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煤电
icon
搜索文档
浙能电力(600023):发电量保持平稳,成本端有望持续改善
天风证券· 2025-05-14 18: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降8.31%、归母净利润增18.92%,2025Q1营收降12.09%、归母净利润降40.81% [1] - 2024年发电量增6.56%,煤价下滑带动电力(及热力)板块盈利改善;2025Q1发电量基本持平,电价有压力但煤价下行,有望带动煤电板块盈利持续改善 [2] - 2024年和2025Q1投资净收益和对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均同比降低 [3] - 2024年因中来股份计提资产减值增加,影响整体业绩 [4] - 考虑浙江省电价下滑,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6.98、78.38、79.28亿元,同比分别变化 - 0.71%、1.82%、1.15%,对应PE分别为9.30、9.14、9.03倍,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959.75亿元、880.03亿元、813.43亿元、839.18亿元、859.3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9.68%、 - 8.31%、 - 7.57%、3.16%、2.40% [4]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20亿元、77.53亿元、76.98亿元、78.38亿元、79.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456.55%、18.92%、 - 0.71%、1.82%、1.15% [4]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0.49元/股、0.58元/股、0.57元/股、0.58元/股、0.59元/股 [4] - 2023 - 2027E市盈率(P/E)分别为10.98、9.24、9.30、9.14、9.03 [4] - 2023 - 2027E市净率(P/B)分别为1.06、0.98、0.94、0.89、0.85 [4] - 2023 - 2027E市销率(P/S)分别为0.75、0.81、0.88、0.85、0.83 [4] - 2023 - 2027E EV/EBITDA分别为5.12、5.20、5.33、5.08、4.93 [4]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134.09亿股,流通A股股本134.09亿股,A股总市值716.03亿元,流通A股市值716.03亿元 [6] - 每股净资产5.58元,资产负债率42.29%,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7.85/5.08元 [6]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193.64亿元、162.18亿元、198.54亿元、209.22亿元、232.01亿元 [9] - 2023 - 2027E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137.45亿元、125.92亿元、82.55亿元、139.64亿元、95.33亿元 [9] - 2023 - 2027E存货分别为65.38亿元、58.85亿元、39.16亿元、67.27亿元、43.80亿元 [9] - 2023 - 2027E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418.78亿元、378.39亿元、341.22亿元、450.43亿元、395.56亿元 [9] - 2023 - 2027E长期股权投资分别为332.22亿元、368.24亿元、398.24亿元、428.24亿元、458.24亿元 [9] - 2023 - 2027E固定资产分别为468.37亿元、534.27亿元、592.75亿元、648.99亿元、686.39亿元 [9] - 2023 - 2027E非流动资产合计分别为1047.97亿元、1157.91亿元、1175.37亿元、1232.58亿元、1267.52亿元 [9]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1472.41亿元、1540.85亿元、1516.59亿元、1683.00亿元、1663.08亿元 [9] - 2023 - 2027E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317.86亿元、348.59亿元、257.54亿元、369.58亿元、295.14亿元 [9] - 2023 - 2027E长期借款分别为320.26亿元、273.57亿元、320.00亿元、325.00亿元、330.00亿元 [9] - 2023 - 2027E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799.67亿元、868.21亿元、904.69亿元、950.43亿元、997.91亿元 [9]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959.75亿元、880.03亿元、813.43亿元、839.18亿元、859.30亿元 [9] - 2023 - 2027E营业成本分别为869.41亿元、773.03亿元、703.55亿元、727.50亿元、746.59亿元 [9] - 2023 - 2027E营业利润分别为93.04亿元、101.68亿元、100.46亿元、102.82亿元、103.79亿元 [9] - 2023 - 2027E利润总额分别为91.07亿元、100.32亿元、99.61亿元、101.42亿元、102.59亿元 [9] - 2023 - 2027E净利润分别为79.03亿元、88.92亿元、88.29亿元、89.89亿元、90.92亿元 [9] - 2023 - 2027E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5.20亿元、77.53亿元、76.98亿元、78.38亿元、79.28亿元 [9]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14.77亿元、137.07亿元、140.67亿元、152.02亿元、132.03亿元 [9] - 2023 - 2027E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2.66亿元、 - 86.81亿元、 - 84.00亿元、 - 93.00亿元、 - 82.00亿元 [9] - 2023 - 2027E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5.94亿元、 - 78.18亿元、 - 20.32亿元、 - 48.33亿元、 - 27.25亿元 [9] - 2023 - 2027E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58.05亿元、 - 27.93亿元、36.35亿元、10.69亿元、22.79亿元 [9]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9.68%、 - 8.31%、 - 7.57%、3.16%、2.4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92.74%、9.28%、 - 1.20%、2.34%、0.9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456.55%、18.92%、 - 0.71%、1.82%、1.15% [9]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9.41%、12.16%、13.51%、13.31%、13.12%;净利率分别为6.79%、8.81%、9.46%、9.34%、9.23%;ROE分别为9.67%、10.58%、10.08%、9.75%、9.38%;ROIC分别为11.07%、10.51%、9.86%、9.37%、9.16% [9]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5.69%、43.65%、40.35%、43.53%、40.00%;净负债率分别为36.15%、34.27%、33.50%、31.38%、30.21%;流动比率分别为1.32、1.09、1.32、1.22、1.34;速动比率分别为1.12、0.92、1.17、1.04、1.19 [9]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8.38、6.68、7.80、7.55、7.31;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90、14.17、16.60、15.77、15.47;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72、0.58、0.53、0.52、0.51 [9] - 2023 - 2027E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49元、0.58元、0.57元、0.58元、0.59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86元、1.02元、1.05元、1.13元、0.9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5.03元、5.47元、5.70元、6.00元、6.31元 [9] - 2023 - 2027E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10.98、9.24、9.30、9.14、9.03;市净率分别为1.06、0.98、0.94、0.89、0.85;EV/EBITDA分别为5.12、5.20、5.33、5.08、4.93;EV/EBIT分别为7.86、7.67、8.70、8.53、8.49 [9]
龙源技术(300105) - 300105龙源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4
2025-05-14 17:00
行业政策影响 - 《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 年)》指导煤电技术指标体系深化拓展,“三改联动”有望持续推进,辅助服务市场价值显现,或带动容量补偿、辅助服务收入提高 [2]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 号)使火电行业利用小时数下降、电价下行、运行和环保压力增加,补偿机制亟需完善 [7] 技术可行性与路径 - 深度调峰技术要求现役机组最小发电出力达 25% - 40%额定负荷,新建燃用烟煤的煤粉炉机组力争达 25%或更低,部分机组技术上可行,但需政策和市场机制补偿经济性问题 [3] - 新建机组可采用超超临界技术降低煤耗,存量机组可通过余热利用等技术及相关手段降低综合煤耗,节能环保行业需迭代技术并制定一厂一策改造方案 [4] 降碳技术路线 - 目前燃煤机组主要降碳技术路线为生物质掺烧、绿氨(氢)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处于示范阶段,面临关键技术突破等挑战 [5] - 2024 年公司加速推进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示范应用,实现收入 5,506.05 万元,2025 年将继续开展氨/氢、生物质掺烧技术研发 [5] 关联交易与分红 - 2024 年公司销售类关联交易占比为 83.61%,预计今年延续与国家能源集团的合作趋势 [6] - 公司管理层重视股东诉求,响应政策,在平衡业务发展与股东回报时,将通过现金分红回馈股东 [8] 市场逻辑变化 - 到 2024 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火电机组需向调节性电源转变,利好公司灵活性改造等业务 [8]
陕西煤业(60122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定性领跑 并表火电开启新篇章
新浪财经· 2025-05-09 16:32
核心观点 - 煤炭红利龙头业绩领跑行业,成本端持续优化 [1] - 构建"煤电一体化",2024年实现煤电资产并表 [1] - 公允价值贡献正收益,高频次分红彰显红利龙头特质 [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营业收入1,841.45亿元,同比增长1.47%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23.60亿元,同比减少3.21% [2] - 2025Q1营业收入401.62亿元,同比减少7.3% [2] - 2025Q1归母净利润48.05亿元,同比减少1.23% [2] - 下调2025-2026年EPS预测为2.07/2.17元,新增2027年EPS为2.27元 [2] - 目标价下调至23.4元 [2] 煤炭业务 - 2024年煤炭产量17,048.46万吨,同比增长4.13% [3] - 2024年煤炭销量25,843.08万吨,同比增长9.13% [3] - 2024年自产煤销量1.6亿吨,同比下降1% [3] - 2025Q1煤炭产量4393万吨,自产煤销量3954.67万吨,同比增长5.81% [3] - 2024年煤炭售价561.30元/吨,同比下降8.50% [3] - 2024年自产煤售价532.03元/吨,同比下降59.05元/吨 [3] - 2024年原选煤单位完全成本289.92元/吨,同比下降6.67元/吨 [3] 煤电一体化 - 2024年底成功收购陕煤电力集团火电资产 [4] - 控股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9620MW [4] - 在运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8300MW [4] - 在建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1320MW [4] - 2024年总发电量376.15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41% [4] - 2024年总售电量351.26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37% [4] - 2024年电力售价399.23元/兆瓦时,同比下降4.84% [4] - 2024年发电完全成本341.4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3.80% [4] - 2025Q1预计总发电量87.3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55% [4] - 2025Q1预计总售电量81.4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79% [4] 分红情况 - 2024年末在手现金+交易性金融资产351亿元 [4] - 20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423.5亿元,同比增长近40亿元 [4] - 2024年全年拟分红总额130.7亿元 [4] - 2024年分红率58%,高于2022-2023年的57%、55% [4]
中煤能源(601898):煤炭业务成本管控积极 煤化工业务盈利稳中向好
新浪财经· 2025-05-09 14:29
财务表现 - 25Q1营收383.9亿元,同比下滑15.4%,环比下滑21.6% [1] - 25Q1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下滑20%,环比下滑15.5% [1] - 自产煤吨煤毛利222元,同比下滑27.6%,环比下滑17.2% [1] - 自产煤实现毛利72.5亿元,同比下滑26.8%,环比下滑27.4% [1] 煤炭业务 - 25Q1自产煤产量3335万吨,同比增长1.9%,环比下滑5.4% [1] - 自产煤销量3268万吨,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12.3% [1] - 动力煤销量3002万吨,同比增长1.4%,焦煤销量266万吨,同比下滑1.5% [1] - 自产煤综合售价492元/吨,同比下滑17.7%,环比下滑8.3% [1] - 动力煤售价454元/吨,同比下滑11.7%,焦煤售价922元/吨,同比下滑39.1% [1] - 自产煤单位成本270元/吨,同比下滑7.3%,环比上升0.5% [1] 煤化工业务 - 25Q1聚烯烃销量35.5万吨,同比下滑4.8%,尿素销量60万吨,同比增长8.9%,甲醇销量52.9万吨,同比增长33.6% [2] - 聚烯烃售价6876元/吨,同比增长0.4%,尿素售价1702元/吨,同比下滑23.9%,甲醇售价1794元/吨,同比增长7.1% [2] - 聚烯烃单位成本5775元/吨,同比下滑2.1%,尿素单位成本1342元/吨,同比下滑14%,甲醇单位成本1414元/吨,同比下滑18.8% [2] - 聚烯烃毛利率16%,尿素毛利率21.2%,甲醇毛利率21.2% [2] 资本开支与项目进展 - 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216.8亿元,同比增长41.7%,其中煤炭项目83亿元,煤化工项目86.5亿元,煤电项目13.9亿元 [3] - 里必煤矿(400万吨/年)工程进度48%,苇子沟煤矿(240万吨/年)工程进度70% [2] - 乌审旗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计划25年开工建设 [2] - 陕西榆林煤化工二期年产90万吨聚烯烃项目(总投资238.9亿元)和"液态阳光项目"(总投资44.7亿元)开始建设施工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亿元、185亿元、198亿元 [4] - 公司持续推进"煤炭-煤电-煤化工-新能源"产业链布局 [2]
永泰能源(600157):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煤价下行电力成本受益,延续回购回报投资者
开源证券· 2025-05-08 2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2024年营收283.6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31.1%;2025Q1营收56.4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89.1%。考虑煤价下滑,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1/9/14.8亿元,同比-73.5%/+118.6%/+63.4%;公司煤电互补经营业绩稳健,煤矿建设加速推进,储能转型发展值得期待,维持“增持”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当前股价1.37元,一年最高最低2.14/1.01元,总市值304.38亿元,流通市值304.38亿元,总股本222.18亿股,流通股本222.18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45.59% [1] 煤炭业务 - 2024年原煤产/销量1368/1368.3万吨,同比+5.5%/+5.3%,吨煤价格669.5元/吨,同比-23.3%,吨煤成本364.8元/吨,同比-6.6%,吨煤毛利304.6元/吨,同比-36.8%;2025Q1原煤产/销量291.1/290.5万吨,同比+21.5%/+22.3%,吨煤价格399元/吨,同比-56.5%,吨煤成本284.5元/吨,同比-28.8%,吨煤毛利114.5元/吨,同比-77.9% [4] 电力业务 - 2024年发电量/上网电量413/391亿千瓦时,同比+10.5%/+10.5%,度电价格0.4705元/度,同比-0.4%,度电成本0.4026元/度,同比-4.5%,度电毛利0.0678元/度;2025Q1发电量/上网电量96/91亿千瓦时,同比-3.7%/-3.7% [4] 未来发展规划 - 海则滩煤矿2025年进行主要硐室掘砌等工程施工,2026年二季度完成三期工程建设,6月底试生产,预计产煤300万吨,2027年全面投产,力争产煤1000万吨 [5] - 公司将在现有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基础上,有序推进上下游项目产线优化与建设 [5] - 2024年不进行利润分配,承诺完成2024年回购股份并注销方案,之后另行制定2025年回购股份方案,拟定回购金额不低于3亿元,所回购股份全部注销,方案需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5]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0,120|28,357|20,761|23,400|27,552| |YOY(%)|-15.3|-5.9|-26.8|12.7|1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66|1,561|413|904|1,477| |YOY(%)|18.7|-31.1|-73.5|118.6|63.4| |毛利率(%)|27.4|25.1|17.0|19.9|23.9| |净利率(%)|7.5|5.5|2.0|3.9|5.4| |ROE(%)|4.9|3.9|0.8|1.9|3.7| |EPS(摊薄/元)|0.10|0.07|0.02|0.04|0.07| |P/E(倍)|13.1|19.1|72.0|32.9|20.2| |P/B(倍)|0.6|0.6|0.6|0.6|0.6| [6]
华电国际:煤电盈利改善,Q1扣非归母净利同比+17%-20250508
天风证券· 2025-05-08 12: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265.77亿元同比降14.14%,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3.66%,扣非归母净利润18.96亿元同比增17.01% [1] - 电量下滑叠加电价微降致一季度营收下滑,一季度发电量513.84亿千瓦时同比降约8.51%,上网电量480.15亿千瓦时同比降约8.50%,平均上网电价约505.71元/兆瓦时同比降约0.71% [2] - 煤价下行带动盈利能力提升,2025年一季度秦皇岛港动力末煤(5500K)平仓价均值760元/吨同比降164元/吨,一季度毛利率10.7%同比提高2.3pct,投资收益约11.83亿元同比微增3.0% [3] - 公司拟注入集团优质火电资产,重组交易对价71.67亿元,拟注入标的资产合计在运装机规模约1606万千瓦,占华电国际2024年末装机比例26.85% [4] - 考虑公司全年业绩及煤价、电价、电量变动情况,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4、70、74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为70、80亿元),对应PE 9.1、8.4、8.0倍,维持“买入”评级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171.76亿元、1129.94亿元、1101.38亿元、1085.33亿元、1067.0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45%、-3.57%、-2.53%、-1.46%、-1.68% [5]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5.22亿元、57.03亿元、64.31亿元、69.90亿元、73.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430.69%、26.11%、12.77%、8.70%、5.81% [5]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0.44元/股、0.56元/股、0.63元/股、0.68元/股、0.72元/股,市盈率分别为13.00、10.31、9.14、8.41、7.95,市净率分别为0.84、0.87、0.81、0.76、0.73,市销率分别为0.50、0.52、0.53、0.54、0.55,EV/EBITDA分别为8.97、8.62、7.77、7.47、6.84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8510.33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8510.33百万股,A股总市值48934.38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48934.38百万元,每股净资产4.33元,资产负债率60.35%,一年内最高/最低7.42/4.86元 [7]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2230.36亿元、2238.75亿元、2256.51亿元、2290.22亿元、2261.70亿元,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与资产总计相等 [12]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171.76亿元、1129.94亿元、1101.38亿元、1085.33亿元、1067.08亿元,营业成本分别为1096.46亿元、1030.71亿元、993.34亿元、968.54亿元、948.70亿元 [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2.52亿元、163.36亿元、223.42亿元、109.09亿元、261.4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2.92亿元、-77.11亿元、-83.73亿元、-81.26亿元、-79.0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6.97亿元、-81.75亿元、-110.10亿元、-29.12亿元、-183.85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45%、-3.57%、-2.53%、-1.46%、-1.68%,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27.03%、46.01%、18.38%、8.82%、5.8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430.69%、26.11%、12.77%、8.70%、5.81% [12] - 2023 - 2027E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6.43%、8.78%、9.81%、10.76%、11.09%,净利率分别为3.86%、5.05%、5.84%、6.44%、6.93%,ROE分别为6.48%、8.47%、8.90%、9.07%、9.24%,ROIC分别为4.18%、4.66%、5.15%、5.56%、5.47% [12] - 2023 - 2027E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62%、61.55%、59.35%、57.53%、55.32%,净负债率分别为134.44%、126.60%、109.00%、105.67%、91.21%,流动比率分别为0.45、0.45、0.40、0.42、0.33,速动比率分别为0.38、0.37、0.35、0.36、0.29 [12] - 2023 - 2027E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9.70、9.50、9.79、9.66、9.65,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7.77、23.39、25.10、25.96、25.14,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3、0.51、0.49、0.48、0.47 [12] 每股指标 - 2023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44元、0.56元、0.63元、0.68元、0.7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30元、1.60元、2.18元、1.07元、2.5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82元、6.58元、7.07元、7.53元、7.83元 [12] 估值比率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13.00、10.31、9.14、8.41、7.95,市净率分别为0.84、0.87、0.81、0.76、0.73,EV/EBITDA分别为8.97、8.62、7.77、7.47、6.84,EV/EBIT分别为19.00、17.30、14.88、13.89、12.72 [12]
华电国际(600027):煤电盈利改善,Q1扣非归母净利同比+17%
天风证券· 2025-05-08 11: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6个月评级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265.77亿元,同比降14.14%;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增3.66%;扣非归母净利润18.96亿元,同比增17.01% [1] - 电量下滑叠加电价微降致一季度营收下滑,一季度发电量513.84亿千瓦时,同比降约8.51%;上网电量480.15亿千瓦时,同比降约8.50%;平均上网电价约505.71元/兆瓦时,同比降约0.71% [2] - 煤价下行带动盈利能力提升,一季度秦皇岛港动力末煤(5500K)平仓价均值760元/吨,同比降164元/吨,毛利率10.7%,同比提高2.3pct;投资收益约11.83亿元,同比微增3.0% [3] - 公司拟注入集团优质火电资产,重组交易对价71.67亿元,拟注入标的资产合计在运装机规模约1606万千瓦,占华电国际2024年末装机比例26.85% [4] -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4、70、74亿元,对应PE 9.1、8.4、8.0倍 [4] 财务数据和估值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171.76亿元、1129.94亿元、1101.38亿元、1085.33亿元、1067.0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45%、-3.57%、-2.53%、-1.46%、-1.68% [5] - 2023 - 2027E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5.22亿元、57.03亿元、64.31亿元、69.90亿元、73.9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430.69%、26.11%、12.77%、8.70%、5.81% [5] - 2023 - 2027E EPS分别为0.44元/股、0.56元/股、0.63元/股、0.68元/股、0.72元/股,市盈率分别为13.00、10.31、9.14、8.41、7.95,市净率分别为0.84、0.87、0.81、0.76、0.73,市销率分别为0.50、0.52、0.53、0.54、0.55,EV/EBITDA分别为8.97、8.62、7.77、7.47、6.84 [5]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8510.33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8510.33百万股,A股总市值48934.38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48934.38百万元,每股净资产4.33元,资产负债率60.35%,一年内最高/最低7.42/4.86元 [7] 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 - 2023 - 2027E资产总计分别为2230.36亿元、2238.75亿元、2256.51亿元、2290.22亿元、2261.70亿元,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与资产总计相等 [12] 利润表 - 2023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9.45%、-3.57%、-2.53%、-1.46%、-1.68%,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527.03%、46.01%、18.38%、8.82%、5.8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430.69%、26.11%、12.77%、8.70%、5.81% [12]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32.52亿元、163.36亿元、223.42亿元、109.09亿元、261.40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92.92亿元、-77.11亿元、-83.73亿元、-81.26亿元、-79.02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46.97亿元、-81.75亿元、-110.10亿元、-29.12亿元、-183.85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如上所述;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6.43%、8.78%、9.81%、10.76%、11.09%,净利率分别为3.86%、5.05%、5.84%、6.44%、6.93%,ROE分别为6.48%、8.47%、8.90%、9.07%、9.24%,ROIC分别为4.18%、4.66%、5.15%、5.56%、5.47%;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2.62%、61.55%、59.35%、57.53%、55.32%,净负债率分别为134.44%、126.60%、109.00%、105.67%、91.21%;营运能力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9.70、9.50、9.79、9.66、9.65,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7.77、23.39、25.10、25.96、25.14,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53、0.51、0.49、0.48、0.47;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0.44元、0.56元、0.63元、0.68元、0.72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30元、1.60元、2.18元、1.07元、2.56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6.82元、6.58元、7.07元、7.53元、7.83元;估值比率方面,市盈率分别为13.00、10.31、9.14、8.41、7.95,市净率分别为0.84、0.87、0.81、0.76、0.73,EV/EBITDA分别为8.97、8.62、7.77、7.47、6.84,EV/EBIT分别为19.00、17.30、14.88、13.89、12.72 [12]
淮北矿业(600985):公司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Q1降本对冲煤价下滑影响,关注成长性及破净修复
开源证券· 2025-05-07 22: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考虑到一季度吨煤成本同环比下降,上调2025 - 2027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6.3/46.1/51.9亿元,同比-25.2%/+26.8%/+12.6%;EPS为1.35/1.71/1.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9.0/7.1/6.3倍 公司具有高成长性,破净状态下估值有望修复,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39%,环比+16.6%;实现归母净利润6.9亿元,同比-56.5%,环比-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57%,环比+19.9%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834.84/854.87/865.29亿元,同比+27.0%/+2.4%/+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4/46.09/51.92亿元,同比-25.2%/+26.8%/+12.6% [7] 商品煤业务情况 - 2025Q1商品煤产销量430.8/297.2万吨,同比-17.7%/-26.2%,环比-11.8%/-14.8% [4] - 2025Q1吨煤售价937.8元/吨,同比-20.3%,环比-10.8%;吨煤成本为519.9元/吨,同比-12.3%,环比-3.4%;吨煤毛利为417.9元/吨,同比-28.4%,环比-18.7% [4] 焦炭/甲醇/乙醇业务情况 - 2025Q1焦炭产销量74.3/70.1万吨,同比-15.2%/-18.8%,环比-16.8%/-24.5%;甲醇产销量11.9/4.3万吨,同比+31.2%/-47.2%,环比-1.9%/+5.1%;乙醇产销量9.6/9.1万吨,环比-35%/-39.8% [5] - 2025Q1焦炭平均售价1498.9元/吨,同比-35.2%,环比-15.3%;焦炭主要原材料洗精煤采购价格为1198.2元/吨,同比-33.2%,环比-11.8%;甲醇平均售价2236.9元/吨,同比+3.5%,环比+3.3%;乙醇平均售价4776.8元/吨,环比+1.9% [5] 公司成长项目情况 - 煤电方面,800万吨/年陶忽图矿井建设加快推进,计划2025年底建成;300万吨/年信湖煤矿转入系统恢复新阶段;聚能发电2*66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围绕2025年底“双机双投”目标推进,集控楼、主厂房已封顶,锅炉冷却塔、脱硫塔等工程有序推进 [6] - 煤化工方面,年产3万吨碳酸酯、3万吨乙基胺、10亿立方米焦炉煤气分质深度利用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6] - 非煤矿山方面,公司全年收储石灰石资源1亿吨,7座矿山建成投产,新增石灰石资源产能1640万吨/年,产能增加至2740万吨/年 [6] 公司估值及分红情况 - 截至2025年5月6日公司PB为0.76处于破净状态;公司发布2025 - 2027年股东回报计划,最低分红比例由30%提升至35%,2024年公司分红比例41.6%,同比-1.67pct,对应当前股息率为6.2% [6]
方正证券:煤价下行煤企业绩承压 关注高长协高股息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5-07 15:25
煤炭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煤炭行业合计收入13574亿元,同比增长4.9%,归母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下滑18.8% [2] - 2025年一季度煤炭行业经营收入2795亿元,同比下滑17.7%,归母净利润286.5亿元,同比下滑29.7% [2] - 动力煤板块2024年收入端同比减少2.71%,成本端同比增加1.5%,毛利率同比减少3个百分点,利润同比下滑12.5% [2] 动力煤供需与价格 - 2024年上半年动力煤价格受长协现货双轨制限制,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特征 [2] - 2024年下半年煤炭产能释放及进口煤放开导致供给增速大于需求增速,煤价承压 [2] - 2024年底煤炭进口量增加、安全限产放开及暖冬影响用电需求,导致2025年煤价进一步下跌 [2] 焦煤与焦炭表现 - 2024年焦煤收入端同比下降11.4%,成本端下降6.7%,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净利润同比下滑45.5% [3] - 焦炭价格下降导致收入端同比下降14.2%,成本端降低10%,毛利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亏损面扩大 [3] - 2025年地产、基建等用钢行业预期较弱,是焦煤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3] 投资主线一:高分红标的 - 高比例长协煤炭企业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防御优势显著 [4] - 建议关注资源禀赋优秀、经营稳定且高分红预期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 [4] 投资主线二:煤电联营 - 煤电联营模式可抵御周期波动,受益于市场煤与长协煤价差,回收长协让利增厚利润 [5] - 建议关注煤电联营标的新集能源、陕西煤业、中国神华 [5] 投资主线三:顺周期板块 - 顺周期板块有望受益于2025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6] - 建议关注山西焦煤、淮北矿业、平煤股份 [6]
双轮驱动构筑能源护城河 永泰能源解码煤电一体化突围样本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14:39
核心观点 - 永泰能源依托煤电互补的深度协同,在动力煤价格中枢下移的行业变局中展现出经营韧性,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3.57亿元,利润总额25.0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1亿元 [1] - 公司通过煤电联营模式对冲行业周期波动,电力业务实现发电量412.60亿千瓦时,售电量391.23亿千瓦时,营业收入184.06亿元;煤炭业务实现原煤产量1368.01万吨、销量1368.31万吨,营业收入91.67亿元 [2] - 战略级项目海则滩煤矿预计2026年三季度首采工作面投产,2027年达产后将新增产能1000万吨,届时公司将从主焦煤单一煤种生产转变为主焦煤与优质动力煤双轮驱动 [1][3][4] - 公司负债结构显著优化,资产负债率较2018年压降22个百分点至51.72%,有息负债率降至37.17%的行业低位,并通过股份回购3.43亿元、核心管理层连续7年累计增持8600万股及1.22亿元现金分红传递发展信心 [1][5][6] - 公司前瞻性布局煤下铝资源开发及储能产业,预估铝土矿资源量1.16亿吨,可采出量约6958万吨,预计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逾27亿元、净利润约4.6亿元,同时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布局 [7][8][9][1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83.57亿元,利润总额25.02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1亿元 [1] - 电力业务营业收入184.06亿元,煤炭业务营业收入91.67亿元 [2] - 自发生债务问题以来累计现金偿还本金223.13亿元、支付利息137.56亿元、以股抵债偿还本金174.42亿元,共计535.11亿元 [6] - 有息负债规模由709.47亿元大幅下降至393.52亿元 [6] 业务运营 - 拥有13座"特级安全高效矿井"、4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煤矿总产能规模2110万吨/年,控股电力总装机容量918万千瓦 [1][2] - 在山西地区拥有华熙矿业、银源煤焦和康伟集团3家煤炭整合主体企业,共15座在产优质焦煤煤矿,煤炭总产量多年保持在千万吨级以上水平 [2] - 沙洲电力发电量创历史新高,在江苏省燃煤发电企业TOP10排名中稳居第二,隆达公司发电量负荷率排名河南省第一 [3] - 动力煤市场中长期合同执行良好,长协煤兑现率提升,电力业务采购成本下降 [3] 战略项目 - 海则滩煤矿主工业广场四条井筒已贯通并形成供电、通风、排水系统,计划2025年进行回风、主运、辅运三条大巷等主要工程建设 [1][3] - 预计2026年三季度首采工作面投产,当年产煤300万吨;2027年一季度进行联合试运转,实现当年投产即达产 [3][4] - 煤下铝资源开发预估铝土矿资源量1.16亿吨,可采出量约6958万吨,预计每年可增加营业收入逾27亿元、净利润约4.6亿元 [7][8] - 推进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布局,逐步形成"传统能源+新型储能"双轮驱动发展格局 [9][10] 资本市场 - 2024年净增减持股份金额2134.26万元,全市场排名前2%,山西省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二,煤炭行业中跻身第三 [5] - 回购金额3.43亿元,按回购金额上限排名全市场第23位,山西省上市公司第1位,煤炭行业并列第1位 [5] - 核心管理人员自2018年以来连续7次增持,累计超8600万股 [5][6] - 重启1.22亿元现金分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