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
搜索文档
美国上强度,对欧盟加征50%关税,没了底气?冯德莱恩与美方通话
搜狐财经· 2025-05-26 21:21
美国是看准了欧盟软骨头的本质,为此已经宣布对于欧盟产品加征50%的关税,在美国无法对于中国采取高压态势的时候,美国已经选择欧盟作为突破口, 显然美国自认为可以拿捏欧盟。从欧盟的表现来看,美国是豪赌对了,因为欧盟委员会负责人冯德莱恩在5月25日已经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话,直接请求暂 缓50%的关税加征,显然如今美国已经掌握了主动,从冯德莱恩与美方的通话也看得出来,实际上如今的欧盟是没有了底气的节奏,美国一上强度,欧盟就 直接跪了。 欧盟长期以来就是和美国有着密切的合作,美国已经将欧盟当作了推动全球霸权的工具,为此欧盟长期冲到了第一线,也是因为美国对于欧盟地位的定义, 为此美国发动关税战的时候,丝毫不会放过欧盟,以至于美国已经多次对于欧盟产品加征关税,不仅仅是这次的50%的关税,而且还有对于钢铁和汽车的 25%的关税。如今美国已经暂停从6月1日开始加征欧盟50%的关税,不过仅仅是维持到7月9日而已,显然美国还有别的应对措施,从而可以迫使欧盟作出让 步。 美国同意暂缓50%的关税加征,显然美国是可以从欧盟获得好处,不过冯德莱恩并没有公布具体的细节,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没有宣布成果。从美国和欧盟的 互动来看,欧盟已经直接被 ...
美国终于拨通中方电话,但双方新闻稿都很简单,释放信号不一般
搜狐财经· 2025-05-26 19:11
中美关税战暂停 - 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共同下调关税 全球瞩目的中美关税战被按下"暂停键" [1] - 中国通过对美国示强获得有利贸易协议 引发各国关注 特朗普政府被指高估自身实力 [1] - 专家分析针锋相对提高关税将损害双方利益 达成协议具有必要性 [4] 中美外交与商业互动 - 中美高层通话就双边关系交换意见 同意保持沟通 但通稿内容极为简略 [3] - 摩根大通CEO戴蒙访华承诺"继续深耕中国资本市场" 被视为关系缓和迹象 [4] - 戴蒙积极评价美中经贸会谈成果 表示将服务跨国公司在华展业及中企海外发展 [4] 中国减持美债与资产配置 - 中国3月减持美债189亿美元至7654亿美元 长期美债减持规模达276亿美元 [8] - 中国外汇储备多样化趋势加速 主脉为减持美债并增持黄金 [8] - 中国央行曾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 近年减持美债趋势明显 [8] 地缘经济与技术发展 - 专家预测中国将在2028年前实现对美区域制海权超越 尤其在南海和台海方向 [6] - 中国计划2030年前部署超300颗遥感卫星 强化全球热点区域监控能力 [6] - 系统性超越美国仍需突破技术瓶颈 [6]
最大的确定性——中国企业关税战生存图景调查
和讯· 2025-05-26 18:52
贸易政策动态 - 特朗普同意将对欧盟征收50%关税的最后期限延长至7月9日 [1] - 美国财长贝森特称未来几周可能与中国达成多项大型贸易协议 [1] - 中美5月12日达成90天协议后,高额关税暂缓加征 [2] 贸易数据变化 - 中美协议达成后一周(5月12-18日),中国到美国集装箱预订量激增:玩具和运动用品涨幅280%(3845至14574标准箱),家具类涨幅358%(6695至30728标准箱),钢铁制品涨幅347%,机械设备涨幅385%,塑料制品涨幅497% [2] - 上海至纽约美西线运价大涨31.7%,上海至长滩美东线运价涨22.0%,部分货主锁定舱位价格翻倍 [4]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沿海港口(青岛港、盐田港等)出现货物抢运潮,航运经纪人电话被打爆,集卡车队昼夜不歇 [3] - 新加坡港务集团(PSA Singapore)增聘2500名员工应对激增的港口作业需求 [4] - 企业通过提前抢运规避90天窗口期后的不确定性 [4] 关税现状与影响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达51.1%(涵盖所有商品),中国对美国商品平均关税为32.6% [5] - 相比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时,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上升30.4个百分点(涨幅1.5倍),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上升11.4个百分点(涨幅超50%) [6] - 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关税比2018年贸易战前高出15倍以上 [6] 企业战略调整 - 部分企业逆势扩张成为新独角兽,部分因供应链考验被淘汰 [10] - 供应链韧性、多市场选择、多元资产配置成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核心策略 [7] - 中国政府通过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等政策提供确定性支持 [8] 长期趋势预测 - 世界经济论坛报告显示64%专家预测全球秩序将因大国竞争碎片化,多边主义承压 [7] - 专家认为贸易战不确定状态可能持续,但部分企业期待90天后中美达成新妥协 [6] - 中国企业经历技术封锁、关税壁垒等挑战后,正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9][10]
合法合规!企业在关税战中破出了一条“生路”
华尔街见闻· 2025-05-26 18:45
首次销售规则概述 - 美国企业利用1988年制定的"首次销售规则"规避高额关税,以首次交易价格(如越南工厂5美元的T恤)而非中间商加价后的价格(如印度中间商10美元)作为关税计算依据,大幅降低进口成本 [1] - 该规则在特朗普2018年加征关税期间被重新激活,当前新一轮关税政策下再次成为企业节税热门手段 [2][3] 规则运作机制 - 必须满足四条件:存在两笔以上独立交易、交易方无关联、货物初始目的地为美国、提供首次销售价格凭证(如发票) [3] - 核心难点在于获取中间商不愿披露的"第一手价格"证据,涉及商业机密 [4] - 操作依赖供应链信任关系,供应商配合使用规则可强化长期合作 [5] 行业应用案例 - 奢侈品牌Moncler通过该规则节省可观关税,出厂价仅为零售价一半,显著优化成本结构 [6] - 瑞士Kuros Biosciences调整运营结构,将苏黎世设为中转批发中心以符合规则条件 [7] - 美国Traeger和Fictiv等公司将其列为供应链缓冲手段,主动降低关税成本 [8] 规则影响与趋势 - 高价消费品和奢侈品牌因毛利高、价差大,成为规则主要受益者 [6] - 企业竞争压力加剧,未采用规则的公司可能面临成本劣势 [5] - 完全合法但可能削弱关税政策效果,美国海关未披露最新使用数据 [8]
瑞达期货股指期货全景日报-20250526
瑞达期货· 2025-05-26 17: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国内经济基本面小幅走弱对市场情绪有负面影响,市场在关税战缓和后持续修复,指数触及四月初水平后上方面临较大压力,国内宏观支持政策相继出台,后续进入政策真空期,板块风格轮动预计加快,市场暂时缺乏明显主线,预计维持震荡态势,策略上建议暂时观望 [2] 各部分内容总结 期货盘面 - IF主力合约(2506)最新3879.6,环比-2.0;IH主力合约(2506)最新2715.4,环比+2.6;IC主力合约(2506)最新5614.8,环比-39.6;IM主力合约(2506)最新5950.0,环比-48.6 [2] - IF-IH当月合约价差1164.2,环比-4.4;IC-IF当月合约价差1735.2,环比-39.2等多种合约价差有不同变化 [2] - IF当季-当月-72.0,环比+0.2;IH当季-当月-38.2,环比-1.8等不同合约季度与当月价差有变化 [2] 期货持仓头寸 - IF前20名净持仓-31,030.00,环比+692.0;IH前20名净持仓-11,598.00,环比+836.0;IC前20名净持仓-13,072.00,环比-2014.0;IM前20名净持仓-31,683.00,环比-3145.0 [2] 现货价格 - 沪深300最新3913.87,环比-2.5;上证50最新2733.63,环比+5.2;中证500最新5703.28,环比-54.6;中证1000最新6066.10,环比-66.1 [2] - IF主力合约基差-34.3,环比+0.9;IH主力合约基差-18.2,环比-2.4;IC主力合约基差-88.5,环比+13.8;IM主力合约基差-116.1,环比+15.5 [2] 市场情绪 - A股成交额(日,亿元)10,338.72,环比-1486.92;两融余额(前一交易日,亿元)18,013.34,环比-76.74;北向成交合计(前一交易日,亿元)1362.22,环比+159.50 [2] - 逆回购(到期量,操作量,亿元)-1350.0,环比+3820.0;主力资金(昨日,今日,亿元)-375.01,环比-120.26 [2] - 上涨股票比例(日,%)70.12,环比+49.68;Shibor(日,%)1.506,环比-0.059 [2] - IO平值看涨期权收盘价(2506)47.60,环比-9.80;IO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13.30,环比-0.29 [2] - IO平值看跌期权收盘价(2506)64.00,环比+4.80;IO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13.30,环比-0.29 [2] - 沪深300指数20日波动率(%)9.48,环比+0.32;成交量PCR(%)80.06,环比+10.97;持仓量PCR(%)69.93,环比-2.37 [2] Wind市场强弱分析 - 全部A股6.50,环比+3.50;技术面7.00,环比+5.00;资金面5.90,环比+1.90 [2] 行业消息 - 央行、外汇局拟完善境内企业境外直接上市资金管理,明确境外上市募集资金等相关资金管理要求 [2] - 上海市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多项措施 [2] 重点关注 - 5月27日9:30关注中国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年率;5月28日10:00关注新西兰央行利率决议等多项数据 [3]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526
第一创业· 2025-05-26 11:23
核心观点 - 看好AI产业链,包括出口链的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美国对关税战目标的述求开始分化,纺织等传统产业景气度下行趋势有望企稳 [2][3] 策略和先进制造组 - 甲骨文将为OpenAI在美国的新数据中心购买价值400亿美元的英伟达芯片,型号主要是B200;特朗普出访中东也签署了较大的AI数据中心订单,全球AI需求依然旺盛 [2] - 中际旭创反馈光模块在中美关税战中依然是豁免关税的 [2] 消费组 - 潮玩品牌52toys港股递交招股书,其是中国IP玩具领域的头部企业,产品矩阵覆盖六大品类,累计开发近2800个SKU,年均新品迭代超500款 [5] - 2024年公司营收达6.3亿元,同比+30.6%;授权IP业务增长迅速,2024年授IP收入同比增长42%,收入贡献占比达64%;蜡笔小新2022 - 2024年GMV超6亿元,2024年其玩具整体GMV超过3.8亿元 [5] - 海外市场爆发式增长,海外收入从2022年的3537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474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104.13%;2024年日本市场GMV同比增长三倍,泰国市场GMV同比增长四倍 [5] - 未来将聚焦国内自营门店扩张(超100家)与东南亚、日韩市场深度运营,通过多品类IP矩阵与全球化渠道网络,持续提升市场份额与品牌影响力 [5] 美国关税政策 - 特朗普表示美国不需要将纺织制造业带回境内,希望在美国制造“大物件”,如芯片、计算机和人工智能 [3] - 特朗普表示对不在美国生产的手机制造商征收25%的关税,若三星产品非美国制造将征收25%关税,若苹果、三星在美国建厂,将免征关税 [3] - 美国对关税战目标的述求开始分化,后续美国对偏传统产业的关税大概率会低于其对外征收的平均水平,纺织等传统产业有可能成为未来外部冲击影响最先被明确的行业 [3]
小摩:新西兰联储的指引可能不再充满忧虑
快讯· 2025-05-26 10:16
摩根大通首席经济学家Ben Jarman表示,新西兰联储似乎可能会在周三的政策会议上进一步降息25个基 点,交易员对央行指引的语气更感兴趣。他补充称,随着关税战风险有所减弱,该行此前的一些担忧可 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Jarman表示,新西兰联储已经大幅降息,因此暂停和重新评估的门槛较 低。他表示,最近国内数据也有所回升,这减轻了新西兰联储继续快速降息的压力。 小摩:新西兰联储的指引可能不再充满忧虑 ...
关税博弈40日
虎嗅APP· 2025-05-26 08:05
全球贸易关税冲击下的中国企业应对 - 东亿洋山科技公司出口的咖啡豆烘焙设备在美国市场占比达35%,加征145%关税后设备价格从3000美元飙升至7000-9000美元,但德国同类设备价格更高(1.5万-3万美元)使中国产品仍具竞争力[2][3][12] - 义乌双童吸管公司通过FOB条款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客户,吸管终端售价仅需上涨0.3美元即可覆盖145%关税影响,显示小商品货值低但韧性强的特点[9][10][11] - 青岛星源金属科技对美出口占比70%-80%,客户因无法找到替代供应商而承担40%关税成本,甚至采用空运方式紧急补货[15][17] 产业链重构与企业战略调整 - 天津重钢机械2024年承接1亿元美国采矿设备订单,虽采用FOB条款但客户仍承担20%额外成本,公司开始布局海外办事处和小工厂以应对供应链重构[17][18] - 国内船舶行业面临美国301调查威胁,拟对中资船舶征收每净吨位50-140美元费用,导致3月韩国造船业接单量短暂超越中国[19] - 东亿洋山科技计划开拓沙特、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市场,预计美国市场仍能保持5%增长[26] 中美贸易结构与美元体系困境 -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额6882.8亿美元,中国对美顺差3610亿美元占全球顺差36%,反映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结构性逆差问题[20][28][32] - 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从2018年6210亿美元扩大至2024年9184亿美元,货物贸易逆差达1.21万亿美元创纪录,显示关税战未能扭转失衡[28][29] - 布雷顿森林体系遗留的特里芬悖论导致美国必须持续输出美元维持国际清算,同时面临黄金储备不足的困境[30][31] 企业应对策略与市场韧性 - 部分企业采用DDP(双清包税)方式降低关税影响,如咖啡机每台中间成本仅增150美元而非3000美元[12] - 义乌小商品通过终端价格调整消化关税,如吸管采购价从2元涨至4元后终端售价仅需从1美元调至2美元[11] - 美国零售商沃尔玛因关税压力拟在6月大幅涨价,尤其食品类将成重灾区,显示成本最终转嫁消费者[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