新区瞪羚企业数量翻番,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大企业+瞪羚"共生模式 [7] - 江阴高新区实现数字化诊断全覆盖,制造业智能化装备广泛应用 [7]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 - 青岛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4.7%,同时二氧化硫排放降低93.4%,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5.5% [9] - 包头稀土高新区推动稀土新材料、储能、氢能等绿色产业,普及能耗在线监测 [9] - 南昌、常州、重庆高新区推广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建材,推动全链条绿色升级 [9] 企业服务与金融支持 - 襄阳高新区为137家科技型企业提供35.71亿元授信,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12% [12] - 苏州工业园区"园研保"科技保险首单落地,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12] - 南沙、常州、合肥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持续攀升 [12]
美国没救了 !特朗普再出狂言,白宫造谣中国将丢失1000万岗位!
搜狐财经· 2025-05-03 12:19
文章核心观点 美国政客编造“中国将因关税丢失1000万岗位”谎言,实施关税战和技术围剿,却反受其害,暴露美国经济结构性痼疾,而中国产业升级正稳步推进 [1][3][7] 拆穿谎言 - 中国2023年对美出口额约5000亿美元,按美国劳工部统计最多创造600万岗位,白宫将数字翻倍遭质疑 [3] - 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但产值增长,是机器人和墨西哥工厂所致,政客却甩锅给中国 [3] 关税战反噬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使美国沃尔玛货架上中国商品涨价,海关扣押中国商品致底特律车厂流水线瘫痪 [5] - 2023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创3829亿美元新高,全球产业链使关税壁垒失效,美国修改原产地规则遭世贸组织警告 [5] 技术围剿 - 中国半导体进口额2023年暴跌27%,自主芯片产量暴增40%,长江存储闪存芯片进入苹果供应链,美光科技求补贴 [7] - 美国对华断供GPU催生华为昇腾910B销量翻三倍,英伟达市值一周蒸发1200亿美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