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中国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东方教育董秘毛超圣: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23:25
行业机遇与公司理念 - 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源于国家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及技能中国 制造强国 数字中国等战略深入推进 [1] - 公司坚持规模与质量并重 管理与创新并行的发展理念 [1] 专业设置与研发体系 - 建立三级研发体系 包括集团研究院 事业部研发中心和院校研发小组 [2] - 专业年更新率保持在30%以上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 [2] - 重点发展三大领域: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 数字技术与信息产业 现代服务与民生行业 [2] 新业务孵化流程 - 遵循审慎孵化 逐步推进原则 建立科学论证评估机制 [2] - 包含四个阶段:市场调研与需求评估 课程体系设计 师资培训与实训建设 试点开设与效果评估 [2][3] - 落地周期通常需6至9个月 采用试点-完善-复制发展路径 [3] 区域中心布局与规模扩张 - 以安徽区域中心为样板推进全国七大区域中心布局 [4] - 安徽中心在校生规模突破3万人 其余中心按1.5万-2万人标准推进 [4] - 预计七大中心总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以上 集团总规模有望达20万-30万人 [4] 业务板块发展目标 - 美业教育板块计划三年内实现15所以上院校招生 营收实现三倍以上增长 [4] - 技师学院数量将从3所增至2025年的4所 另有12所高级技工学校稳步运营 [4] - 扩大初中起点五年制技师及高中起点两年制预备技师培养规模 [4] 教学质量与就业成果 - 持续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投入 优化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 [5] - 就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学生推荐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 [5] 中期财务目标 - 中期2-3年内目标为年收入保持10%左右增长 利润保持20%以上增长 [6] - 长期规划实现总在校生约30万人 营收近百亿战略蓝图 [6] 并购与投资策略 - 秉持审慎稳健原则 坚持优质资产与协同效应并重 [6] - 关注标的三大标准:区位优势显著 资产质量优良 专业特色突出 [6] 投资者回报政策 - 未来三年派息比例承诺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60% [6] - 通过定期投资者沟通会 业绩发布会保持高透明度信息披露 [7] - 建立长期价值导向的市场预期 增强资本市场对集团发展逻辑的认可 [7]
国睿科技: 国睿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7: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1%,主要受益于军贸项目交付较好 [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34.9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61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81亿元且采购付款减少1.80亿元 [15] - 总资产97.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68亿元人民币,增长2.64% [2] 主营业务板块表现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 - 产品覆盖军用雷达、空管雷达、气象雷达及低空监视领域,为国防、气象、空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提供解决方案 [3] - 在国际市场持续拓展,巩固高端雷达装备影响力;国内市场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及机场反无雷达项目 [7] - 技术方面攻克大型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完成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研制,并推出低空智能感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3][9] - 子公司国睿防务实现营业收入13.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51亿元人民币 [16]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 - 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端到端数字链,提供智能研发、智能生产等智慧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5] - 把握国产化替代机遇,与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头部客户持续合作,中标车企PDM系统重构项目 [7] - REACH睿知工业软件套件性能持续提升,完成航空发动机主机厂数字化工艺平台等重点项目交付验收 [7] - 子公司国睿信维实现营业收入8290.1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08.09万元人民币 [16] 智慧轨交 - 提供"建、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智能列车运行、智能调度指挥等领域 [6] - 成功中标石家庄维护维修管理系统采购项目,实现省外市场突破;完成亚冬会期间哈尔滨1、2号线运营保障任务 [8] - 技术方面形成自主化CBTC、FAO信息系统,多网融合的智能运维管控系统进一步加强 [10] - 子公司恩瑞特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07.61万元人民币 [1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7606.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 [15] - 报告期内获得专利授权16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0项 [13] - 在低空经济领域提出"天行|蜘蛛网"低空监视反制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商业航天领域牵头成立南京市创新联合体 [3][9]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管控融合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24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战略发展与行业前景 - 公司制定2025-2027年滚动规划,并开展"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 [11][17] - 雷达行业受益于国际安全形势及低空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稳健增长;工业软件获国家政策支持,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3][4] - 智慧轨交行业从新建转向新建与存量并存,设施设备更新及智能化改造带来新机遇 [6] - 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支撑业务拓展 [12]
中科信息: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282.60% 持续围绕AI加大技术创新
中证网· 2025-08-26 15:1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6.75万元 [1] - 新签合同额达6.7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82.60%,创历史新高 [1] - 数字会议业务收入3249.44万元,政务信息化业务收入1771.18万元,烟草信息化业务收入4798.06万元 [3] - 中钞科信业务收入8077.81万元,油气信息化业务收入1352.12万元 [3] - 教育、交通、司法等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984.69万元,同比增长161.21% [3] 业务发展 - 新签合同额和在手合同额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业绩奠定基础 [1] - 公司为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重点企业,专注高速机器视觉领域 [1] - 持续深耕智慧政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健康等领域 [2] - 数字会议、政务信息化、烟草信息化、中钞科信、油气信息化等多业务线协同发展 [3] - 成功上线教育行业Deepseek+智能体"综合资源管理平台" [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加快机器视觉共性技术平台和通用软件开发平台建设 [2] - 推进视频智能分析及工业软件SCADA产品研发,预研智能装载机器人(第三代) [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74%,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 [3] - 在智慧医疗、智慧烟草、机器视觉平台等方向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 [3] 战略合作与生态建设 - 与武侯区政府、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成都市数据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成都信创生态联盟及实验室 [2] - 与中无人机、成飞集团等龙头企业对接建立合作 [2] - 积极推动四川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构建高水平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2] - 强化与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合作 [2] 市场拓展 - 紧抓"AI+应用"落地和行业数字化转型机遇 [2] - 在政务民生服务、人大、政协议案、政法信息共享、统计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推出多个解决方案 [1] - 成都市脑科学医院、医院信息化、智慧公安、智慧校园、智慧文旅项目相继签订 [3] - 持续拓展政府、教育、交通、司法等领域市场 [3]
南向资金刷新纪录!科技股包揽港股通前五,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57
南向资金流入与港股科技板块热度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达358.76亿港元,刷新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的单日净流入纪录,成为2025年第四次单日净流入破纪录事件 [1] - 沪深两市港股通净买入前五的个股均为科技板块核心成分股,反映内地资金对港股科技标的强烈配置需求 [1] -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深度覆盖与AI高度相关的港股核心标的 [1] 政策与产业驱动因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聚焦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制定科技保险政策以强化风险补偿 [2] - 上海推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定制化保险服务,推动产业链保险模式突破 [2] - 湖北以武汉科技金融中心为支点重塑政策体系并开展改革试点,央行和科技部从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协同维度发力 [2] - "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研发投入强度已超欧盟平均水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创新驱动方向 [2]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与盈利表现 - 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底部,盈利能力(ROE)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3] - 成分股盈利改善趋势明确,下半年进入业绩兑现周期,形成"成长 + 回报"兼备的稀缺配置组合 [3] - 板块市盈率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对比历史估值中枢有可观修复空间 [3]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优势 - 指数专注覆盖TMT与互联网领域,囊括港股AI产业链各环节领军者,精准锚定科技产业核心方向 [3]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超75%,龙头企业市场表现直接决定指数走势,高效捕捉产业红利且增强防御属性 [3] - 过去一年涨幅达57.26%,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短期反弹行情中趋势捕捉能力突出 [4] 板块综合利好因素 - 港股科技板块处于政策支持加码、产业突破加速、资金持续涌入及估值盈利双修复的多重利好周期 [5] - 南向资金创纪录净流入反映市场对板块价值的共识强化,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成为把握科技红利的优选配置工具 [5] - 当前板块估值仍处低位,业绩兑现窗口临近,布局价值逐步清晰 [5]
税友股份(603171):全面拥抱AI 付费用户数保持增长态势
新浪财经· 2025-08-21 20: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22亿元 同比增长13.25% 归母净利润0.71亿元 同比下滑19.52% 扣非净利润0.62亿元 同比下滑25.09% [1] - 25Q2单季度营收4.74亿元 同比增长4.84% 归母净利润0.46亿元 同比下滑16.58% 扣非净利润0.4亿元 同比下滑27.58% [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8%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8% 主要因加大人工智能领域投入 [1] 业务板块表现 - 数智财税业务(B端)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11.95% 亿企赢平台活跃企业用户达1180万户 较年初增长10.28% 付费企业用户778万户 较年初增长10.04% [2] - 数字政务业务(G端)营收3.0亿元 同比增长16.60% 公司在税务总局层面承担金税四期项目攻坚 在省市局层面提供数据精算与分析驱动服务 [3] - AI相关产品及服务回款收入占数智财税业务销售回款比例达26.59% 包括数智会计、数智合规顾问等商业化应用 [2] 战略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财税垂域大模型建设 加速财税数工场打造 实现多场景数智员工商业化验证及销售 [2] - 在G端业务积极开展财税垂域大模型建设 探索增值运营业务 巩固卡位优势 [3] - 企业及财税服务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受数电发票全国推广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修订落地推动 [2]
EY安永:2025年中国第三方IDC行业财务数据回顾及未来展望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1 09:05
中国第三方IDC行业发展现状 - 2020-2024年行业规模稳步增长但增速放缓,2024年市场规模达2773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6.0%,预计2025年将达3180亿元 [2] - 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超90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280EFLOPS,其中智算规模90EFLOPS,占比32%,机架数量和算力增速均有下降 [2] - 绿色化转型成为行业发展重点,2025年前平均PUE约为1.4,2025年后预计降至1.3以下 [17][18] 行业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合计427.82亿元,增速2.7%,企业间分化明显,境外上市公司及部分把握智算机遇的A股公司表现突出 [2] - 毛利率呈U形趋势,2024年回升至25.4%,润泽科技达48.9%,与国际领先企业Equinix持平 [2] - 2024年行业整体转亏为盈,净利润均值7.2亿元,EBITDA持续增长但增速下降 [2] 客户与负债情况 - 客户集中度偏高,润泽科技、数据港等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80% [3] - 资产负债率稳定在54.6%-61.4%区间,2024年为59.8%,资产证券化转型加速 [3] - 资产增速回落,2024年总资产增长率7.9%,资本性支出随AI与算力需求增长小幅增加 [3] 现金流与资本市场 - 经营现金流稳步提升,2024年净流入均值13.4亿元,销售回款趋于稳定 [3] - 资本市场预期回暖,2024年企业价值倍数触底反弹至18.7,资本回报率达12.6% [3] 未来发展趋势 - 智算中心成为关键发展方向,全国已运营及在建、规划项目近550个 [3] - 区域上东部集中,未来向中西部及"东数西算"集群转移 [3] - 商业模式以机柜托管与算力租赁为主流,绿色低碳成重要理念 [3] - 产业链重构明显,出海趋势延续,东南亚等为重点布局区域 [3] 海外市场表现 - 东南亚成为中国IDC企业布局重点,科华数据、万国数据、奥飞数据等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增长 [22][23] - 需警惕全球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行业监管趋严及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25]
讯飞医疗科技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营业收入3亿元,同比减亏超4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2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亿元 同比增长30.26%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0.74亿元 同比收窄超40% [1] - 毛利1.54亿元 同比增长26.96% 毛利率51.5% 较去年同期52.9%略有下降 [1] 业务结构 - 收入来源包括基层解决方案、区域解决方案、医院解决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务四类业务 [2] - 基层解决方案收入8381.2万元 同比增长52.3% 占总收入28.1% [2] - 区域解决方案收入5762.5万元 同比爆发增长178.1% 占总收入19.3% [2] - 患者管理服务收入1.04亿元 同比增长10.1% 占总收入34.9% [2] - 医院解决方案收入5286.2万元 同比下降10.0% 占总收入17.7% [3] 行业环境 - 国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动AI与医疗深度融合 包括"数字中国"与"健康中国"战略 [4] -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推进AI应用 [4] - 浙江、湖北等省份快速响应配套"AI+医疗"地方政策 技术落地全面提速 [4] 竞争优势 - 核心产品星火医疗大模型是行业唯一基于全国产算力训练的大模型 [5] - 在MedBench中文医疗大模型权威评测中排名榜首 多项核心能力位居第一 [5] - 星火医疗大模型V2.5国际版在专科临床诊疗场景中达到三甲医院主治医师水平 [5]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34亿元 占营收比例达到45% [4]
中经评论:乘“数”而上,让美好生活更闪耀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09:26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5G基站总数截至今年6月底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1]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过去增长34倍 [1]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数据产业发展与转型成效 - 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1] - 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 较"十三五"末增长117% [1] - 数据赋能产业转型成效显著 推动行业迎来"点数成金"机遇 [1] 数字技术应用与民生服务 - 全国5A级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1] - 全国医保码用户超过12亿人 [1] - 无人机送外卖 智慧停车 在线教育 远程医疗等新业态不断涌现 [1] 数字技术国际合作 - 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助力打造东盟首家5G智慧医院 [2] - 与巴西 厄瓜多尔等国利用数字技术开展创新合作 [2] - 致力于推动缩小全球数字鸿沟 [2] 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支持 - 国家层面出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 [3] - 国务院公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规范政务数据管理 [3]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布局 智能制造提速 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动 [3]
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惠及更多百姓
数字基础设施成就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1]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1]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1] 互联网普及与用户规模 - 网民数量达11.23亿 [2] - 互联网普及率达79.7% [2] 公共服务数字化进展 - 全国互联网医院年服务量超1亿人次 [2] - 医保码用户超12亿人 [2] - 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惠及5.6亿人次 [2] - 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达10.7亿 覆盖75%以上人口 [2] - 5A级旅游景区数字化改造完成率达100% [2] 数据资源与应用场景 - 高质量数据集建设超3.5万个 [5] - 发布70个示范场景覆盖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 [4] - 公共数据资源登记覆盖超78个国民经济大类 [4] 数据市场成长表现 - 上半年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 同比增长70% [6] - 人工智能领域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6] - 二季度新增数据供需主体2600多家 [6]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6] -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等6个技术路线创新探索 [7] - 实现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6]
股市必读:易华录(300212)8月19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08-20 02:21
股价及交易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19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收于23 79元 上涨0 13% [1] - 当日换手率为3 87% 成交量27 02万手 成交额6 4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895 81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714 75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1181 06万元 [6][6] 数据要素战略布局 - 公司将数据要素作为战略转型核心方向 在数据资源化 资产化 资本化全链条探索中取得阶段性成果 [2] - 数据资源化领域 依托蓝光存储技术构建存算一体 智能分级存储解决方案 推动数据高效绿色存储 助力国家东数西算战略落地 [2] - 数据资产化领域 布局可信数据空间 重点围绕医疗 文博 汽车智驾等场景打造标杆应用 拓展金融 交通 文化等多领域数据要素X应用 [2] - 构建覆盖数据授权咨询 合规评估 资产登记 入表核算及价值评估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为数据要素价值化提供专业支撑 [2] 行业赋能方向 - 交通领域 依托二十年服务经验构建可信数据空间 赋能智慧出行 物流优化与交通治理升级 [4] - 医疗领域 破解医疗数据存储难题 促进数据流通共享与高效利用 助力医保控费 赋能健康险和新药研发 [4] - 文化领域 建立可追溯 可交易的文化数据资源库 开发数字文化消费平台 [4] - 联合生态伙伴共建数据要素价值化体系 推动产业从"数据交易"迈向"智能生态" [4] 其他投资者关注事项 - 公司暂未参与大阅兵相关保障工作 [3] - 目前没有大模型在军工领域的应用 [4] - 上半年新增订单情况需关注公司后续公开披露信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