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广东珠海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七大主导产业与“4+3”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拉动珠海经济发展的强引擎[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3 09:22
珠海市宏观经济 - 2024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79.06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904.93亿元(增长4.9%,贡献率59.34%),第三产业增加值2500.52亿元(增长2.4%,贡献率39.19%)[4] - 202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7万元,同比增长2.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4∶42.53∶55.83[4] -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8.42亿元,同比增长9.0%,轻工业增长9.5%,重工业增长8.5,轻重工业比例46.1∶53.9[6] 主导产业表现 - 七大支柱产业2024年工业增加值1348.09亿元(占比81.8%),同比增长10.8%,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8.7个百分点[18] - 精密机械制造增加值140.11亿元(+43.2%),家电电气556.35亿元(+8.7%),石油化工161.35亿元(+13.4%),仅天然气开采下滑2.3%[20][21] - "4+3"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11.25亿元(+10.7%),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增长35.2%,集成电路增长21.4%,新能源下滑6.5%,生物医药与健康下滑2.2%[18][20][21] 产业政策与布局 - 2024年出台《珠海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提出巩固"4+3"产业体系,支持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发展[16] - 金湾区形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5+2+N"产业集群,斗门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3+1"产业,香洲区构建1+6+X产业新体系[21] - 珠海拥有9大产业园区,包括3个国家级园区: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洋工程装备、石化)、珠海高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医疗器械)、珠海保税区(航空维修、精密加工)[23][25] 企业生态与创新 - 截至2024年末珠海经营主体总数45.99万户,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2家[25] - 上市公司50家(境内40家总市值5863.89亿元),代表企业包括格力电器、纳思达、丽珠集团等[2][25]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0%,占规上工业比重31.6%,较上年提升2.5个百分点[8] 固定资产投资 -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8.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下降27.8%,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22.4%(占比18.1%)[10][12] - 2025年1-4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降幅扩大至41.2%[10]
投资人忙疯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7-02 22:11
私募股权市场整体回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开始走出"寒冬" 资本市场回暖带动行业复苏 [2] - 机构LP认缴出资金额达8720亿元 同比提升50% 为近5年来首次正增长 [3] - 募资端回暖传导至投融资端需2~3个月 预计下半年投融资市场将好转 [3] 政策型LP主导市场 - 政策型LP认缴出资5957亿元 占比68% 同比增长50% 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母基金发挥"压舱石"作用 [4] - 国家级引导基金出资2253亿元 占政策性LP总额38% 重点投向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 [4] - 金融机构5月出资规模环比上升77%至252亿元 保险资金占比49% 银行系AIC通过创新金融工具参与产业重组 [4] 多元化退出渠道活跃 - 2025年上半年IPO数量同比增加21% 赴港IPO占比超40% 投资机构渗透率达72% [5] - A股上市公司筹划1984单并购重组 重大资产重组102单 同比增长121.74% [6] - 老股转让交易量下降但机构参与度提升至92% 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 [6] - 回购交易机构参与度较2024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7] - 投资机构上市减持金额和时间均翻倍 形成"投资-退出-再投资"循环 [9] - 头部PE机构因退出渠道丰富获得10亿元可投资金 计划下半年全部投放 [10] 投资人信心与行为变化 - 投资人工作强度显著增加 "白天看项目 晚上跟投行开会"成为常态 [5] - 北交所与香港上市成为被投企业主要讨论话题 老股转让询价热情高涨 [5]
靠铁路起家多年,却没有“C位产业”,东莞常平该如何思变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22:10
常平镇经济发展历程 - 1995年凭借铁路枢纽优势登顶东莞镇街经济榜首,被誉为"京九第一镇" [1][3] - 1997年人均GDP、收入、储蓄余额位列京九沿线54个县市首位 [3] - 2024年GDP达473.18亿元(同比增长4%),排名全市第7,退居第二梯队 [5] 产业结构现状与问题 - 形成装备制造(193.39亿元)、电子信息(超150亿元)两大支柱产业,但缺乏龙头企业 [5][6] - 产业"大而全"但无核心优势,代工模式占比高,技术升级面临瓶颈 [6][15] - 高新技术企业494家(全市第6),2023年R&D投入9.62亿元(全市第9) [7] - 跨境电商发展受限于供应链分散、物流智慧化不足和政策支持欠缺 [10] 交通枢纽地位变化 - 广九铁路、京九铁路曾带来物流优势,但高铁时代面临枢纽功能老化 [1][5] - 京东物流亚洲一号落户麻涌、顺丰选择寮步,显示物流枢纽地位弱化 [5] - 计划改造常平站、东莞东站为高铁始发站,打造"常平-盐田"绿色班列(年操作量3万标准箱) [16][17] 新兴产业布局 - 重点发展储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及集成电路等产业 [20] - 培育3家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东莞市单项冠军、9家国家"小巨人"企业 [20] - 2025年目标:电子信息产业140亿元、电气机械产业200亿元 [20] - 推动387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晶苑毛织产值增14%,珠江啤酒产值增179.5% [19] 空间发展战略 - 2024年计划完成土地收储137亩,"工改工"拆除250亩,新开工300亩 [24] - 推进土塘、九江水现代化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核三带多节点"产业布局 [24][25] - "香港城"TOD项目规划783亩,定位莞港现代服务业融合先导区 [26] - 珠宝文化产业园承接242家深圳科技企业,但研发环节仍留深 [8][9]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好不好?从大飞机到芯片,商飞、中芯国际点名要
搜狐财经· 2025-07-02 18:08
材料产业风口 - 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光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推动材料技术迭代,高端材料人才缺口超百万[1] - 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高容量电池隔膜、高纯硅芯片材料等成为产业升级关键要素[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技术学部在培养实战型人才方面具备显著优势[1] 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 材料技术学部拥有70年办学历史,形成3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方向和2个硕士点的学科集群,进入ESI全球前1%[3]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细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节能材料方向,覆盖汽车钢料至芯片材料[4]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聚焦"双碳"目标,主攻大飞机及新能源汽车轻质高强材料,材料物理专业对接集成电路龙头企业需求[5] 师资与教学资源 - 103名教职工中90.3%为"双师双能"型,含40余名高层次人才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7] - 拥有国家级/市级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年均出版教材10余本,获10余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7] - 与宝武、华谊、晶澳太阳能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工作室及奖学金机制,实现产教融合[7] 学生培养成果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累计获5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项,升学去向包括哈工大、MIT等名校[9]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宝钢、商飞、中芯国际,材料物理专业学生集中于华力微电子、晶澳太阳能等龙头企业[9] -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就业率常年保持100%,毕业生以"上手快、能解决产线问题"受企业认可[9] 产业对接优势 - 专业设置精准匹配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需求,课程体系打破材料领域壁垒[4][5] - 70年积累形成"知识-饭碗"转化能力,培养模式直接绑定产业实际需求[11]
华安鑫创:获得国内某头部eVTOL主机厂项目定点通知
快讯· 2025-07-02 16:16
公司动态 - 华安鑫创获得国内某头部eVTOL主机厂的重要项目定点通知 [1] - 公司获得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座舱多媒体显示系统项目的开发与供货资格 [1] - 客户预计2026年底完成第一代产品研发并开启城市间点对点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 [1] 项目意义 - 项目定点是对公司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和产品价格等综合因素的全方位认可 [1] - 此次合作是公司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中的重要突破 [1] 项目细节 - 实际供货量需以正式销售订单为准 [1] - 对本年度经营业绩的影响暂不确定 [1]
江苏战新基金集群亮相深圳!产业专项基金向头部GP抛出合作橄榄枝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21:44
会议概况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基金集群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推介会在深圳举办,由江苏高投集团、江苏省创投协会联合主办,江苏银行协办 [1] - 会议集聚了100余名基金发起人、金融机构、产业资本和头部投资机构代表,包括深创投、达晨财智、同创伟业等40余家头部机构 [1] - 推介会旨在向国内顶尖管理机构推介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吸引深圳及全国优质投资机构支持江苏新兴产业发展 [1] 基金战略定位 - 江苏省战新母基金将发挥引导撬动与资源整合优势,与顶尖投资机构共建产业子基金集群 [2] - 基金重点关注管理规模、退出业绩、专业团队、配套出资等关键遴选维度 [2] - 南京、徐州、常州等6个设区市及3家省属企业作为产业专项基金代表,展示了各自在资本运作和产业赋能方面的差异化优势 [3] 基金运作进展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运作一年,已组建两批36只产业专项基金,总规模914亿元 [4] - 第三批产业专项基金正在推进,已收到73只产业子基金申报,总规模715亿元,其中18只(规模180亿元)已完成遴选决策 [4] - 基金集群采用"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产业子基金"三层架构,吸引多家知名机构参与 [4] 区域产业布局 - 南京市推出"4+N产业基金集群",常州市聚焦"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28条重点产业链" [3] - 省属企业在海洋产业、绿色环保、数字经济等领域进行战略布局 [3] - 基金集群通过投贷联动,汇聚股权和债权资本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4]
帮主郑重:7月开门红!这几只涨停股背后的长期机会别错过!
搜狐财经· 2025-07-01 20:41
半导体板块 - 光刻机和先进封装方向出现批量涨停 摩尔线程和沐曦集成电路两家GPU企业的科创板IPO申请被受理 [3] - 国家大基金三期投入1140亿 Yole预测2030年中国大陆将成为全球最大晶圆代工中心 [3] - 旋极信息子公司浙江曲速的AI推理芯片已量产 支持1300亿参数大模型 [3] - 资金开始从芯片股向PCB、玻纤电子布等低估值方向切换 建议关注技术壁垒高、订单明确的细分龙头 [3] 核电板块 - 谷歌首次采购200兆瓦聚变电力 中油资本、中核集团等央企已布局 [3] - 上海核电企业拿下超500亿订单 部分厂商产能排期达数年 [3] - 长城电工、四创电子等核电设备供应商涨停 需关注连板股高度对产业链估值的影响 [3] 军工板块 - 长城军工涨停带动中船系和深海科技补涨 深海科技为政府工作报告点名战略性新兴产业 [4] - 中船应急涨停源于海洋工程装备和水下智能装备订单放量 建议采用"事件驱动+业绩验证"策略 [4] - 中船系存在资产注入预期 需跟踪半年报订单数据 [4] 创新药板块 - 昂利康、舒泰神等创新药企股价创历史新高 医保局出台16条新政支持研发和支付通道 [4] - 前沿生物抗HIV新药和荣昌生物ADC药物临床价值突出 需关注进入III期临床的重磅管线 [4] 市场风险提示 - 微盘股指数7连阳后出现"吊颈线"形态 若跌破5日均线可能引发无业绩支撑小票补跌 [4] - 建议转向业绩确定性高的标的 如中材科技一季度营收增长40% 受益于AI算力需求 [4] 总结 - 半导体国产替代、核电商业化突破、军工政策红利、创新药支付改革为中长线黄金赛道 [5] - 操作策略:低位潜伏优于追高 技术壁垒决定持股周期 政策催化需结合业绩验证 [5]
IPO排队企业止跌回升,北交所成最大“蓄水池”
梧桐树下V· 2025-07-01 18:39
A股IPO在审企业数量回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IPO在审企业数量达321家,扭转阶段性下滑趋势,反映企业上市信心恢复和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增强 [1] - 分板块看,创业板34家、科创板37家、主板59家(深主板28家+沪主板31家)、北交所191家,北交所占比高达59.5% [1][2] 北交所成为IPO首选板块 - 北交所在审企业数量达191家,其中"已受理"状态96家,占比超50%,显示其吸引力显著增强 [2] - 2025年6月30日单日新增受理41家IPO创年内新高,其中北交所集中受理32家,数量为2025年以来峰值 [2] - 企业转向北交所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差异化上市门槛更契合中小企业特性、审核速度更快、政策支持力度大 [3] 各板块IPO审核进度分布 - 已受理:创业板18家、科创板17家、深主板11家、沪主板9家、北交所96家,合计151家 [2] - 已问询:创业板5家、科创板5家、深主板2家、沪主板8家、北交所28家,合计47家 [2] - 提交注册:创业板2家、科创板2家、深主板1家、沪主板2家、北交所10家,合计17家 [2] 企业上市策略转变趋势 - 部分新三板企业将创业板上市计划转向北交所,同时创业板/科创板/主板IPO未果企业也转战北交所 [3] - 北交所定位精准服务于"专精特新"及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盈利与成长标准更包容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 [3] - 监管层提高市场准入包容度的政策信号进一步强化北交所吸引力 [3] 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展望 - IPO排队数据反弹(尤其北交所)表明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科技创新的功能有效发挥 [3] - 预计下半年A股IPO市场将保持活跃,为实体经济持续注入资金 [3]
上海:设500亿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
FOFWEEKLY· 2025-07-01 17:59
上海市投资促进政策 - 建立国资并购基金矩阵,设立总规模500亿元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 [1] - 用好1000亿元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加大对重点产业战略性项目和产业链核心关键环节投资力度 [1] - 通过"长期资本+并购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机制,加大对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供给 [1] - 深化跨境结算、融资、财资管理等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出海金融服务 [1] 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3]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汇聚中国力量 [3] - 上市公司热衷做并购基金成为行业热点 [3]
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招GP
FOFWEEKLY· 2025-07-01 17:59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常州市设立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 - 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常州市共同出资设立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 规模50亿元 旨在支持常州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优化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1] - 产业专项母基金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 新型电力系统 新一代光伏技术 氢能 新型储能 深海深空智能装备等 [1] - 直接投资于江苏省内企业的金额不低于各级政府出资总额 且在直接投资总金额中的占比不低于70% [1] 返投认定机制 - 产业子基金直接投资常州企业 且在基金存续期内企业成长为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 返投认定金额按本基金投资金额的120%计算 [1] - 产业子基金直接投资常州企业 且在基金存续期内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 返投认定金额按本基金投资金额的150%计算 [1] - 产业子基金投资的常州企业在基金存续期内在境内外股票交易所上市的 返投认定金额按本基金投资金额的200%计算 [1] 其他行业动态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3]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盛大启幕 汇聚中国力量 [3] - 一纸新规引发一级市场管理费焦虑 [3] - 上市公司今年热衷做并购基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