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币化

搜索文档
万联晨会-20250627
万联证券· 2025-06-27 08:56
核心观点 - 周四A股三大股指震荡收跌,两市个股普遍下跌,银行等行业领涨,汽车等行业跌幅居前;恒生指数下跌,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欧洲股市及亚太主要股指普遍上涨;7月将下达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稳定币未满足货币三个关键测试 [1][6] 市场回顾 A股市场 - 周四上证指数下跌0.22%,报3448.45点;深证成指下跌0.48%,报10343.48点;创业板指下跌0.66%,报2114.43点;两市全天成交额1.58万亿元,南向资金净买入52.85亿港元,超3400只个股下跌 [1][6] - 申万行业中银行、通信及国防军工行业领涨,汽车及非银金融行业跌幅居前;概念板块中兵装重组概念及电子身份证概念指数涨幅居前,光刻机及共享单车概念指数跌幅居前 [1][6] 国际市场 - 恒生指数下跌0.6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26%;美国三大股指集体收涨,道指上涨0.94%,报43386.84点,标普500指数上涨0.8%,报6141.02点,纳指上涨0.97%,报20167.91点;欧洲股市及亚太主要股指普遍上涨 [1][6] 重要新闻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 - 6月26日国家发改委表示7月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并协调制定国补资金使用计划,保障政策全年有序实施 [2][6]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 - 代币化是变革性创新,以中央银行储备等为中心的代币化平台可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奠定基础;稳定币在代币化有前景,但未达成为货币体系支柱要求 [2][7] 研报精选 2025年5月社零数据跟踪报告 - 5月社零同比+6.4%,增速同比、环比均提升;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增速上升;城镇和乡村社零增速回升,城镇增速高于乡村 [8] - 家用电器等6类商品增速超20%;16类商品中1类负增长,其余正增长;7类商品增速回落,8类正增长且增幅扩大,1类负增长且下降幅度扩大 [9][10] - 1 - 5月线上零售额累计同比+8.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5%、1.2%、6.1% [11] - 投资建议关注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商贸零售、轻工制造行业相关领域龙头企业 [12] 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 - 固态电池具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优势,是锂电池产业升级方向,固态电池设备有望率先受益 [15] - 常规锂电设备前段、中段设备价值占比高,涂布、卷绕机为核心设备;固态电池设备前段干法电极工艺适配,辊压设备或升级;中段适用于叠片,等静压机作用显著;后段设备差异小,性能参数升级 [16][17][18] - 设备厂商加速布局,干法电极环节竞争激烈;建议关注核心环节领先的设备厂商 [19] 2025年中期家用电器行业投资策略报告 - 内销受以旧换新政策和地产后周期支撑;出口受关税战扰动,但家电出口有韧性;当前板块估值低,配置性价比高 [21] - 2025H1市场板块回落,估值处低位;业绩内外销带动下24Q4和25Q1走高 [22] - 内销新增配置需求承压,更新需求占主导,政策持续接力推动需求释放;出海新兴市场渗透率提升支撑外销需求 [22][23]
香港,重磅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21:15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内容 - 香港特区政府重申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全球创新中心的愿景 [2] - 提出"LEAP"框架,重点包括优化法律监管与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3] - 政策旨在构建可信赖且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为实体经济带来实质效益 [3] 法律与监管优化 - 构建统一监管框架,覆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提供者 [5] - 香港证监会将主导数字资产交易服务及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牌机制 [5] - 财库局与金管局将全面检讨法例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 [5] 代币化产品扩展 - 计划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提升流动性 [5] - 推动代币化ETF通过持牌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 [5] - 探索代币化技术在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多元应用 [5] 应用场景与跨界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以推进应用场景发展 [6] - 数码港将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支持标志性项目 [7] - 加强监管机构、执法机构与技术提供者合作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6][7] 市场动态与机构布局 - 国泰君安国际获批升级牌照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10] - 招商证券国际筹备虚拟资产交易业务待监管审批 [10] - 蚂蚁数科启动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京东集团已获金管局沙盒准入资格 [10] 政府高层表态 -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强调数字资产对金融普惠及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促进作用 [9] - 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指出香港在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先发优势 [9] - 财库局与证监会将就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发牌机制展开公众咨询 [9]
35次提到“代币化”,香港新数字资产发展路线图强调RWA发展
华夏时报· 2025-06-26 21:04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内容 - 香港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为数字资产发展绘制新路线图,重点推动RWA(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 [2] - 宣言从"虚拟资产"到"数字资产"的称谓转变,标志着行业迈向成熟新阶段 [3] - 宣言提出"LEAP"框架,涵盖优化法律与监管、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四个方面 [3] 法律与监管框架 - 香港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涵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托管服务提供者 [4] - 财库局及金管局将牵头检讨相关法律与监管框架,参考国际经验促进代币化应用 [7] - 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及交易流程,包括结算、登记及记录要求等 [7] 代币化产品发展 - 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探索不同货币及年期安排 [4][8] - 鼓励创新应用场景,包括代币化传统金融产品(如货币市场基金)及现实世界资产(如电动车充电站)收益流 [8] - 推动更广泛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展示技术在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多元应用 [4][9] 税务优惠政策 - 豁免印花税措施适用于代币化ETF [7] - 将提交立法建议,将指明的数字资产纳入可享有利得税豁免的合资格交易 [7] 市场数据与行业观点 - 截至6月9日,公开区块链上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总价值达234亿美元,约占稳定币规模的10% [6] - RWA是Web3周期中行业热点,在香港、新加坡有多个试点项目,是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方向 [6] - 香港未来要争取数字资产中心地位,RWA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需要政府在监管层面给予明确支持 [9] 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 - 金管局正探讨建立Ensemble基础设施,促进银行间代币化存款结算 [9] - 鼓励市场在仓储计划中应用代币化及实物资产追踪技术 [9] - 加速构建涵盖绿色债券、碳信用等的代币化资产生态体系 [8]
BIS警告稳定币存结构性缺陷 各国应加快货币代币化进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0:33
稳定币的现状与挑战 - 国际清算银行(BIS)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项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仅能发挥辅助作用 [1][2] - 稳定币因发行人差异导致价值不统一,交易价格常偏离票面价值,破坏货币流通的无条件性原则 [2][3] - 稳定币发行机制缺乏弹性,新增供应需全额预付资金,无法像银行体系那样弹性调节流动性 [4] - 稳定币在反洗钱/反恐怖融资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匿名性和跨境流通特性增加监管难度 [5][6] 稳定币的监管进展 - 超过60%的司法管辖区已开始制定稳定币监管框架,但跨境监管协调仍是挑战 [8] - 欧盟、日本和新加坡要求稳定币发行人获得授权并设立本地实体,以降低不受监管的海外发行风险 [8] - 监管需重点关注KYC合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规定以及稳定币支撑资产的质量 [7] 代币化的潜力与前景 - BIS认为央行储备、存款和政府证券的代币化可能成为下一代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基石 [1][8] - 代币化可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利息计算、支付和流动性管理自动化 [9] - "松树计划"展示了代币化金融体系的优势,包括货币政策实施的灵活性和后台任务自动化 [9][10] - 代币化需解决现有系统与新兴基础设施的互操作性挑战,避免市场碎片化 [10] 央行在代币化中的角色 - 央行可通过提供代币化储备和便利设施,为金融市场采用代币化货币和证券奠定基础 [10] - 央行需建立信任,鼓励私营部门采用代币化系统并确保其符合公共政策目标 [10]
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证券日报网· 2025-06-26 19:29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将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的全球创新中心,构建一个值得信赖和着重创新的数字资产生态圈 [1] - 政策以风险管理及保障投资者为先,同时致力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实质效益 [1] LEAP框架 - 优化法律与监管方面,香港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供者监管框架 [1] - 监管框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 [1] - 香港证监会将作为主要监管机构负责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的发牌机制 [1]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进行全面的法例检讨,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 [1] 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 - 香港特区政府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常规化 [2] - 阐明适用于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印花税安排,以提升流动性及普及性 [2] 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 - 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有助推进实质应用场景的发展 [2] 人才与合作伙伴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与业界及学术界合作推动人才发展 [2] - 将香港定位为数字资产知识分享及促进国际合作的超卓中心 [2] - 通过培养新一代企业家、研究人员及技术专家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人才库 [2]
“央行的央行”,突发警告!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9:07
【导读】稳定币热度持续飙升,国际清算银行发出"降温"信号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稳定币被设计为通往加密生态系统的门户,承诺在公链上运行, 并相对于法定货币(主要是美元)保持稳定的价值。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未能通过构建货币体所需的三项关键测试,因此无法达到成为货 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这三项关键测试分别是:货币的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 报告称,作为无边界公链上的数字不记名工具,稳定币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因此,稳 定币的交易汇率经常变化,从而破坏了单一性。 在弹性方面,稳定币通常由名义上等值的资产支持,任何额外发行都需要持有人全额预付 款,这通过施加预付现金的限制而破坏了弹性。 中国基金报记者 王思文 在稳定币市场热度持续飙升的背景下,素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发出了"降 温"信号。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年度经济报告称,建议各国央行加快推动代币化进程,稳定币在代 币化方面展现出一些前景,但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这三个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未能达 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际清算银行认为稳定币引发了许多其他担忧。稳定币的不记名性质使其能够在 不受发行人监管的情况下流通,这引发了人们 ...
国际清算银行最新报告:稳定币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未来角色尚不明朗
搜狐财经· 2025-06-26 18:54
稳定币的现状与挑战 -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指出稳定币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三项关键测试中表现不佳,未达到成为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1] - 稳定币作为数字不记名工具缺乏央行提供的结算功能,交易汇率经常变化破坏单一性 [2] - 稳定币在无边界公链上运作,成为绕过诚信保障措施进行非法活动的首选工具 [2] 稳定币的潜在风险 - 稳定币承诺平价兑换但商业模式涉及流动性或信用风险,存在内在矛盾 [2] - 货币主权丧失和资本外逃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主要担忧 [2] - 稳定币持续增长可能构成金融稳定风险,包括安全资产抛售的尾部风险 [2] 监管挑战与解决方案 - 稳定币监管需基于"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结果"原则,但实施难度大 [3] - 稳定币在无需许可的公共区块链上流通,监管范围比传统中介机构更窄 [3] - 稳定币无国界性质对国家监管框架构成挑战,需国际协调避免监管漏洞 [3] 未来货币体系的替代方案 - 基于统一账本的创新前景光明,能释放效率提升和新的合约可能性 [3] - 央行储备、存款和政府证券的代币化可能成为下一代货币体系的基石 [3] - 各国央行需发挥催化作用,提供新的货币形式以释放代币化系统潜力 [3]
稳定币未达货币体系关键要求 国际清算银行报告称前景不明
快讯· 2025-06-26 18:40
稳定币发展现状 - 稳定币未能在单一性、弹性和完整性测试中达到货币体系支柱的要求 [1] - 稳定币未来角色仍不明朗 [1] 稳定币的潜力与局限 - 稳定币在代币化方面有前景 [1] - 稳定币存在严重局限性,可能只能充当辅助角色 [1] 监管与未来货币体系 - 需实施技术中立的监管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 - 央行在代币化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1] - 代币化央行储备和政府证券或成未来货币体系基础 [1]
方向、措施、监管明确,香港数字资产发展 “路线图” 来了 !
第一财经· 2025-06-26 17:53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核心框架 - 提出"LEAP"框架,涵盖法律与监管优化、代币化产品扩展、应用场景推进及人才发展四大方向 [1] - 香港特区政府总揽监管框架,香港证监会为主责机构,财库局与金管局跨部门协作 [1][3] - 监管模式已形成"A-S-P-I-Re"路线图,划分准入、保障、产品等五大维度和12项措施 [5] 法律与监管优化 - 构建统一监管框架,覆盖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托管服务提供者等 [3] - 香港证监会主导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发牌机制 [3] - 财库局与金管局牵头法例检讨,优化代币化债券发行及交易流程 [3] - 实施国际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等四大国际组织的加密资产监管标准 [3] 牌照体系分类 - 虚拟资产交易平台需VASP牌照叠加1号/7号牌,托管资金需9号牌 [7] - 稳定币发行人需专门牌照,托管行须为认可银行机构 [7] - 虚拟资产基金仅面向专业投资者,需升级9号牌并遵守风险披露要求 [7] - 证券类虚拟资产交易仅限1号牌中介机构与持牌平台合作 [7] 代币化产品扩展 - 将68亿港元代币化绿色债券发行常规化,探索多货币及创新选项 [8] - 豁免代币化ETF印花税,推动货币市场ETF在持牌平台二级交易 [8] - 立法建议将数字资产纳入利得税豁免范围,2025/2026课税年度生效 [8] - 推广贵金属、有色金属及太阳能板等多元领域代币化应用 [1][8] 应用场景与跨界合作 - 8月1日实施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 [9] - 数码港推出区块链试点资助计划,支持标志性项目 [9] - 港交所推出首批数字资产指数,提供比特币/以太币价格基准 [9] - 加强监管机构与技术提供者合作发展数字资产基础设施 [9] 市场发展现状 - 11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准运营,40家金融机构升级1号牌 [5] - 2017-2021年为监管起步期,2022年政策宣言标志监管框架转折 [11] - 香港与新加坡监管形成渐进式与"断崖式"收紧的对比 [12]
香港发表“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 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发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6 17:48
一、优化法律与监管(Legal and regulatory streamlining):特区政府正构建统一及全面的数字资产服务提 供者监管框架,其涵盖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稳定币发行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 务提供者。其中,香港证监会将会就日后的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及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发牌机 制担当主要监管机构。与此同时,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进行全面的 法例检讨(此处指分析和评估),以促进现实世界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该检讨将全面检视代币化债券 发行及交易的各个流程,包括但不限于结算、登记及记录要求等。 二、扩展代币化产品种类(Expanding the suite of tokenised products):特区政府会将代币化政府债券发行 常规化,并为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提供诱因(包括透过阐明适用于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印花税安 排),以提升流动性及普及性。在此基础上,特区政府乐见相关代币化交易所买卖基金日后透过持牌数 字资产交易平台或其他平台进行二级市场交易。特区政府亦会推动更广泛的资产及金融工具代币化,展 示该技术在不同界别,包括贵金属(如黄金)、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