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搜索文档
洞见全球财富未来——第十八届HED中国峰会·上海圆满落幕
新浪基金· 2025-06-12 11:38
AI驱动的全球资产配置 - AI技术正深度重塑投资范式 中国在AI领域优势显著 庞大用户基础 丰富应用场景及顶尖人才储备推动其全球AI生态关键角色[4][6] - AI在量化投资领域应用差异化 提升决策效率 优化模型构建及数据价值挖掘潜力巨大[6] - 算力与人才竞争成为AI量化策略核心壁垒 另类数据挖掘及高频交易策略可抵御市场波动[15] 中国资产战略价值重估 - 中国科技产业突破与人民币国际化吸引外资重估 但长线资金仍在观望[8] - 去美元化趋势加速 美国财政赤字及债务成本高企削弱美元霸权 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8] - 港股因政策稳定性及IPO活跃度成为全球资本配置焦点[20] ESG投资与多元资产配置 - ESG理念通过整合环境 社会 治理维度优化风险收益比 中国政策连贯性为ESG发展提供确定性框架[10] - 亚洲市场被视为ESG重要试验田 多元资产配置可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收益[10] 海外基金设立与全球化布局 - 中国资本出海推动海外基金设立加速 开曼 香港 新加坡因税收优惠及监管成熟成主流选择[10] - 离岸架构需综合考量税务成本 监管适配性 投资者偏好及市场准入效率四大维度[10] ETF市场变革与竞争格局 - 中国ETF市场以权益类产品为主导 产品细分深入二级行业 跨境产品受额度限制[12] - ETF成为地缘政治波动下快速调整区域/行业敞口核心工具 银行与第三方渠道加速入局推动场外向场内渗透[12] 可转债与CTA策略创新 - 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特性使其成为震荡市重要工具 美国市场金融创新活跃 新兴市场需关注信用风险[13] - CTA策略通过捕捉大宗商品 利率 外汇趋势展现危机阿尔法属性 但表现依赖市场波动率[17] - AI机器学习提升CTA高频数据处理能力 但人类经验在极端行情中仍不可替代[18] 股票多头策略与政策红利 - 中国资本市场迎政策红利期 支持消费及优化公募ETF生态举措注入长期流动性[20] - 全球资金配置再平衡 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资本市场吸引力提升 需兼顾宏观研判与选股策略[20] 行业生态与平台建设 - 财视中国服务超300家持牌金融机构及1500余家私募基金 HED峰会连接上海 香港 新加坡 中东等全球资管中心[4] - 峰会通过跨地域 跨策略对话助力把握AI机遇 推动全球资本与中国市场双向合作[4]
SNEC展上,TCL中环凭创新技术和绿色理念“出圈”
环球网· 2025-06-12 11:15
展会概述 - 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暨展览会(SNEC PV + 2025)于6月11日至13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 [1] - TCL中环凭借前沿产品与创新理念成为展会焦点 [1] 技术创新 - 公司在光伏材料和电池组件两大板块展现强大技术实力 [2] - 光伏材料方面展出210单晶硅棒及系列硅片产品 2019年突破性推出12英寸超大尺寸单晶硅片打破行业局限 [2] - 210系列产品凭借"高功率 高效率 低成本"优势成为市场主流选择 推动行业迈向740W+新时代 [2] - 电池组件领域BC技术组件最大功率达680W 最高效率25.2% TOPCon技术组件最大功率750W 最高效率24.14% [4] - 与蓝思科技联合推出轻质组件"概念产品" 构建BC TOPCon 半片 叠瓦等多技术路线布局 [6] 可持续发展 - 公司举办"共绘零碳蓝图 携手迈向可持续未来"主题圆桌对话及零碳工厂项目启动仪式 [8] - 提出"绿电直连 + 高效组件"产业新范式 推动从单一制造向"新能源生产 + 销售"复合职能模式转型 [8] - 以"零碳工厂"项目为契机推进双碳数字化平台管理 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8] - 将ESG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布局战略 实现可持续全球化扩张 [8]
截至5月末,险资举牌次数已接近去年全年;财付通增资至223亿元丨金融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08:12
央行上海总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绿色金融支持政策 - 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挥国际绿色金融枢纽作用助力美丽上海建设的通知》提出20条具体举措 [1] - 要求金融机构提升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 健全工作机制 推动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 [1] - 强调发挥区域碳市场作用 推动碳普惠体系建设 开发基于环境要素的金融产品 [1] - 要求强化金融机构绿色转型激励约束机制 优化ESG信息披露制度体系 [1]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截至5月末7家保险公司实施15次举牌 接近2024年全年举牌数量 [2] - 保险资金重点投资银行 公用事业 能源等行业 例如平安人寿持有农业银行H股10%股权 [2] - 保险资金作为中长期资金代表 入市步伐持续加快 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 [2] 太平财险天津分支被处罚 - 太平财险天津两家支公司因给予投保人合同外利益被罚款11万元 [3] - 监管处罚强化行业自律意识 加速服务规范化和风险管控升级 [3] 财付通注册资本大幅增加 - 财付通注册资本获准增至223亿元 较去年153亿元增幅达45.75% [4] - 增资显示腾讯在金融科技领域战略深化 增强支付业务资本实力 [4] - 推动支付行业技术创新与合规升级 促进行业生态整合 [4] 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动向 - 欧洲央行行长表示当前利率处于"有利位置" 为达成通胀目标奠定基础 [5] - 强调政策经过审慎考量 能应对经济脆弱性和管控不确定性 [5] - 决策层将保持数据依赖立场 密切监测经济指标变化 [5]
GOGL – 2024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ESG) Report
Globenewswire· 2025-06-11 22:23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在实现船队现代化战略同时注重运营效率,CII排放较2019年基准年降低11.7%,超2024目标轨迹,有望达成减排目标 [1][2] 报告相关信息 - 2024年度ESG报告依据SASB海洋运输框架并参考GRI标准编制,涵盖公司运营和价值链的ESG表现及重大可持续性事项管理情况 [1] - 报告副本可在公司网站www.goldenocean.bm获取 [2] 公司减排成果与目标 - 公司CII排放较2019年基准年降低11.7%,超2024目标轨迹 [2] - 公司目标是到2026年减排15%、2030年减排30%、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2] 联系方式 - 如需进一步咨询可联系CEO Peder Simonsen或CFO Randi Navdal Bekkelund,电话均为+47 22 01 73 40 [3]
国投瑞银 20 载:以专业智慧,启未来新程
财富FORTUNE· 2025-06-11 20:56
中国加入WTO与金融业开放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 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标志着经济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1] - 2005年外资持股基金管理公司比例上限从33%提升至49% 兑现入世承诺 [1] - 国投瑞银成为中国首家外资持股达49%的合资基金公司 由国投泰康信托与瑞银集团联合成立 [1] 国投瑞银20年发展历程 - 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 经过20年发展已在投资领域站稳脚跟 [2] - 长期坚持精准捕捉科技变革 消费升级与产业变迁中的投资机会 实现资产稳健增值 [2] - 早期即展现对新兴行业的敏锐度 并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稳健布局 [2] 核心投资理念与能力 - 趋势洞察:紧跟国家发展战略 重点布局绿色经济 科技创新等新兴领域 [3] - 长期主义:坚持价值投资理念 不受短期市场波动干扰 [3] - 专业主义:拥有顶尖投研团队 完善决策体系 深入研究宏观与微观基本面 [3] - 全球视野:融合瑞银全球资源与本土市场经验 形成独特投资风格 [3] - 责任投资:将ESG深度融入投资决策 筛选可持续发展企业 [3] 行业展望 - 以20年为周期 坚持长期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基金公司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 [3] - 行业目标为打造具有全球视野 值得信赖的资产管理机构 [3]
季为民:人类商业文明站在一个新十字路口
中国经营报· 2025-06-11 20:43
新商业文明的核心观点 - 新商业文明强调科技与人文融合、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创新意识及全球视野,其构建需经历多次跃迁[2] - ESG从边缘概念跃升为核心驱动力,与AI共同推动商业文明基座重构[1] - 商业文明演进本质是连接效率提升和交易成本降低,当前正从效率优先转向价值共生[3] 商业文明演进阶段 - 原始交换阶段(约1万年前至公元前16世纪)[2] - 农业与市集经济阶段(公元前1046年—公元17世纪)[2] - 工业与中心化商业阶段(18世纪—20世纪中叶)[2] - 互联网平台与去中心化阶段(20世纪90年代—2010年代)[2] - 数字化个性时代(2010年代末—2020年代中期)[2] - 智能协同与全连接阶段(2020年代后期起)[2] 新商业文明与传统商业的差异 - **技术驱动**:传统依赖手工/机械,新商业以云计算、大数据、AI、物联网实现实时化与智能化[4] - **全球化模式**:传统依赖物理运输(如丝绸之路),新商业通过互联网打破地理边界[4] - **消费主权**:传统以生产者为中心,新商业强调消费者驱动生产[4] - **组织形态**:传统边界清晰且垂直,新商业以平台企业构建多方协作系统[4] - **价值导向**:传统追求利润最大化,新商业纳入环保、公平等伦理指标[4] 未来商业趋势 - 量子计算和AI将推动虚实融合、智能共生,实现商业向善的人文目标[5] - 企业需以ESG重塑战略,平衡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6] - 中国制造以绿色化、智能化、全球化为方向,在高端装备、新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占据关键角色[6] 新商业文明的五维联动 - 技术赋能、价值重构、文化融合、社会共生、合理升华共同推动商业文明升级[4] - 中国经济通过五维联动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跃迁,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6]
中天科技: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报告(英文版)
证券之星· 2025-06-11 18:28
公司概况 -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从光纤通信起步,2002年进入智能电网领域,2011年布局新能源,2020年产品出口至160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一带一路"业务全覆盖[4] - 公司业务涵盖通信、电力、海洋、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是中国500强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荣获国家质量奖和中国工业大奖[4]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805亿元,研发投入194亿元,员工总数15110人[14] 核心业务与行业地位 - 通信领域:连续7年入选全球十大最具价值和竞争力电信基础设施品牌,光纤光缆业务服务全球100多家电信运营商[5] - 海洋业务:中国最早研发海底光缆的企业,创造了40多项国内和行业第一,2项世界第一,为深海风电、海洋油气等领域提供系统解决方案[7] - 新能源业务: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太阳能、风能、储能和氢能产品组合,提供"新能源+"定制化解决方案[5] - 电力业务:形成输配电一体化完整产业链,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重点项目,高压、超高压领域市场份额稳步增长[6] ESG战略与绩效 环境管理 - 2024年新增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13家,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超过1.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万吨[3] - 自主研发"能源与碳云平台",实现能源实时监测、能效分析和碳核算功能,形成数字化绿色运营管理体系[3] -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7类出口产品完成碳足迹认证,部分产品碳足迹降至0.0026吨CO2/万米[29] 社会责任 - 雇佣70多名残疾人员工,为残疾和贫困员工家庭提供278次帮扶,总支出约18万美元[3] - 员工培训总时长157万小时,人均培训104小时,员工绩效评估参与率100%[3] - 供应链管理:对100%供应商进行ESG评估,800多家供应商签署绿色低碳倡议[4] 公司治理 - 建立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治理架构,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将ESG纳入高管绩效考核[50] - 2024年实施2期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943万股,支付现金分红1.05亿美元[51] - 风险管理:建立覆盖战略、市场、财务等维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24年识别40个风险点并实现100%整改[52] 技术创新与荣誉 - 全球专利布局:累计申请专利230项,主导或参与制定140项国际国内标准[8] - 创新机制:2011年首创"知识产权银行"平台,吸引11000多人参与,沉淀数十万知识产权资产[3] - 行业荣誉:连续9年荣获"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称号,2024年入选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系列[10]
全球贸易体系重构下的布鲁塞尔效应新门槛:欧盟ESG监管或将重塑A股企业出海格局
浙商证券· 2025-06-11 17:25
全球贸易与欧盟监管 - 81%受访企业将ESG因素纳入选择供应商考量,主要受美国、英国和欧盟推动,监管要求是首要驱动力[9] - 欧盟设置多项ESG法令与规范,通过供应链传导“布鲁塞尔效应”,对非欧盟企业形成监管压力[3][24] A股上市公司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境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提升至13.10%,境外营收敞口上升[3][12] - 估算56家A股公司达CSRD新门槛,含24家明确关注企业和32家保守估算关注企业,37家被纳入沪深300[3] 企业行业与市值分布 - 56家关注名单企业中,工业企业24家占比近半,可选消费10家、原材料8家、信息技术7家[43] - 5家公司市值过万亿元,1家在5000 - 10000亿元,20家在1000 - 5000亿元,7家在500 - 1000亿元,23家在500亿元以下[47][48] ESG评级与风险 - Wind覆盖56家企业,Sustainalytics覆盖49家,MSCI覆盖40家;评级结果存在分歧,海内外主要分歧公司有中国交建、中国海油和兖矿能源[51][57] - 出海欧洲企业ESG风险整体可控,部分对欧敞口大的企业需应对更高信披要求,细分领域企业要管控ESG风险[3][65][66] 风险提示 - 存在经济修复不及预期、ESG相关政策推行不及预期、市场情绪与偏好波动风险[2][70]
利郎MSCI ESG评级上升至BB,责任管治与公益实践成效显著
财富在线· 2025-06-11 15:01
ESG评级提升 - 中国利郎在MSCI最新ESG评级中连升两级至BB级,跃居国内男装行业前列 [1] - 这一突破性进展突显了公司在责任管治与公益践行领域的战略成效 [1] 责任管治举措 - 公司于2024年12月成立ESG管理委员会,将环境、社会与治理要素提升至战略核心地位 [1] - 系统性强化管治能力,为近百名中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累计超200小时的ESG专项培训 [1] - 对825家供应商实现100%年度评估以确保供应链合规 [1] - 通过工会或集体谈判协议保障超过50%员工的平等权益 [1] 公益实践成果 - 2024年集团及利郎慈善基金会对外捐赠总额达2690.85万元,覆盖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 [1] - 五年期"利郎少年美育计划"已向8省捐赠超658万元,建成23间梦想中心,惠及30881名儿童 [1] - 晋江市"大先生"公益基金成立时,集团董事局主席王冬星夫妇带头捐赠1亿元 [1]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通过时尚力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3] - 计划实现品牌美学升级的同时,与大家共创美好生活 [3]
香港生产力局“ESG一站通”平台推出半年已吸引逾1200间企业
智通财经· 2025-06-11 14:29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ESG一站通平台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于2024年1月推出"ESG一站通"(ESG One)平台,整合评估工具、技术支援及培训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端到端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1] - 配合新成立的资源循环技术研究中心,双轨并行协助企业将ESG理念深度融入营运核心 [1] - 平台推出半年已吸引逾1200间企业,其中中小企占比高达95%,并获约190间机构支持 [1] 中小企ESG实践挑战 - 当前中小企实践ESG面临四大关键挑战:缺乏专业知识科技与资源、数据收集与报告困难、资金与成本压力、对市场认知及曝光不足 [1] ESG转型六大核心支柱 - ESG评估与蓝图规划、数位信任与管治、专业ESG谘询、绿色科技探索、资助计划及人才培训与商务机遇 [1] 中小企ESG表现数据 - 在约1200间参与自我评估的中小企中,横跨18个行业的企业于商业道德、劳工权益及客户责任三大范畴表现突出 [1] - 商业道德:93%企业制定反贪腐政策,77%建立举报人保护机制 [2] - 劳工实践:91%企业设有劳动保障政策,84%提供基本员工医疗支援 [2] - 客户责任:95%建立投诉处理系统,82%实施透明产品保固条款 [2] 中小企支援策略 - 采取认知赋能、能力建构、技术落地三阶段支援策略 [2] - 包括开办ESG实务工作坊、提供国际标准认证培训、协助企业申请绿色科技研发基金 [2]