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转型

搜索文档
兰石重装推进转型中标9996万订单 持续加码新能源三年投近7亿研发
长江商报· 2025-06-11 07:30
新能源转型进展 - 公司中标中国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热水罐项目 中标金额9996万元 为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单笔最大订单 [1][2] - 项目采用国内首套新一代储能技术 建成后将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公司提供储热水罐及附属设备系统集成 [2] - 高温熔盐储能储热系统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 热交换器等产品可应用于波浪能发电 空气压缩储能等多领域 [3] 氢能领域布局 - 2024年建成甘肃省首个绿氢"制储输加用"一体化试验示范基地 完成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3] - 子公司签订沙特10Nm³/h 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合同 并在通州湾项目中标2000Nm³/h电解水制氢装置 [3] 经营业绩表现 - 2021-2024年营收从40 37亿元持续增长至57 91亿元 净利润从1 23亿元增至1 56亿元 2023年出现波动 [1][4][5] - 2025年Q1营收14 12亿元(同比+52 3%) 净利润1454 56万元(同比-56 08%) [5] 研发投入成果 - 2022-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近7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2 87亿元(研发费率4 96%) [1][5] - 2024年完成37项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订单金额达7 8亿元 [5] 历史发展背景 - 公司始建于1953年 主营高端压力容器产品 2014年上市后业绩波动 2018/2020年分别亏损15 09亿/2 85亿元 [4] - 2021年起战略转型新能源市场 开拓光伏多晶硅 核能 氢能等装备领域 带动业绩回升 [1][4]
电价下行冲击业绩,一季度煤电气电业务深陷亏损:粤电力A今年拟投160亿元加码新能源转型
深圳商报· 2025-06-09 21:59
经营业绩 - 公司一季度煤电业务亏损1.42亿元 气电业务亏损2.27亿元 新能源板块贡献3600万元利润 [1] - 一季度上网电量同比下降10% 受电厂检修及沿海海风强度减弱影响 [1] - 燃煤价格回落但不足以弥补收入下降 发电毛利下滑导致业绩亏损 [1] - 广东省2025年电力交易均价大幅下降 双边协商成交价391.87元/千千瓦时 同比降73.77元/千千瓦时 [2] 业务转型 - 启动160亿元年度投资计划 同步推进新能源装机扩容与800万千瓦煤电扩建 [1] - 2025年预计新增投产新能源装机200万千瓦 当前在建新能源项目111.5万千瓦 [3] - 在建煤电装机800万千瓦 2025年预计投产300-500万千瓦 剩余2026-2027年投产 [3] - 在建气电装机194.2万千瓦 预计2026年投产 [3] 电力市场 - 2025年广东电力市场竞争加剧 西电增送与新机组投产导致省内竞争提升 [2] - 公司长协电量占全年预算上网电量60% 成交均价与省均价相近 [3] - 现货电价波动较大 受电力供需情况直接影响 [3] 成本管理 - 煤炭采购中外贸煤与进口煤各占50% 进口煤以印尼煤为主 澳煤俄煤为辅 [2] - 将加强煤炭市场研判与采购管理 密切关注价格走势 [2] - 一季度财务费用缩减 计划通过经营增效、债务管控和权益融资优化资本结构 [2]
【全网最全】2025年中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6-09 14:08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汇总及基本信息 -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上游电力设备、电力设计环节和中游发电环节,代表性企业包括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华电国际、国电电力、中国电力、浙能电力等 [1] - 发电环节头部企业包括华能国际(600011SH)、大唐发电(601991SH)、华电国际(600027SH)、国电电力(600795SH)、长江电力(600900SH)等,关联度均为五星级 [2] - 电力设备环节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国西电(2024年营收22281亿元)、许继电气(17089亿元)、东方电缆(9093亿元)等 [3] - 电力设计环节龙头企业中国能建2024年营收达436713亿元,中国电建营收634552亿元 [3] 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 - 华能国际2024年以245551亿元营收位居行业第一,电力业务收入237554亿元,发电量479864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145125MW [10] - 国电电力2024年营收179182亿元,发电量459452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111700MW,在华东华北地区重点布局 [10] - 长江电力专注水电运营,2024年营收84492亿元,发电量295904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71795MW [10] - 区域布局方面,华能国际覆盖境内外市场,国投电力布局西南及东南亚,华能水电重点开发云南四川及东南亚项目 [9][10][11] 电力行业未来发展规划 - 华能国际计划2025年新能源资本支出超500亿元,重点建设"三北"地区和沿海大型清洁能源基地 [13] - 大唐发电投资5924亿元建设100MW风电场,并投资5969亿元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煤电项目 [13] - 华电国际通过71.67亿元资产重组收购1584万千瓦火电资产,巩固华东华南市场份额 [13] - 国电电力投资192亿元开发新疆257万千瓦水电站和21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并投资2592亿元建设50万千瓦海上光伏 [13] - 浙能电力投资75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探索前沿能源技术 [13] 电力行业区域分布特征 - 广东省、北京市和江苏省电力行业上市企业数量最多,聚集华能国际、大唐国际、长江电力、国网南瑞等龙头企业 [6] - 华能水电重点布局云南四川及缅甸柬埔寨,皖能电力聚焦安徽新疆区域市场 [11]
华银电力拟13.98亿加码新能源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30%一季度扭亏
长江商报· 2025-06-09 07:15
新能源转型战略 - 公司提出"立足清洁能源,优化煤电结构,拓展新兴产业,巩固支撑地位"的发展思路,目标在"十四五"末实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 [1][7]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发电装机规模689.0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207.03万千瓦,占比30.05%,结构已从火电为主转变为风、光、火、水、储多能互补模式 [1][7] - 公司建成了国家首批及湖南省最大集中式娄底百万光伏基地 [7] 新能源项目投资 - 6月6日公告拟投资13.98亿元建设三个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230兆瓦,包括株洲醴陵沩山风电场、郴州桂东普洛风电和衡南向阳光伏项目 [2][3] - 2024年4月、8月、12月分别披露投资3.72亿元、3.31亿元、3.75亿元建设多个新能源项目 [4] - 2025年3月公告拟投资15.57亿元建设永州新田新圩站林光互补和安乡陈家嘴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总装机280兆瓦 [4] 经营业绩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3.07亿元(同比+5.06%),净利润7567.49万元(同比+894.61%),扣非净利润7375.62万元(同比+1461.47%),成功扭亏 [1][7] - 2024年全年亏损1.13亿元(同比减亏0.74亿元),营收83.48亿元(同比-16%),主要受上网电价下降5.91元/兆瓦时和发电量减少32.79亿千瓦时影响 [6][7] - 2008-2023年期间除2016年外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其中2017-2023年分别亏损11.84亿元、2.565亿元、9182万元、472.9万元、23.04亿元、9.86亿元、2.14亿元 [6] 业务结构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在役装机689.03万千瓦,其中火电482万千瓦(占全省统调公用火电18.04%),水电14万千瓦,风电53.95万千瓦,光伏139.08万千瓦 [6] - 公司是湖南省火电装机主要发电企业,同时经营水电、风电、太阳能及电力销售业务,为中国大唐集团在湘控股上市公司 [6]
风起草原 链动山河——内蒙古打造产业转移新高地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07
新能源与能源转型 - 内蒙古举办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旨在推动资本与绿色能源结合,打造产业转移新高地 [1] -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建设国内首个全流程自主知识产权的"液态阳光"项目,年产绿氢2.1万吨、绿氢合成甲醇10万吨,较同等规模煤制甲醇每年减少14万吨标准煤消耗,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2] - 内蒙古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14.6亿千瓦(占全国57%),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达94亿千瓦(占全国21%),新能源总装机达1.38亿千瓦(同比增长37%),占电力总装机51.2% [3] - 内蒙古将深耕风光氢储等现代装备制造领域,培育新能源重卡全产业链,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3] 传统产业升级 - 内蒙古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乙二醇项目构建从煤炭到绿色可降解聚合物的产业链 [4] - 乌审旗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创新技术中试基地有9个中试项目同步推进,预计"十五五"期间带动投资500亿元以上,已吸引清华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入驻,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亿元 [4] - 内蒙古农畜产品加工业2024年产值达3500亿元,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3%以上 [6][7] - 伊利集团通过技术创新将常温纯牛奶乳铁蛋白保留率从10%提高到90%以上,攻克益生菌常温失活难题 [6] - 富健源食品科技将羊尾油加工成日化产品,使每只羊为农牧民增收500元,年解决近600万只肉羊油脂利用问题 [6] 新材料与高端制造 - 内蒙古将加快推动高性能稀土新材料、碳基功能材料创新示范及产业化应用,高质量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合金材料、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2025年新材料产业集群完成投资1000亿元 [3] 数字经济与未来产业 - 呼和浩特和林格尔新区集聚大批数据中心和算力项目,东方超算云算力达每秒2000万亿次,服务全国300多家机构 [8][9] - 内蒙古推动低空经济发展,依托呼和浩特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以无人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为重点的示范区 [9] - 天启星联科技将在呼和浩特打造全国首个泛在电力"卫星"物联网示范项目,预计打开新能源物联网应用的千亿级市场 [10] 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 - 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伊利、蒙牛进入世界乳业前十强 [7] - 内蒙古通过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推动技术、资本、人才在草原集聚,打造"产业对接那达慕" [10]
特高压建设持续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
华西证券· 2025-06-08 21: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看好产业链各环节及有边际变化的环节,AI大模型推动其进入具身智能新阶段,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13][15][16] - 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快,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看好新技术、自身具备α优势、新应用、量价利、二线电池厂、全球化、补能、两轮车、热泵等投资逻辑相关企业 [17][19][20] - 新能源方面,英国海上风电拍卖将启,规模有望创新高,光伏关注库存和产能去化拐点、新技术机遇、优质区域市场企业及欧洲户储工商储需求复苏,风电关注海风管桩海缆、风机、零部件环节,储能关注欧洲复苏机遇 [24][26][44][51] - 电力设备&AIDC领域,看好特高压建设、配网智能化建设、电力设备出海、AI电气设备投资主线,相关设备供应商和布局企业有望受益 [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人形机器人 - 触觉传感器是商业化关键,国内企业崭露头角,福莱新材发布新品,柯力投资猿声科技 [12][14] - 产业链上T链、国产链、Figure&英伟达链各有优势,切入T链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有望率先兑现 [13] - 看好灵巧手、轻量化、外骨骼环节,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15] - 受益标的包括浙江荣泰、杰克股份等多家公司 [16] 新能源汽车 -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推进,湖州卫蓝项目首套PACK包成功下线 [17] - 看好新技术、自身具备α优势、新应用、量价利、二线电池厂、全球化、补能、两轮车、热泵等投资逻辑相关企业,受益标的有宁德时代、天奈科技等 [19][20][23] 新能源 - 英国第七轮差价合约海上风电拍卖预计8月启动,规模有望创新高 [24][25] - 光伏关注库存和产能去化拐点,看好新技术下相关环节机遇、优质区域市场企业及欧洲户储工商储需求复苏,受益标的有派能科技、锦浪科技等 [26][33][34][36] - 风电方面,价格有企稳回升趋势,招标量增长,看好海风管桩海缆、风机、零部件环节,受益标的有大金重工、金风科技等 [37][42][44][49][51] - 储能关注欧洲复苏机遇,受益标的有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等 [51] 电力设备&AIDC - 特高压建设推进,蒙西至京津冀等输电通道将核准开工,核心特高压设备厂商将受益 [4][53] - 国家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虚拟电厂需求有望提升,相关企业将受益 [8][54] - 看好特高压建设、配网智能化建设、电力设备出海、AI电气设备投资主线,受益标的有思源电气、平高电气等 [54][56] 行业数据跟踪 新能源汽车 - 锂电池材料价格方面,钴、四氧化三钴等部分材料价格下跌,部分维持稳定 [57][59][60][62]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据显示,4月产销、零售批发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上升,1 - 4月充电桩新增数量同比增加 [65][68][71][73] 新能源 - 光伏产品价格方面,多晶硅持平,部分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下降 [78][79][80][81] - 4月电池组件出口金额同比下降,逆变器出口金额同比增长,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量同比大幅增长 [83][86][88][89]
新能源转型再突破 兰石重装中标近亿元新型储能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6-07 10:47
公司动态 - 兰石重装中标中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储热水罐及其附属设备项目 中标价格为9996万元 [1] - 该项目是公司在压缩空气新型储能领域斩获的单笔最大订单 标志着业务从熔盐储能 波浪能发电储能 氨氢耦合储能进一步拓展 [2] - 公司将为项目提供储热水罐(球罐 立式罐)及其附属设备 包含冷热水球罐 定压罐 大型柱罐及换热器等工艺系统集成 [1] 技术突破 - 中电建肥城项目采用国内首套基于新一代储能理念设计的先进储能方式 系统储能及发电效率高 设备有效利用率超过常规储能系统 [1] - 公司未来将依托高端能源装备研发制造优势 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 为储能产业提供装备及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 [2] 行业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当地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的重要引擎 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化跨越式发展 [1] - 公司持续推动转型升级 加力发展核能 氢能 光热 储能 高温合金新材料等新能源产业 市场开拓不断取得新突破 [1]
财报横评 | 起底7家商用车企一季报:潍柴动力利润增速跑赢收入增速,客车企业净利大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23:28
商用车产业链一季度表现 - 一季度国内商用车销量105.1万辆 同比增长1.8% 其中重型货车销售11.15万辆 环比增长37.02% [3] - 7家已披露财报的商用车产业链上市公司总营收超1130亿元 归母净利润总计近44亿元 [2] - 头部企业如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福田汽车和宇通客车归母净利润均超1亿元 部分企业因业务结构单一或新能源转型滞后表现不佳 [1] 重型货车市场 - 潍柴动力一季度营业收入574.64亿元 同比增长1.92% 归母净利润27.11亿元 同比增长4.27% 剔除凯傲集团影响后增速达22.42% [3][4] - 潍柴动力发动机销量21.7万台 同比增长5% 其中重卡发动机销量8.3万台 高端大缸径发动机销量2500台 同比增长40% [6] - 中国重汽一季度营业收入129.1亿元 同比增长13% 归母净利润3.1亿元 同比增长13.3% [7] - 福田汽车一季度营业收入148亿元 同比增长15% 归母净利润4.36亿元 同比增长70.1% 总销量17万辆 同比增长9.8% 新能源销量2.6万辆 同比增长174% [7] - 一汽解放一季度营收143.4亿元 但归母净利润仅2905.35万元 同比下滑83.42% [7] - 东吴证券预测全年重卡内销有望达70万辆 同比增长16% 受老旧货车报废更新政策拉动 [8] 客车市场 - 宇通客车一季度营收64.18亿元 归母净利润7.55亿元 同比增长14.91% 销量9011辆 同比增长16.56% [9] - 中通客车一季度营收16.93亿元 同比增长32.1% 归母净利润7651.23万元 同比增长80.52% 销量2766辆 同比增长10.02% [11] - 金龙汽车一季度营收49.22亿元 同比增长23.69% 归母净利润4676.13万元 同比增长164.79% [11] - 太平洋证券预计新能源客车销量将持续增长 欧洲新能源客车需求高速增长 中东、拉美、东南亚等出口市场恢复性增长 [11]
A股能源板块异动!中石油连续60日上涨背后的资本暗战
搜狐财经· 2025-06-06 16:22
公司表现与市场反应 - 中国石油股价连续60个交易日上涨 累计涨幅超25% 市值逼近1.8万亿元 超过2015年牛市高点 [1] - 机构持仓比例从12.3%升至18.7% 社保基金增持1.2亿股 北向资金持股量半年内增长45% 持仓市值突破300亿元 [3] - 融资余额从85亿元增至112亿元 增幅31.7% 显示杠杆资金加速入场 [5] 基本面变化 - 原油产量稳定在7.6亿桶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5.2% 桶油成本降至30美元/桶以下 低于国际同业平均35美元 [3] - 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从2020年1.2%跃升至8.7% CCUS技术在11个油田规模化应用 [3] - 股息率长期稳定在5%-6% 远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2.6% [4] 资本博弈格局 - 社保基金、国家主权财富基金等长线资金加大配置 因能源安全相关领域受政策指引 [4] - 外资看好中国能源安全战略 中石油海外产量占比约15% 具备"全产业链+全球布局"能力 [5] - 散户和游资从AI、半导体转向中石油 因其流动性好、波动小 成为"避风港" [5] 未来关键变量 - 油价波动影响显著 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净利润增厚约200亿元 但突破100美元可能触发"天花板价"限制利润弹性 [6] - 新能源业务仍处投入期 绿氢项目单吨成本30元(灰氢15元) CCUS碳封存成本每吨超200元依赖补贴 [6] - 市盈率从8倍升至12倍 接近历史中枢10-11倍 估值修复空间收窄 [7] 战略定位转型 - 从"油气独大"转向"传统能源+绿色转型"双轮驱动 成为"能源安全锚点+新能源转型先锋+高股息避险资产"复合载体 [8] - 国内原油产量占比超50% 天然气占比超70% 在能源安全保供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 [4]
潍柴动力(000338):大缸径大有可为,政策加持重卡景气修复,新能源布局全力提速
上海证券· 2025-06-06 08: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上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动机主业稳健,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8] - 短期来看,以旧换新政策有望促进重卡销量提升,数据中心产品及大缸径发动机加速发力,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提升 [8] - 中长期来看,公司提出加快推进六大转型,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6.82/146.44/165.10亿元,同比分别+11.21%/+15.47%/+12.75%,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上调为“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AIDC柴发前景广阔,大缸径大有可为 - 柴发机组发动机壁垒高,工艺技术门槛高、资金需求大,供应厂商较少,国际大厂占据高端市场但产能有限,潍柴等国产柴油机实现突破 [16][20] - 预计全球柴油发电机组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2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29%,数据中心是高端柴发中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约占40%市场份额 [17][21] - 发动机产能受限,AIDC柴发供不应求,1800kW国产高功率柴油发电机组市场价约230 - 250万元/台,同比涨价10 - 15%,2025年国内数据中心用柴油发电机组市场规模近100亿元,同比增速超100% [25] - 公司大缸径发动机业务进入高速发展期,2024年M系列大缸径发动机销量8100余台,收入同比+20%,数据中心产品销量近400台,同比+148%,2025年预计高速增长,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29] 报废更新政策修复重卡行业景气度,公司发动机和整车端均受益 - 燃气车及国四车纳入补贴超预期,政策刺激有望带动全年重卡销量突破100万辆,国四重卡更新数量值得期待,燃气重卡政策利好超预期,叠加油气价差刺激,销量有望提升 [33][34] - 重卡置换需求或将迎来高峰,中期销量增长有保障,清洁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未来3 - 5年有望形成柴油、天然气、新能源三分天下局面 [40][42] - 潍柴加快推进六大转型,全力提速新能源,潍柴(烟台)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已正式投产,2025年新能源力争收入翻倍增长,电池、电机、电控产品全领域布局 [45][47] 年报业绩亮眼,发动机利润率显著提升 - 2024年营收基本持平、净利润实现增长,发动机销量和收入微降,利润率提升4.80个百分点,分部业绩同比+34.67% [49][50] - 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销量增加拉动整体毛利提升,发动机业务利润情况自2022年最低水平后持续提升,达到近6年来高点 [50] - 子公司中,陕重汽、凯傲净利润实现高增,重卡净利翻倍,凯傲启动效率提升计划,2025年面临一次性支出约2.4 - 2.6亿欧元,2026年开始实现1.4 - 1.6亿欧元的费用节约 [57][5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1.90/2516.72/2717.51亿元,同比分别+7.6%/+8.4%/+8.0%;归母净利润126.82/146.44/165.10亿元,同比分别+11.21%/+15.47%/+12.75% [11] - 分业务来看,整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物流、农业装备、其他主营业务和其他汽车零部件营收和毛利率各有不同预测 [62][63] 投资建议 - 公司发动机主业稳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短期业绩有望持续提升,中长期推进六大转型,看好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上调为“买入”评级 [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