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态电池产业链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产业链追踪-(硫化物电解质)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吉利、上汽集团青陶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广西安、中环股份、出光兴产、三井金属、厨王新产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产业进展** - 国内多家企业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和产能建设,目标 2027 年每个联合体 1000 辆装车,2024 年底工信部和国资委项目实现装车,2026 年下半年车辆应用[1][2] - 工信部项目按节点验收,2024 年底抽样验收样品电芯,2025 年验收原材料及硫化物材料,2026 年验收生产线设备、工艺及 A 样并下半年车辆应用[3][5] 2. **材料工艺**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采用固相法结合液相法后处理,前端固相法离子导率高,后处理液相法控制粒径均匀[6] - 硫化锂生产工艺有锂硫燃爆法、碳热还原法和气相法,各有优劣势[4][15][16] - 干法和湿法生产工艺在设备和支撑膜使用上有差异,短期内硫化物膜用湿法,正负极片可能向干法过渡[24][32][33] 3. **成本价格** - 目前硫化物材料成本高,日本和韩国供应商售价近 10 万元/公斤,国内 1 - 4 万元/公斤,预计 2028 - 2029 年产量达万吨级以上时价格降至 50 万元/吨以内[7][8] - 高价硫化锂 500 万元/吨,行业平均 300 万元/吨,预计产能扩充后降至 20 - 30 万元/吨[14][17] 4. **电池性能** - 行业头部企业实现 60 安时以上电芯,但电化学性能数据未公开,工信部要求 2026 年能量密度达 400 瓦时/公斤[1][11] - 全固态电池首圈库伦效率约 80%,比容量发挥差、能量密度低,循环寿命 800 - 1000 圈,大容量电芯循环圈数不理想[11] - 加压范围 600 兆帕以上,测试及运行压力 1 - 2 兆帕,动力电池装车需 4C 高倍率有难度[11] - 低温下阻抗增加,高温下表现优异,可耐受 100 度以上不燃烧爆炸[11] 5. **项目要求** - 工信部项目支持 7 个联合体,3 个为硫化物体系,要求 1000 圈长循环寿命和 400 瓦时/公斤高能量密度[12] - 项目按节点考核,未达标停发经费,有严格淘汰机制[13] 6. **中日对比** - 日本有 20 多年硫化物积累经验,基础性能优异,已装车示范应用,实验室 20 安时电池达 360 瓦时/公斤,循环 500 - 1000 次[21] - 中国锂电产业链齐全,发展势头猛,预计 2027 年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速度加快[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设备相关** - 1G 瓦时全固态电池生产线投资成本 3 - 4 亿元,比液态电池产线约有 60%变化[4][29] - 固态电池制造中多级差速装置难,干法成膜新思路和设备少,中段卷绕改叠片工艺,需新步骤和工艺,注液机去除,需高度致密化设备[26][27][28] 2. **工艺细节** - 等静压技术用油压和水压,高温用油压,室温或 90 度以下用水压[30] - 气相沉积不是 CVD 方式,硅负极用 CVD,硫化物未应用[35] 3. **材料评估和替代** - 评估硫化锂性能关注纯度、杂质元素含量等指标,纯度要求 99.99%,颗粒尺寸 1 - 5 微米[36] - 硫离子与铜集流体反应,长期看不锈钢更适合做集流体,但价格约为铜的两到三倍[37]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报(第二十一周):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 看好固态电池产业链
华泰证券· 2025-05-25 15: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继续看好固态电池产业链,关注机器人、AIDC板块机会;美国大储投资补贴提前退坡但或好于预期,光伏补贴提前取消或退坡或影响需求,国内海风交付稳步推进装机高增可期 [2] 各子行业观点总结 新能源车 - 乘联分会预计5月狭义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98万辆,同比+22%,渗透率维持在52.9%左右;5月22日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推动企业向全固态技术跨越,继续看好固态电池产业链 [15] 工控 - 本周特斯拉展示机器人自学功能,机器人训练有望加速,建议关注机器人板块机会;维谛、纳微半导体与英伟达合作,海外HVDC应用加速,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企业 [17] 储能 - 比亚迪、阳光电源获智利储能大单,看好我国储能企业出海;25年4月美国储能新增装机同比高增,需求向好;4月逆变器出口额环比+28.0%,看好未来需求稳定增长;美国众议院通过法案将大储补贴退坡期提前至2029年,或好于此前市场预期,看好储能板块盈利及估值修复 [18][22][24] 光伏 - 美国光伏补贴提前取消或退坡,或影响装机需求及中国企业美国设厂获取补贴;安徽省发布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25年4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45GW,同比+215%;BC电池产业推进加速;继续看好光伏板块,建议关注具有成本和渠道优势的龙头企业 [26][29] 风电 - 青洲五、国信大丰交付稳步推进,多个海上风电项目推进中标流程;25年4月国内风电新增装机5.3GW,同比+299%;丹麦启动3GW海风招标并提供补贴;国内外海风装机高增可期,建议关注整机、塔桩、海缆环节 [30][32] 重点公司及动态 宁德时代 - 电池龙头地位稳固,5月2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看好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41.24元 [9][33] 富临精工 - 高压密铁锂龙头,扩大机器人业务布局,24年扭亏为盈,看好多业务共振,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6.77元 [3][33] 行业动态 周行情回顾 - 2025年5月19日至5月23日,电力设备与新能源板块普遍下跌,光伏/机器人/风电指数领跌,跌幅分别为3.46%/2.15%/1.83% [34] 产业链数据更新 - 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多数下跌,如三元材料、钴酸锂、六氟磷酸锂等 [37] 行业新闻概览 - 包含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小米投资固态电池企业、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关键电池组件存在补贴等新闻 [40] 公司动态 - 多家公司发布公告,如许继电气参加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尚太科技股权激励计划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等 [41]
固态电池板块催化密集,电池ETF基金(562880)涨近1%,近1周新增规模同类居首!
搜狐财经· 2025-05-16 12:01
电池ETF基金表现 - 电池ETF基金近1周规模增长1123.14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周份额增长165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2] - 近19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1088.67万元 [2]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估值 - 最新市净率PB为3.05倍,低于指数近5年81.74%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2]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 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含出口)预计达1650万辆,增速30% [2] - 国内市场渗透率预计突破55% [2]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2] - 贝特瑞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将发布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2] - CIBF2025展会聚焦固态电池,设有全天论坛主题 [3] - 锂电公司本周计划发布新品,推测与固态电池相关 [3] 投资布局建议 - 场外投资者可通过电池ETF联接基金(016567)布局电池产业链 [3]
固态电池四:CIBF催化密集利好产业
华泰证券· 2025-05-15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催化密集,继续推荐固态电池产业链,预计2025年能看到半固态电池批量交付和全固态电池方案加速开发,车厂品宣进入军备竞赛阶段,低空和机器人产业是固态电池应用潜力市场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期板块催化情况 - CIBF2025将于5月15 - 17日在深圳举行,固态电池是产品维度唯一有全天论坛的主题,本周较多锂电公司计划发布新品,推测与固态电池关系较大 [1] - 从CIBF固态论坛日程看,硫卤化物出现4次,聚合物出现3次,氧化物出现2次,锂金属出现2次,侧面印证硫卤化物全固态方案是焦点,聚合物在量产放量存在预期差 [2] - 5月15日星源材质新品发布会,5月16日CIBF固态电池论坛、金博股份多孔碳新品发布会,5月16 - 17日国轩高科发布固态电池新品,相关产品表现值得期待 [2] 产业链环节关注方向 - 聚合物对产业友好且性能成熟度高,相关产业链有望在量产放量拐点中优先享受产业红利;卤化物与硫化物共存方案可见度快速提升,加速从实验室到产业化 [3] - 硅基/锂金属负极方面,硅基负极产业化落地较成熟,技术指标持续升级,看好穿越固液周期;锂金属技术端难点讨论热度高,3月英联股份公告与广州某汽车公司研究院合作开发新型复合集流体,有望解决锂金属负极短板 [3] - 电解质膜方面,目前产线批量化高速生产,带基膜的电解质膜更成熟,技术路线较明确,产业存在时间久 [3] 重点推荐公司 - 金博股份股票代码688598 CH,目标价28.20,投资评级买入;厦钨新能股票代码688778 CH,目标价53.72,投资评级买入 [8] - 金博股份24年实现收入/归母净利5.37/-8.15亿元,同比-49.9%/-502.5%,24Q4收入0.96亿元,同/环比-50.3%/-1.0%,归母净利润-6.69亿元;25Q1收入1.60亿元,同/环比-21%/+65.6%,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环比-56.3%/+87.2%,Q1亏损环比收窄,看好光伏热场龙头地位稳固,新业务持续放量,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5 - 26年光伏热场价格、毛利率及出货量假定,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6/2.45/4.11亿元,给予26年23.5x PE,对应目标价28.2元 [10] - 厦钨新能2024年收入132.97亿元,同比-23.19%,归母净利4.94亿元,同比-6.33%,扣非净利4.47亿元,同比-4.06%,归母净利低于预期,主要系磷酸铁锂业务亏损;凭借差异化竞争优势,三元材料和钴酸锂出货量增速有望高于行业,NL新结构和固态电池材料未来有望贡献增量,维持“买入”评级;下修25 - 26年出货量和毛利率假设,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7/8.09/9.54亿元,给予25年公司PE 34倍,对应目标价53.72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