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第六届国际(乐山)绿茶大会在四川峨眉山市开幕
中国新闻网· 2025-07-18 00:24
行业规模与市场表现 - 乐山已成功打造140万亩高品质茶园,年产干茶15万吨[1] - 峨眉山茶品牌价值达54亿元,位列全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前20强[1] - 乐山出口绿茶量占四川全省一半,茶产业综合实力居省内前列[1] - 川茶综合产值稳步增长,竹叶青高端绿茶销量持续领先[2] 国际合作与贸易 - 大会吸引15国茶叶组织代表参会,茶叶消费国占比超80%[1] - 乐山茶企与国内外企业签订14个购销协议,总金额4.59亿元+800万美元[3] - 峨眉山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2] -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动全球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2] 产业链与创新 - 乐山推动茶旅融合,年吸引游客超350万人次,带动100多万人增收[1] - 行业需提升种植加工能效,发展精深加工并创新营销模式[2] - 国际宣言倡导科技驱动,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构建智慧茶园[3] - 乐山签约9个建圈强链协议,金额24.1亿元;8个科技合作协议[3] 品牌与区域发展 - 夹江县精制川茶出口成绩突出,犍为县茉莉花知名度提升[2] - 乐山5个茶叶重点县参与产业链投资合作[3] - 大会促进茶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影响全球绿茶发展格局[3]
创新产品+绿色低碳:双轮驱动奶业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 2025-07-17 15:0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奶业面临突破行业瓶颈、提振乳品消费的挑战,需通过"信任破局、需求破圈、科普破壁"三大策略应对[1] - 乳制品消费正从液态奶、酸奶向"喝奶到吃奶"转型,奶酪品类因品种丰富、创新形式多样而具备巨大潜力[2] - 绿色低碳成为奶业发展必由之路,需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包括低碳包装、加工流程优化等具体行动[2][3] 企业创新策略 - 伊利集团提出通过卓越品质建立消费者信任,并需突破固有模式开发新产品与新场景[1] - 澳优强调需敏锐捕捉消费新需求(如体重管理),通过跨界创新提供多元产品与服务体验[1] - 妙可蓝多认为奶酪企业应结合健康政策红利,加强产品创新与品牌推广,扩展"货架到餐桌"场景[2] 可持续发展实践 - 利乐公司建议制定科学减碳目标,强化上下游信息共享,重点在包装与加工环节减少资源消耗[2] - 南京卫岗提出前端牧场保护生物多样性,生产中采用中水回收、光伏发电,推广可循环包装材料[3] - 君乐宝通过三产融合构建生态循环体系,包括退耕还草、粪污利用,并缩短物流链条降低碳排放[3] 产业链协作 - 行业需形成全链条协同减排合力,食品加工与包装环节是关键减排纽带[2] - 君乐宝倡导联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将绿色理念贯穿研发、采购、生产、营销全流程[3]
上半年山东“新三样”产品出口超60亿元,智利、东盟、阿联酋为前三出口市场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22
山东外贸"新三样"出口情况 - 山东省上半年"新三样"产品(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出口60.6亿元,同比增长12.2% [3]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达82.1%,其中智利(12.9亿元,+280.4%)、东盟(8亿元,+152.5%)、阿联酋(6.6亿元,+165.9%)为前三大市场 [3] - 对以色列、卡塔尔、日本、墨西哥等市场出口均实现三位数增长,有效对冲欧美市场萎缩 [3] 出口区域分布 - 聊城(占29.4%)和青岛(占28%)为全省"新三样"出口前两大城市 [3] - 聊城(+675.1%)、淄博(+164%)、日照(+103.9%)出口增速显著 [3] 商品结构分析 - 电动汽车出口2.13万辆(+66.1%),价值41亿元(+173.8%),占"新三样"出口总值67.5% [4] - 6月单月电动汽车出口4142辆(+86.1%),价值8.9亿元(+200.7%) [4] - 锂电池出口12.4亿元(占20.4%),光伏产品出口7.3亿元(占12.1%) [4] 企业主体构成 - 民营企业贡献64.2%出口值,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32.1%和3.7% [4] - 有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1463家(+10.6%),占出口企业总数97.2% [4] 产业集群发展 - 已形成青岛、聊城、淄博、济南的电动汽车产业集群 [4] - 枣庄、泰安发展锂电池产业,德州、临沂聚焦光伏产品 [4] - 产业集群效应助力"新三样"逐步成为山东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4]
上半年山东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山东好品”已出口242个国家和地区
齐鲁晚报· 2025-07-17 11:00
山东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货物贸易进出口1.73万亿元人民币 列全国第5位 同比增长6.8% 高于全国3.9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6% 进口6764.1亿元 增长8.1% [3] - 进出口 出口 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进出口增速在前6大外贸省市中居第一位 贡献全国近20%增量 [3] - 进出口规模逐季扩大 一季度突破8000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二季度突破9000亿元创季度历史新高 增长7.6% 较一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 [3] 区域发展协同情况 - 省会经济圈7市实现进出口4622.3亿元 增长7% 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 [4] - 胶东经济圈5市实现进出口1.05万亿元 增长5.8% 占全省进出口值6成以上 [4] - 鲁南经济圈4市实现进出口2183.2亿元 增长11.7% 增速领跑全省 [4] 出口结构优化情况 - 高技术产品出口900.8亿元 增长28.1% 其中机床 船舶等高端装备出口451.8亿元 增长36.3% [5] - 文化产品出口594.1亿元 增长18.2% 绿色低碳"新三样"产品出口60.6亿元 增长12.2% [5] - 自主品牌产品出口2706.5亿元 增长11.6% 占全省出口四分之一以上 产品出口至全球242个国家和地区 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 [5] 进口需求情况 - 大宗商品进口3705.4亿元 增长16.7% 占全省进口值54.8% 拉动进口增长8.5个百分点 其中原油进口2075.2亿元 增长16.3% 铝矿砂进口377.8亿元 增长80.6% 铜矿砂进口320.1亿元 增长26.4% [6] - 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 上半年进口482.6亿元 增长12.7% 其中水产品进口143.2亿元 增长17.3% 食用油进口28.5亿元 增长40.4% 干鲜瓜果进口18.1亿元 增长58.7% [6] 未来发展计划 - 济南海关 青岛海关将持续强化监管优化服务 推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 推动山东外贸稳量提质 [7]
“半年报”折射中国经济三大优势不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21:43
广阔市场优势不变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二季度增速5.4%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1] - 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2%,新产品、新场景(如"苏超"赛事、国潮品牌LABUBU)持续激发消费潜力[1] - 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受益于消费增长点发掘,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速明显上升[2] 抗压韧性优势不变 - 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3] - 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占出口总值60%),同比增长9.5%,其中高端装备增长超20%,"新三样"绿色产品增长12.7%[3] - 新兴市场需求和多元化出口格局(如高端机床、船舶)将支撑下半年出口动能[3] 向好趋势优势不变 - 央行两批金融政策推动货币、信贷、社会融资指标平稳增长,沪指回升至3500点附近[4]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外贸等领域,下半年增量政策或聚焦"十四五"与"十五五"规划衔接[5] - 常态化政策储备机制确保经济稳健运行,多地已开展新型工具宣讲对接会[4][5]
成都世运会10项保电工程全部投运护航赛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6 21:06
电力工程建设 - 成都空港新城22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配套工程成功送电,标志着国网四川电力10项成都世运会保电重点工程全部建成并投运 [1] - 10项工程涵盖多电压等级,包括500千伏工程1项、220千伏工程7项、110千伏工程2项,新建线路320公里,新增变电容量336万千伏安 [2] - 工程精准覆盖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八大核心赛区,显著提升了区域电网承载能力与供电质量 [2] 技术创新与施工管理 - 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无人机放线、智能张力控制等新技术,提高效率并降低风险 [2] - 2100余名建设者参与攻坚调试,确保工程高质量按期完成 [2] 清洁能源与电网升级 - 罗家店-尖山改接大林220千伏线路工程将攀西清洁水电引入成都南部电网,形成川西与攀西清洁能源"双源共济"格局 [5] - 该工程使天府新区供电可靠性实现质的飞跃 [5] 数智化保电体系 - 数智保电管控平台同步上线,35个关键场所、104座变电站及232条线路纳入重点监测 [5] - 通过多轮应急演练强化处置能力,助力成都呈现绿色低碳理念的体育盛会 [5]
贵州上半年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增长224%
快讯· 2025-07-16 19:47
绿电交易增长 - 贵州上半年绿电交易电量达43 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4% [1] - 参与绿电交易的电力用户703家 同比增长7倍 [1] 新能源装机结构 - 贵州电网统调装机容量7998 1万千瓦 绿色电力装机占比超60% [1] - 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3158 4万千瓦 占总装机39 5% 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1] 能源体系发展 - 贵州加快构建新型综合能源基地 有序发展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产业 [1] - 公司不断完善交易机制 扩大交易规模 推动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1]
和远气体(002971) - 002971和远气体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6
2025-07-16 10:03
战略布局与产业优势 - 以宜昌、潜江化工园资源为依托打造全产业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通过供气和尾气回收模式降低成本,形成园区化竞争力 [2][3] - 潜江电子特气产业园部分产品已量产稳产,部分进入稳产阶段;宜昌产业园主产线稳定运行,部分产品试生产顺利,力争下半年稳产并启动认证 [3] 技术研发与产能规模 - 拥有气体分离等核心技术,产品对标国际企业,覆盖多领域,投资超1亿元建设研发检测中心 [3] - 潜江产业园达产后年产值预计12 - 15亿元(2025 - 2027年释放),宜昌产业园一期达产后年产值预计25 - 40亿元(2025 - 2028年释放) [3] 市场拓展与客户导入 - 光伏领域已完成头部企业导入,半导体/面板领域加速产品认证,新兴领域布局产业气体需求 [3] - 与兴福电子合资成立公司布局电子大宗气体赛道 [3] 政策与行业 - 契合国家战略,融入产业集群,受地方政府支持,产品规划契合新兴产业需求 [4] - 中国工业气体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电子特气需求快速扩容 [4] - 多渠道融资保障现金流,实控人定增项目落地后资产负债率将降至70%以内 [4] 风险提示 - 项目投产进度受技术和安全审核影响,半导体认证周期长,产能放量可能滞后,产品市场价格波动 [4] - 项目进展介绍和业绩预测以公司信息披露为准,投资者需理性判断,注意风险 [4]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亮相国新办记者见面会——在全球率先把AI技术引入电解铝工艺
大众日报· 2025-07-16 09:07
公司概况 -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从小型油棉加工厂发展为拥有10万名员工的综合性跨国企业 连续13年入选世界500强 [1] - 集团主营业务为纺织和铝业两大传统制造业 正在向新能源、新材料、汽车轻量化等新兴领域拓展 [1] - 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5583亿元 带动就业50余万人 [1] - 拥有20余家创新平台 每年自主研发新产品3000多个 持有专利2800多项 19项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建成16个纺织智能化工厂 打造全流程汽车轻量化研发制造基地 [1] 发展战略 绿色低碳转型 - 铝产业通过产能转移至云南(利用水电)和在山东部署光伏发电提升绿电占比 [2] - 发展再生铝产业 二次生产能耗仅为初次生产的5% [2] 数智化升级 - 全球铝行业率先引入AI技术至电解铝生产工艺 用"智慧大脑"替代人工经验 [2] - AI应用使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大幅提升 能耗显著下降 [2] 创新驱动 - 建立国家级技术中心 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强化内生创新 [3] - 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推动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及组织架构创新 [3]
统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
中国经济网· 2025-07-16 08:31
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 上半年GDP为660536亿元 同比增长5.3% 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7%/5.3%/5.5% [1] - 二季度GDP环比增长1.1% 第二产业增加值127147亿元 同比增长4.8% [2]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6.8% 净出口贡献率31.2% [3] 重点行业发展 工业领域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 41个大类行业中38个实现增长 [9]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2% 高技术制造业增长9.5%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长9.9% [11]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6.2%/53.3%/18.2% [11] 服务业领域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2]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1% 高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9.9% [16] - 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 同比增长7.7% 旅行服务进出口增长12.2% [17] 投资与消费 固定资产投资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8654亿元 同比增长2.8%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7.3% [19]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业投资增长22.8% [21] - 太阳能/风力/核力/水力发电投资合计增长22.4% [22] 消费市场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 增长5% 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24]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30.7%/25.4%/24.1% [25]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6% 占社零总额比重24.9% [26] 农业与能源 农业生产 - 夏粮产量2994.8亿斤 同比下降0.1% 冬小麦播种面积3.39亿亩基本持平 [6] - 生猪出栏36619万头 增长0.6% 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 为正常保有量103.7% [7] 能源生产 - 原煤产量24亿吨 增长5.4% 天然气产量1308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增长5.8% [14] - 清洁能源发电占比35.2% 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其中太阳能发电增长20% [15] 就业与收入 - 二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 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4% [28]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 实际增长5.4%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1.5个百分点 [32]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309元 实际增长5.3% 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1.8%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