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先进封装
icon
搜索文档
盛美上海跌2.03%,成交额8904.4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92.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10: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177.60元/股,成交额为8904.40万元,换手率为0.11%,总市值为852.2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92.8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54.92万元,大单净流出637.91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8.77%,近60日上涨50.35%,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20%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专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商品99.72%和提供服务0.28% [2]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65亿元,同比增长35.83%;归母净利润为6.96亿元,同比增长56.9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7.2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7万户,较上期减少7.31%;人均流通股为37360股,较上期增加7.8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603.63万股,较上期减少48.25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489.37万股,较上期减少5.95万股 [3] - 部分机构持仓出现变动,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12.21万股,诺安成长混合A减持91.41万股,南方信息创新混合A为新进股东 [3] 行业归属与市场关注度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集成电路等 [2] - 今年以来公司已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26日 [2]
大行评级丨大摩:上调ASMPT目标价至100港元 建议关注长期增长动力
格隆汇· 2025-10-22 13:22
公司业绩与指引 - 公司第三季收入指引中位数为4.75亿美元,按年增长11% [1] - 预测第三季将录得约6900万元净亏损,主要因约3.6亿元的一次性重组开支 [1] - 第三季订单出货比将维持在1倍以上 [1] 公司长期增长动力 - 长期增长动力包括CoWoS-L产能扩张 [1] - 中国高频宽记忆体发展是另一项增长动力 [1] - 混合键合进展亦为增长动力之一 [1] 行业趋势 - 主流半导体需求正在复苏 [1] - 先进封装市场持续增长 [1] 分析师预测与评级 - 摩根士丹利予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由80港元上调至100港元 [1] - 将公司今年盈利预测下调45% [1] - 将2026及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0%及23% [1]
北方华创跌2.00%,成交额12.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278.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1:32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盘中股价报400.32元/股,下跌2.00%,总市值2898.67亿元,成交额12.17亿元,换手率0.42%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278.03万元,特大单净卖出8446.15万元(买入9253.85万元,卖出1.77亿元),大单净卖出800万元(买入2.85亿元,卖出2.93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8.59%,近5个交易日下跌2.92%,近20日上涨5.94%,近60日上涨24.27% [1] - 最近一次于9月24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8662.00万元,买入总计19.69亿元(占总成交23.72%),卖出总计20.55亿元(占总成交24.77%) [1] 公司业务与行业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基础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收入构成为电子工艺装备94.53%,电子元器件5.37%,其他(补充)0.1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氮化镓、半导体设备、先进封装、第三代半导体、北京国资等 [2] 经营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增长30.86%;归母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5.37% [2] 股东与机构持仓 - 截至10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8.44万户,较上期减少0.83%;人均流通股8574股,较上期增加0.83%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5445.37万股,较上期增加678.89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563.80万股,较上期增加42.93万股;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159995)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93.89万股,较上期增加13.38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05.81万股;诺安成长混合A(32000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分红记录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3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17亿元 [3]
安集科技跌2.03%,成交额1.0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63.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06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22日盘中下跌2.03%,报208.38元/股,成交1.09亿元,换手率0.31%,总市值351.23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3.83万元,特大单买入638.87万元(占比5.86%),卖出381.29万元(占比3.50%),大单买入2537.35万元(占比23.28%),卖出2631.11万元(占比24.14%)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94.97%,近5个交易日下跌1.24%,近20日上涨17.40%,近60日上涨38.91%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43.17%,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60.5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3万,较上期增加11.39%,人均流通股14825股,较上期增加16.69% [2] 机构持仓变动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272.30万股,较上期增加46.17万股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78.63万股,较上期增加83.87万股 [3] - 景顺长城旗下多只基金增持,其中电子信息产业股票A类持股199.08万股(增28.78万股),研究精选股票A持股186.33万股(增41.72万股) [3]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25.59万股,景顺长城成长龙头一年持有期混合A类退出十大股东 [3] 公司背景与行业分类 - 公司全称为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7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概念板块包括中芯国际概念、先进封装、集成电路、半导体、电子化学品等 [1]
国林科技跌2.04%,成交额4366.1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2.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0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7.25元/股,成交额4366.10万元,换手率1.72%,总市值31.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2.17万元,大单买入459.41万元(占比10.52%),卖出701.59万元(占比16.07%)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24.10%,近5个交易日下跌10.99%,近20日上涨11.08%,近60日上涨15.77% [1] - 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30日,龙虎榜净买入7179.65万元,买入总计1.44亿元(占总成交额19.10%),卖出总计7175.14万元(占总成交额9.54%)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13日,于2019年7月23日上市,主营业务为臭氧产生机理研究、臭氧设备设计与制造、臭氧应用工程等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大型臭氧发生器系统设备及配套45.02%,乙醛酸及其副产品40.94%,配件及其他11.27%,其他(补充)2.7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保设备Ⅱ-环保设备Ⅲ,概念板块包括医废处理、污水处理、氢能源、新材料、先进封装等 [2] 股东与财务数据 - 截至10月10日股东户数3.04万,较上期增加19.50%,人均流通股4825股,较上期减少16.32% [2] - 2025年1月-6月实现营业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22.99%,归母净利润-988.17万元,同比增长59.97%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966.66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68.03万元 [3]
先进封装设备市场,风云再起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22 09:20
文章核心观点 - ASML推出首款先进封装光刻机TWINSCAN XT:260,标志着其正式进军先进封装市场,释放出半导体光刻技术向先进封装领域延伸的强烈信号[2] - AI芯片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推动先进封装从后端辅助工艺跃升为性能突破关键环节,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引发先进封装设备竞赛浪潮[3] - 先进封装设备市场呈现多强争霸格局,DISCO、BESI、ASMPT、韩美半导体等厂商在各自细分领域引领技术发展,ASML的入局进一步激活了市场竞争与创新活力[21][33][38] 先进封装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为457.3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达到1133.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5%[3] - 先进封装市场的火热点燃了先进封测设备发展浪潮,2025年后端设备总收入约7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9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6%[3] - 随着芯片制造复杂性超越前道尺寸缩放,包括固晶机、倒装芯片贴片机、热压键合、混合键合等后道设备成为推动半导体创新的战略重点[6] 关键设备细分市场 - 热压键合市场将在2030年达到9.36亿美元,实现11.6%的年复合增长率,主要由内存与AI平台的集成需求推动[6] - 混合键合设备市场将以21.1%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至3.97亿美元,其高密度、细间距互连对于先进3D集成至关重要[9] - 预计2030年晶圆减薄市场规模将增长至8.9亿美元以上,切割领域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0亿美元,计量与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约8.5亿美元[17][18] 主要设备厂商竞争格局 - DISCO凭借晶圆减薄、切割和研磨技术优势站稳后道设备龙头位置,为HBM和先进封装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23] - Besi凭借在混合键合设备领域的深厚积淀成为行业领军者,2024年收到两家领先存储芯片厂商针对HBM4应用的混合键合订单,当季订单量达1.319亿欧元[26] - 应用材料公司在2024年收购Besi 9%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双方合作开发全集成混合键合设备,结合前端晶圆处理与后端高精度封装能力[28] 热压键合设备市场竞争 - 韩美半导体稳居TCB设备行业龙头,2024年销售额同比增长252%,营业利润激增639%,并成功突破美光供应链,获其50台设备追加订单[29] - ASMPT的TCB设备已进入SK海力士HBM3E试产线,支撑16层堆叠产品量产,2025年订单可见度达12个月,在满足精度与效率要求的同时成本显著低于混合键合技术[31] - 韩华SemiTech 2024年向SK海力士交付12台TCB设备,总金额达4200亿韩元,其设备以自动化系统与维护便利性见长,可支持8-16层堆叠[31] ASML新技术产品分析 - TWINSCAN XT:260采用365nm i线光源,通过优化工艺系数与数值孔径,能够实现400nm分辨率的精准图案化,匹配先进封装中RDL、TSV等关键工序需求[34] - 设备通过四重相场拼接技术将单次曝光面积扩展至26mm×33mm,配合双工作台并行处理设计,使生产效率达到每小时270片晶圆,较前代机型提升4倍[37] - XT:260的套刻精度控制在±1.2nm,较ASML前代封装机型提升52%,得益于蔡司定制投影透镜与AERIAL II照明系统的协同优化[37] 本土设备厂商发展现状 - 国内供应商仅能满足不到14%的本土后道设备需求,核心设备依赖进口的现状尤为突出[41] - 2025年国内后道封测设备国产化率有望突破20%,北方华创、中微公司、上海微电子、盛美、青禾晶元等头部企业在刻蚀、薄膜沉积、光刻、电镀、清洗、键合等领域形成产品矩阵[41] - 上海微电子分拆子公司AMIES的先进封装光刻设备在全球市场占有35%的份额,在中国市场占有90%的份额,获得国家全力支持包括地方政府基金的投资[42]
晚报 | 10月2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10-21 22:29
机器人 - 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研发出尺寸约40微米的3D微纳机器人,可完成抓取细胞、释放颗粒等精密任务 [1] - 中国医用纳米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45亿元增至2025年的149.4亿元,并在2030年突破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 [1] 可控核聚变 - 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氦制冷机一次启机成功,已安全稳定运行超120小时,实际制冷量达到3千瓦,填补国内核聚变领域超低温制冷装备空白 [2] - 该设备是目前中国核聚变领域已投产的最大制冷功率氦制冷机,将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的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2] 数字货币 - 数字货币被视为国家总体战、现代混合战、数字金融战的重要战略性工具,正重塑战时资金跨境流动与资源动员模式 [3] - 中国正推进“数字人民币+离岸金融”双轨体系,通过央行数字货币与多边央行合作项目构建多极化全球货币格局 [3] 算力 - 工信部提出到2027年制修订50项以上算力标准,并开展标准宣贯的企业超过500家,以支撑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4] - 在摩尔定律放缓背景下,先进封装成为国产算力芯片突破性能瓶颈的重要方向,华为等公司算力芯片正加速迭代 [4] 工业互联网 - 广东省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并支持建设边缘数据中心,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软件迭代升级 [5] - 中国正在加快信创和工业软件国产化推进,外围因素扰动有望进一步加快节奏,产业进入核心系统替换深水区 [5] 宏观与行业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出游人次达49.98亿,同比增长18.0%;出游花费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1.5% [6] - 港股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有66只新股上市,融资235亿美元,新股数量及融资额分别同比上升45%和192% [7] - 香港ETF资产管理规模从2015年的约3000亿港元增至当前的约6500亿港元,2025年日均成交额约380亿港元 [7] 市场题材 - 深地经济板块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因自然资源部表示“十五五”将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产业标准化制高点 [11] - 国企改革板块活跃,湖北省探索更多国有资源资产化、证券化和资金杠杆化 [12] - 机器人、固态电池、DRAM内存、培育钻石等多个细分题材均有相关上市公司被提及 [13][14]
迈为股份涨2.10%,成交额2.6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505.6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3:2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10%,报收100.77元/股,总市值281.56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2.60亿元,换手率1.3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05.64万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出258.32万元,大单净流入763.97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3.16%,但近60日股价大幅上涨38.65% [1] 公司基本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太阳能电池成套生产设备占比75.00%,单机占比18.10%,配件及其他占比6.90%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光伏加工设备,概念板块包括HJT电池、钙钛矿电池等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42.13亿元,同比减少13.48% [2] - 2025年1-6月归母净利润为3.94亿元,同比减少14.59% [2] 股东与分红情况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17万户,较上期增加14.86%,人均流通股6102股,较上期减少12.3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4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13亿元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持股691.11万股,较上期减少111.0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40.25万股,较上期减少191.08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持股376.57万股,较上期增加5.24万股 [3]
强力新材涨2.03%,成交额1.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04.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1:38
强力新材今年以来股价涨13.09%,近5个交易日跌8.93%,近20日涨2.65%,近60日跌1.31%。 今年以来强力新材已经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登上龙虎榜为6月20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65亿元; 买入总计2.84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16.91%;卖出总计1.19亿元 ,占总成交额比7.11%。 10月21日,强力新材盘中上涨2.03%,截至11:13,报13.56元/股,成交1.18亿元,换手率2.21%,总市值 72.72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304.62万元,特大单买入732.78万元,占比6.21%,卖出168.09万元,占 比1.42%;大单买入2838.28万元,占比24.04%,卖出3098.36万元,占比26.24%。 强力新材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光刻胶、先进封 装、电子化学品、集成电路、芯片概念等。 截至6月30日,强力新材股东户数7.53万,较上期增加20.23%;人均流通股5297股,较上期减少 16.83%。2025年1月-6月,强力新材实现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减少1.58%;归母净利润-1709.48万 元 ...
中微公司涨2.08%,成交额6.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771.2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1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8%,报268.31元/股,成交金额6.53亿元,换手率0.39%,总市值达1680.01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771.2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1727.15万元(买入5223.43万元,卖出3496.28万元),大单净买入2100万元(买入2.22亿元,卖出2.01亿元) [1]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上涨42.07%,近20个交易日上涨24.74%,近60个交易日上涨46.06%,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1.90%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61亿元,同比增长43.88%;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增长36.62%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专用设备占比86.17%,备品备件占比12.84%,其他业务占比0.99% [1] - 公司自2019年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4.96亿元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69万户,较上期增加2.82%;人均流通股13342股,较上期减少2.1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5747.19万股,较上期增持1080.65万股 [3] - 多只主要指数ETF在第二季度增持或新进成为前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增持35.10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160.83万股)、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98.72万股)等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ETF为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诺安成长混合A则退出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归属与业务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半导体设备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设备、沪自贸区、先进封装、大基金概念和中芯国际概念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