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产业

搜索文档
不破不立,2025固态电池直面“问题清单”
高工锂电· 2025-06-12 17:01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入工程化落地"深水区",暴露具体问题标志着真实里程碑[1] - 行业共识短期内液态电池仍主导市场,全固态将优先应用于高端电动车、军用、航空等高要求场景[2] - 硫化物路线因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远超氧化物/聚合物)被视为最有潜力技术路线[2]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核心挑战 - 硫化物电解质存在空气敏感性(硫化氢毒性)、材料成本高(5000元/kg vs 1000元/kg预期差)、连续化生产工艺瓶颈[2] - 全固态电池装车性能验证存在未知数,实际性能若不如液态电池将限制其在主流动力市场竞争力[7][9] - 硫化物电解质大规模制备需突破环境控制(手套箱依赖)、设备开发及连续化工艺[9] 中国技术研发进展 -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固态电解质电导率达10mS/cm,膜厚14μm,电池能量密度369.93Wh/kg[5] - 采用流延技术制备12μm超薄电解质膜,匹配NCM83正极100圈容量保持率93.08%,软包电池能量密度376Wh/kg[5] - 三维化Cu集流体显著抑制锂枝晶,Ah级电芯实现80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0%),20Ah电芯能量密度280Wh/kg[6] 企业产业化布局 - 中科固能规划2025年百兆瓦时级制备,2027年GWh级制备+千辆级装车示范,建成首条百吨级硫化物电解质生产线[7][10] - 屹锂科技开发20Ah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474Wh/kg(重量)/1004Wh/L(体积),2024年建成500MWh中试线[13] - 蓝廷新能源推出MOF材料提升锂离子传导,循环寿命延长30-50%,2025年量产超级固态电解质复合膜[23][24] 材料与工艺创新 - 星源材质开发LATP半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实现400Wh/kg能量密度,-20℃低温循环提升10%[27] - 博路威X-Roll交叉辊压技术实现±0.5μm精度,S-Roll技术提升极片厚度一致性,支持干法电极生产[20] - 大族锂电开发±5μm精度堆叠系统,通过国产替代降低设备成本30%,解决固态电池良率低(中试线40-50%)问题[16][17] 新兴应用领域 - 聚离子液体复合固态电解质室温电导率0.78mS/cm,氧化电位突破5.7V,适用于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31] - 中天储能"准固态"方案通过UL1973火烧测试,电芯最高温度仅70℃,全固态磷酸铁锂能量密度有望突破200Wh/kg[35]
电力设备新能源2025年6月投资策略:关注数据中心HVDC应用进展,固态电池行业进展催化不断
国信证券· 2025-06-12 09:57
核心观点 - 关注数据中心HVDC应用进展和固态电池行业进展,海风招标景气度持续,各细分领域有不同发展态势和投资机会 [1][2][3] 5月行情回顾 - 5月电力设备板块上涨2.17%,跑赢沪深300指数,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8 [13] - 电力设备行业PE估值28.4倍,PB估值2.2倍,5月估值总体平稳 [13] - 细分领域行情分化,火电设备、锂电池和风电分别上涨7.0%、2.5%和1.5%,锂电池材料、电网设备和储能分别下跌1.4%、1.3%和0.5% [22] - 涨幅排名前十的个股为通灵股份、龙蟠科技、华光环能等 [22] AIDC电力设备产业链 - 全球巨头深耕细分领域多年,国内企业在各细分产品和环节已具备较强竞争优势,2025年有望成为全球AIDC建设元年,相关环节龙头有望受益 [26] - 5月维谛、纳微半导体等企业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800V高压直流(HVDC)架构,HVDC预计将成为下一代AI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主流 [27] - 重点关注AIDC电力设备相关企业金盘科技、明阳电气等,以及HVDC布局企业禾望电气、盛弘股份 [26][27] 电网产业链 - 国内网内25 - 27年业绩增长确定性高,“十五五”期间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25年特高压招标、开工进度有望大幅增长 [34] - 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虚拟电厂指导意见,25年虚拟电厂商业模式有望逐步成熟 [34] - 建议重点关注平高电气、东方电子等企业 [34] 风电产业链 - 海风方面,江苏、广东重大项目有望开工,全国已核准待招标项目超25GW,25年有望成为招标大年,“十五五”期间年均海风装机有望超20GW [50] - 陆风方面,25年行业装机有望创历史新高,主机价格预计平稳,技术降本推动盈利触底反弹,中国风机加速出海,25 - 26年订单有望高增 [50] - 建议重点关注金风科技、运达股份等企业 [50] 锂电产业链 - 新能源车以旧换新政策延续,新车型推动5 - 6月销量快速增长 [61] - 6月电池企业生产环比有望稳中有升,关注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61] - 6月各类正极材料生产有望稳中有升,关注磷酸铁锂企业出海进程 [61] - 6月负极环节生产稳中有升,关注负极企业出海进程 [61] - 电解液行业盈利有望稳中有升 [61] - 干法隔膜价格企稳,湿法隔膜仍需面临竞争压力 [62] - 5月以来固态电池行业进展催化不断,如国轩高科建成中试线等 [2] - 重点关注锂电产业链相关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公司厦钨新能、天奈科技 [63] 光伏产业链 - 4月光伏产业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45.22GW,同比+215%,4月光伏组件出口规模约为26.77GW,同比+9% [75] - 5月光伏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价格下跌,6月多数企业挺价意愿较强,总体市场价格预计止跌企稳 [76] 储能产业链 - 国内“十四五”前四年新型储能年复合增速为121%,2025年预计新增装机超过30GW,“十五五”将向“市场驱动”转型 [88] - 海外4月美国大储新增并网918MW,同比+34%,2025年1 - 4月累计装机2.65GW,同比+37%,EIA预计美国2025全年大储装机19.75GW,同比+89% [103] - 欧洲大储持续高增,但户储需求仍旧偏弱 [89] - 建议关注阳光电源、亿纬锂能等企业 [89]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 对大金重工、金盘科技等多家公司给出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多数评级为优于大市 [5][108]
“2025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锋”重磅揭晓
高工锂电· 2025-06-10 20:09
2025固态电池产业化先锋奖项评选 - 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于6月10日在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 主题为"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1] - 奖项由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研联合组织评选 共设三大类奖项 [2][3] 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先锋 - 评选基于企业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 核心结构与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性及技术引领力 [3] - 综合考量研发深度 突破能力 知识产权成果 测试验证成效等多个维度 [3] 固态电池市场应用先锋 - 评选基于企业在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的市场转化能力及应用落地表现 [3] - 综合考量电动汽车 储能 消费电子 航空航天等场景的项目推进节奏 客户合作深度 出货规模 产品成熟度等维度 [3] 固态电池产业化协同先锋 - 评选基于企业在产业化链条中的协同推动能力及价值整合能力 [3] - 综合考量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在材料适配 工艺开发 装备对接 试点示范等方面的协同成效 [3] - 同时评估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产业生态建设的引领作用 [3]
汽车市场爆发前,谁为固态电池“买单”?
高工锂电· 2025-06-10 20:09
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 - 固态电池在技术攻坚与场景需求驱动下迎来加速发展关键浪潮,储能成为当前最大应用市场,磷酸铁锂半固态电池渗透率持续爬升 [2] -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固态电池最核心、规模最庞大的应用场景,同时无人机、eVTOL、机器人、工程机械及商用车等细分领域构成需求增长新引擎 [2][3][10] - 中国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初具规模,产业链相关企业超280家,累计规划产能突破450GWh [4] 技术路线与产能布局 - 半固态电池以规模化降本为核心目标冲刺市场份额,全固态电池处于工程化验证过渡期 [6] - 行业扩产热度高涨,前4个月扩产规模超50GWh,总规划逾450GWh,实际投产产能超25GWh,30家企业具备百MWh级生产能力 [8]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从0到1"突破,全固态电池预计2028年后有望突破1GWh [8] 产业链带动与市场预测 - 预计2030年高镍+硅基材料需求超5万吨,电解质+导电剂超5000吨,设备市场带动超百亿级 [9] - 2025年半固态出货预计超10GWh,磷酸铁锂体系占比上升,国内民用固态电池出货量2024年突破7GWh,2025年达10GWh级 [9] -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8年突破1GWh,2035年后超5GWh [9]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接触难题导致锂离子传导效率低,单一固态电解质材料难以满足全固态需求 [12] - 卫蓝新能源提出原位固态化思路解决固-固接触难题,采用氧化物、聚合物与液态电解质结合策略实现低成本量产 [13] - 干法电极、多级辊压和等静压等高压致密化工艺是提升界面致密度关键,干法电极技术可显著降低成本和能耗 [15][23] 低空经济应用 - eVTOL成为最主要低空飞行器类型,纯电航空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求更高,混动方案可将每航时直接成本降低60% [18][19] - 航空动力电池需能量密度>400Wh/kg(纯电)或>200Wh/kg(混动),-35~80℃宽温域适应性,循环寿命达2000次 [20] - 欣旺达纯电航空电池能量密度>360Wh/kg,混动产品功率密度8000W/kg,循环寿命超5万圈 [20] 材料与工艺创新 - 干法电极工艺无溶剂,通过纯干法制作固态电池极片,解决湿法工艺界面问题,提升电极成膜和混合性能 [23] - 清研电子已建成0.1GWh全自动化贯通线,实现从自动上料到成膜全过程自动化 [23] - 需加快第二粘结剂开发以解决PTFE界面惰性导致的耗锂行为,建议实施"面向工艺的材料设计" [23][24]
固态电池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发展备受关注,新能车ETF(515700)、光伏ETF基金(516180)回调蓄势
新浪财经· 2025-06-10 13:42
规模方面,新能车ETF近1周规模增长2633.55万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截至2025年6月10日 13:22,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下跌1.1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璞泰来(603659)领涨4.33%,德方纳米(300769)上涨2.94%, 盟固利(301487)上涨2.71%;亿纬锂能(300014)领跌3.51%,银轮股份(002126)下跌3.43%,富临精工(300432)下跌3.23%。新能车ETF(515700)下跌1.18%,最 新报价1.5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6月9日,新能车ETF近1周累计上涨1.26%,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流动性方面,新能车ETF盘中换手0.98%,成交2156.4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6月9日,新能车ETF近1年日均成交6683.16万元。 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新能车ETF最新融资买入额达271.64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5148.46万元。 截至2025年6月10日 13:20,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下跌0.95%。成分股方面涨跌互现,锦浪科技(300763)领涨2.04%,阳光电源 ...
【大涨解读】固态电池:行业大会即将密集召开,未来规模或达千亿级别
选股宝· 2025-06-10 11:26
一、行情 6月10日,固态电池继续大涨,金鹰股份、德新科技3连板,道明光学、龙蟠科技、百合花等涨停。 | 股票名称 | | 最新价 = | 涨跌幅 = | 涨停时间 = | 换手率 = | 流通市值 = | | --- | --- | --- | --- | --- | --- | --- | | 毛鹰股份 | 3天3板 | 7.70 | +10.00% | 09:42:15 | 19.10% | 28.08亿 | | 600232.SS | | | | | | | | 龙蟠科技 603906.SS | 6天3板 | 15.33 | +9.97% | 09:52:49 | 11.03% | 86.63亿 | | 德新科技 603032.SS | 3天3板 | 17.64 | +9.98% | 09:58:49 | 15.62% | 40.87亿 | | 道明光学 002632.SZ | | 9.28 | +9.95% | 09:46:12 | 5.13% | 53.90亿 | | 百合花 603823.SS | | 12.82 | +10.04% | 09:48:20 | 4.47% | 52.69亿 | | ...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如何卡位关键环节?
2025-06-09 23:30
固态电池:产业化提速,如何卡位关键环节?20250608 摘要 今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进度超预期。国轩高科发布新产品,国内动力龙头 公司也有显著进展。从性能体系、材料选择、工艺及上市进度来看,今年表现 非常突出。目前固态电池产业链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未来在材料环节、设备 环节及其他领域存在大量投资机会。 国内外固态电池项目的政策支持情况如何? 去年工信部对国内固态电池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总计 60 亿元的项目涵盖了 国内绝大部分相关企业,包括龙头企业、多家车企以及一些较小的企业。这一 政策性支持为国内固态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硫化锂作为关键原材料,其纯度需达到 99.99%,粒径越小越好,国内 多数厂家已达标,但提纯过程是降本瓶颈,具备稀土提纯经验的企业更 易实现高纯度制备。 全固态电池市场预计 2025 年达 10 吉瓦时,2030 年达 600 吉瓦时, 市场规模 2,500 亿元,硫化物电解质存在腐蚀铜箔集流体和产生硫化氢 等问题,多种固态电解质路线将并行发展。 日本和韩国在固态电池领域的进展如何? 工信部 60 亿元固态电池项目支持计划覆盖国内龙头企业和车企,为固 态电池发展奠定基础,但日韩企 ...
固态电池产业链追踪-(硫化物电解质)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吉利、上汽集团青陶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广西安、中环股份、出光兴产、三井金属、厨王新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业进展** - 国内多家企业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和产能建设,目标 2027 年每个联合体 1000 辆装车,2024 年底工信部和国资委项目实现装车,2026 年下半年车辆应用[1][2] - 工信部项目按节点验收,2024 年底抽样验收样品电芯,2025 年验收原材料及硫化物材料,2026 年验收生产线设备、工艺及 A 样并下半年车辆应用[3][5] 2. **材料工艺**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采用固相法结合液相法后处理,前端固相法离子导率高,后处理液相法控制粒径均匀[6] - 硫化锂生产工艺有锂硫燃爆法、碳热还原法和气相法,各有优劣势[4][15][16] - 干法和湿法生产工艺在设备和支撑膜使用上有差异,短期内硫化物膜用湿法,正负极片可能向干法过渡[24][32][33] 3. **成本价格** - 目前硫化物材料成本高,日本和韩国供应商售价近 10 万元/公斤,国内 1 - 4 万元/公斤,预计 2028 - 2029 年产量达万吨级以上时价格降至 50 万元/吨以内[7][8] - 高价硫化锂 500 万元/吨,行业平均 300 万元/吨,预计产能扩充后降至 20 - 30 万元/吨[14][17] 4. **电池性能** - 行业头部企业实现 60 安时以上电芯,但电化学性能数据未公开,工信部要求 2026 年能量密度达 400 瓦时/公斤[1][11] - 全固态电池首圈库伦效率约 80%,比容量发挥差、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 800 - 1000 圈,大容量电芯循环圈数不理想[11] - 加压范围 600 兆帕以上,测试及运行压力 1 - 2 兆帕,动力电池装车需 4C 高倍率有难度[11] - 低温下阻抗增加,高温下表现优异,可耐受 100 度以上不燃烧爆炸[11] 5. **项目要求** - 工信部项目支持 7 个联合体,3 个为硫化物体系,要求 1000 圈长循环寿命和 400 瓦时/公斤高能量密度[12] - 项目按节点考核,未达标停发经费,有严格淘汰机制[13] 6. **中日对比** - 日本有 20 多年硫化物积累经验,基础性能优异,已装车示范应用,实验室 20 安时电池达 360 瓦时/公斤,循环 500 - 1000 次[21] - 中国锂电产业链齐全,发展势头猛,预计 2027 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速度加快[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设备相关** - 1G 瓦时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投资成本 3 - 4 亿元,比液态电池产线约有 60%变化[4][29] - 固态电池制造中多级差速装置难,干法成膜新思路和设备少,中段卷绕改叠片工艺,需新步骤和工艺,注液机去除,需高度致密化设备[26][27][28] 2. **工艺细节** - 等静压技术用油压和水压,高温用油压,室温或 90 度以下用水压[30] - 气相沉积不是 CVD 方式,硅负极用 CVD,硫化物未应用[35] 3. **材料评估和替代** - 评估硫化锂性能关注纯度、杂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纯度要求 99.99%,颗粒尺寸 1 - 5 微米[36] - 硫离子与铜集流体反应,长期看不锈钢更适合做集流体,但价格约为铜的两到三倍[37]
2025高工固态电池峰会6月10日盛大启幕!
高工锂电· 2025-06-09 19:41
会议倒计时1天 6月10日, 由利元亨总冠名的2025高工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将在苏州举行,此次峰会主题 为"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届时将有超300家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高层出席,同时还有 乘用车、商用车、低空经济、储能企业超80家应用端企业共赴盛会。 峰会共设两个专场:【专场一】 场景牵引 应用破局 、【专场二】 技术路线多元并进 产业链协同备 战产业化 。 为保证 本届固态电池峰 会顺利进行,高工组委会特 为参会嘉宾提供参会最全攻略( 倒计时3天! 2025高工固态电池峰会参会攻略出炉 ) 签到流程 2025高工固态电池 技术与应用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锂电、高工储能、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利元亨 会议时间: 6月10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虎丘区塔园路168号) ④领取会议参会证 注意事项: 会议期间,凭参会证进入会场,请全程佩戴并妥善保管,以免丢失或被他人冒领,参 会证件及餐券遗失不补。 峰会议程 | | 专场二:技术路线多元并进 产业链协同备战产业化 | | | --- | --- | --- | | 13:30-13:50 | 固体电解质电池发展路线及挑 ...
新能源+AI行业周报(第11期20250601-20250607):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
太平洋证券· 2025-06-09 16: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站设备Ⅱ、电气设备、电源设备、新能源动力系统均无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整体策略为产业链持续升级,AI+是核心驱动力;电动车智能化+生态升级是目前核心驱动力,未来新能源+AI 有望持续发酵,短期看 AIDC、长期看人形 [3][4]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下游新周期已开启,包括电动车销量结构性向好、固态电池产业链量产临近关键点、铁锂需求国内外共振向上 [4] - 光储产业链中期底部将逐步确认,国内储能系统处于大周期底部、光伏需求低谷、重视海外光储市场有优势的公司 [6] - AI+新能源、风电等产业链需重视新市场的突破,特斯拉是人形机器人核心驱动力、AIDC 产业链有从 UPS 到 HVDC 的趋势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链价格 - 新能源汽车过去一周碳酸锂价格下降,多种电池材料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化,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电解液等价格有降有升 [13][14] 行业新闻跟踪 - 2025 年 5 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单中零跑夺冠,理想、问界排名上升,小鹏、蔚来环比下滑 [28] - 理想汽车一季度交付量同比增 15.5%,目标 20 万以上新能源市场增速 2 倍,二季度预计销量 12.3 万 - 12.8 万辆,7 月和 9 月将推新车 [29] - LG 新能源和三星 SDI 计划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通用部分车型将配备 [29] -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绿电直连国家文件,国内锂电企业已探索绿电直连 [29] - 2025 年 6 月光伏产业链排产分化,多晶硅产量或增,组件等因需求疲软预计继续下降 [30] - 美国固态电池企业 ION 投资新产线使产能提升约 1000 倍,辉能计划 2025 年底量产 [30] - 宁德时代与东风日产合作,2026 年多款搭载联合开发电池系统的车型将入市 [30] - 马斯克宣布 2026 年底发射前往火星火箭将搭载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测试,2028 年计划送人类上火星 [31] - 互联网女皇发布 AI 报告,指出 AI 变革不可逆,推理成本暴降 99.7% [31] - 多家企业公布固态电池量产时间,产业化进程加速 [32] - 国家能源局发文深化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管理,分布式光伏等豁免许可证 [32] - 奔驰、上汽、长安汽车公布固态电池进展,多家车企加速布局 [32] - 宁德时代面临竞争压力,战略突围聚焦港股上市、布局零碳生态及换电业务 [33] - 美国延长对华 301 条款部分关税豁免至 8 月 31 日 [33] - 荣耀发布“阿尔法战略”,计划转型为全球领先的 AI 终端生态公司 [33] - 宇树科技完成股改,为 IPO 铺路,计划发布 26 自由度人形机器人新品 [34] - 2025 年 5 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预估 124 万辆,同比增 38%、环比增 9% [34] - 小米护城河是人车家全生态、小米模式、技术为本,未来 5 年研发再投 2000 亿 [35] - 中核钛白拟终止两个项目,将剩余资金永久补流 [35] - 龙蟠科技与亿纬锂能海外子公司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将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6] - 2025 年 5 月国内储能市场招投标 2 小时系统均价创历史新低 [36] - 阿特斯二季度预计储能系统出货 2.4 - 2.6GWh,全年预计 7 - 9GWh [36] - 国家能源局原则上豁免新型储能等电力业务许可,多地有储能项目进展 [37] - 国内固态电池产业链多个项目取得进展,如湖州卫蓝首套固态电池 PACK 包下线等 [37] - 宁德时代与马士基码头公司合作,推动港口行业加速脱碳 [38] - 中科电气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 20 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 [38] - 数据中心从传统 UPS 向 HVDC 演进,HVDC 将深度融合储能系统 [38] 公司新闻跟踪 - 富临精工子公司与宁德时代签订《补充协议》,宁德时代支付 5 亿元预付款支持项目建设,双方约定 2025 - 2029 年合作 [39] - 爱旭股份拟投资约 7.5 亿元建设临邑 112.5MW 风电项目,计划 2027 年建成并网 [39] - 特锐德中标新能源项目,总金额约 1.81 亿元 [39]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与 Eve Energy Malaysia 签署协议,2026 - 2030 年预计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