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GC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行业增速放缓显转型,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催生高端智能化升级浪潮[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9 09:29
行业概述 - 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涵盖家庭环境的音频和视频播放、接收、录制及相关功能的电子设备,以提高家庭娱乐体验为核心,分为家用影视设备制造和家用音响设备制造两大类 [2]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家用视听设备制造行业市场规模为5658亿元,同比增长0.91%,增速较疫情前显著放缓 [1][13] - 行业进入存量更新为主导的竞争周期,消费者需求从基础功能普及转向品质升级 [1][13] - 高端市场占比持续提升,智能交互、沉浸体验、多场景适配成为产品迭代的关键方向 [1][13]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为起步阶段,依赖进口,产品以黑白电视机、录音机和收音机为主 [4] - 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彩色电视机和录像机普及,国内企业掌握核心生产技术 [4] - 21世纪初至2020年为技术创新与升级阶段,智能电视、网络音响、虚拟现实等新型产品涌现 [4] - 2020年至今为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完成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升的转型,技术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5]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铜、铝、铁、塑料等)、零部件(芯片、显示屏、扬声器等)及软件技术服务(操作系统、音频视频处理软件等) [7]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7]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电商平台(京东、淘宝等)、线下门店(家电专卖店、大型超市等)及房地产公司、家装公司等 [7] 行业现状 - 2023年中国组合音响产量为2.06万台,同比下降6.03%,经济下行压力抑制消费需求 [9] - 2025年3月底中国视听设备制造业PPI指数为98.1,同比下降1.9%,受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能源需求季节性收缩及上游原材料价格承压影响 [11]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华为鸿蒙生态连接设备超1.8亿台,小米AIoT平台接入设备突破3亿,形成闭环生态 [15] - 海信视像2024年营业收入为585.30亿元,同比增长9.17%,归母净利润为22.46亿元,同比增长7.17%,激光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达65.8% [16] - 创维集团2024年总营收为650.13亿元,同比下降5.82%,毛利为88.08亿元,同比下降8.68% [18]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驱动行业升级,OLED、Mini LED、Micro LED等显示技术及8K超高清技术将普及 [20] - 新兴市场拓展带来增长机会,海外市场(东盟、金砖国家等)及细分市场(家庭影院、VR/AR设备)成为重点 [21][22] - 产业融合加速,半导体显示技术与视听设备深度融合,5G通信助力视听传输,智能家居生态协同发展 [23]
中国移动(600941):数智化转型突破 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新浪财经· 2025-04-26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Q1业绩良好,基本盘稳定增长,未来收入结构有望优化,业绩向好;CAPEX企稳下降,算网云发展获支持,创新业务快速发展;推动回购股份方案,分红派息提升,新旧动能转化中长期发展看好,维持“推荐”评级 [1][2][3] 分组1:2025Q1业绩情况 - 总营收2637.60亿元,同比增长0.02%;主营业务收入2224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393.12亿元,同比增长2.44%;归母净利润306.31亿元,同比增长3.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9.0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移动客户达10.03亿户,5G客户数达5.78亿户,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7.7%,DOU值达16.1GB,同比增长8.0%,移动ARPU为46.9元 [1] - 家庭宽带客户达2.82亿户,ARPU达40.8元,同比增长2.3% [1] 分组2:市场业务发展 - 政企市场25Q1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推动AI+DICT项目标准复制与规模拓展,打造商客市场场景化标准产品解决方案 [1] - 新兴市场加快优质能力产品出海,深耕数字内容赛道,做强数智文创与新质内容运营 [1] 分组3:CAPEX与算网云发展 - 2024年资本开支达1640亿元,预计2025年降至1512亿元,移动通信网投资减少,算网建设板块2023 - 2025年稳定增长 [2] - 2024年政企市场收入2091亿元,同比增长8.8%,客户数达3259万家,净增422万家 [2] - 2024年移动云收入突破1004亿元,同比增长20.4%,IaaS+PaaS收入位居行业前五 [2] - 2024年5G垂直行业应用领先,拓展超700个千万级DICT项目,5G专网收入达87亿元,同比增长61.0% [2] 分组4:股东回报与市值管理 - 2024全年以73%的派息率居运营商之首,分红派息率有望逐年提升 [3] - 推出积极有为的行动方案,强化市值管理,与投资者共享公司长期发展成果 [3] 分组5:投资建议 - 给予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445.64亿元、1522.69亿元、1612.06亿元,对应EPS为6.70元、7.05元、7.47元,对应PE为16.49倍、15.66倍、14.79倍,维持“推荐”评级 [3]
2025年中国IP经济(谷子经济)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市场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创新融合×生态升级,谷子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2 09:10
行业定义与核心概念 - IP经济又称谷子经济 是以知识产权为核心 通过内容创作 品牌授权 衍生开发及跨媒介运营实现商业价值的经济形态[2] - 谷子指二次元周边商品 按产品属性分为徽章 亚克力 公仔等材质 按版权性质分为官谷 同人谷 盗版谷 按获取方式分为通贩 限定 盲盒 按IP来源分为日漫 国创 虚拟偶像[3] - 亚克力制品和官方授权商品占据市场主流 限定款和国创IP周边增长迅猛[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被业界公认为谷子经济元年[1][12] - 市场构成以二次元实体衍生品(45%) IP授权商品(30%)和数字藏品(25%)为支柱[1][12] -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300亿元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在15%左右[1][12]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涵盖IP创作 运营 生产 终端渠道等多个环节[4] - 上游IP创作端以国产IP(占比35%)和日本IP(45%)为主导[4] - 中游运营生产端分化明显 头部企业采用自建产能 中小厂商依赖珠三角代工集群[4] - 下游销售渠道多元化 除传统二次元门店外 潮玩店 文创集合店等新兴渠道增速达40%[4] - 产业链价值主要向两端集中 上游IP授权溢价可达300% 下游限量款销售利润率超60% 中游制造环节利润普遍低于15%[4] IP来源分析 - IP来源主要集中于动漫和游戏两大核心领域[5] - 2023年动漫产业总规模突破3000亿元[5] - 2023年中国游戏IP市场销售收入2459.2亿元 同比增长12.97%[5] - 2024年游戏IP市场预计达2841.1亿元 增速14.43%[5] - 动漫与游戏IP协同效应显著 头部作品如《原神》通过跨媒介开发实现IP价值最大化[5] 消费群体特征 - 泛二次元用户达5.03亿人 同比增长2.65% 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户约1.2亿人 占比23.9%[8] - Z世代占据泛二次元用户的95% 其中30%为高黏性核心二次元用户[10] - 女性消费者占比达61.39% 超50%分布在一线城市[10] - 主力消费群体月收入集中在5001-15000元区间 占比62.98%[10] - 72%消费者购买动机源于情感满足和圈层认同 对限量版商品溢价接受度达普通商品3-5倍[10] 渠道分布 - 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化渠道格局[14] - 截至2025年1月 全国39个城市拥有30家以上谷子专门店 总门店数达3239家[14] - 上海(308家) 北京(221家) 成都(211家)三大城市领跑[14] - 华东地区以1344家门店 占比41.49%成为核心区域 西南地区以16.58%占比位居第二[14] 竞争格局 - 泡泡玛特以15%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卡游以12%份额成为卡牌领域领导者 奥飞娱乐以8%份额主导儿童娱乐市场[16] - 广博股份以6%份额深耕学生群体 头号玩家以4%份额在核心二次元用户中建立优势[16] - 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 泡泡玛特以潮玩零售+盲盒订阅制领跑 卡游 阅文好物依托IP矩阵构筑壁垒[18] - 新兴企业通过中古市场策略 锁盒机制创新 以及餐饮+场景 三坑+二次元等跨界模式突围[18] 发展趋势 - AIGC技术预计降低30%内容生产成本 数字藏品与元宇宙结合使虚拟衍生品市场2025年有望突破500亿[21] - 3D打印技术推动柔性生产 实现小批量快迭代供应链转型[21][22] - IP+文旅模式加速渗透 预计2025年主题乐园 沉浸式展览等业态规模达800亿[23] - 直播电商衍生品销售占比预计提升至25% AR试穿 虚拟收藏等体验式消费成为新增长点[23] - 国创IP出海进入快车道 头部IP海外授权收入年增速超60%[24] - 跨国IP联名产品预计2025年占据30%市场份额 非遗创新类衍生品年增长率达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