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破50万亿元
快讯· 2025-07-20 09:37
消费市场规模 - "十四五"期间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1] - 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消费对经济的贡献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60%左右 [1] - 消费市场体量扩大和品质提升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优化供给质量,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06:52
消费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 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1] - 从商品零售看 我国社零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 但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已是美国的1.6倍 [1] - 汽车、空调、冰箱、洗衣机、手机等销量全球第一 物质供给日益丰富且质量快速提升 [1] 消费结构转型与潜力 -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 1万到2万美元区间 消费需求加速分化 消费结构加快转变 [1] - "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占比达46.1% 较发达经济体60%以上仍有差距 [2] - 服务消费优质供给短缺 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家政等领域有待提升 高品质住房医疗教育供给不足 [2] - 年轻一代更重视情绪价值和精神体验 但当前支付能力相对较弱 [3]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地方政府过去更重视基建地产与制造业投资 服务业发展积极性不足 [2] - 服务业属于轻资产和慢变量 发展滞后影响了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2] - 消费观念上 传统储蓄偏好仍存 服务消费更关注效率和成本而非体验 [3] - 文娱消费比重和旅游住宿服务消费偏低 精神体验类消费增长空间大 [3] 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1] -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地方政府需投入更多政策性资源引导市场创新 [4] - 重点发展健康、养老、托育、赛事、文娱等服务消费 激励新兴服务业投资 [4]
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 ——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经济日报· 2025-07-19 05:59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突出强调了城市更新在推 进城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工作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是由我国城市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的。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 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这意味着大规模 增量扩张时期的大拆大建难以为继,用"绣花功夫"更新存量空间的新阶段已经到来。城市工作的重心将 从建设为主转向治理为主,更加注重治理投入。只有积极创新城市治理的理念、模式和手段,才能迎来 城市治理的现代化。 城市更新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推进城镇老旧小区 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推进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更新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等。城市更新将守牢安全和民生保障 底线,持续激发城市潜力、提升城市活力、展现城市魅力、增强城市动力,并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 力。 以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要积极回应市民对城市建设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我国城市发展 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城市更新要瞄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 ...
持续巩固经济向好基础
中国证券报· 2025-07-16 04:5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 3% 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 3个百分点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新动能成长壮大 [1] - 国民经济顶住外部压力运行总体平稳 稳中向好 但向好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 [1] - 国际形势急剧变化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 国内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缓解 [1] 政策调控方向 - 财政政策需动态调整预算 增加对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支持 扩大以旧换新政策资金规模 支持出口转内销 增加专项债发行推动基建投资适度提速 [2] - 货币政策需适时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继续优化政策工具支持科技、消费等重点领域 [2] - 需加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政策协同 熨平经济波动 对冲下行压力 [2] 深化改革措施 - 需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释放潜在需求形成投资消费良性循环 [2] - 完善产业布局顶层设计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以提升产业效益 [2] - 通过深化改革将压力转化为经济结构优化动力 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 风险防范机制 - 需提升宏观审慎监管能力 通过市场化路径成熟处置存量风险 [3] - 统筹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严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市场稳定 [3]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国家统计局:消费是增长主动力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17:28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环比增长1.1% [2] -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5.5%) [2] - GDP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0%-5.4%区间,6月CPI同比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 [3] 消费市场分析 - 上半年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5%),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4]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升级类消费中体育用品类(+22.2%)、金银珠宝类(+11.3%)表现突出 [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30.7%)、文化办公用品(+25.4%)、通讯器材(+24.1%)、家具类(+22.9%)零售额增速显著 [4] 新兴消费趋势 - 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智能家电保持两位数增长,"悦己消费"和个性化消费模式涌现 [4] - 免签政策推动"五一""端午"假期入境外国人次同比分别增长72.7%、59.4%,带动国内消费 [5] - 下半年消费政策将持续加力,补贴措施陆续出台,预计消费市场将延续良好态势 [5]
主动服务解难题 靶向施策破堵点
广西日报· 2025-07-12 09:42
经济发展策略 - 建立委领导联系服务14个设区市工作机制,搭建区市联动平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采用"四不两直"方式直插企业一线调研,精准对接需求,推动决策直达基层 [1] - 一季度全区GDP同比增长5.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为近3年最高水平 [1] - 14个设区市GDP增速均实现预期目标 [1] 问题解决机制 - 形成"自治区—市—县"三级问题闭环链条,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 [2] - 建立"问题攻坚联合作战行动"平台,纳入自治区"双向清单""五张清单"督办 [2] - 截至5月底收集到请求事项78件,均已办结反馈 [2] - 创新搭建政金企融资对接机制,举办活动7场,发布融资需求项目2328个,促成签约授信1040亿元 [2] 精准施策措施 - 实行"一市一策""一项目一策",在政策落实、规划编制等方面给予精准指导 [2] - 一季度出台经济"开门红"23条硬举措,二季度出台"双过半"20条硬举措 [2] - 安排30亿元基础设施周转金、20亿元项目前期经费、20亿元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2]
联播+|事关你我,这场会议释放4大民生信号
央视网· 2025-07-05 21:54
经济政策方向 - 会议强调要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提出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 [1] - 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3] 消费领域 - 消费被定位为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 [5] - 会议明确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5] -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 [5] 房地产领域 - 会议提出要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7] - 强调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7] - 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 [7] - 房地产市场正从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这是由发展阶段变化和市场供求关系调整决定的 [9] 就业领域 - 会议强调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 [12] - 当前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但仍存在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 [12] 乡村振兴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实际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 [14]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16]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 [16]
超6000万户中小企业夯实中国经济韧性
证券日报· 2025-07-02 00:21
中小企业博览会成果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 [1] - 展会吸引超过一万名采购商参与 [1] 中小企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末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6122.6万户,其中中小企业超6000万户 [1] - 中小企业数量较2012年末增长约3.6倍 [1] 中小企业经济贡献 - 2025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3] - 31个制造业大类中28个行业保持增长 [3] - 中小企业广泛分布于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生态多元性 [3] 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 中国累计培育14万家专精特新企业,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超六成"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基础领域,近八成分布在重点产业链环节 [4] - 九成"小巨人"企业为至少3家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直接配套 [4] - 中小企业参与"神舟""嫦娥""蛟龙"等重大工程 [4] 中小企业技术突破 - 高速协作机器人突破性能极限,手术机器人实现0.1毫米级精密操作 [4] - 中小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4] - 杭州"六小龙"等企业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领域崭露头角 [4] 中小企业全球化 - 沈阳智能工业制造企业在沙特建立合资工厂,引入中国智能制造标准 [5] - 东莞工业机器人企业在中博会现场接到欧洲客户订单 [5] - 中小企业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黏合剂"与"活力源" [5]
年内4条高速建成通车,济宁重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畅通发展新动脉
齐鲁晚报网· 2025-07-01 15:03
雄商高铁建设进展 - 雄商高铁梁山段黄河特大桥主桥桥梁总长1600米,主桥已合龙,施工周期从21天缩短至15天,采用三维建模和数智化技术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2][3] - 梁山段分两个标段,十一标段7月进入轨道底座板施工,10月开始铺轨,梁郓代建段高铁站房等设施施工中,站前广场预计12月底完成[2][3] - 雄商高铁正线全长552公里,梁山段19.1公里,建成后梁山至北京车程缩至2小时内[3] 高速公路建设成果 - 济商高速济宁段主线45.06公里,路基桥涵完成95%以上,路面工程完成80%,累计投资超60亿元,二标段完成总产值93%[4][5] - 济邹高速全长61.99公里,路基工程完成94.2%,路面工程完成44.6%,桥涵工程完成92.6%,京杭大运河特大桥7月底主桥合龙[5][6] - 年内4条高速通车后全市高速里程将突破600公里,形成主城区绕城高速环线[6] 铁路与水运发展 - 全市铁路总里程836公里,济枣高铁开展桥梁基础施工,淄海物流铁路专用线年内开工[7] - 韩庄码头1-4泊位交工验收,湖西白马河航道基本完工,1-5月港口吞吐量4502万吨(同比+12%),集装箱14.9万标箱(同比+14%)[8] - 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在建72艘,下水18艘,复兴河航道升级改造年内开工[8] 区域交通规划影响 -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区域路网,推动济宁融入省会经济圈和京津冀,形成综合立体交通枢纽[1][8] - 济商高速提升胶东半岛至中原地区通行能力,济邹高速加强鲁西南与鲁中地区互联[5][6] - 铁路水运联动完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综合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7][8]
提振消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民革中央开展二〇二五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6
政策导向与宏观规划 - 2025年重点任务明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核心目标 [1]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消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1] - 民革中央调研组围绕"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课题在陕西、广东开展年度重点考察 [1] 消费市场现状与案例 - 西安长百新市社区商业中心通过"商业+社区空间运营+便民服务"模式实现商业价值与社区需求深度融合 [2] - 陕西推动文旅产品焕新升级,全年开展文旅宣传推广,培育重点产业链群以优化消费环境 [2] - 终南山寨康养消费基地带动86人就业,年人均工资性收入达3万元,但面临游客季节性分布不均问题 [4] - 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中心形成全产业链支撑能力,成为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增长点 [4] 行业挑战与对策 - 文旅行业存在智能型、沉浸式新业态供给不足,景区二次消费产品质量待提升 [7] - 新兴消费场景在融合度与创新性上存在欠缺,部分领域难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元需求 [7] - 专家建议开发四季全时产品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设计深度体验产品提高二次消费占比 [4] - 需强化与本土消费偏好契合的设计研发环节,增强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 [5] 政策建议与未来方向 - 建议构建创新性消费政策体系,提升消费主体动能,破解深层次结构性难题 [8] - 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注重公共消费形成"生产-就业-收入-消费"良性循环 [8] - 需丰富新型消费供给,协调区域城乡发展,完善入境消费服务以培育新动能 [8] - 陕西省计划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供需两端发力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