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

搜索文档
车展季·大咖说丨重卡超充补能热度上升 欣旺达陈小源:重卡减排对实现“双碳”目标有关键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15:40
商用车低碳化与重卡电动化趋势 - 中国燃油重卡存量约900万辆,年燃油费用约2.4万亿元,碳排放量约7亿吨,占公路交通排放的54% [1] - 重卡电动化是交通运输领域降碳的重要发力点,但面临充电慢、网络不健全等补能短板 [1] - 新能源重卡市场充电与换电技术路线之争未结束,未来可能形成互补共存局面 [1] 新能源重卡市场表现 - 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累计销量约2.37万辆,同比增长164%,其中3月销量1.04万辆,同比增长189% [3] - 工信部一季度公告显示新能源重卡数量为430款,高于2024年同期的361款 [3] - 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拐点,行业进入布局良机 [3] 企业技术布局与产品创新 - 欣旺达推出行业首款重卡专用大容量超充电芯,可实现1.4MW超大功率下的3.5C稳定充电,单次补能效率提升4倍 [3] - 华为发布全液冷兆瓦快充解决方案,兼容多车型,并开发30余款4C超充重卡 [3] - 宁德时代发布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 [3] - 上海首个兆瓦级超充站"交通强国1号站"投运,单个超充桩最大充电功率1.5兆瓦 [4] 超充技术成本与商业化 - 兆瓦级超充单桩成本80万~150万元,总投入约150万~350万元 [8] - 超充桩"翻台率"高于普通桩,可分摊成本,对物流效率和成本产生积极影响 [8] - 欣旺达已与生态伙伴合作推进港口、矿山、物流干线等场景的补能设施建设 [8] - 华为组建超充联盟,与北汽重卡、东风商用车等企业推动超充网络扩张 [9] 行业发展前景 - 头部企业生态协同和技术迭代加速超充网络规模化落地 [9] - 政策引导与市场驱动双重作用下,商用车补能体系将逐步完善 [9] - 电动重卡将从封闭场景迈向全域运营 [9]
ST红太阳申请摘帽,涅槃重生首年农化龙头焕发活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5:29
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影响 - 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新"国九条"出台后全国首例完成重整且执行完毕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例 [1] - 公司通过重整计划彻底解决资金占用和业绩补偿等历史遗留问题 [2] - 重整后公司净资产同比增长196.02%至29.53亿元,资产负债率从89.89%降至59.35% [2] 财务表现与摘帽进展 - 2024年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3.88亿元 [2] - 已向深交所申请撤销股票交易其他风险警示,有望完成"摘帽" [2] - 2024年年度报告获得审计机构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 [6] 业务与技术突破 - 公司拥有敌草快、L-草铵膦等六大"自主可控"核心产业链工艺技术 [3] - 主要产品吡啶碱、百草枯等占据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 [3] - 攻克合成生物产业链"卡脖子"技术难题,2024年5月实现首期"双万吨级"生物酶及延伸物产业链项目投产 [4] - 核心产品吡啶碱、2-氯吡啶等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巩固全球绿色农药"链主"地位 [4] 战略布局与产能扩张 - 战略布局云南曲靖,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东南亚区位优势 [5] - 2025年将推动年产5万吨新吡啶碱、10万吨木薯生物乙醇、6000吨氯虫苯甲酰胺等项目 [5] - 通过RCEP零关税优势建立东南亚区域分销中心 [5] 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 - 在云南国资实控后完善内控治理体系,规范内部控制 [7] - 计划通过产业资源整合、并购重整及股权激励等措施提升发展质量 [7] - 2024年重点推进农药生产环保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 [7] - 敌草快二氯盐、氯虫苯甲酰胺等低毒高效产品降低对土壤和水体影响 [7] 行业机遇与政策支持 -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聚焦农业领域和粮食安全问题 [8] -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动环保绿色农药需求增长 [8] - 公司作为国内绿色农药领军企业有望获得政策支持 [8]
永东股份发布ESG成绩单:深耕循环产业链 彰显绿色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11: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净利润1.1亿元 [1] 绿色发展 - 构建"煤焦油加工+炭黑生产+尾气发电+精细化工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获评"山西省碳基新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 [2] - 2024年环保投入达6332.58万元,重点推进污染物减排、生态修复、技术创新 [2] - 2×20MW炭黑尾气发电项目投产后,最大限度回收余热转换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 - 承包60亩荒山开展生态治理,种植侧柏、白皮松等固碳树种,厂区绿化面积127000余平米,绿化覆盖率提升至25.7% [2] - 研发的高分散性低电阻率导电炭黑填补国内空白,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得首批"山西精品"认证 [2] 资本运作与研发 - 2024年12月发布定增预案,计划募资3.65亿元,重点投向2X10万吨/年蒽油深加工项目 [2] - 新增2项国家发明专利,累计专利达32项,获评省级绿色工厂、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 [2] 社会责任 - 推出"孝道工资"制度,为公司员工父母发放"孝道工资",组织职工运动会、技能比武等活动,建立"精一会二通三岗"培训体系,外派50名骨干参与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专项培训 [3] - 连续十年为高渠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春节福利,带动周边500名村民就业 [3] - 通过"动态库存管理"与供应链优化,保障煤焦油等原材料稳定供应,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全年组织15场技术研讨会 [3] 战略规划 - 提出"双碳"路线图,计划2025年实现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炭黑优级品率提升 [3] -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通过APC预测控制系统、EAM设备管理等数字化工具,提升生产效率 [3] - 加快煤焦油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力争成为全球领先的绿色新材料供应商 [3] 公司理念 - 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构建"经济-环境-社会"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1][4]
百强会二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二届三次理事会召开,刘志雄会长作“新征途 百强拓”主题讲话
金投网· 2025-04-28 08:22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五类百强企业联合会二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二届三次理事会在三诺智慧大厦成功 举办。宝安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东雁,百强会会长、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及各职能部门、街道 分管负责同志出席了本次会议;同时近100家会员企业作为会员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政企同心 共启新程 宝安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张东雁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肯定了百强会过去一年的工作,东雁副区长 表示,"五类百强"企业是全区55万家企业的龙头、链主,中坚力量、核心力量,宝安的发展离不开"五类百 强"企业做出巨大贡献。"五类百强"企业不仅自己不断地做大做强,更重要的是带动了产业链协同发展,推 动整个区域高质量发展。希望各位企业家发展抓牢发展的新机,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之路。在技术创 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的路子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同时,他还提到,企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石,而区委区政府正是企业最大的"靠山"。"企业有什么需要 尽管提出来,我们竭尽全力给大家提供服务。"东雁副区长说。 协同之路 百强会会长、三诺集团董事长刘志雄在大会上讲话 百强会将继续链接国内外的创新资源,与会员企业一同创新,共同合作,实现产业链互补,共赢共创。同时深 ...
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8 03:2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系水务行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包括二次供水和污水处理,并逐步开展智慧管理平台研发与搭建,致力于成为水务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3] - 公司在水务行业细分领域具有"双轮驱动"特色业务模式,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 [3] - 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总股本164,160,000股扣除已回购股份5,034,242股后的159,125,75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2] 二次供水业务 - 业务覆盖全国20余省市,自主研发产品多次入选国家级推荐目录,包括工信部《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和财政部《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6] - 节能错峰智慧供水系统通过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验收(建科验字[2023]第236号),技术被认定为国内领先,并获安徽省低碳应用场景提名奖 [7] - 2024年该系统入选工信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成为唯一入选的水务类装备产品 [7] - 拥有安徽省数字智能化二次供水成套设备工业设计中心、安徽省城乡供水安全保障和调度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研发平台 [9] 污水处理业务 - 业务涵盖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至城镇污水处理厂站、水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设备入选住建部《宜居型绿色农房建设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目录》[11] - 自主研发的SY-MCT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获评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相关技术获2021年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1] - 2024年牵头申报的《城市更新中污水系统治理低碳智慧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立项 [12] 智慧运维服务业务 - 2021年入选工信部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智慧水务供水全域管理平台获批安徽省信息消费创新产品 [13][14] - 2024年与中山大学共建"住房城乡建设部乡村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强化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撑 [13] - 连续两年被中国水网评为村镇污水处理领域领先企业 [13] 研发与技术成果 - 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项7项,包括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等 [6][11] - 2023-2024年新增省级科研平台2个、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3个,涉及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应用 [9][12] - 产品技术入选省级以上推荐目录/案例集15次,覆盖节能环保、安全应急等多个领域 [6][8][11]
助力“金融向绿” 券商ESG战略赋能“绿水青山”
证券日报· 2025-04-28 00:41
ESG建设进展 - 券商ESG建设进入"质量深化期",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创新,从单一信息披露转向全面整合,从国内市场闭环转向全球标准互认 [1] - 2024年5月沪深北交易所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2025年发布编制指南,推动ESG信息披露从"鼓励倡导"到"规范强制" [2] - 截至2024年4月27日,已有38家上市券商披露ESG报告,华证评级显示8家获"AA/AAA"(如华泰证券AAA、中信建投AA),9家获"A",21家获"B/BB/BBB",4家获"C/CC/CCC" [3] - 券商ESG评级权重分布:公司治理55%、社会维度35%、环境维度10% [3] 绿色金融业务 - 券商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或ABS)1674.1亿元,承销低碳转型债券267.9亿元,管理ESG主题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5] - 绿色金融成为行业ESG生态建设核心议题,券商通过绿色债券承销、绿色产业专项基金、转型债券发行等业务支持"双碳"目标 [4][5] - 企业低碳转型需求为券商创造业务空间,包括帮助传统企业发行转型债券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 [5] 碳金融布局 - 2024年12月8家券商获准通过自营业务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业务类型从单一交易向多元化服务发展 [6] - 券商在碳金融领域角色从被动跟随转向主动塑造,可设计碳期货、碳期权等衍生品,提升市场流动性与活跃度 [6] - 券商通过碳排放配额交易中介服务和碳金融产品创新,成为碳市场流动性和定价机制的重要推动者 [6] 行业战略定位 - 券商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业务环节,强化金融服务供给,为绿色发展、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领域注入动力 [7] - ESG报告披露推动券商内部治理完善和绿色金融业务升级,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非财务指标决策依据 [3]
IPO周报:云峰新材终止前遭监管警示,渡远户外境外收入占比逾八成
第一财经· 2025-04-27 19:18
IPO终止审核企业概况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当周共有4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其中沪深交易所各1家,北交所2家 [1] - 终止审核企业包括:沪市主板的云峰新材、创业板的渡远户外、北交所的博达软件和天和环保 [1] 云峰新材 - 终止审核前一个月遭监管警示,原因是未披露经销商与OEM供应商由同一自然人控制的情况,以及研发管理内控制度与申报文件不符 [1] - 公司销售存在经销商模式和商标授权模式,在商标授权模式下OEM供应商直接向经销商销售并使用公司品牌 [1] - 前五大经销商合肥豪林与前五大OEM供应商六安瑞驰为同一自然人控制的企业 [1] - 经销商中频繁出现前员工或主要股东近亲,相关经销商产品单价明显高出均价 [2] 渡远户外 - 过会22个月后终止审核,2022年6月受理申请,2023年6月过会后停滞直至撤单 [2] - 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93亿元、3.52亿元和3.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82.73万元、7550.28万元和7071.61万元,2022年业绩下滑 [3]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高,报告期内占比分别为82.84%、82.37%和82.77%,其中美国市场占比分别为25.08%、19.10%、19.08% [3] - 销往美国的产品被加征关税,影响业务规模 [3] 天和环保 - 排队近两年后终止审核 [4] - 2021-2023年收入主要来自煤炭领域,占比分别为76.74%、87.49%和77.71% [4] - 被问询成长空间是否受限,需结合双碳政策、原煤入选率、产品技术壁垒等因素评估 [5]
松下重磅发布6恒气候站全新升级系列 好空气助力中国“好房子”
搜狐网· 2025-04-27 17:48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制冷展首日松下举办商住产品发布会,推出助力环境友好型店铺实例及6恒气候站全新升级系列等产品,未来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打造高品质生活贡献力量 [1][2][12] 展会信息 - 4月27日第三十六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展会首日松下举办2025年商住产品发布会 [1] 公司发展 - 近5年松下在中国新建扩建19个事业网点,中国成为其海外最重要事业基地 [2] - 松下依托百年技术底蕴,发挥全品类家电与空间设计融合优势,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居住体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未来将以创新驱动发展、技术赋能生活 [2] 节能减排方案 - 在“双碳”目标下,松下整合核心新能源技术与外部资源,构建“节能+创能”双维解决方案 [4] - 松下采用节能环保设备,运用EMS能源管理系统对店铺设备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利用AI技术进行设备预测性维护,助力店铺节能减排 [4] -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相关人员表示松下提供节能减排管理方案,带动更多企业加入低碳行动,期待其为更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低碳选择 [5] 6恒气候站产品 - 松下推出一站式空气解决方案6恒气候站,由四大模块联合作用,集六大功效于一体,搭载独有清洁技术,能解决全屋空气问题 [9] - 本届制冷展松下发布6恒气候站全新升级系列,支持照明系统联动控制,适配更多空调和新风产品,最大连接数量提升,最大可应对面积约1500㎡ [9] 行业趋势与公司响应 - 今年两会提及“好房子”概念,住建部发布《住宅项目规范》,预示智能、舒适、绿色居住模式成标配 [12] - 松下依托人居经验,融合日式设计与健康生活要素,推出创新产品,契合新时代人居升级需求,为“好房子”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12] - 2025年中国制冷展松下展示低碳科技赋能美好生活成果,未来将秉持理念,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践行环境责任与社会担当 [12]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 召开情况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7 16:14
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总裁凌锦明等高管出席,就经营成果及财务指标与投资者互动交流 [1] 战略规划与产能布局 - 资源化利用板块完成国内产能建设,珠海新虹和金昌高能二期投产,重点开发金、银、铂族金属等多元金属回收能力 [2] - 环保运营板块拥有13个垃圾焚烧项目(11,000吨/日处理能力)、8个固废危废处置项目(16.18万吨/年牌照量)及4个有机垃圾处理项目 [2] - 环保工程板块向"工程承包+运维服务"转型,客户结构从政府转向大企业 [2] - 国际化战略加速,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亚、拉美及非洲市场 [2][6][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45亿元(同比+37.04%),归母净利润4.82亿元(同比-4.52%),经营活动现金流7.6亿元(由负转正) [7] - 2025年Q1营收33.08亿元(同比+5.86%),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同比+15.75%),经营活动现金流2.62亿元(同比+162.75%) [7] - 金昌高能项目已进入稳定生产阶段 [8] 业务运营与风险管理 - 资源化业务利润来自加工环节,通过加速存货周转和套期保值降低金属价格波动风险 [3] - 财务费用高企因资金阶段性需求,公司计划降低资产负债率 [3] - 江西鑫科项目完成产线升级,进入产能爬坡期 [5] 研发与技术投入 - 研发费用增长聚焦智能监控、自动化设备及冶炼工艺优化,全部费用化处理 [4][13] - 产学研合作推动全流程降本增效,研发强度将维持 [4][13] 行业前景与趋势 - "双碳"政策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标准完善,"无废城市"建设加速 [12] -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及物联网技术优化分选与处理环节 [12] - 工业固废危废处置需求随城镇化增长,产业链整合加速 [12] - 国际合作提升技术与管理水平,全球化发展成为趋势 [12]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金属回收品类扩展(铂族金属、铋、锑等)及产能爬坡释放利润 [6][10] - 环保运营板块业绩持续增长,国际化战略打开海外市场 [6][10] - 全产业链协同效应提升多金属资源化盈利空间 [10]
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亮相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
新京报· 2025-04-27 13:03
文章核心观点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展示了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其填补国内空白且已广泛应用节省成本,公司还在推进新一代产品研制及技术融合以发展智慧核电 [1][2] 行业动态 - 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70周年,4月27 - 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1] 公司成果 - 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的“和睦系统”是我国首个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被称为核电站“神经中枢” [1] - “和睦系统”填补我国核级数字化仪控系统空白,是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名片”,已在31台核电机组应用,累计节省建设成本近300亿元 [1] - “SH_N”是用于核电站常规岛部分的数字化仪控平台,在大亚湾核电站首次成功实现全球M310堆型机组模拟仪控系统数字化改造,解决超5000个技术问题,打造“中广核样本” [1] - 几年前“和睦系统”研发成果获评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 技术特点 - “SH_N”拥有高可靠性设计、灵活扩展能力、智能诊断维护、严苛认证保障四个技术特点 [2] - 高可靠性设计方面,平台融合核安全级系统理念,模块化、智能化架构,支持10万点大规模数据处理,站内响应最快50毫秒,SOE分辨率为1毫秒,性能为行业顶尖水平 [2] 发展规划 - 公司正在研制满足100%国产化要求,兼具堆型通用性、技术先进性的新一代100%国产化DCS产品,打造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 [2] - 提出中广核特色“5T”融合技术,以控制、信息、运行、仿真、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安全、高效的智慧核电,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向“数智化”升级 [2] 公司愿景 - 公司作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服务国家战略,践行“双碳”承诺,在中国核电发展中担当作为,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